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门寺地宫出土伊斯兰琉璃器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任新来 《文博》 2011年第1期68-72,共5页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玻璃器,是世界伊斯兰玻璃考古的重大发现。本文通过对法门寺玻璃器的研究,结合国外伊斯兰玻璃器的考古发现与器物特特征,探讨法门寺玻璃器的制造时间、生产地点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 法门寺 伊斯兰玻璃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茶器具考释 被引量:2
2
作者 任新来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75,共9页
近年来法门寺茶器具研究广泛,影响甚大,但在茶器具的断定上,存在着片面追求大而全的趋向,违背了文物本身的用途与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地宫出土的《物帐碑》和新的材料,还原文物的本来面目,求证法门寺地宫文物中哪些才是唐僖宗供奉的真正... 近年来法门寺茶器具研究广泛,影响甚大,但在茶器具的断定上,存在着片面追求大而全的趋向,违背了文物本身的用途与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地宫出土的《物帐碑》和新的材料,还原文物的本来面目,求证法门寺地宫文物中哪些才是唐僖宗供奉的真正的茶器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茶器具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道宣律师有关法门寺著述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新玲 《文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56,58,共4页
一、道宣律师生平 释道宣(596-677)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为我国佛教律宗的创立人.据<宋高僧传>,道宣俗姓钱,其父曾任陈朝吏部尚书,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幼承家学,"九岁能赋",隋唐一统,佛教大兴,道宣15岁就离家从长安日严... 一、道宣律师生平 释道宣(596-677)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为我国佛教律宗的创立人.据<宋高僧传>,道宣俗姓钱,其父曾任陈朝吏部尚书,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幼承家学,"九岁能赋",隋唐一统,佛教大兴,道宣15岁就离家从长安日严寺慧頵受业,16岁出家,20岁在长安大禅定寺智首大师座下受具足戒,从智道研读戒律学,奠定了毕生弘扬律学,创立南山律宗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宣律师 生平 唐代 佛教 律宗 法门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
4
作者 张高举 《文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54,共3页
陕西扶风法门寺博物馆的历史文化陈列,以"创国内一流设计,达到国际水准,争创精品"的思想为指导,以出土文物为依托,以唐代社会为背景,因地制宜编写出艺术品位高、信息量大的陈列大纲,堪称近年来法门寺文化研究的结晶.该陈列纲... 陕西扶风法门寺博物馆的历史文化陈列,以"创国内一流设计,达到国际水准,争创精品"的思想为指导,以出土文物为依托,以唐代社会为背景,因地制宜编写出艺术品位高、信息量大的陈列大纲,堪称近年来法门寺文化研究的结晶.该陈列纲目清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在表现法门寺历史文化方面有新突破,凝聚成法门寺博物馆的新特色.该陈列由历史文化、佛指舍利文化、大唐地宫珍宝三部分组成,既相对独立,又能相互协调、彼此呼应,共同构筑起一座神圣的艺术殿堂.整个陈列以一部三区六单元的篇幅及其艺术化的陈列语言,向人们讲述围绕着法门寺而展开的一个个跌宕起伏、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博物馆 唐代 历史文化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风法门寺塔基出土秘瓷的意义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韩金科 卢建国 《文博》 1995年第6期14-17,共4页
1987年扶风法门寺塔基经过考古发掘,科学地揭示了塔基地宫建筑遗迹神秘的“庐山”真面目,发现了佛指舍利、金银珠宝、丝绸、陶瓷、琉璃、铜、玉、石器等历史瑰宝,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考古重大新发现。
关键词 法门寺 上林湖 装烧工艺 秘色瓷 越窑瓷器 塔基 越窑体系 工艺技术 火焰气氛 烧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茶文化与佛教
6
作者 韩金科 梁子 《农业考古》 1993年第4期27-34,37,共9页
