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亚汽车缩比模型风洞性能与气动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尹章顺 陈彩龙 王夫亮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4-931,I0002,共9页
泛亚汽车缩比模型风洞于2018年12月份建成并投入运营,为汽车造型前期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是国内主机厂首个汽车缩比模型的专业风洞,也是世界上先进的汽车缩比模型风洞,将提升泛亚的整车气动性能开发能力。该风洞设计为40... 泛亚汽车缩比模型风洞于2018年12月份建成并投入运营,为汽车造型前期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是国内主机厂首个汽车缩比模型的专业风洞,也是世界上先进的汽车缩比模型风洞,将提升泛亚的整车气动性能开发能力。该风洞设计为40%的缩比模型风洞,采用3/4开口喷射的回流式流道。试验段采用双半径转台,使模型更加靠近高流场品质的喷口,并有效减小了试验段的空间;试验台可在±30°横摆角范围内旋转,用于模拟路面汽车的横向风影响;高精度的六分量测力天平保证了精确的气动力测试;天平系统上集成了五带路面模拟系统,其中中央移动不锈钢带用于模拟汽车行驶的路面相对运动并减少地面附面层影响,其他四带为聚合物,用于驱动车轮高速旋转。边界层移除系统包括近喷口地面处的一级水平抽吸、转盘前缘上游的二级抽吸以及转盘前的三级吹气口,用于有效控制地面附面层的影响。智能的移测及模型定位系统为流场测量和模型的快速移动提供了准确、快速的定位。通过调试和标定,风洞流场品质满足设计要求,轴向静压梯度、压力波动等性能指标好于其他同类风洞。与同济大学的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对标结果一致,偏差不超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比模型风洞 流场品质 天平及五带系统 移测及模型定位系统 对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复合材料模压注塑一体成型关键技术综述
2
作者 孙凌玉 郭春杰 +4 位作者 史国宏 魏俊磊 张照将 王得强 任鑫亭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2-700,共9页
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注塑组合工艺兼顾了低成本与高性能,可快速、稳定地实现连续/非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一体成型,符合汽车产业需求。本文综述了装备选择、工艺控制和成型模拟要点,介绍了国产材料种类,概括了各向异性双材料结构优化... 热塑性复合材料模压注塑组合工艺兼顾了低成本与高性能,可快速、稳定地实现连续/非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一体成型,符合汽车产业需求。本文综述了装备选择、工艺控制和成型模拟要点,介绍了国产材料种类,概括了各向异性双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归纳了界面及整体性能评估方法,提出了“材料-工艺-结构-性能”一体化设计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热塑性复合材料 模压注塑工艺 集成设计与制造 双材料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的汽车ORS优化设计
3
作者 王文捷 孙奕 +1 位作者 刘钊 朱平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75,共9页
为了提升汽车乘员约束系统(ORS)的安全性能和开发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的汽车ORS优化设计方法。面向假人伤害值预测,将神经网络架构与Gauss过程回归相结合,提出了改进的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作为预测模型;根据假... 为了提升汽车乘员约束系统(ORS)的安全性能和开发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的汽车ORS优化设计方法。面向假人伤害值预测,将神经网络架构与Gauss过程回归相结合,提出了改进的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作为预测模型;根据假人伤害预测值构建优化目标函数,基于多组群乌鸦搜索算法开展ORS参数优化;使用工程仿真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方案,本设计方案的假人伤害最高降低了30.77%,平均降低12.11%;用本方法可以预测假人多个部位的伤害值,并获取高质量的ORS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乘员约束系统(ORS) 假人伤害 数据驱动 复合深度Gauss回归网络 多组群乌鸦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内饰材料中的阻燃剂和阻燃标准概述及其问题探讨
4
作者 管懿 刘玉敏 +1 位作者 黄伟 匡建武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6,共8页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年产销突破3000万辆大关,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安全性已成为行业核心议题。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卤系、磷系、氮系、金属氢氧化物、硼系、锑系等阻燃剂被相继用于汽车内饰材料。近年来,阻燃剂的应用正逐步趋向于环保化、可...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年产销突破3000万辆大关,汽车内饰材料的阻燃安全性已成为行业核心议题。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卤系、磷系、氮系、金属氢氧化物、硼系、锑系等阻燃剂被相继用于汽车内饰材料。近年来,阻燃剂的应用正逐步趋向于环保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阻燃剂是影响内饰材料阻燃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阻燃标准则是影响阻燃结果的另一主要因素,尤其是是否使用支撑线。对于阻燃结果的评判,各个国家/主机厂有不同的阻燃标准。最后,从环保、可持续、经济成本、法律法规四个方面指出锑系阻燃剂的局限性,并建议车企降低锑在内饰材料中的添加,亦或是加速开发使用其它阻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 阻燃剂 阻燃标准 支撑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模具技术在汽车内饰成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徐以国 俞建新 向良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3-47,共5页
