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赋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探讨——以泰安市为例
1
作者 陈波 蒋永涛 +3 位作者 孙国栋 桑胜富 崔燕 刘传兰 《农业知识》 2024年第9期10-12,共3页
聚焦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前景尤为广阔。本文简述了泰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泰安市为具体案例,就如何有效运用新质生产力促进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 聚焦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前景尤为广阔。本文简述了泰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泰安市为具体案例,就如何有效运用新质生产力促进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详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业 新质生产力 对策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冬梅 《山东农机化》 2023年第4期15-16,共2页
近年来,在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以“立足大农业、构筑大农机、服务大发展”为统揽,以加快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已任,以优化装备结构、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机艺融合、落实惠农政策为强有力... 近年来,在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以“立足大农业、构筑大农机、服务大发展”为统揽,以加快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已任,以优化装备结构、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机艺融合、落实惠农政策为强有力抓手,全力推进农机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装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惠农政策 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机械化 创新服务模式 服务中心 高质量发展 装备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泰山绿茶”种植优势与高效丰产种植技术
3
作者 武锋 吴鹏 +1 位作者 纪聪聪 刘舒萌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山东是我国北纬度最高、面积较大的优质绿茶产区,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独特。山口镇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东部,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山区丘陵,南部是泰莱平原,三面均被泰山山脉环抱,山口镇也由此得名。这里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山东是我国北纬度最高、面积较大的优质绿茶产区,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独特。山口镇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东部,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山区丘陵,南部是泰莱平原,三面均被泰山山脉环抱,山口镇也由此得名。这里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温湿性小气候,为泰山绿茶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了叶厚、耐泡、味浓的“泰山绿茶”品牌。对“泰山绿茶”种植优势与高效丰产种植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绿茶 高效丰产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冬梅 《山东农机化》 2022年第1期25-27,共3页
近年来泰安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化程度、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农业的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充满活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市场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乡村振兴的... 近年来泰安市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化程度、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农业的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充满活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市场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一、党建引领,人才支撑,强化集体领办(一)加强党组织建设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发挥领导作用的关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乡村振兴战略 市场一体化 规模化程度 农机合作组织 持续增收 农村基层党组织 党组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瑛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4期144-146,共3页
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广泛。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研究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对于粮食安全、农民收入、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农业科研与生产... 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广泛。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研究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对于粮食安全、农民收入、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农业科研与生产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泰安市为例,重点分析泰安市小麦栽培条件,研究高产小麦栽培技术的意义,并指出当前小麦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涵盖气候因素、病虫害问题、土壤肥力和水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选品种、土壤管理、水分管理、精确施肥以及种植技术创新等多项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旨在提高我国小麦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高产小麦 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与酵素配施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张建军 韩亚萍 +1 位作者 史庆华 汤慧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93,共9页
为明确硒(Se)与酵素配施对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冠夏3号为试验材料,以清水为对照,探讨单施Se或酵素以及Se和酵素配施后对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 mg·L^(-1) Se+2%酵... 为明确硒(Se)与酵素配施对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冠夏3号为试验材料,以清水为对照,探讨单施Se或酵素以及Se和酵素配施后对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 mg·L^(-1) Se+2%酵素对番茄植株的促生效果最好。与对照(清水)相比,单施Se或酵素以及Se和酵素配施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番茄株高、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其中Se和酵素配施还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了光合作用,有利于促进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形成。此外,Se与酵素配施明显改善了番茄果实品质,其中果实硬度、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是对照的1.17倍和1.21倍;番茄果实中活性物质,如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9.12%、22.40%和14.63%,有利于增强番茄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素 番茄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斗南和富士苹果对果面涂抹钙肥吸收的差异
