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层间错动带岩体的破坏模式及其剪切特性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27
1
作者 徐鼎平 冯夏庭 +2 位作者 崔玉军 江权 周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层间错动带存在的普遍性,给世界上许多工程带来了岩体稳定性问题和地质灾害。通过对因层间错动带导致工程岩体结构变形失效或破坏的实例进行归纳总结,采用岩体结构控制理论的观点将含层间错动带的岩体的破坏模式分为拉裂破坏、掉块和层... 层间错动带存在的普遍性,给世界上许多工程带来了岩体稳定性问题和地质灾害。通过对因层间错动带导致工程岩体结构变形失效或破坏的实例进行归纳总结,采用岩体结构控制理论的观点将含层间错动带的岩体的破坏模式分为拉裂破坏、掉块和层间剪切滑移破坏3大类。以此为基础,提出剪切力学模型是层间错动带力学模型研究的重点。对层间错动带剪切力学特性的现有试验方法和建模理论进行评述,并根据现有的研究基础,提出屈服面蠕变模型是当前层间错动带剪切蠕变模型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错动带 破坏模式 剪切特性 弹-黏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条件下高压实膨润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37
2
作者 叶为民 万敏 +2 位作者 陈宝 崔玉军 王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73-1177,共5页
采用温度、吸力控制方法,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侧限约束条件下的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微观结构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特定温度下、高吸力(>5 MPa)范围内,干湿循环路径对无侧限、高压实膨润土集合体内孔隙与集合... 采用温度、吸力控制方法,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侧限约束条件下的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微观结构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特定温度下、高吸力(>5 MPa)范围内,干湿循环路径对无侧限、高压实膨润土集合体内孔隙与集合间孔隙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吸湿过程中,试样内部不同孔径的孔隙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膨胀;脱湿过程中,孔隙出现分化,部分较大孔径(>3000 nm)的孔隙收缩,而集合体内孔隙基本不受吸力增加的影响。相同侧限条件下,温度对干湿循环路径对高压实膨润土微结构的影响效果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即温度越高、干湿循环路径对高压实膨润土微结构的影响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核废料处置库 微结构 干湿循环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水特征曲线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卢应发 陈高峰 +1 位作者 罗先启 崔玉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81-2486,共6页
土-水特征曲线(SWCC)描述了土体吸力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是非饱和土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研究了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曲线的相互关系。在理论上,应用自然比例法则研究了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曲线的特征,从物理和力学... 土-水特征曲线(SWCC)描述了土体吸力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是非饱和土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研究了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曲线的相互关系。在理论上,应用自然比例法则研究了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曲线的特征,从物理和力学意义两个方面探讨了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导数、渗透曲线、颗粒分布曲线之间的特征,给出了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曲线两指数函数表达式幂的取值范围和相互关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的土-水特征曲线受到土体的物质成分、塑性指数、孔隙结构、应力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土体持水特性研究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自然比例法则 土-水特征曲线 渗透曲线 相互关系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土水特征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叶为民 白云 +2 位作者 金麒 陈宝 崔玉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0-263,共4页
