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与报告习惯的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毛秋云 刘喜平 +1 位作者 倪军霞 张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6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不良事件报告习惯的状况及两者关系。方法采用护理不良事件风险感知结构维度量表和临床护士不良事件报告习惯问卷,对泰安市10所综合医院91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得...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不良事件报告习惯的状况及两者关系。方法采用护理不良事件风险感知结构维度量表和临床护士不良事件报告习惯问卷,对泰安市10所综合医院91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得分为16.48±3.79;临床护士不良事件报告习惯得分为36.80±19.71;患者照护风险感知对护士不良事件报告习惯具有预测性(P<0.05)。结论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与报告习惯有待提高,不良事件风险感知对其报告习惯有影响。可通过增强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意识和能力来提高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行为,以更好地提高患者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不良事件 报告习惯 风险感知 相关性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护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娜 刘红 +2 位作者 杨新颜 杨琳 孙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建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护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SAP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分析和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SAP护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计算指标的权重。结果... 目的建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护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SAP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分析和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SAP护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计算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的SAP护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权威系数为0.8。结论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帮助管理者识别SAP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及高危环节,为临床护理风险的有效防范提供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理学说用于脑出血术后自理能力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毛秋云 田芳 李翠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自理学说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的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出血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整体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自理学说的3个护理系统进行自理能力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目的:探讨自理学说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自理能力的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出血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整体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自理学说的3个护理系统进行自理能力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Barthel指数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结果:干预组Barthel指数及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自理学说3个护理系统阶段干预脑出血术后自理能力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理学说 干预研究 脑出血 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立体定向加热治疗脑深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附4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汝明 付鹏 +3 位作者 辛昌明 张建林 田进军 陈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研究加热治疗脑深部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通过CT扫描对肿瘤进行定位,利用立体定向技术的高度精确性,确定病损部位,并置入射频针进行加热治疗。结果:4例丘脑基底节区Ⅱ~Ⅲ级胶质瘤患者接受治疗,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肿... 目的:研究加热治疗脑深部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通过CT扫描对肿瘤进行定位,利用立体定向技术的高度精确性,确定病损部位,并置入射频针进行加热治疗。结果:4例丘脑基底节区Ⅱ~Ⅲ级胶质瘤患者接受治疗,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肿瘤缩小。目前所有患者生活可以自理,最长达18个月。结论:此方法治疗脑深部恶性肿瘤疗效理想,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立体定向术 胶质瘤 脑肿瘤 热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脑室—腹腔分流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傅鹏 王国军 +2 位作者 苏吉春 李永 朱宁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42-342,共1页
目的 探讨微创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蛛网膜囊肿的方法。 方法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采用自制通条和带裂隙的腹腔套管刺针行微创脑室 (或囊肿 )—腹腔分流术 2 86例。 结果 本组病人均一次手术成功 ,无出血、... 目的 探讨微创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蛛网膜囊肿的方法。 方法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采用自制通条和带裂隙的腹腔套管刺针行微创脑室 (或囊肿 )—腹腔分流术 2 86例。 结果 本组病人均一次手术成功 ,无出血、感染、腹腔脏器损伤、肠粘连等手术并发症。术后 1~ 2周复查头颅CT或MRI,脑积水均消失或蛛网膜囊肿明显减小 ,引流管通畅。 结论 微创脑室—腹腔分流术简便 ,创伤小 ,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头颅CT 蛛网膜囊肿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