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丹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致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秋玲 孙远标 +2 位作者 王海英 宋述杰 白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5-72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白花丹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氧化应激功能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白花丹参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 目的:通过观察白花丹参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氧化应激功能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白花丹参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白花丹参组及丁苯酞治疗对照组,按照6.5g/kg BW白花丹参生药及15mg丁苯酞的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分别于再灌注后12h、24h及48h取损伤侧大脑,应用电镜观察脑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比色法检测脑组织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脑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细胞内出现大量高电子密度中毒颗粒及空泡,线粒体膜崩解、内嵴消失;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GSH-Px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脑细胞大量凋亡。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白花丹参能够减少细胞内高电子密度中毒颗粒及空泡,增强线粒体膜的稳定性,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延缓GSH-Px酶活性的下降并保护其活性(P<0.05),显著降低脑细胞凋亡率(再灌注后24h及48h组,P<0.05)。结论:白花丹参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线粒体损伤、延缓GSH-Px酶活性下降,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白花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血拔罐加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向宪文 蓝竹梅 孙远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9-770,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方式的多元化,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应用,近些年呈现低龄化趋势。在中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3.8%-17.6%,...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方式的多元化,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应用,近些年呈现低龄化趋势。在中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3.8%-17.6%,颈椎病患者中,有眩晕症状者可达半数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疗效观察 电针治疗 刺血拔罐 ARTERY 颈椎病患者 中老年人 生活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