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安地震台SSQ-2数字水平摆曲线畸变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卢双苓 于庆民 +3 位作者 钟普浴 吕春帅 林秀娜 李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53-61,共9页
对山东泰安地震台数字化水平摆10年的观测资料中的典型畸变现象进行了分类,具体为:1)大幅度漂移,趋势性改变;2)单日固体潮畸变;3)多日固体潮畸变伴频繁掉格;4)频繁掉格,固体潮无明显畸变。NS分量畸变以趋势改变、固体潮升降... 对山东泰安地震台数字化水平摆10年的观测资料中的典型畸变现象进行了分类,具体为:1)大幅度漂移,趋势性改变;2)单日固体潮畸变;3)多日固体潮畸变伴频繁掉格;4)频繁掉格,固体潮无明显畸变。NS分量畸变以趋势改变、固体潮升降变化为主,EW分量畸变以频繁掉格为主。映震能力:对震中距2000~5000km大于7级以上的地震有反应,甚至远于5000km的极远震也有为数不少的震前畸变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安地震台 数字水平摆 形变观测资料 震前畸变 前兆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地震台形变仪器映震能力统计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于庆民 卢双苓 +4 位作者 郝军丽 李惠玲 闫德桥 孙豪 李希亮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8-415,517,共8页
通过对泰安地震台6套形变仪器的映震能力进行研究,认为形变仪器映震能力较强,对全球M≥7地震均有记录,同震变化幅度与震级成正比、与震中距成反比。这6套形变仪器对远震和近震的反应能力有差异:垂直摆与重力仪对小震的记录能力最强,其... 通过对泰安地震台6套形变仪器的映震能力进行研究,认为形变仪器映震能力较强,对全球M≥7地震均有记录,同震变化幅度与震级成正比、与震中距成反比。这6套形变仪器对远震和近震的反应能力有差异:垂直摆与重力仪对小震的记录能力最强,其次是体应变、水管仪、水平摆和伸缩仪;伸缩仪记录近震的能力最弱,对接近6级的地震才有反映;而重力仪对小震和远震均有很强的映震能力,涵盖了垂直摆、水管仪、体应变和水平摆所能记录到的地震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安地震台 形变仪器 映震能力 同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台水平摆对范县4.3级地震的潮汐异常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希亮 卢双苓 +2 位作者 李峰 王强 张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82-84,共3页
运用CUM-AIC方法处理泰安地震台水平摆观测资料,发现其2011年10月13日河南省范县和山东省鄄城交界发生的4.3级地震前存在异常信号,分析显示该方法能较好地提取潮汐形变短临异常。
关键词 范县地震 泰安地震台 水平摆 CUM—A1C方法 短临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前泰安台摆式倾斜仪异常现象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卢双苓 王强 +4 位作者 林秀娜 于庆民 郝军丽 钟普浴 张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19-23,共5页
对泰安台水平摆和垂直摆倾斜仪长期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M2波潮汐因子变化和矢量图进动轨迹的分析发现,汶川地震前存在异常现象。
关键词 泰安地震台 水平摆 垂直摆 潮汐因子 矢量图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地震台重力异常信息提取初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建国 李惠玲 +3 位作者 李峰 卢双苓 张明 韩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6-530,共5页
介绍了泰安台PET重力仪不同运行状态的情况,通过对比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对掉格异常进行初步判断,同时对观测数据的主要干扰因素进行剔除,提取相对客观的重力观测趋势信息。结果发现,泰安地震台重力仪在2013-09~12、2014-02~04两个时间... 介绍了泰安台PET重力仪不同运行状态的情况,通过对比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对掉格异常进行初步判断,同时对观测数据的主要干扰因素进行剔除,提取相对客观的重力观测趋势信息。结果发现,泰安地震台重力仪在2013-09~12、2014-02~04两个时间段存在趋势漂移负值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重力仪 趋势转变 异常 漂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地震台洞体应变与钻孔体应变参数解算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孟建国 蒋其峰 +3 位作者 卢双苓 李惠玲 杨彬 周均太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7-555,共9页
基于泰安台2013年洞体应变观测资料,首先利用维涅第科夫(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计算洞体应变测项的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并以潮汐因子的稳定性对观测资料进行了质量评价。同时对观测仪器的2个测项进行解算,并提取相关应变参数进行对比... 基于泰安台2013年洞体应变观测资料,首先利用维涅第科夫(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计算洞体应变测项的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并以潮汐因子的稳定性对观测资料进行了质量评价。同时对观测仪器的2个测项进行解算,并提取相关应变参数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选取泰安台资料质量较稳定的体应变数据进行了应变参数时间序列计算,并对2套仪器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认定应力场存在异常,并对比分析了应力场异常与重力场异常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参数 洞体应变 体应变 应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重力观测高频波动信号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杰 卢双苓 +2 位作者 殷海涛 荆强 范军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系统分析了泰安重力观测资料正常和异常时信号的周期特征,研究了高频异常信号与台风、气压和强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泰安重力观测正常时信号周期为2~4分钟,异常时信号周期只有2-3分钟,异常信号幅值约为正常信号的5倍;高频异常信号... 