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置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智能索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霞 刘礼华 +3 位作者 吉俊兵 李盛 张恩隆 金爱红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7,共5页
将特制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和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局部布置于缆索连接筒部位的外层钢丝上,成功实现可对自身索力及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的智能缆索。需进一步对智能缆索内置传感器可靠性进行研究。模拟缆索上桥所受交变应力荷载情况,按... 将特制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和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局部布置于缆索连接筒部位的外层钢丝上,成功实现可对自身索力及温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的智能缆索。需进一步对智能缆索内置传感器可靠性进行研究。模拟缆索上桥所受交变应力荷载情况,按照国家标准GB/T18365-2001中疲劳性能要求对智能缆索进行疲劳,研发的智能缆索满足国标中疲劳和静载性能要求;智能缆索在200万次疲劳过程中及200万次疲劳后,其内置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传感信号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BRAGG光栅 传感器 智能缆索 疲劳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筋在不同锚固填料中的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元林 刘礼华 +1 位作者 张继文 蒋婷慧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2,共5页
为了分析对比不同锚固填料的锚固效果,需要寻求一种更好的粘结介质以提高CFRP筋粘结式锚具的锚固性能。本文主要针对环氧树脂型锚固填料,采用四种不同环氧型锚固填料,对不同长度和锥段倾角的锚具进行灌锚,并进行了静载拉伸试验研究。试... 为了分析对比不同锚固填料的锚固效果,需要寻求一种更好的粘结介质以提高CFRP筋粘结式锚具的锚固性能。本文主要针对环氧树脂型锚固填料,采用四种不同环氧型锚固填料,对不同长度和锥段倾角的锚具进行灌锚,并进行了静载拉伸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Lica型建筑粘结胶对CFRP筋进行锚固,锚固长度至少需要达到50倍筋材直径;2Wirelock在固化过程中发生了收缩,不可用于直筒型锚具,当锚具内壁有了3°锥角后,Wirelock可以锚固住碳纤维复合材料筋;3冷铸填料高温固化过程中容易导致筋材的强度下降至原有强度的78.87%左右;4环氧树脂砂浆用于锚固碳纤维复合材料筋材,锚固长度需要达到40倍筋材直径;5相同条件下,四种锚固胶在锚具内部的变形程度为Lica型建筑粘结胶最大,环氧树脂砂浆次之,然后是冷铸填料,Wirelock钢丝绳胶水的变形程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筋 环氧树脂 锚固填料 锚固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锚固系统力学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礼华 朱元林 +3 位作者 张继文 周祝兵 吴琼 强强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6,共6页
对CFRP筋材锚固系统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研究。对当前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给出了一些观点:指出夹片锚不能充分发挥CFRP筋材的强度,提出建立逐渐损伤强度分析方... 对CFRP筋材锚固系统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研究。对当前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给出了一些观点:指出夹片锚不能充分发挥CFRP筋材的强度,提出建立逐渐损伤强度分析方法,对夹片部位筋材的逐渐损伤破坏过程与强度进行分析预测;为了加速推广CFRP筋材的工程应用,需要对CFRP筋锚固系统的疲劳性能与应力松弛性能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CFRP拉索结构,更有利于CFRP拉索的锚固与盘卷。最后对CFRP拉索在应用中有待于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筋 锚固系统 数值分析 疲劳特性 拉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线材硫酸盐体系电镀纳米晶锌镀层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庆阳 刘礼华 +2 位作者 冯忠宝 孙杰 安茂忠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9,共7页