叠层模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具技术引入中国近几年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将叠层模具技术引入到汽车内饰件的成型中,研究了叠层模具的具体实现。根据内饰零件的特点,在叠层模具的基础上研究了T模技术,并以实例阐述了T模的组成及关键技术... 叠层模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具技术引入中国近几年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将叠层模具技术引入到汽车内饰件的成型中,研究了叠层模具的具体实现。根据内饰零件的特点,在叠层模具的基础上研究了T模技术,并以实例阐述了T模的组成及关键技术点,为汽车内饰的降本、增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模具 T模 汽车内饰 降本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健技术的汽车底盘平顺性匹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翠仙 张国胜 方宗德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6,38,共7页
将稳健技术应用于汽车底盘的平顺性匹配研究中,由于考虑了使用中或设计中参数变化的问题,从而使汽车在使用中能够不受噪声因素的影响而保持一定的平顺性能。利用神经网络(NN)建立汽车平顺性匹配模型,并通过该NN模型计算稳健设计中所需... 将稳健技术应用于汽车底盘的平顺性匹配研究中,由于考虑了使用中或设计中参数变化的问题,从而使汽车在使用中能够不受噪声因素的影响而保持一定的平顺性能。利用神经网络(NN)建立汽车平顺性匹配模型,并通过该NN模型计算稳健设计中所需的导数信息,此方法不但提高了优化匹配的搜索效率,而且避免了繁琐的公式推导。建立基于1/2汽车NN模型的平顺性稳健设计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其结果与一般设计结果进行对比,表明稳健设计结果能够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平顺性 匹配 稳健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时间收敛观测器的汽车质心侧偏角估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鹏 黄胜波 +1 位作者 王琪 洪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112,共4页
汽车质心侧偏角观测器的设计往往需要较为复杂的模型并处理较多的模型参数,这影响了系统的实时性和易实施性。为此,以不确定2自由度汽车模型为基础设计了有限时间收敛的观测器,根据在此时间段内的收敛状态判断模型参数是否需要调整,同... 汽车质心侧偏角观测器的设计往往需要较为复杂的模型并处理较多的模型参数,这影响了系统的实时性和易实施性。为此,以不确定2自由度汽车模型为基础设计了有限时间收敛的观测器,根据在此时间段内的收敛状态判断模型参数是否需要调整,同时还设计了相对简单的模型参数调整方案,以实现简单而有效的汽车质心侧偏角估计。通过CarSim高精度汽车动力学软件的实验表明该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质心侧偏角 估计 有限时间收敛 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有限频域输出反馈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孟亚鹏 李文锋 谢正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28,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汽车悬架系统动力学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两步法的静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悬架动力学行为,建立一种经典的1/4车主动悬架系统模型用于控制分析与设计。考虑到人体对4~8 Hz频内的垂直振动异常敏感,给出一种... 为进一步提升汽车悬架系统动力学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两步法的静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悬架动力学行为,建立一种经典的1/4车主动悬架系统模型用于控制分析与设计。考虑到人体对4~8 Hz频内的垂直振动异常敏感,给出一种有限频域下的性能判据作为控制设计的指导。同时,在控制设计中考虑了悬架行程和轮胎动位移两种机械硬约束,以保证悬架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由于难以在线获取实际悬架系统中所有状态信息,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启发式两步法的有限频域输出反馈控制方法。数值仿真及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全频域输出反馈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悬架控制 有限频域约束 输出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座舱内部噪声的非线性心理声学烦恼度建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伟东 缪振菁 黄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6,共7页
拟研究电动汽车座舱内部噪声特性对声学舒适性的影响。通过道路试验获取4种典型路面工况下某型电动汽车在不同车速下的舱内噪声,计算分析其心理声学参数,开展烦恼度主观评价实验,并基于非线性Zwicker心理声学烦恼度及其修正模型进行建... 拟研究电动汽车座舱内部噪声特性对声学舒适性的影响。通过道路试验获取4种典型路面工况下某型电动汽车在不同车速下的舱内噪声,计算分析其心理声学参数,开展烦恼度主观评价实验,并基于非线性Zwicker心理声学烦恼度及其修正模型进行建模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车速和路面粗糙程度变大,响度逐渐提高,尖锐度也随车速增大而变大;Zwicker心理声学烦恼度模型更适用于电动汽车座舱内部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电动汽车 座舱噪声 心理声学烦恼度 声学舒适性 声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感排气声合成技术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成 朱廉洁 陆楠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6,共4页