详细介绍了滤纸法、渗析法与气相法3种室内土样吸力量测方法,并采用这3种方法获取了上海浅层②1层土在0~1400 kPa范围以及全吸力范围上的土水特征曲线。由此可得以下结论:①明确上海第②1层软土的进气值在110~250 kPa之间;②上海第②... 详细介绍了滤纸法、渗析法与气相法3种室内土样吸力量测方法,并采用这3种方法获取了上海浅层②1层土在0~1400 kPa范围以及全吸力范围上的土水特征曲线。由此可得以下结论:①明确上海第②1层软土的进气值在110~250 kPa之间;②上海第②1土层的残余饱和度对应的吸力值约为20 MPa;③上海地区软土的减饱和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④低吸力范围内,上海软土土水特征曲线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 滤纸法 渗析法 气相法 土水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接缝对缓冲材料水–力特性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永贵 贾灵艳 +3 位作者 叶为民 崔玉军 陈宝 王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在详细阐述处置库中施工接缝封闭和自愈合过程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有关施工接缝对缓冲材料膨胀力、渗透系数、界面水力强度和自愈合性能影响的研究成果。接缝的存在使缓冲材料的膨胀性能及防渗性能明显弱化,特别是在处置库运行初... 在详细阐述处置库中施工接缝封闭和自愈合过程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有关施工接缝对缓冲材料膨胀力、渗透系数、界面水力强度和自愈合性能影响的研究成果。接缝的存在使缓冲材料的膨胀性能及防渗性能明显弱化,特别是在处置库运行初期,接缝作为力学薄弱区极有可能在高水压环境下发生水力劈裂。总体而言,考虑接缝对缓冲材料水–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还远远不够,主要是通过物理试验,采用整体平均化的方法来分析接缝对缓冲材料总体膨胀力和渗透系数的影响,这种方法的不足在于难以表述接缝处真实的水–力特性指标;现有试验仪器不能实时监测接触界面膨胀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分布情况,无法有效揭示界面的应力传递特征与水分传输特性,这也是导致相关机理分析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提出在细化影响因素、深入机理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 深地质处置库 施工接缝 缓冲材料 水–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饼状高压实膨润土膨胀力各向异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永贵 雷俊 +3 位作者 贾灵艳 叶为民 崔玉军 陈宝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9-107,共9页
针对作为我国缓冲/回填材料的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采用自主研制的膨胀力-渗透性一体化测试仪器开展膨胀力试验,分别测定圆饼状试样的轴向膨胀力和径向膨胀力发展规律,研究试样初始干密度、初始吸力和尺寸效应对其膨胀力各向异性特征的... 针对作为我国缓冲/回填材料的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采用自主研制的膨胀力-渗透性一体化测试仪器开展膨胀力试验,分别测定圆饼状试样的轴向膨胀力和径向膨胀力发展规律,研究试样初始干密度、初始吸力和尺寸效应对其膨胀力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轴向膨胀力和径向膨胀力均随着试样初始干密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大,膨胀力各向异性特征愈加显著。轴向膨胀力和径向膨胀力均随着试样初始吸力的增加而呈减小趋势;相同初始吸力条件下,径向膨胀力均大于轴向膨胀力,但是膨胀力各向异性系数随着初始吸力增大而不断减小。试样尺寸对膨胀力有显著影响,增加试样高度,轴向膨胀力不断增加,径向膨胀力增加到某一数值后不再随高度增加,膨胀力各向异性系数随着试样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最后,基于膨润土膨胀机理、压实效应和尺寸效应,分析了膨胀力各向异性特征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实膨润土 膨胀力 各向异性 压实效应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收缩开裂过程及其温度效应 被引量:89
7
作者 唐朝生 崔玉军 +1 位作者 Anh-minh Tang 施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81-2187,共7页
温度作为主要的外部环境因素之一,对膨胀土水-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为了了解膨胀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干缩开裂特性,开展了一系列干燥试验。试验中共配制了9组初始饱和的泥浆试样,干燥环境温度分别为22℃,60℃和105℃。在干燥过程中,实... 温度作为主要的外部环境因素之一,对膨胀土水-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为了了解膨胀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干缩开裂特性,开展了一系列干燥试验。试验中共配制了9组初始饱和的泥浆试样,干燥环境温度分别为22℃,60℃和105℃。在干燥过程中,实时监测试样的含水率变化及表面裂隙的演化过程,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裂隙图像进行了定量分析,获得了表面裂隙率Rsc;采用填充法,测量了裂隙的体积。结果表明:在干燥初期,试样中水分蒸发速率为常数,且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试样达到残余含水率所需时间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裂隙出现时对应的临界含水率wIC受温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当温度从22℃增加到105℃时,wIC从38.0%增加到90.9%;在裂隙发展前期,Rsc增速较缓,随后进入快速发展期,较小的含水率变化可导致Rsc迅速增加;当含水率接近终期临界含水率wFC或缩限时,裂隙发展趋于稳定,且wFC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下,膨胀土的裂隙发育程度较低温环境高,存在明显的温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温度 蒸发 收缩 裂隙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干缩裂隙的形成发育过程及机理 被引量:81