为了克服传统线材高速电镀锌工艺存在的镀层耐蚀性能差问题,研究了硫酸盐电镀纳米晶锌镀层的工艺.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镀锌层的表面形貌及晶粒尺寸进行了表征,利用极化曲线和线材缠绕试验对纳米晶锌... 为了克服传统线材高速电镀锌工艺存在的镀层耐蚀性能差问题,研究了硫酸盐电镀纳米晶锌镀层的工艺.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镀锌层的表面形貌及晶粒尺寸进行了表征,利用极化曲线和线材缠绕试验对纳米晶锌镀层的耐蚀性能和延展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硫酸盐镀液体系中,仅通过改变脉冲电镀参数并不能得到纳米晶锌镀层;而在含有唯一添加剂(晶粒细化剂1 g/L)的基础硫酸盐镀液体系中,通过对双脉冲电镀参数的优化,得到了平均晶粒尺寸为31 nm,结晶细密、平整、光亮的纳米晶锌镀层;该纳米晶锌镀层在低碳钢板材和线材表面重现性良好;纳米晶锌镀层的耐蚀性能优于传统粗晶锌镀层,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锌 脉冲电镀 纳米晶 连续镀 线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在Ti/IrO_2-Ta_2O_5阳极圆柱形电解槽中的电催化氧化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1
5
作者 苏静 林海波 +2 位作者 徐红 黄卫民 何亚鹏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299,共7页
从电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出发,研究了草酸在Ti/IrO2-Ta2O5阳极圆柱形电解槽中的电催化氧化过程,建立了描述整个降解过程的瞬时电流效率与溶液本体有机物浓度的关系式.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从电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出发,研究了草酸在Ti/IrO2-Ta2O5阳极圆柱形电解槽中的电催化氧化过程,建立了描述整个降解过程的瞬时电流效率与溶液本体有机物浓度的关系式.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并讨论了误差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TI IrO2-Ta2O5阳极 草酸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能光纤用涂料的制备与涂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鲁钢 陆宇 +5 位作者 宋韬 冯述娟 苏武 赵霞 徐红 刘礼华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1,共4页
分别以氟单体、氟橡胶、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体配制3种光纤涂料,考察了3种涂料的性能及其在不同压力、温度和拉丝速度等涂覆生产工艺下制得的传能光纤的性能。结果表明:以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体配制的光纤涂料,折射率为1.... 分别以氟单体、氟橡胶、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体配制3种光纤涂料,考察了3种涂料的性能及其在不同压力、温度和拉丝速度等涂覆生产工艺下制得的传能光纤的性能。结果表明:以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体配制的光纤涂料,折射率为1.395,控制涂料黏度不超过3 000 mPa·s,涂覆压力为0.06 MPa,涂覆温度为50℃,拉丝速度为70 m/min,制得的传能光纤传输损耗较低,为4.6 dB/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用涂料 传能光纤 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涂覆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损耗大芯径能量光纤涂料的配方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宋韬 鲁钢 +5 位作者 陆宇 冯述娟 苏武 赵霞 徐红 刘礼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9,共5页
目的设计低损耗大芯径能量光纤涂料的配方并讨论其应用。方法以乙烯基硅油、巯基硅油、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RIFEMA)、全氟十一烷基丙烯酸酯(FA)、氟橡胶、四氢呋喃丙烯酸酯GM61P00(THF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为主要组份,设计不同配方... 目的设计低损耗大芯径能量光纤涂料的配方并讨论其应用。方法以乙烯基硅油、巯基硅油、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RIFEMA)、全氟十一烷基丙烯酸酯(FA)、氟橡胶、四氢呋喃丙烯酸酯GM61P00(THF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为主要组份,设计不同配方的光纤涂料,并考察其折射率、透过率、凝胶含量和光纤损耗等性能,筛选最优配方。结果低损耗大芯径能量光纤涂料的最佳配比为m(乙烯基硅油)∶m(巯基硅油)∶m(TRIFEMA)=27∶5∶1,其涂层的折射率为1.392,透过率为99.23%(波长为850 nm时),制得大芯径能量光纤的抗拉强度为4392 MPa,传输损耗为6.6 d B/km。结论全氟化合物虽然能使涂料的折射率较低,但是其固化时存在缺陷,会导致光纤损耗较大。氟硅涂料具有优良的润湿性能,涂层附着力强,且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光纤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损耗 大芯径能量光纤涂料 透过率 折射率 光纤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能光纤表面低折射率光固化涂层的制备 被引量:4