为实现全速条件下电动汽车的运动感模拟排气声,提出了一种离线分析目标声音并提取声音片段的方法,并基于此建立了排气声片段数据库,然后通过采集电动车的转速变化信息,在线实时合成了模拟排气声。以某纯电动汽车为例,介绍了电动汽车排... 为实现全速条件下电动汽车的运动感模拟排气声,提出了一种离线分析目标声音并提取声音片段的方法,并基于此建立了排气声片段数据库,然后通过采集电动车的转速变化信息,在线实时合成了模拟排气声。以某纯电动汽车为例,介绍了电动汽车排气模拟主动发声装置的系统构架和具体发声方案。实时合成声音与原始声音的频谱对比和主观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运动感排气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发声 纯电动汽车 声音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LD分析的汽车在极限凹坑路面工况下车身结构失效CAE新方法研究
11
作者 卢晓 汪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138,共9页
在车身前期设计阶段,为了考核车辆在极限坑洼路面的冲击下对车身结构的影响,根据通用全球相关方坑道路试验标准,本文针对极限冲击的方坑#3路面,以某车型在方坑#3路试中出现了车身结构失效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找出了传统钣金失效准则CAE方... 在车身前期设计阶段,为了考核车辆在极限坑洼路面的冲击下对车身结构的影响,根据通用全球相关方坑道路试验标准,本文针对极限冲击的方坑#3路面,以某车型在方坑#3路试中出现了车身结构失效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找出了传统钣金失效准则CAE方法的不足,不能复现出试验失效的问题,进而通过大量料片试验建立了断裂成形极限图(fracture forming limit diagram,FFLD),来作为钣金失效准则的CAE新方法。随后基于该CAE新方法,通过车辆动力学科计算的方坑#3虚拟路谱作为载荷输入,对车身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成功复现了试验失效。根据CAE新方法分析的结果,对车身结构进行改进,最终通过了方坑#3路试验证,且试验和CAE仿真结果对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基于该方法,可以在车身开发前期阶段,准确预测出钣金在复杂变形条件下的真实破坏情况,从而减少了后期试验中出现的车身结构失效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LD 方坑#3 虚拟路谱 避震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演化模型的钢铝自冲铆接接头强度预测
12
作者 吴迪 翟强强 +3 位作者 安秀哲 张涵寓 刘钊 朱平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54,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材料本构与GISSMO损伤模型同步构建方法,从而避免了基于硬化公式获取材料本构的低效率反复迭代过程。首先,对处于不同应力状态的试件进行了单调加载试验,以获取材料基础力学数据。随后,结合试验、仿真和优化的方法,同步获取... 提出了一种材料本构与GISSMO损伤模型同步构建方法,从而避免了基于硬化公式获取材料本构的低效率反复迭代过程。首先,对处于不同应力状态的试件进行了单调加载试验,以获取材料基础力学数据。随后,结合试验、仿真和优化的方法,同步获取了材料的本构曲线及损伤模型参数,并通过在5种不同应力状态下进行的材料级样件的仿真与试验验证了该同步构建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利用该模型对钢铝异种材料的剪切和剥离两种搭接形式的接头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的同步构建方法能够准确模拟这两种接头的失效行为。仿真与试验接头在板材变形情况、失效裂纹萌生位置及裂纹形貌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峰值载荷及对应位移的误差均在6%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模型 GISSMO损伤模型 自冲铆接 弹塑性本构 应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高压电安全测试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刘碧军 杨林 +2 位作者 朱建新 樊晓松 卓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4-277,329,共5页
针对电动汽车的高压电安全,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和CAN总线技术的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车载静态和动态测试的需要,能实时监测高压系统的各种电气参数和高压电自动断路控制器的工作可靠性。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高压电安全测试系统 虚拟仪器技术 CAN总线技术 车载静态 动态测试 电气参数 电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路径分析技术在车内噪声与振动研究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5
14
作者 刘东明 项党 +1 位作者 罗清 郑金鑫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7,共5页
阐述试验传递路径分析的基本原理,结合LMS/TPA模块的功能,分别介绍结构声和空气声载荷的估计算法及其适用范围,并具体介绍典型传递路径分析的实施步骤,可获得的信息及其在车辆噪声优化设计与早期开发中起到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声学 汽车 传递路径分析(TPA) 工作载荷估计 LMS/TPA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内饰件翘曲变形优化方法 被引量:36
15
作者 朱兴建 俞建新 +1 位作者 徐以国 向良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注塑工艺是内饰塑料成型中的重要成型方式,注塑工艺最容易产生的缺陷是翘曲变形。提出了基于Moldflow的翘曲量优化方法。以汽车内饰产品化妆镜盖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生异响的根本原因,从产品结构、模具、工艺角度提出了优化方法,并在M... 注塑工艺是内饰塑料成型中的重要成型方式,注塑工艺最容易产生的缺陷是翘曲变形。提出了基于Moldflow的翘曲量优化方法。以汽车内饰产品化妆镜盖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生异响的根本原因,从产品结构、模具、工艺角度提出了优化方法,并在Moldflow中进行注塑成型数值模拟。研究了各个因素对于翘曲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 注塑成型 翘曲量 MOLDFLOW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建森 李飞 +2 位作者 丁海涛 郭孔辉 郝宝青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36,共6页