系统分析了泰安重力观测资料正常和异常时信号的周期特征,研究了高频异常信号与台风、气压和强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泰安重力观测正常时信号周期为2~4分钟,异常时信号周期只有2-3分钟,异常信号幅值约为正常信号的5倍;高频异常信号主要是由西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的进入中国大陆或近海的台风引起的,占台风引起泰安重力出现高频异常信号的90%;重力高频信号与台风中心速度正相关,与台风距离负相关,并且随台风的结束高频信号也随之消失;少数高频异常信号与强震也有一定关系,占地震总数的17.24%;高频异常信号与气压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观测 高频异常信号 台风 强震 地壳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陵山和相公庄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小贺 公续升 +3 位作者 闫万晓 范晓易 宁斌 卢双苓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95-100,152,共7页
对山东省内同一条断裂带内,气象条件相同、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台站体应变仪进行分析,探讨影响体应变观测质量的因素。结果表明:(1)两个台的数据完全符合规范中所要求的M2波潮汐因子相对误差δα/α≤0.05的精度指标;2016年月平均精度:... 对山东省内同一条断裂带内,气象条件相同、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台站体应变仪进行分析,探讨影响体应变观测质量的因素。结果表明:(1)两个台的数据完全符合规范中所要求的M2波潮汐因子相对误差δα/α≤0.05的精度指标;2016年月平均精度:相公庄台为0.015 1,马陵山台为0.032 1,相公庄高于马陵山。(2)两个台站受降雨、水位和气压影响明显,体应变和气压相关程度达到0.85以上。(3)两个台站均位于断裂带或其附近,除仪器及其他干扰因素外,井孔条件是造成马陵山比相公庄台精度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应变 观测质量 影响因素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寅 刘希强 +2 位作者 曲保安 周彦文 于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1-447,共7页
发展地震烈度速报系统是我国现阶段防震减灾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在地震发生后,对强震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快速给出强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分布图.鉴于目前国内强震动台网分布密度及数据传输方式等诸多因素的限... 发展地震烈度速报系统是我国现阶段防震减灾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在地震发生后,对强震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快速给出强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分布图.鉴于目前国内强震动台网分布密度及数据传输方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多数烈度速报系统是基于美国的ShakeMap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生成烈度分布图,其计算过程更多地依赖于对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产出的烈度图是静态位图,分辨率较低,与丰富的地理信息难以无缝衔接(Waldetal,1999a;张晁军等,2010;泽仁志玛等,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度计算模型 WebGIS烈度速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现状调查(山东市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波 晁洪太 +2 位作者 王伟 冯恩国 田丹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3-372,共10页
以山东省市级防震减灾工作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两次(2007年、2012年)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情况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问卷从市级防震减灾组织机构、经费投入、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14项... 以山东省市级防震减灾工作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两次(2007年、2012年)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情况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问卷从市级防震减灾组织机构、经费投入、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14项指标入手,对比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非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在两个调查年度的发展、变化,分析研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在山东省(市级)的实施现状和成效。将两个调查年度描述山东省防震减灾工作进展的主要指标与全国相应指标的均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山东现象"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 实施现状 问卷调查 成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4·20”四川芦山M_s7.0级地震检验强震预警原型系统
11
作者 蔡寅 刘希强 +3 位作者 赵瑞 曲保安 赵银刚 陈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38-1045,共8页