8
作者 肖健 鲁钢 +4 位作者 冯述娟 苏武 赵霞 徐红 刘礼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100,共4页
目的制备低折射率光固化涂层。方法以全氟十一烷基丙烯酸酯(FA)、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RIFEMA)、四氢呋喃丙烯酸酯GM61P00(THF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为主要组分,考察各组分用量对涂层接触角、吸光度和折射率的影响。结果在一定的用量... 目的制备低折射率光固化涂层。方法以全氟十一烷基丙烯酸酯(FA)、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RIFEMA)、四氢呋喃丙烯酸酯GM61P00(THF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为主要组分,考察各组分用量对涂层接触角、吸光度和折射率的影响。结果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折射率随FA和TRIFEMA用量增加而降低,随THFA和PU用量增加而升高;接触角随FA和TRIFEMA用量增加,先增大,然后保持稳定,随THFA和PU用量增加而减小;吸光度随FA用量增加而增大,随TRIFEMA,THFA和PU用量增加而减小。结论低折射率光固化涂料的最佳配比为m(FA)∶m(TRIFEMA)∶m(THFA)∶m(PU)=2∶5∶1.25∶1,其涂层折射率为1.387,吸光度为0.0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涂料 折射率 吸光度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芯径多模石英光纤的生产工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洪虎 王金忠 +5 位作者 石飞飞 Alhadi Mohammed Alarabi Abakar 黄跃武 廖奕凯 赵霞 刘礼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51,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光纤预制棒的生产工艺沉积包层、纤芯工艺流程以及反应原理对大芯径多模石英光纤传输损耗和激光损伤阈值等性能的影响,介绍了3种大芯径多模光纤的预制棒生产工艺,分别指出了3种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并列举了一些大芯径多模光... 为了研究不同光纤预制棒的生产工艺沉积包层、纤芯工艺流程以及反应原理对大芯径多模石英光纤传输损耗和激光损伤阈值等性能的影响,介绍了3种大芯径多模光纤的预制棒生产工艺,分别指出了3种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并列举了一些大芯径多模光纤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芯径多模石英光纤 改进化学气相沉积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轴向化学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醇-烯烃聚硅氧烷大芯径光纤内涂层的光引发剂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宇 鲁钢 +5 位作者 宋韬 冯述娟 苏武 赵霞 徐红 刘礼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通过对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光固化体系中光引发剂的筛选,用于制备低折射率、低损耗的大芯径光纤涂层。方法采用乙烯基硅油、巯基硅油和光引发剂,配制出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光固化体系,并研究其对光纤内涂层折射率、凝胶含量... 目的通过对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光固化体系中光引发剂的筛选,用于制备低折射率、低损耗的大芯径光纤涂层。方法采用乙烯基硅油、巯基硅油和光引发剂,配制出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光固化体系,并研究其对光纤内涂层折射率、凝胶含量、固化时间、固化状态的影响。将最佳比例的引发剂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并测试光纤损耗。结果在五种单组分光引发剂中,BP光引发制得的涂层的折射率为1.5795,最佳加入质量分数为0.2%,光纤损耗为7.1 d B/km。单组分Irgacure184光引发制得的涂层的固化时间短,达到20 s深层固化,折射率为1.5858,最佳加入量为1%,光纤损耗为8.3 d B/km。在4种复配体系中,Irgacure1173+BP的引发效果好,固化时间20 s,折射率1.5842,1173:BP最佳质量分数之比为2∶1,光纤损耗最低,为6.7 d B/km。结论在硫醇烯烃官能化聚硅氧烷光固化体系中,加入光引发剂BP可有效降低折射率,Irgacure184制得的涂层的固化时间短,1173和BP复配所制得的涂层具有最低的光纤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醇烯烃官能化 聚硅氧烷 光固化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拉曼测温的腐蚀性酸溶液渗漏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维一 刘礼华 +3 位作者 张旭苹 赵霞 黄晓炜 于春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425-3429,共5页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 DTS)是基于拉曼光谱对温度敏感的效应,可以实现长距离分布式温度监测,特别适用于火灾报警、高温液体泄漏和低温气体泄漏等应用场景。