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绘蓝图·新质协同”规划笔谈
1
作者 伍江 张帆 +2 位作者 阮青 张尚武 张逸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发挥着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和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规划编制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技术...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发挥着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和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规划编制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区域,长三角地区的空间规划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不仅关乎区域内部的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更对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着积极作用。2024年12月20日-22日,第十三届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研讨会以“共绘蓝图•新质协同”为主题在上海市青浦区举办。本刊特邀请主旨报告环节的5位专家学者以笔谈形式展开充分讨论,从制度创新、行动协同、科技和产业创新、都市圈治理、跨界地区协同等角度畅谈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的探索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协同 城乡规划 制度创新 空间规划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后工业城市水岸复兴机制研究--以上海黄浦江西岸为例 被引量:25
2
作者 丁凡 伍江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25-34,共10页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滨水地区的繁荣、衰败以及复兴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对于上海黄浦江西岸的物质空间环境脉络变迁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以政策引导与多方合作、文化事件介入、工业地块转型及城市资本再分配等为特征的后...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滨水地区的繁荣、衰败以及复兴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对于上海黄浦江西岸的物质空间环境脉络变迁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以政策引导与多方合作、文化事件介入、工业地块转型及城市资本再分配等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黄浦江滨江更新的"西岸模式",并对城市开发公司作为更新推手的角色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后工业时代城市滨水区发展的困境及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上海西岸:水岸复兴 城市开发公司 文化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2040总体规划与城市文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时龄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多元文化的聚集与交融是城市的特质,世界的多样性在城市的多样性中得以集中展示。文化对城市的重要性与金融和贸易等同已经成为世界城市的共识。城市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寻求和谐发展,寻求历史文化与空... 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多元文化的聚集与交融是城市的特质,世界的多样性在城市的多样性中得以集中展示。文化对城市的重要性与金融和贸易等同已经成为世界城市的共识。城市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寻求和谐发展,寻求历史文化与空间的连续性。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在城市中表现出他们最丰富的想象力和最独特的创造力,城市凝聚了人的创造力和智慧。上海2040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将城市文化作为重要的论题,上海2040的文化发展定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文化大都市需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需要观念的现代化。上海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有着特殊的体制和技术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总结历史的教训,努力保护尚存的建筑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要探索保护的模式、机制,研究保护技术及工艺,切实提高历史文化保护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可持续发展 观念现代化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历史记忆的城市更新 被引量:2
4
作者 伍江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5期2-2,共1页
城市更新是城市的永恒主题。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空间的载体的城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会处于连续不断的更新过程之中。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更新才使城市始终充满生命活力。但这不意味着城市更新要不断处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城... 城市更新是城市的永恒主题。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空间的载体的城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会处于连续不断的更新过程之中。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更新才使城市始终充满生命活力。但这不意味着城市更新要不断处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城市发展更应是“护旧立新”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记忆 历史 人类社会 生活空间 更新过程 生命活力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