问题的提出一九八七年四月法门寺塔唐代地宫的考古发掘使我们揭开了中华文明的又一地下宝库,获得了几千件唐皇室珍贵文物。这批文物是成通末年迎送佛骨时由唐懿宗、唐僖宗、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和京都诸寺领袖赐送给法门寺用以... 问题的提出一九八七年四月法门寺塔唐代地宫的考古发掘使我们揭开了中华文明的又一地下宝库,获得了几千件唐皇室珍贵文物。这批文物是成通末年迎送佛骨时由唐懿宗、唐僖宗、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和京都诸寺领袖赐送给法门寺用以供养佛骨的珍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法门寺 唐代佛教 出土文物 中华文明 茶具 佛教文化 供养 佛骨 唐代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金银器的科学保护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忙忙 任彩元 +2 位作者 任新来 韩生 罗宏哲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6,共5页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金器银器是继西安何家村后我省乃至全国窖藏金银器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其出土器物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等级之高当属考古之罕见。因此保护好这批文物不仅可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商业贸易等提供有力的实物佐...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金器银器是继西安何家村后我省乃至全国窖藏金银器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其出土器物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等级之高当属考古之罕见。因此保护好这批文物不仅可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商业贸易等提供有力的实物佐证,而且为振兴陕西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保护 金银器 法门寺 考古发现 出土器物 经济文化 商业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地宫出土唐髹漆平脱秘色瓷碗髹漆工艺初探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勇剑 杨军昌 姜捷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2,共7页
在1987年的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中,出土一对髹漆平脱秘色瓷碗,是秘色瓷与金银工艺、髹漆工艺完美结合的珍贵文物。为了对其髹漆工艺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利用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髹漆残块、银扣残块样品进行... 在1987年的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中,出土一对髹漆平脱秘色瓷碗,是秘色瓷与金银工艺、髹漆工艺完美结合的珍贵文物。为了对其髹漆工艺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利用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髹漆残块、银扣残块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髹漆工艺的流程。研究结果可为文物保护修复、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史研究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色瓷器 髹漆工艺 平脱工艺 法门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出土秘色瓷之“秘色”涵义再认识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婧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8-112,共5页
法门寺地宫秘色瓷的面世,并没有止息人们对秘色瓷的探讨争议,反而使之更加激烈。究其根源,主要是人们对于秘色瓷之"秘色"涵义缺乏共识。针对有人提出秘色瓷源于唐代秘密教,本文依据法门寺地宫文化内涵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秘密... 法门寺地宫秘色瓷的面世,并没有止息人们对秘色瓷的探讨争议,反而使之更加激烈。究其根源,主要是人们对于秘色瓷之"秘色"涵义缺乏共识。针对有人提出秘色瓷源于唐代秘密教,本文依据法门寺地宫文化内涵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秘密教的实际,认为秘色瓷与秘密教没有关系。根据唐代史料中关于"秘"字的用义,可以判断秘色瓷之"秘"无关颜色,秘色瓷应理解为瓷器中的奇珍异宝。法门寺地宫同出的青瓷八棱净水瓶年代早于秘色瓷,不能仅仅依据釉色接近秘色瓷中的青瓷,将其认定为秘色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秘色瓷 秘色 秘密教 青瓷八棱净水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出土唐代宫廷茶器巡礼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子 《农业考古》 1992年第2期91-93,6,共4页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唐人饮茶之器,其因为唐代皇帝专为佛祖所供而更显华贵精巧,独尊于世。这批茶器以它本身明确的錾文和出土《物账碑》之记载,成为我国茶文化考古上最齐全的一次茶器发现。《物账碑》载:“茶槽子碾于茶罗子匙于一副...