但对于常温介质,如化工管道中输送的强腐...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 DTS)是基于拉曼光谱对温度敏感的效应,可以实现长距离分布式温度监测,特别适用于火灾报警、高温液体泄漏和低温气体泄漏等应用场景。但对于常温介质,如化工管道中输送的强腐蚀性溶液,因管道腐蚀发生渗漏时,渗漏介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没有太大差别,此时采用DTS测温技术很难识别渗漏事件的发生。为解决常温下强酸溶液管道或储罐渗漏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酸溶液介质渗漏监测技术。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酸溶液自感知特种光缆结构,与泄漏电缆相比,不需要消耗电能,不容易发生误报,精准定位、敷设简单,可实现管道全线多点泄漏检测。光缆外护套材质采用耐碱不耐酸的特殊材料,由尼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少量色母粒组成,能够被一定质量分数的酸溶液迅速溶解,与泄漏点处的酸溶液发生化学中和反应并放热,从而引发感测光纤中后向散射的拉曼光谱发生变化,使感测光缆的温度能够升高5℃以上。传感光缆连接DTS系统,系统采用基于反斯托克斯光和斯托克斯光双路解调方法,能够精确计算出传感光纤中各个位置处的温度值。因此,当特种光缆与管道同沟敷设后,某一位置若发生酸溶液渗漏,引起该位置上的光缆温度升高,根据色散补偿和温度校准后的反斯托克斯光和斯托克斯光的比值变化就可以判断出是否发生酸液渗漏事件。该技术不仅能解决酸溶液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渗漏监测报警的工程化应用问题,而且不受弱酸或碱溶液的误报干扰,节能环保,能够精准检测出强腐蚀性酸溶液渗漏事件,提升危化品的数字智能化安全监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检测 光纤传感 危化品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缆索内置光纤光栅传感器胶接植入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霞 郑锐 +2 位作者 刘礼华 陈政清 张昶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4-699,共6页
为实现光纤光栅传感器胶接固定于桥梁缆索钢丝以监测缆索索力,利用胶接结构的剪切测试、钢丝疲劳测试和循环加卸载测试分别对光纤光栅传感器支座与钢丝间胶接结构的剪切性能、疲劳可靠性以及胶接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测试性能进行评估。试... 为实现光纤光栅传感器胶接固定于桥梁缆索钢丝以监测缆索索力,利用胶接结构的剪切测试、钢丝疲劳测试和循环加卸载测试分别对光纤光栅传感器支座与钢丝间胶接结构的剪切性能、疲劳可靠性以及胶接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测试性能进行评估。试验发现:光纤光栅传感器支座与桥梁缆索钢丝间的胶接结构具有较大的剪切载荷,且200万次疲劳载荷对其胶接结性能影响较小;胶接固定于钢丝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可测出钢丝加卸载的滞回效应,并每个循环加、卸载的波长和钢丝承载载荷关系呈线性且分别重合。结果表明:内置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胶接固定结构具有良好的剪切力学性能和疲劳可靠性,可保证其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测试具有良好的准确、稳定、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索力监测 内置 胶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FDA的PE管道微弯变形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维一 刘礼华 +3 位作者 张旭苹 赵霞 方玄 谢永宏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36,共4页
为监测埋地管道因地质不稳定产生的弯曲变形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的聚乙烯(PE)管道微弯检测方法。将玻璃纤维基带应变光缆沿管壁胶粘敷设,使光纤与管道协同变形,通过布里渊频移量计算得到光纤应力变化值,并... 为监测埋地管道因地质不稳定产生的弯曲变形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布里渊光频域分析(BOFDA)技术的聚乙烯(PE)管道微弯检测方法。将玻璃纤维基带应变光缆沿管壁胶粘敷设,使光纤与管道协同变形,通过布里渊频移量计算得到光纤应力变化值,并采用共轭梁重构算法反演管道弯曲扰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分辨和测量管道弯曲的方向和位移量,误差小于0.4 cm,提升了管道的数字化安全监测和预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布里渊频移 管道变形 布里渊光频域分析 智慧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掺杂对大芯径能量光纤传输损耗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马洪虎 王金忠 +4 位作者 石飞飞 Alhadi Mohammed Alarabi Abakar 黄跃武 赵霞 刘礼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4,共3页
