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蔡家话等比句的类型学考察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吕珊珊
-
机构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东亚语言研究所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0-175,共16页
-
基金
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授予博士论文研究奖助(DD027-U-13)
-
文摘
蔡家话是一个以SVO为主要语序的类汉语分析型语言,归属不详,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北部的威宁和赫章。文章从类型学角度出发,介绍蔡家话三种等比句并参照Haspelmath(2017)的框架对这三种句型进行分类。
-
关键词
蔡家话
等比句
基准标记
程度标记
类型学
-
Keywords
Caijia
equatives
standard marker
degree marker
typology
-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从地理类型学角度分析汉语方言短时体结构的语法特征
- 2
-
-
作者
刘博洋
-
机构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东亚语言研究所
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63,共16页
-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JJKH20181337SK)资助。
-
文摘
文章通过考察中国境内的十大方言(共645个方言点),从地理类型学的角度分析归纳汉语方言短时体结构的句法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初步确定汉语方言中主要有四种指示短时体的结构类型(七种次类型):类型I-a“Ⅴ-(一)-Ⅴ”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类型I-b“Ⅴ-Ⅴ-(儿)”发现于晋语和部分中原官话;类型Ⅱ-a“Ⅴ-(一)-下”主要发现于湘语、赣语和客家话;类型Ⅱ-b“Ⅴ-给-下”主要分布于晋语、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此外,类型Ⅲ“Ⅴ-(Ⅴ)-者”主要用于闽南话,而类型Ⅳ-a“圪-Ⅴ-圪-Ⅴ”和类型Ⅳ-b“圪-Ⅴ-一-下”主要用于晋语。依据汉语方言短时体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我们将汉语方言划分为东北地区(类型I-a),中部过渡地区(类型Ⅱ-a),西南、东南和远南地区(类型Ⅰ-a和Ⅱ-a)以及西北地区(类型Ⅱ-a和Ⅱ-b)。此分区旨在明确汉语方言南北差异的基础上,强调汉语方言的东西部差异。
-
关键词
汉语方言
短时体
地理类型学
动词重叠
动补结构
西部官话
-
Keywords
Sinitic languages
delimitative aspect
geo-typology
verb reduplicated constructions
verb-complement constructions
Western Mandarin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