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唐人饮茶之器,其因为唐代皇帝专为佛祖所供而更显华贵精巧,独尊于世。这批茶器以它本身明确的錾文和出土《物账碑》之记载,成为我国茶文化考古上最齐全的一次茶器发现。《物账碑》载:“茶槽子碾于茶罗子匙于一副七事共八十两”。且从茶罗子、碾子、轴等本身錾文看,这些器物为咸通九年至十年制成。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茶文化 出土文物 唐代皇帝 点茶 秘色瓷 唐人 饮茶 宫廷 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唐代香料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权飞 《农业考古》 2016年第4期246-250,共5页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香料一组,地宫同时出土《衣物账》碑记为:"乳头香山二枚,重三斤;檀香山二枚,重五斤二两;丁香山二枚,重一斤二两;沈香山二枚,重四斤二两。"本文认为,唐代香料的使用有礼仪制度、宗教祭祀、香身保健...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香料一组,地宫同时出土《衣物账》碑记为:"乳头香山二枚,重三斤;檀香山二枚,重五斤二两;丁香山二枚,重一斤二两;沈香山二枚,重四斤二两。"本文认为,唐代香料的使用有礼仪制度、宗教祭祀、香身保健等多方面用途,这组香料代表了唐代熏香习俗的物质概况,反映了当时朝廷、佛教和社会生活的用香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唐塔地宫 香料考释 用香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物账》、《志文》碑题名小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娟 《文博》 2006年第2期60-64,共5页
  唐懿宗咸通年间迎送佛骨,盛况空前,糜资无算,宪宗元和之时虽远不及前,参予其事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高僧大德人数之多,仅<物账>、<志文>碑结衔题名者仍达五十人之多,地宫壁面题名者不下六十人.本文想就<物账>、...   唐懿宗咸通年间迎送佛骨,盛况空前,糜资无算,宪宗元和之时虽远不及前,参予其事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高僧大德人数之多,仅<物账>、<志文>碑结衔题名者仍达五十人之多,地宫壁面题名者不下六十人.本文想就<物账>、<志文>两碑上结衔题名的这些皇亲、官宦、僧官、大德进行简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宫 惠安 杨复恭 咸通 昭宗 志文 题名 《唐会要》 昭仪 迎佛骨 法门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唐鎏金银龟盒实为香具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小东 《农业考古》 2018年第2期62-69,共8页
法门寺博物馆收藏陈列着1987年在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鎏金银龟盒。法门寺学界普遍认为是一件茶具,但也有极少不同观点,惜论述不全。本文以实物内部相关新发现为重要线索,以细节为依据,结合史料,分析推理,实验论证等多重论证方法对鎏金... 法门寺博物馆收藏陈列着1987年在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鎏金银龟盒。法门寺学界普遍认为是一件茶具,但也有极少不同观点,惜论述不全。本文以实物内部相关新发现为重要线索,以细节为依据,结合史料,分析推理,实验论证等多重论证方法对鎏金银龟盒进行详细考证,并在实际功能上证实它不是茶具而是香具中的龟香炉。从而达到让文物回归历史,还原用途的目的。并以此文纪念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3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银龟盒 功能 茶具 香具 龟香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秘色瓷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仓西 《文博》 1995年第6期18-26,共9页
一、引 言 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有三大谜案长期得不到解决,即探求柴窑、邢窑、秘色瓷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陶瓷考古事业的迅速发展,这些迷案终于有了破解。八十年代初在河北临城县找到唐宋邢窑遗址。一九八七年四月,法门寺塔地宫... 一、引 言 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有三大谜案长期得不到解决,即探求柴窑、邢窑、秘色瓷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陶瓷考古事业的迅速发展,这些迷案终于有了破解。八十年代初在河北临城县找到唐宋邢窑遗址。一九八七年四月,法门寺塔地宫的发掘,出土十四件秘色瓷又揭开了一项千古之迷。我们相信,随着中国陶瓷考古的不断深入,柴窑之谜最终解决也为期不远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色瓷 地宫 上林湖 越窑瓷器 几个问题 “瓷秘色” 越窑青瓷 陶瓷考古 内凹底 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廷茶文化与寺院茶文化之比较研究--以法门寺出土文物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正雄 陈锦航 姚皓杰 《农业考古》 2018年第5期13-19,共7页