8
作者 唐朝生 施斌 崔玉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15-1423,共9页
土体干缩开裂(龟裂)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龟裂的产生会破坏土体的完整性,极大地弱化土体的工程性质。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发现龟裂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典型阶段,具有很强的时序特征,且新生裂隙一般垂直已有裂隙生长。根据水土相互作用原... 土体干缩开裂(龟裂)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龟裂的产生会破坏土体的完整性,极大地弱化土体的工程性质。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发现龟裂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典型阶段,具有很强的时序特征,且新生裂隙一般垂直已有裂隙生长。根据水土相互作用原理和基本土力学理论,建立了土体龟裂概念模型,对实验室和自然界中观测到的相关龟裂现象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土体中存在收缩变形空间是龟裂发育的前提,主要与土质条件有关;(2)龟裂是土体发生张拉破坏的表现形式,孔隙水的表面张力及干燥过程中引起的基质吸力(毛细水作用力)会在土体中形成张拉应力场,这是导致龟裂的主要力学诱因;(3)当张拉应力场的大小超过土体的抗拉强度或土颗粒间的联接强度时,裂隙便会产生,导致局部区域积聚的应变能释放,应力场重新调整。从宏观上看,基质吸力和抗拉强度是控制龟裂发育的两个关键力学指标,但从微观上看,土体材料尤其是结构的非均质性对裂隙发育过程和裂隙网络的几何形态特征均有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裂隙都是在饱和阶段产生,且裂隙产生时对应的临界含水率有可能高于液限;土体表面上的"杂点"易导致应力集中,裂隙往往率先在"杂点"处产生;(4)受表面和裂隙面张拉应力场的共同作用,表层土体边缘会发生向上卷曲变形,产生"煎饼效应"。此外,土体在收缩过程中还存在收缩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龟裂 干缩裂隙 形成机理 发育过程 抗拉强度 体积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膨胀条件下高压实砂-膨润土混合物非饱和渗透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叶为民 潘虹 +2 位作者 王琼 陈宝 崔玉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9-874,共6页
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使得膨润土–石英砂混合物在增加导热性能和强度的同时,又能满足渗透性要求并维持适当的膨胀力,是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研究的关键。采用瞬时截面法,通过试验研究了干密度1.9 g/cm3、配合比为7∶3的高庙子膨润土–石英... 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使得膨润土–石英砂混合物在增加导热性能和强度的同时,又能满足渗透性要求并维持适当的膨胀力,是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研究的关键。采用瞬时截面法,通过试验研究了干密度1.9 g/cm3、配合比为7∶3的高庙子膨润土–石英砂混合物的非饱和渗透特性。结果表明,所测非饱和渗透系数主要集中在2.1×10-15~1.0×10-13 m/s,且趋势上随吸力的增大而减小但变化较为平缓;与自由膨胀条件下、纯膨润土试样的非饱和渗透系数相比,混合物渗透系数稍有增大,但变化幅度不太明显。石英砂的加入,改善了混合物的导热性能,且仍然基本符合缓冲/回填材料的低渗透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膨润土混合物 非饱和渗透 吸力 自由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干燥过程中的体积收缩变形特征 被引量:89
10
作者 唐朝生 崔玉军 +1 位作者 Anh-Minh Tang 施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71-1279,共9页
通过开展室内试验,分别研究了初始饱和的糊状试样和不同压实状态的压实试样的体积收缩变形特征。对于糊状试样,采用液体体积置换法测量了试样干燥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获得了完整的收缩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糊状试样的收缩过程可分正常收缩... 通过开展室内试验,分别研究了初始饱和的糊状试样和不同压实状态的压实试样的体积收缩变形特征。对于糊状试样,采用液体体积置换法测量了试样干燥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获得了完整的收缩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糊状试样的收缩过程可分正常收缩、残余收缩和零收缩3个阶段;绝大部分收缩变形发生在进气点之前即土体处于饱和状态。对于压实试样,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对收缩特征有重要影响:初始干密度增加对体积收缩变形起抑制作用,而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对体积收缩变形起促进作用。此外,压实试样的体积收缩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且对初始含水率的敏感程度高于初始干密度。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压实试样收缩应变与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收缩 收缩曲线 压实条件 影响因素 土结构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吸力量测与上海软土土水特征 被引量:37
11
作者 叶为民 唐益群 崔玉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7-349,共3页