7
作者 黄剑 靖吉越 +2 位作者 郭新送 王三红 王海卫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7,共9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苹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果实因缺钙造成的生理病害,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制约着我国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幼果期或果实膨大期用毛刷将0.05%的^(44)CaCl_(2)分别涂覆于斗南和富士苹果表面,...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苹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果实因缺钙造成的生理病害,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制约着我国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幼果期或果实膨大期用毛刷将0.05%的^(44)CaCl_(2)分别涂覆于斗南和富士苹果表面,探究斗南和富士苹果对果面涂抹钙肥吸收的差异。研究发现,0.05%的^(44)CaCl_(2)果面处理对斗南和富士苹果果实纵径、横径、果型指数、体积、表面积、干重和鲜重均无显著影响。果面^(44)Ca处理,被处理果实同果台枝的叶片中^(44)Ca含量最高,果实次之,果台枝中^(44)Ca含量最低;在苹果果实中,果皮中^(44)Ca含量最高,果肉最低。幼果期果面^(44)Ca处理,富士苹果果实(68.86%)对^(44)Ca的吸收效率显著高于斗南果实(62.46%);随着果实生长,果实中^(44)Ca的滞留率逐渐降低,膨大期果面^(44)Ca处理,斗南和富士苹果^(44)Ca的吸收效率分别为55.92%和60.34%。无论在幼果期还是膨大期,相较于斗南苹果,富士苹果对^(44)Ca的吸收效率提高7.90%~10.25%。在幼果期,果实中^(44)Ca含量及其总量与果实的体积和表面积呈正显著相关,在果实膨大期,果实中^(44)Ca含量及其总量与果实的体积和表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果实 吸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耳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
8
作者 朱秀苗 陈梅楠 +2 位作者 马成立 刘青 韩明彬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4-150,共7页
棉铃虫是一种高度适应性害虫,它通过啃食花生叶片和钻蛀花蕾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结实,导致花生产量大幅下降,可使花生减产20%~50%,甚至导致花生绝收。为减少花生田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以苍耳为材料,通过喷雾法和浸叶法研究苍耳... 棉铃虫是一种高度适应性害虫,它通过啃食花生叶片和钻蛀花蕾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结实,导致花生产量大幅下降,可使花生减产20%~50%,甚至导致花生绝收。为减少花生田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以苍耳为材料,通过喷雾法和浸叶法研究苍耳不同溶剂甲醇、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棉铃虫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发现,苍耳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棉铃虫3龄幼虫均有触杀、拒食、胃毒和生长抑制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其中氯仿提取物作用效果好于甲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表明苍耳活性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其对棉铃虫的毒性效果。氯仿提取物72 h后触杀致死中浓度(LC50)为0.2465 g/L;24 h的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为0.1880 g/L,非选择性AFC50为0.1887 g/L;氯仿提取物处理7 d后胃毒LC50为0.3897 g/L;氯仿提取物处理72 h后对棉铃虫生长的IC50为0.0112 g/L,表明该提取物不仅能致死幼虫,还能显著抑制其生长。因此,苍耳氯仿提取物对棉铃虫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苍耳作为一种植物源农药具有研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 提取物 棉铃虫 浸叶法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苏玉香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9期80-82,共3页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范围非常广泛。加强对小麦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此进行详细论述,结合实际情况,为实现小麦作物的优质生产,有效提...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范围非常广泛。加强对小麦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此进行详细论述,结合实际情况,为实现小麦作物的优质生产,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栽培技术 病虫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红辣椒早春再生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君 平涛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8期33-34,共2页
大棚红辣椒主要种植在温室中,因其良好的生长效益而被广泛使用。但当前,我国的红辣椒生产仍然处于相对粗放管理阶段,仍有一定的增值潜力和发展空间,如何种植红辣椒,规避红辣椒种植风险,科学整合技术,实现高产高效目标,一直是农民们非常... 大棚红辣椒主要种植在温室中,因其良好的生长效益而被广泛使用。但当前,我国的红辣椒生产仍然处于相对粗放管理阶段,仍有一定的增值潜力和发展空间,如何种植红辣椒,规避红辣椒种植风险,科学整合技术,实现高产高效目标,一直是农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应用大棚红辣椒早春再生栽培技术对保证栽培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主要论述了大棚红辣椒早春再生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以期提升大棚红辣椒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红辣椒 早春再生 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全程减损增产技术措施成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宁 吕鹏 +7 位作者 秦竞 王庆军 张磊 胡凌云 李超 王保刚 王洛彩 李瑞 《农业知识》 2023年第5期11-13,共3页
小麦、玉米是枣庄市主要粮食作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枣庄市通过采取各类装备技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202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但是,在小麦、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播量偏大、气候灾害、病虫危害、机收、晾晒、储... 小麦、玉米是枣庄市主要粮食作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枣庄市通过采取各类装备技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202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但是,在小麦、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播量偏大、气候灾害、病虫危害、机收、晾晒、储藏等环节的损失浪费,2015年以来调查表明,少数地块存在小麦播量偏大,每公顷达到300kg,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气候灾害应对不到位的地块每公顷损失600kg以上,机收不规范籽粒洒落损失450kg左右,收获后晾晒储藏发霉、虫蛀损失300~450kg,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0%以上.为减少粮食各环节损失浪费,笔者于2020年开始进行粮食减损增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把各环节对粮食总产量的损失降低5%,现把小麦-玉米全程减损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产技术 病虫危害 病虫害防治 粮食总产量 播量 研究与示范 粮食生产能力 气候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对滨海盐渍化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纪鹏 晁赢 +8 位作者 阎祥慧 王梅 贾佳 王建新 娄燕宏 王会 潘红 杨全刚 诸葛玉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3-635,共13页
