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维盐与虫螨腈混配对甜菜夜蛾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田田 陈梅楠 +2 位作者 吴翠霞 宋敏 路兴涛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4年第11期51-53,共3页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甲维盐、虫螨腈对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甲维盐、虫螨腈混合后对甜菜夜蛾幼虫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甲维盐∶虫螨腈1∶10比例的共毒系数最高,为153.60,LC50值为0.69mg/L。
关键词 甜菜夜蛾 甲氨基阿维菌素 虫螨腈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对异型眼蕈蚊的选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超 孙竹波 +6 位作者 张勇 马冲 吴翠霞 宋敏 张田田 孔繁华 路兴涛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6,共3页
文章通过室内异型眼蕈蚊成虫、幼虫的驱避、拒食、产卵选择性测定,评价沼液对异型眼蕈蚊的活性。结果表明,沼液对异型眼蕈蚊表现出一定的驱避活性,纯沼液处理后,幼虫驱避率、拒食率分别达43.25%、40.21%,雌雄成虫选择系数分别为-0.61和-... 文章通过室内异型眼蕈蚊成虫、幼虫的驱避、拒食、产卵选择性测定,评价沼液对异型眼蕈蚊的活性。结果表明,沼液对异型眼蕈蚊表现出一定的驱避活性,纯沼液处理后,幼虫驱避率、拒食率分别达43.25%、40.21%,雌雄成虫选择系数分别为-0.61和-0.45,雌成虫产卵驱避率为33.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异型眼蕈蚊 选择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耿氏硬草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类除草剂抗性水平及分子机制初探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国徽 王恒智 +3 位作者 赵宁 路兴涛 刘伟堂 王金信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310,共7页
为明确耿氏硬草Pseudosclerochloa kengiana(Ohwi)Tzvel潜在抗性种群对不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其靶标抗性的分子机制,采用剂量-反应曲线法测定了耿氏硬草对精鰁唑禾草灵、炔草酯、烯禾啶、烯草酮和唑啉草酯5种... 为明确耿氏硬草Pseudosclerochloa kengiana(Ohwi)Tzvel潜在抗性种群对不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其靶标抗性的分子机制,采用剂量-反应曲线法测定了耿氏硬草对精鰁唑禾草灵、炔草酯、烯禾啶、烯草酮和唑啉草酯5种ACCase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扩增并比对了耿氏硬草抗性和敏感种群间ACCase基因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敏感种群SD-6相比,耿氏硬草种群SD-32对精鰁唑禾草灵、炔草酯、烯禾啶、烯草酮和唑啉草酯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6.5、7.5、15.0、4.4和5.7;SD-32种群ACCase基因CT区域的2078位氨基酸基因由GAT突变为GGT,导致天冬氨酸(Asp)被甘氨酸(Gly)取代。分析表明,ACCase基因2078位氨基酸的突变可能是导致耿氏硬草对ACCase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氏硬草 乙酰辅酶A羧化酶 除草剂 抗性水平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生品种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19
4
作者 路兴涛 张成玲 +2 位作者 张田田 孔繁华 张勇 《花生学报》 2013年第3期52-5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花生品种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为品种选育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田间病圃鉴定法鉴定了花生不同品种对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花生品种中有6个品种对花生褐斑病的相对抗病指数在0.6以...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花生品种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为品种选育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田间病圃鉴定法鉴定了花生不同品种对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花生品种中有6个品种对花生褐斑病的相对抗病指数在0.6以上,花育23、日花1号和四粒红属于高抗病类型,其中花育23相对抗病指数最高为0.87;鲁花8号、青花7号和冀花4号属于抗病类型。13个花生品种中只有2个花生品种对花生网斑病的相对抗病指数在0.6以上,其中花育36属于高抗类型,相对抗病指数为0.81;农大056属于抗病类型,其余花生为敏感性,但是每个花生品种对花生叶斑病的综合抗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褐斑病 网斑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成玲 张田田 +3 位作者 路兴涛 张勇 刘震 马士仲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97-100,共4页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嘧霉胺等10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室内活性。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防效最高,EC50和EC90值分别为1.81μg/ml和10.63μg/ml,回归方程为Y=4.57272+1.66462X;其次...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嘧霉胺等10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室内活性。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防效最高,EC50和EC90值分别为1.81μg/ml和10.63μg/ml,回归方程为Y=4.57272+1.66462X;其次是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EC50和EC90值分别为2.70、2.54μg/ml和1.08×107、10708.95μg/ml,但两种药剂随着浓度的增加防效增加不显著,EC90的值都较高;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的防效相对较高,EC50低于10μg/ml,分别为6.09、8.75μg/ml,EC90分别为69.98、60.19μg/ml,回归方程分别为Y=4.05225+1.20831X和Y=3.55894+1.52997X。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菌丝也有抑制作用,各个处理菌丝扩展面积大,但菌丝生长稀薄,长势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番茄晚疫病菌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