文章对2013年4月20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s7.0级地震的强震动和测震台网数据进行离线仿真,检验强震预警原型系统的地震动态定位、震级快速估算、预警信息实时发布等关键技术环节。试验结果表明强震预警原型系统具有定位结果精度高、... 文章对2013年4月20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s7.0级地震的强震动和测震台网数据进行离线仿真,检验强震预警原型系统的地震动态定位、震级快速估算、预警信息实时发布等关键技术环节。试验结果表明强震预警原型系统具有定位结果精度高、震级估算准确、系统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可满足地震早期预警需求,实现了在一定的地震监测能力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和准确性的技术目标,为进一步实施在线式预警试验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7.0级地震 强震预警 原型系统 离线测试 时效性与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向量分类机LIBSVM方法识别天然地震、爆破与塌陷 被引量:15
12
作者 范晓易 曲均浩 +3 位作者 曲保安 刘方斌 山长仑 周少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6-918,共3页
对天然地震、爆破及塌陷的波形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并用小波转换系数提取香农熵特征,采用支持向量分类机LIBSVM多类模式识别方法对香农熵特征进行分类识别,识别率在80%~95%之间。结果表明,采用LIBSVM对波形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可以较好地... 对天然地震、爆破及塌陷的波形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并用小波转换系数提取香农熵特征,采用支持向量分类机LIBSVM多类模式识别方法对香农熵特征进行分类识别,识别率在80%~95%之间。结果表明,采用LIBSVM对波形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天然地震、爆破与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分类机 香农熵 小波分析 特征向量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双苓 曲保安 +4 位作者 蔡寅 张明 赵瑞 于澄 李铂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通过对《中国震例》中所辑宏观异常的统计分析认为,随着震级的增大,震前出现宏观异常的概率逐步增大,震级大的地震震前宏观异常数量也相对较多。宏观异常大多数为短期和临震异常,多数发生在距震中100km的范围内。在时间上,宏观异常开始... 通过对《中国震例》中所辑宏观异常的统计分析认为,随着震级的增大,震前出现宏观异常的概率逐步增大,震级大的地震震前宏观异常数量也相对较多。宏观异常大多数为短期和临震异常,多数发生在距震中100km的范围内。在时间上,宏观异常开始时数量较少;随着时间的推进,异常不断增多;越近临震,异常数量越多,直到发震达到高潮。在地域上则表现出始于震中、然后向外围发展、最后震中爆发式增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异常 地震关系 动物异常 地下水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支持向量机识别地震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范晓易 曲均浩 +1 位作者 刘方斌 周少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4-1038,共5页
对山东地区2006~2017年3种地震事件——天然地震、爆破及塌陷的波形记录进行小波变换,对提取出的香农熵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LIBSVM方法进行分类识别,并设计一系列实验研究影响最终分类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5种影响因素——信号窗长度、... 对山东地区2006~2017年3种地震事件——天然地震、爆破及塌陷的波形记录进行小波变换,对提取出的香农熵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LIBSVM方法进行分类识别,并设计一系列实验研究影响最终分类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5种影响因素——信号窗长度、小波分解方式、小波基类型、向量机算法类型、向量机核函数类型均对地震类型的分类识别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识别率最高的3组处理方式均采用了2000 s信号窗长度+db7小波基+υ-SVC算法的组合方式。所得的识别率较高的几种影响因素组合,在未来可应用于地震类型的实时识别,进一步提高地震类型的识别率和触发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分类机 香农熵 特征向量 分类识别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磁台网受宁东高压直流输电干扰预处理质量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秀娜 曲保安 +6 位作者 贾立国 陈传华 范晓勇 王强 邢伟伟 袁倩 池国民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山东地磁台网受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的预处理质量,通过中国地震前兆数据处理系统中相对差值检测和预处理检测功能,对山东地磁台网多年来受宁东高压直流输电干扰预处理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数据预处理,宁东高压直... 为进一步提高山东地磁台网受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的预处理质量,通过中国地震前兆数据处理系统中相对差值检测和预处理检测功能,对山东地磁台网多年来受宁东高压直流输电干扰预处理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数据预处理,宁东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基本被去除,但仍然存在高压直流输电干扰误判、起止时间错判、干扰幅度计量不精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数据进行复核和校对,应用"缓变台阶"功能重新处理,并加强对H、D分量干扰特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地磁台网 高压直流输电干扰 预处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参1井地震地下流体综合观测新技术
16
作者 王伟 陈其锋 +5 位作者 王华 倪娜 贾治 孔祥平 冯恩国 温丽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2-466,553,共5页