为探讨秸秆还田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对滨海盐渍土土壤特性的影响,明确其对盐碱土壤的降盐和改土效果,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中度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其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对土壤盐分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讨秸秆还田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对滨海盐渍土土壤特性的影响,明确其对盐碱土壤的降盐和改土效果,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中度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其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对土壤盐分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或翻埋还田配施无机改良剂处理促进了盐分的淋洗,增加了淋溶液中总盐含量以及各盐基离子含量;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与无机改良剂配合均可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其中秸秆还田与无机改良剂配合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淋溶液中盐分含量增加,且0~<40 cm土层中土壤盐分含量降低,脱盐率高达70.76%~83.94%;在0~<2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高了10.96%和11.96%,铵态氮含量增加了23.77%和24.01%,土壤容重降低了10.19%和11.53%,0.25~<2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增加了59.38%和63.95%;在20~<4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高了21.07%和22.15%,铵态氮含量增加了22.86%和27.99%,土壤容重降低了7.20%和8.13%,0.25~<2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增加了39.54%和32.67%。研究表明,秸秆覆盖+翻埋还田配合无机改良剂处理对滨海盐渍土的降盐、改土效果最优,可降低土壤盐分、提高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无机改良剂 滨海盐碱土 土柱淋洗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农药对温室番茄白粉虱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秀苗 马成立 +2 位作者 陈梅楠 刘青 韩明彬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62,共6页
为筛选适宜的生物农药进行绿色防控,测定了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5%阿维菌素乳油、0.5%苦参碱水剂4种生物农药对番茄白粉虱的毒力效果,并进行了农药安全性评价和田间防治试验。室内毒... 为筛选适宜的生物农药进行绿色防控,测定了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5%阿维菌素乳油、0.5%苦参碱水剂4种生物农药对番茄白粉虱的毒力效果,并进行了农药安全性评价和田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供试生物农药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对温室番茄白粉虱的毒力最高,LC_(50)为2.251 mg·L^(-1);苦参碱毒力最低,LC_(50)为17.592 mg·L^(-1)。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1 d各供试番茄品种均无变色、坏死、生长发育延缓和萎蔫、畸形等药害症状,生长速率抑制率、落果率无明显影响,除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金棚10号番茄安全系数为2.0之外,其余3种药剂对番茄的安全系数均为4.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5 d,4种供试生物农药的虫口减退率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其中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对番茄白粉虱的防治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处理后1~15 d虫口减退率为63.232%~91.276%,防治效果达58.379%~90.823%。研究结果为温室番茄安全生产的生物农药选择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物农药 白粉虱 毒力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根系构型与抗根倒性能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静 王洪章 +7 位作者 任昊 殷复伟 吴红燕 赵斌 张吉旺 任佰朝 戴爱斌 刘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8-199,共12页
探究夏玉米根系构型与抗根倒性能间的关系,筛选出高抗根倒性能的夏玉米品种,明确抗根倒玉米的根系特性,为抗根倒玉米品种选育和玉米抗倒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黄淮海区域推广种植的104个夏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开花期测定不... 探究夏玉米根系构型与抗根倒性能间的关系,筛选出高抗根倒性能的夏玉米品种,明确抗根倒玉米的根系特性,为抗根倒玉米品种选育和玉米抗倒稳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黄淮海区域推广种植的104个夏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开花期测定不同品种玉米的根拔力及根系相关性状,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这些夏玉米抗根倒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根系形态特征与抗根倒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104个品种的根拔力符合正态分布,其变化范围为862~1092 N。根拔力与节根着生角度、节根条数、节根总条数、节根长度、根干重、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基于不同玉米品种根系性状综合因子可以将试验品种按抗根倒伏性能由强到弱聚为6类。其中,抗根倒性强的品种有:联研155、迪卡517、齐民玉6号、金海13、来玉721、丰乐365、良星579、登海605、登海518、德单179。这一类群玉米品种具有根干重、节根条数、节根总条数、节根着生角度、节根长度、产量均较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根倒伏性 根系形态 根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条件下分期施钾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翔宇 胡鑫慧 +3 位作者 谷淑波 林祥 殷复伟 王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7-458,共12页
为探究钾肥分期施用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减氮条件下冬小麦高产高效的钾肥运筹方案,本试验选用高产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5766作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度冬小麦生长季,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施氮水平:常规... 为探究钾肥分期施用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减氮条件下冬小麦高产高效的钾肥运筹方案,本试验选用高产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5766作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度冬小麦生长季,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水平(240 kg hm^(-2),N1)、减氮20%(192 kg hm^(-2),N2)、减氮40%(144 kg hm^(-2),N3),两种钾肥运筹方案:钾肥全部底施(K1)和分期施钾(底施50%、拔节期追施50%,K2)。结果表明,相同钾肥运筹方案下,N2处理的籽粒产量与N1处理无显著差异,N3处理的籽粒产量比N1处理显著降低,降幅达9.0%~11.6%。