关键词 吸力 渗析(液相)法 气相法 土水特征 上海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钾盐梯度循环作用下高压实膨润土膨胀力衰变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永贵 李全 +3 位作者 贾灵艳 叶为民 崔玉军 陈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2-879,共8页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近场环境中,高压实膨润土将长期遭受含盐地下水的循环化学作用,导致其膨胀性能不断衰变。针对干密度为1.7 g/cm3的高压实高庙子(GMZ)膨润土,分别开展了0.5 mol/L和1.0 mol/L两种盐梯度、Na Cl-水-KCl和Na Cl-水...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近场环境中,高压实膨润土将长期遭受含盐地下水的循环化学作用,导致其膨胀性能不断衰变。针对干密度为1.7 g/cm3的高压实高庙子(GMZ)膨润土,分别开展了0.5 mol/L和1.0 mol/L两种盐梯度、Na Cl-水-KCl和Na Cl-水不同循环路径下的恒体积膨胀力试验,探讨盐梯度循环化学作用下其膨胀力的衰变特性。结果表明:盐梯度循环作用下,膨润土膨胀力的发展与离子种类、浓度和循环次数等因素有关。盐化阶段膨胀力不断降低,淡化阶段膨胀力有所提高;低盐度梯度循环下各阶段的稳定膨胀力均高于高盐度梯度循环时的膨胀力。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稳定膨胀力逐渐下降,入渗溶液浓度越高,降幅越大,且衰减幅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KCl溶液的入渗会引起膨润土发生矿物相变,膨胀力显著降低;当KCl溶液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蒙脱石的充分溶解导致膨润土丧失膨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质处置库 高庙子膨润土 盐梯度循环作用 膨胀力 衰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膨胀力时程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模拟 被引量:24
13
作者 叶为民 刘樟荣 +3 位作者 崔玉军 张召 王琼 陈永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6,共8页
为了研究膨润土膨胀力时程曲线的形态特征,采用恒体积法开展了不同干密度高庙子(GMZ)膨润土的膨胀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干密度高庙子膨润土的膨胀力时程曲线均呈典型的双峰形态:膨胀力先迅速增大至一个峰值,然后小幅回落或增速明... 为了研究膨润土膨胀力时程曲线的形态特征,采用恒体积法开展了不同干密度高庙子(GMZ)膨润土的膨胀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干密度高庙子膨润土的膨胀力时程曲线均呈典型的双峰形态:膨胀力先迅速增大至一个峰值,然后小幅回落或增速明显减小,随后再次升高并最终趋于稳定。膨胀力时程曲线的形态由膨胀力峰值、谷值、终值、峰值时间、谷值时间和终值时间等6个关键参数控制。在分析膨胀力形成机理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基于累积"楔"力与消散"楔"力相互叠加的原理,并假设累积"楔"力随水化时间呈指数分布,消散"楔"力随水化时间呈高斯分布,建立了一个膨胀力时程曲线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仅包含5个参数,均具有较明确的物理意义。根据试验结果和文献资料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形态的膨胀力时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膨胀力 时程曲线 形态特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置库膨润土胶体吸附迁移性及核素共同迁移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永贵 蔡叶青 +2 位作者 叶为民 崔玉军 陈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49-2158,共10页
在阐述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内膨润土胶体吸附迁移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胶体与核素的共迁移试验、作用机理和模拟等方面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膨润土胶体的吸附、迁移性受胶体浓度、地下水离子强度和pH影响显著,已有成果难以评价膨润... 在阐述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内膨润土胶体吸附迁移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胶体与核素的共迁移试验、作用机理和模拟等方面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膨润土胶体的吸附、迁移性受胶体浓度、地下水离子强度和pH影响显著,已有成果难以评价膨润土胶体对核素的吸附能力以及胶体的迁移能力。实验室动态柱试验和原位偶极子流场试验都关注到可移动胶体对核素迁移的促进作用以及过滤胶体对核素迁移的阻滞作用,但缺乏原位远距离胶体和核素共迁移试验成果。膨润土胶体和核素共迁移效果受胶体的吸附-解吸和胶体过滤作用控制,鲜少考虑介质的阻塞作用。双重渗透率模型和双重孔隙介质模型能够模拟特定条件下膨润土胶体和核素的共迁移穿透曲线,但考虑的裂隙系统简单,未考虑核素的竞争吸附效应。最后,提出了试验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射性废物 膨润土胶体 吸附迁移特性 核素 共迁移 机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在大气作用下吸力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卢应发 崔玉军 郑俊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11-1115,共5页
