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冻融循环恢复土壤压实过程中大孔隙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贺亭峰
张慧清
+3 位作者
张冬梅
刘化涛
孔猛
丁启朔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0-347,共8页
农机压实土壤的问题很难避免,而农田压实土壤的结构恢复至关重要,冻融循环是恢复压实土壤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大孔隙对恢复压实土壤的作用,通过室内试验重塑压实土壤及人工孔隙措施模拟大孔隙,在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设计不...
农机压实土壤的问题很难避免,而农田压实土壤的结构恢复至关重要,冻融循环是恢复压实土壤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大孔隙对恢复压实土壤的作用,通过室内试验重塑压实土壤及人工孔隙措施模拟大孔隙,在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设计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土壤温度波动,同时对比冻融循环前后压实土壤孔隙与团聚体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冻融循环过程中,有人工孔隙压实土壤在高、低两种含水率条件下,分别在第3次和第2次冻融循环时开始大幅温度波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无人工孔隙的压实土壤温度大幅波动则出现在第7次和第4次冻融循环,经历多次冻融循环后,有人工孔隙压实土壤的团聚体平均尺度、结构系数等参数均优于无人工孔隙的压实土壤。人工孔隙可通过调节土壤温度波动改变冻融循环在土壤中的作用强度,加速压实土壤结构恢复进程,冻融循环+大孔隙策略是改善土壤孔隙及团聚体结构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压实
结构恢复
冻融循环
人工孔隙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冻融循环恢复土壤压实过程中大孔隙作用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贺亭峰
张慧清
张冬梅
刘化涛
孔猛
丁启朔
机构
山西农业
大学
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
农业农村部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泰国经贸大学管理学院
有机旱作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
大学
工
学院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0-347,共8页
基金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ZDYF120、2022ZDYF115)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YDZJSX2022C017)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2023CYJSTX05-19)。
文摘
农机压实土壤的问题很难避免,而农田压实土壤的结构恢复至关重要,冻融循环是恢复压实土壤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冻融循环+大孔隙对恢复压实土壤的作用,通过室内试验重塑压实土壤及人工孔隙措施模拟大孔隙,在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设计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土壤温度波动,同时对比冻融循环前后压实土壤孔隙与团聚体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冻融循环过程中,有人工孔隙压实土壤在高、低两种含水率条件下,分别在第3次和第2次冻融循环时开始大幅温度波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无人工孔隙的压实土壤温度大幅波动则出现在第7次和第4次冻融循环,经历多次冻融循环后,有人工孔隙压实土壤的团聚体平均尺度、结构系数等参数均优于无人工孔隙的压实土壤。人工孔隙可通过调节土壤温度波动改变冻融循环在土壤中的作用强度,加速压实土壤结构恢复进程,冻融循环+大孔隙策略是改善土壤孔隙及团聚体结构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土壤压实
结构恢复
冻融循环
人工孔隙
土壤温度
Keywords
soil compaction
structural restoration
freeze-thaw cycles
artificial macropore
soil temperature
分类号
S15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2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冻融循环恢复土壤压实过程中大孔隙作用研究
贺亭峰
张慧清
张冬梅
刘化涛
孔猛
丁启朔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