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殡葬法制的意外后果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启梁 刘建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0,共8页
我国的殡葬法制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达到节约土地的制度目标,反而产生了公墓危机以及"二次土葬""缴费土葬"等大量越轨行为。这些法制的意外后果源于习俗和国家对丧葬的双重社会控制之间未能有效调适以及殡葬管... 我国的殡葬法制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达到节约土地的制度目标,反而产生了公墓危机以及"二次土葬""缴费土葬"等大量越轨行为。这些法制的意外后果源于习俗和国家对丧葬的双重社会控制之间未能有效调适以及殡葬管理、执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完善法制、克服法制的意外后果,一是需要采取经验性的研究进路关注法律实施过程和后果,二是引入社会科学克服法学及立法领域的智识"孤岛"。法制改革的起点在于对对象的实质性认知,其限度在于对法制后果的把握。要完善殡葬法制,必须对民众的生活、世界观等有所理解,基于对制度实施者、民众的行为及其逻辑、后果的实质性把握,寻求法制与习俗的契合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殡葬法制 习俗 法律 意外后果 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信访诉求的合意解决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国乾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150,共6页
《信访条例》未排除合意机制适用的空间。合意作为一种结果导向型的机制,相比裁决,其对诉求的实质回应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具有优势。但实践中合意机制的适用,面临程序难以启动、当事人难以理性开展合意、合意内容有悖法治精神、合意成果... 《信访条例》未排除合意机制适用的空间。合意作为一种结果导向型的机制,相比裁决,其对诉求的实质回应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具有优势。但实践中合意机制的适用,面临程序难以启动、当事人难以理性开展合意、合意内容有悖法治精神、合意成果难以落实等困境。合意机制的设计应考虑对既有困境的调控技术。在行政信访框架下,面对复杂诉求的合意机制,是裁决的替补、而非替代机制,对其改良或建构应该考虑该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信访 诉求解决 裁决 合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新范式:通过法制建设社会--台湾家庭暴力防治立法的文本与体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启梁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11,共12页
2014年,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大陆反家暴法制进入重要阶段,然而,这一草案尚有若干大的缺陷。就如何运用法治促进社会建设,结合反家暴的现实难点和需求,台湾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制构... 2014年,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大陆反家暴法制进入重要阶段,然而,这一草案尚有若干大的缺陷。就如何运用法治促进社会建设,结合反家暴的现实难点和需求,台湾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制构建的思路和范式,无疑值得学习。台湾以《家庭暴力防治法》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家庭暴力防治网络,提供了一个将社会科学观点转化为法制构建、法制构建与社会建设双向互动的范例。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是一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立法,综合了民事、行政、刑事、社会各法律部门,围绕着家暴防治法,形成了庞大的、融社会政策于其中的法规体系。其显著特点是,围绕家暴防治的社会学规律和受害人、加害人、法律工作者的需求,集合了几个方面的要求:(1)对被害人及未成年人的保护性、扶助性、救济性;(2)对加害人的强制性、惩罚性、治疗性;(3)对法律工作者的辅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法制 社会建设 台湾省 反家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依赖与保护性执法:基于基层土地执法机构运作的解释 被引量:9
4
作者 甘霆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31,共9页
执法是保障法律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其中,作为中国国家构建土地利用秩序的重要机制,基层土地执法除了经由土地行政体制结构,以及基层社会的复杂环境制约,而呈现出执法效果难有稳定预期的主要特征之外,就执法存续与运转的基本前提来说... 执法是保障法律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其中,作为中国国家构建土地利用秩序的重要机制,基层土地执法除了经由土地行政体制结构,以及基层社会的复杂环境制约,而呈现出执法效果难有稳定预期的主要特征之外,就执法存续与运转的基本前提来说,资源依赖是理解基层土地执法逻辑的关键进路。在执法的功能需求与资源供给脱节的前提下,对应于消除不同违法类型的过程需求,基层土地执法对于属地政府等组织的资源依赖被完全激活,替代性资源进入执法过程。由此,着眼于稳定获取资源的预期,保护性执法生成。不同于强调执法保护了相对方利益的解释进路,"保护性执法"这一解释类型强调执法所具有的主体性特征,以执法作为能动主体的资源需求及自我保护为出发点,来解释法律实施中的规则—行动之关系。而作为一类基础性的问题,如果制度设计中的资源供给与制度实施需求互不匹配,那么,通过执法来保障法律实施的稳定性、独立性、实效性将难以实现,并对法治政府建设构成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法》实施 基层土地执法 资源依赖 保护性执法 法治政府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执法过程中的个体能力及关系网络 被引量:4
5
作者 甘霆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0-137,共8页
对国家正式规则之外的要素的吸纳及运用,客观存在于基层执法过程中。以基层土地执法的经验来看,源自国家的、结构性的不足,导致执法过程需要建构并运用执法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建基于执法者个体能力之上,体现出执法者的个体能力差异... 对国家正式规则之外的要素的吸纳及运用,客观存在于基层执法过程中。以基层土地执法的经验来看,源自国家的、结构性的不足,导致执法过程需要建构并运用执法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建基于执法者个体能力之上,体现出执法者的个体能力差异,具有助推或阻碍法律规则实施的双重功能,并以此提升或削弱法律规则的稳定性及权威性。由此,需要正视基层执法过程中的关系网络,通过提高执法过程的制度化程度、合理划分基层执法主体、有效配置基层的执法资源与执法权限,以及规范执法流程、保障制度供给等方式来提升基层执法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执法过程 执法者 执法关系网络 法律实施方式 条件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土地执法的合法性生成
6
作者 甘霆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8-144,共7页
作为中国国家实施土地管控的机制之一,土地执法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就其从科层体制内部所得到的回应与评价来看,土地执法目前的处境尴尬,获取生存资源的能力不足。从理论上而言,此种情况反映出土地执法的合法性建设是低效的。在中... 作为中国国家实施土地管控的机制之一,土地执法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就其从科层体制内部所得到的回应与评价来看,土地执法目前的处境尴尬,获取生存资源的能力不足。从理论上而言,此种情况反映出土地执法的合法性建设是低效的。在中国。土地执法的合法性生成并非一蹴而就,其根本上源自于国家汲取能力建设的需要,并形成于国家权力基础转变的过程之中,体现出国家权力基础转型探索与组织生存经验累积相结合的特征。从合法性的视角考察土地执法的生成过程与逻辑,是有效理解和分析当前土地执法所面临困局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执法 系统 合法性 权力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