在相同施氮水平下,分期施钾可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与K1处理相比,K2处理显著抑制硝态氮向深层土壤的淋溶,增加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籽粒灌浆速率、穗粒数和千粒重;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在常规施氮水平下两年度分别提高21.7%和20.2%,在减氮20%水平下两年度分别提高26.9%和26.2%,在减氮40%水平下两年度分别提高25.2%和21.1%。N3K2处理的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N1K1处理。以上结果说明分期施钾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均能大幅度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即使减氮40%,其籽粒产量仍显著高于常规施氮且钾肥全部底施的处理;采用192 kg hm^(-2)施氮量并配合分期施钾,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效率最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亦到达较高水平,是高产高效的氮钾肥运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减氮 分期施钾 籽粒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茶品牌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永涛 高文星 +3 位作者 刘腾飞 任志红 杨圣祥 陈挺 《落叶果树》 2022年第6期52-54,共3页
简述了“泰山茶”区域公共品牌发展现状,分析了泰山茶品牌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泰山茶品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泰山茶 品牌建设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永奎 赵成雷 +3 位作者 陈士更 晁赢 胡凌云 张士刚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9期92-93,120,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15N示踪法,设置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氮素积累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N4处理的氮素积累量最高为281.40kg/hm^(2);小麦吸收的氮素主...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15N示踪法,设置不同氮肥用量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氮素积累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N4处理的氮素积累量最高为281.40kg/hm^(2);小麦吸收的氮素主要积累在籽粒中,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占小麦氮素总积累量的77.82%~80.59%;小麦吸收的氮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氮,来源于肥料氮的部分其追肥氮占比均大于基肥氮,成熟期氮素来源于基肥氮的比例为7.59%~10.51%,追肥氮的比例为11.23%~17.28%,土壤氮的比例为72.21%~81.18%。说明适量施肥,适当提高追肥比例,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15N示踪 氮素吸收 氮素分配 氮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农机化统计工作探微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冬梅 石学新 《山东农机化》 2022年第6期21-21,共1页
农机化统计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决策机关总结工作,研究制定今后发展思路及行动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对统计人员素质、统计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机化统计数据也日益显示出其特殊重要性,农机化统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领导决策和农机化... 农机化统计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决策机关总结工作,研究制定今后发展思路及行动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对统计人员素质、统计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机化统计数据也日益显示出其特殊重要性,农机化统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领导决策和农机化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数据 今后发展思路 农机化 统计人员素质 行动计划 特殊重要性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控释氮比例对生姜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仲卿 宋挚 +9 位作者 杨武杰 郭新送 高涵 薛兆希 韩莉莉 何利宁 刘晓辰 杨永成 丁方军 马学文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2650-2654,共5页
本研究探讨使用控释氮肥对生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控释氮肥在生姜上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生姜山农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控释比例氮素对生姜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对照(CK)、普... 本研究探讨使用控释氮肥对生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控释氮肥在生姜上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生姜山农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控释比例氮素对生姜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对照(CK)、普通施肥处理(T1)、控释氮肥占总氮肥投入量的25%(T2)、50%(T3)、75%(T4)以及100%(T5)。结果表明,使用控释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生姜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产量和经济效益以T3处理最优,较普通施肥增产11.83%,收益增加28792.75元·hm^(-2)。品质以T4处理最优,较普通施肥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粗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0.24百分点、10.81%、1.85百分点和3.00%。硝酸还原酶活性各时期表现不同,可能与氮素释放和追肥引起的氮素结构性供应差异有关。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对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都有显著提升,分别较普通施肥提高7.92%~11.82%、8.61~15.66百分点、27.82%~41.92%;显著降低土壤氮素依存率,降低5.76~9.69百分点。使用控释氮肥可显著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且随控释氮肥比例增加而呈降低趋势。综合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及氮素平衡等因素,各处理以控释氮肥占总氮投入50%处理为最优,生姜专用肥产品可选择此控释氮肥比例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控释氮肥 产量 品质 氮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防治菜青虫试验研究
20
作者 张永奎 王君 +3 位作者 张士刚 胡凌云 高文星 桑胜富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4期73-74,共2页
文章通过室内拒食作用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两种方法,对茶皂素防治菜青虫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准确测定了茶皂素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蛹发育的影响、保叶和防治效果,并对试验结论进行了综合分析。为推动病虫防治理念革新,开发应用植物源类... 文章通过室内拒食作用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两种方法,对茶皂素防治菜青虫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准确测定了茶皂素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蛹发育的影响、保叶和防治效果,并对试验结论进行了综合分析。为推动病虫防治理念革新,开发应用植物源类杀虫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菜青虫 试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