介绍了潜水泵变频稳流抽水观测新技术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结合汤参1井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一新技术的引进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各测项观测,而且消除了邻近热水开采井对各测项动态的干扰,使井水位动态对地壳应力应变的响应能... 介绍了潜水泵变频稳流抽水观测新技术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结合汤参1井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一新技术的引进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各测项观测,而且消除了邻近热水开采井对各测项动态的干扰,使井水位动态对地壳应力应变的响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地下流体物理化学多测项的综合观测。这一新技术不仅适用于已经断流或面临断流的地震观测井中,也适用于把静水位观测井改造成人工稳流抽水观测条件下的地下流体物理化学综合观测井,从而提高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流体观测 潜水泵变频稳流抽水观测技术 汤参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现状调查分析(山东县级)
17
作者 王伟 晁洪太 +3 位作者 李波 冯恩国 刘洪瑞 李峰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1-362,共12页
本文以山东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地震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两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组织机构、经费预算、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的14项具体指标展开对... 本文以山东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地震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两次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组织机构、经费预算、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的14项具体指标展开对比分析,通过对各项指标在时间纵向的发展变化、在重防区内外的发展差异以及与全国同期水平的对比分析,详细总结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在山东省县级层面的实施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推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实施现状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洞室中微小温度年度变化足以造成地应变年度变化 被引量:18
18
作者 孙玉军 李杰 +2 位作者 曹建玲 卢双苓 石耀霖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4-473,550,共10页
利用轴对称线弹性模型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洞室中温度微小年变化引起的地倾斜和地应变.结果表明,在满足地震台站建设规范的情况下(洞室内温度年变化幅度应小于等于0.5℃),当洞室中温度年变化幅度仅为0.2℃时,仍会引起量级为10-7rad的地倾... 利用轴对称线弹性模型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洞室中温度微小年变化引起的地倾斜和地应变.结果表明,在满足地震台站建设规范的情况下(洞室内温度年变化幅度应小于等于0.5℃),当洞室中温度年变化幅度仅为0.2℃时,仍会引起量级为10-7rad的地倾斜和10-7的地应变,并且在洞室的尽头和拐弯处由于热汇聚和热扩散的作用引起地倾斜和地应变的变化更为突出.因此今后在观测中,有必要进一步减小洞室内温度年变化;在台站设计建设和仪器布设中,对基线式仪器和摆式仪器都可以做一些恰当考虑,以尽量压制温度年变化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法 地倾斜 地应变 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及周边地块间近期运动状态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殷海涛 王强 +2 位作者 朱成林 孟强 李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0,46,共5页
为研究山东所在块体及周边地块间的地壳相对运动状态,利用2001年以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以及2007年以来山东GPS观测网的观测结果,使用K-L最佳直线拟合和滑动傅里叶法得到基线变化年周期,以此对处于不同地块的GPS基准站间基线变化趋势... 为研究山东所在块体及周边地块间的地壳相对运动状态,利用2001年以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以及2007年以来山东GPS观测网的观测结果,使用K-L最佳直线拟合和滑动傅里叶法得到基线变化年周期,以此对处于不同地块的GPS基准站间基线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近期山东内部及周边地块间的地壳运动特征。并利用GPS资料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强震对山东地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运动 GPS 基线变化 地震危险性 日本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震S波震相实时自动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曲保安 刘希强 +6 位作者 蔡寅 范晓勇 林秀娜 于庆民 赵瑞 李铂 周彦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8,339,共9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地震早期预警的S波震相实时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不对原始信号进行任何滤波处理,直接对三分向记录进行计算分析.首先根据P波前0.5s数据的卓越频率计算适用于该三分向记录的窗长,采用由偏斜角和水平能量与总能量比值的平方... 提出了一种用于地震早期预警的S波震相实时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不对原始信号进行任何滤波处理,直接对三分向记录进行计算分析.首先根据P波前0.5s数据的卓越频率计算适用于该三分向记录的窗长,采用由偏斜角和水平能量与总能量比值的平方积作为确定S波识别区间的特征函数,将特征函数已有数据的5倍均值和5倍方差之和作为识别区间的触发阈值;然后采用VAR-AIC方法对两个水平分向识别区间的数据分别计算分析,对两个识别结果进行判断,最终确定S波初动时刻.经过对118个三分向记录的实际应用验证,通过自动识别结果与人机交互震相识别结果相比,本文方法对于S波相对P波尾波信噪比大于5dB的地震记录,其识别误差小于0.1s的概率高达8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震 S波震相 自动识别 偏斜角 能量比 VAR-A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