汽车在紧急避障操纵时容易丧失稳定性,通过四轮差动制动的方式对汽车施加附加横摆力矩可以实现汽车的横摆稳定性控制。由于汽车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以及参数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使用最优控制方法决策的附加横摆力矩在实际中往往无法保持最... 汽车在紧急避障操纵时容易丧失稳定性,通过四轮差动制动的方式对汽车施加附加横摆力矩可以实现汽车的横摆稳定性控制。由于汽车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以及参数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使用最优控制方法决策的附加横摆力矩在实际中往往无法保持最优。由此提出广义预测控制(GPC)方法决策附加横摆力矩。建立了七自由度非线性车辆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并通过实车试验对其精度进行了验证。通过Simulink/Carsim环境中的虚拟试验对GPC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PC方法比LQR方法能更有效地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主动安全 横摆稳定性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控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上官文斌 黄天平 +1 位作者 徐驰 顾彦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7-583,共7页
建立了含有液阻悬置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控制分析模型,当动力总成在路面激励和绕曲轴扭转方向激励下,给出了动力总成质心位移和悬置支承点动反力频响特性的计算公式;计算了一轿车动力总成质心位移和悬置支承点动反力的幅频响应,由此... 建立了含有液阻悬置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控制分析模型,当动力总成在路面激励和绕曲轴扭转方向激励下,给出了动力总成质心位移和悬置支承点动反力频响特性的计算公式;计算了一轿车动力总成质心位移和悬置支承点动反力的幅频响应,由此阐述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液阻悬置滞后角峰值频率和滞后角峰值大小设计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液阻悬置的动态特性,可以有效地控制动力总成在垂直方向的振动和绕曲轴方向扭转振动,减小悬置支承点动反力的幅值,从而减小车身的振动和降低车内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液阻悬置 振动控制 设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轮边电机传动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浩 钟再敏 +1 位作者 敬辉 陈辛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7-602,607,共7页
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轮边电机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系统起动、加速和能量回馈制动时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该轮边电机传动系统的输出转矩发生突变时会引起速度和加速度的抖动,并影响整车动态... 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轮边电机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系统起动、加速和能量回馈制动时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该轮边电机传动系统的输出转矩发生突变时会引起速度和加速度的抖动,并影响整车动态特性。针对受传动系统输出转矩抖动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状态反馈控制方法从理论上解决系统的振动问题,改善整车动态特性,提高车辆的可靠性、耐久性和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边电机驱动系统 动态特性 转矩脉动 系统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位移控制设计计算方法 被引量:42
19
作者 上官文斌 徐驰 +2 位作者 黄振磊 李岐 李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8-742,共5页
论述了动力总成位移控制设计的一般原理。以一轿车动力总成4点悬置系统为例,针对汽车的一特殊行驶工况,对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移、悬置位移和支承点反力进行了计算。文中论述的动力总成位移控制的设计思想和计算方法对汽车动力总成的设计... 论述了动力总成位移控制设计的一般原理。以一轿车动力总成4点悬置系统为例,针对汽车的一特殊行驶工况,对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移、悬置位移和支承点反力进行了计算。文中论述的动力总成位移控制的设计思想和计算方法对汽车动力总成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力-位移非线性关系 位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激励法及在汽车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杰 秦玉英 +1 位作者 赵旗 张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1-285,共5页
为了在汽车振动分析中推广虚拟激励法,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对虚拟激励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根据路面激励的统计特征,应用虚拟激励法建立了汽车前轮和后轮的虚拟路面激励。基于虚拟激励法,推导了1/2汽车四自由度系统振动的频率响应特性... 为了在汽车振动分析中推广虚拟激励法,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对虚拟激励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根据路面激励的统计特征,应用虚拟激励法建立了汽车前轮和后轮的虚拟路面激励。基于虚拟激励法,推导了1/2汽车四自由度系统振动的频率响应特性,建立了求取汽车系统振动响应量及其功率谱密度的公式,给出了求解汽车振动响应量功率谱密度的算例。结果表明:在对1/2汽车四自由度系统进行振动分析时,虚拟激励法是比傅里叶分析方法更简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激励法 汽车振动 路面激励 1/2汽车四自由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