在唐代的四大茶文化圈中,宫廷茶文化和寺院茶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入探讨二者的特质及彼此关系对茶文化史的研究意义重大。1987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宫廷茶具和2000年法门寺在修建藏经楼时出土的金代香雪堂碑... 在唐代的四大茶文化圈中,宫廷茶文化和寺院茶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入探讨二者的特质及彼此关系对茶文化史的研究意义重大。1987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宫廷茶具和2000年法门寺在修建藏经楼时出土的金代香雪堂碑,是研究宫廷茶文化和寺院茶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宫廷茶文化与寺院茶文化在早期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关的关系,在它们共同作用下,中国茶文化得以形成并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 寺院 法门寺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门寺《清乔公墓志铭》探析
16
作者 毛小东 《文博》 2009年第4期59-62,共4页
2008年3月15日,佛教圣地法门寺附近出土了一方《清乔公墓志》。本文通过对其墓志文本身和参考其他相关史料的研究,梳理了志主乔公家族的传承脉络;解读了乔公家族为杞国第一国君"东楼公"的余脉分支的渊源关系;获取了明末农民... 2008年3月15日,佛教圣地法门寺附近出土了一方《清乔公墓志》。本文通过对其墓志文本身和参考其他相关史料的研究,梳理了志主乔公家族的传承脉络;解读了乔公家族为杞国第一国君"东楼公"的余脉分支的渊源关系;获取了明末农民起义对当地的影响巨大等相关历史信息。更为重要的是法门寺在唐代曾为皇家寺院。此墓志的出土位置正处于法门寺二十四院遗址区内,这为研究唐以后法门寺的规模、历史变迁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公 扶风美阳 东楼公 法门寺二十四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牛津大学阿希梅伦博物馆青色瓷器中越窑“秘色”瓷器的鉴别
17
作者 圣.维恩凯尔(马熙乐) 刘宁 《文博》 1995年第6期110-111,共2页
阿希梅伦博物馆里现收藏近一千件中国的青色瓷器,其中绝大部分是1956年得到的,是已去逝的赫尔伯特·英格瑞姆先生慷慨捐赠的。英格瑞姆是当时很著名的青瓷收藏家,在他所处的时代中,有许多著名的英国专家研究中国的早期陶器,他详细... 阿希梅伦博物馆里现收藏近一千件中国的青色瓷器,其中绝大部分是1956年得到的,是已去逝的赫尔伯特·英格瑞姆先生慷慨捐赠的。英格瑞姆是当时很著名的青瓷收藏家,在他所处的时代中,有许多著名的英国专家研究中国的早期陶器,他详细地记载了那些他曾在整个欧州所见到的有价值的器皿,这些器皿当中有公有的、也有私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牛津大学 瓷器 泰格尔 秘色瓷 法门寺 阿希 越窑 器皿 十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朝政教关系在《衣物帐》中的反映——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器具分类的反思
18
作者 陈锦航 《农业考古》 2019年第2期30-35,共6页
本文首先对法门寺茶器具的两种系统联系的分类学思路进行了反驳,进而提出在文物分类中,不仅仅应该基于文物的特征、材质与功能,同时应当考虑到文物之中体现的社会关系。在法门寺地宫的《衣物帐》中,出现了三类社会关系,人与神之间的&qu... 本文首先对法门寺茶器具的两种系统联系的分类学思路进行了反驳,进而提出在文物分类中,不仅仅应该基于文物的特征、材质与功能,同时应当考虑到文物之中体现的社会关系。在法门寺地宫的《衣物帐》中,出现了三类社会关系,人与神之间的"供养"关系,君与臣之间的"恩赐"关系和皇亲与大臣对佛表示恭敬与支持的"施"关系,其中以君臣之间的"恩赐"关系为主,所以法门寺的茶器不是成套的,这与唐朝的佛政关系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学 一副七事 政教关系 供养与恩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风法门寺出土宋代耀瓷
19
作者 王仓西 梁贵林 《文博》 1989年第3期92-94,共3页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一些民工在法门寺博物馆西围墙外修建公厕时,发现了一批瓷器。我们闻讯派人员赶往现场,但瓷器已全部被打成碎片。据当事人讲:器物出土时,堆放整齐有序,民工不小心,一镢挖下打碎了所有的器物。经勘察,这批瓷器...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一些民工在法门寺博物馆西围墙外修建公厕时,发现了一批瓷器。我们闻讯派人员赶往现场,但瓷器已全部被打成碎片。据当事人讲:器物出土时,堆放整齐有序,民工不小心,一镢挖下打碎了所有的器物。经勘察,这批瓷器原可能出土于一个宋代窖藏内,由于挖土破坏较大,原窖藏大小已无法知晓。同出还有铜佛造像一件,汉代五铢钱一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门寺 耀瓷 出土文物 扶风 宋代
全文增补中
湖州茶人对中国茶文化的重大贡献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新玲 陈文华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茶人 湖州 中华民族 生理需要 茶叶 食物 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