采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与外气相沉积法(MCVD+OVD)光纤预制棒生产工艺,通过调整反应原料配料比、蒸发压力、靶棒的移动速度以及修正系数等生产工艺参数制备出两种不同氟含量的大芯径能量光纤。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氟含量进行测定以及... 采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与外气相沉积法(MCVD+OVD)光纤预制棒生产工艺,通过调整反应原料配料比、蒸发压力、靶棒的移动速度以及修正系数等生产工艺参数制备出两种不同氟含量的大芯径能量光纤。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氟含量进行测定以及结合光纤衰减谱测试设备(PK2600)对此两种光纤进行传输损耗测试,以探究不同氟含量掺杂对光纤传输损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氟 传输损耗 截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暴露对索力监测用胶接植入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测试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锐 刘礼华 +3 位作者 吴建峰 蒋婷慧 赵霞 张昶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34-1639,1647,共7页
高温暴露是桥梁缆索索力监测用胶接固定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准确、可靠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了解高温暴露对缆索索力监测用胶接植入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性能影响,将胶接于缆索钢丝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高温暴露测试(80℃)、循环加... 高温暴露是桥梁缆索索力监测用胶接固定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准确、可靠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了解高温暴露对缆索索力监测用胶接植入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性能影响,将胶接于缆索钢丝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高温暴露测试(80℃)、循环加卸载测试以及剪切性能测试,进而分析、讨论高温暴露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测试性能影响。结果发现:在钢丝承载较小时,高温暴露后胶接于钢丝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载荷-波长关系的斜率明显小于承载较大时;且在钢丝承载较大时,高温暴露导致载荷-波长关系下移而明显处于未暴露的下方,这主要是由光纤光栅在应力(预张)和温度作用下的应力松弛和钢丝的力学性能变化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索力监测 高温暴露 测试性能 胶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磨料水射流的氧化锆陶瓷切割研究
16
作者 周沛兴 武美萍 +1 位作者 缪小进 龙婷玉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0,共6页
为了保证工程陶瓷类硬脆材料在达到一定切割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升切割效率,以射流压力、靶距、横移速度和切割次数为变量,基于田口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磨料水射流切割氧化锆陶瓷的正交试验。利用白光干涉仪测量切口表面形貌,利用Min... 为了保证工程陶瓷类硬脆材料在达到一定切割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升切割效率,以射流压力、靶距、横移速度和切割次数为变量,基于田口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磨料水射流切割氧化锆陶瓷的正交试验。利用白光干涉仪测量切口表面形貌,利用Minitab软件统计试验数据并进行分析,探究射流压力、靶距、横移速度和切割次数四项工艺参数对切口锥度和切口深度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切割质量与切割效率探究最优的工艺组合。工艺参数对切口锥度、切口深度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为横移速度>射流压力>切割次数>靶距,工艺参数对质量—效率综合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为射流压力>横移速度>切割次数>靶距。综合分析切割质量与切割效率,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射流压力300MPa,靶距2~10mm,横移速度100mm/min,切割次数1次。磨料水射流对工程陶瓷具有良好的切割效果,研究结果为陶瓷类硬脆材料切割质量与切割效率的提升提供工艺参数选择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 氧化锆陶瓷 切口深度 切口锥度 切割质量 切割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