自然界土体的力学特性随大气的变化而变化,本文目的就是探讨在大气作用下,土体吸力变化规律。对于土体的温度和吸力变化特征,采用Wilson提出的理论加以描述,在此理论中,分别利用Darcy和Fick定律描述水和蒸汽的流动规律,土水特征曲线和... 自然界土体的力学特性随大气的变化而变化,本文目的就是探讨在大气作用下,土体吸力变化规律。对于土体的温度和吸力变化特征,采用Wilson提出的理论加以描述,在此理论中,分别利用Darcy和Fick定律描述水和蒸汽的流动规律,土水特征曲线和水力传导系数假定仅仅相关于非饱和土吸力,水的潜热系数是温度的线性函数,温度传导系数采用De Vries建议方程加以计算。文中考虑降雨、温度和风速等不同因素对岩土孔隙介质力学性质的影响,并利用Penman方程估算水的蒸发率。该理论被利用来模拟法国Boissy现场实测结果,其理论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是较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温度 吸力 非饱和土 土水特征曲线 潜热系数 热传导 蒸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实膨润土膨胀力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永贵 蒯琪 +1 位作者 叶为民 崔玉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8-1636,共9页
作为高放射性核废物深地质处置库缓冲回填材料,高压实膨润土的膨胀力是其缓冲性能的关键指标.在详细阐述膨润土水化膨胀过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膨胀力的预测机理、理论模型及试验验证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主要基于扩散双电子层理... 作为高放射性核废物深地质处置库缓冲回填材料,高压实膨润土的膨胀力是其缓冲性能的关键指标.在详细阐述膨润土水化膨胀过程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膨胀力的预测机理、理论模型及试验验证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主要基于扩散双电子层理论,建立了膨润土膨胀力的预测模型;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等因素对膨润土最终膨胀力的影响规律.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现有模型对蒙脱石含量较高、初始干密度较大的膨润土拟合性较差.实际上,高压实膨润土的膨胀过程包括晶层膨胀和扩散层膨胀,而现有理论模型仅适用于膨润土扩散双电层膨胀阶段,无法涵盖膨润土晶层膨胀阶段.同时,现有理论模型仅适用于预测膨润土的最终膨胀力,难以反映出处置库长期运营期间环境变化所导致的膨胀力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废料处置库 高压实膨润土 膨胀力 晶层膨胀 扩散双电层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水和降雨下非饱和重塑黄土水分入渗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海军 李博鹏 +2 位作者 田堪良 巴亚东 崔玉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65-1573,共9页
为合理预测积水和降雨情况下非饱和重塑黄土水分迁移过程,在已有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能合理考虑浸润锋处吸力作用和水分剖面形状的改进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计算方法以及求解Richard方程数值方法所需渗透参数的可靠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为合理预测积水和降雨情况下非饱和重塑黄土水分迁移过程,在已有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能合理考虑浸润锋处吸力作用和水分剖面形状的改进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计算方法以及求解Richard方程数值方法所需渗透参数的可靠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已有模型相比,改进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室内一维非饱和重塑黄土土柱积水入渗试验中浸润锋迁移过程和各测点水分变化过程;采用改进浸润锋前进法获得的非饱和渗透系数函数,比采用根据室内饱和渗透试验和持水曲线间接获得的参数所得预测结果更为准确;降雨分析中,改进模型得到径流发生后的水分剖面基本接近于数值方法分析结果,特别是在试样干密度比较大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 降雨 入渗 Green-Ampt修正模型 浸润锋前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中缓冲回填材料的收缩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唐朝生 施斌 崔玉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92-1200,共9页
缓冲回填材料的收缩特征对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COx泥岩缓冲回填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饱和的压实试样和糊状试样在干燥过程中的体积收缩变形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压实试样的体积收缩变... 缓冲回填材料的收缩特征对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COx泥岩缓冲回填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饱和的压实试样和糊状试样在干燥过程中的体积收缩变形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压实试样的体积收缩变形特征受初始干密度的影响比较明显,缩限、收缩系数和收缩应变均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压实试样的体积收缩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在低压实度条件下,径向收缩大于轴向收缩,收缩几何因子大于3,在高密度条件下,轴向收缩大于径向收缩,收缩几何因子小于3;糊状试样的体积收缩过程可分为正常收缩、残余收缩和零收缩3个阶段,且绝大部分体积收缩变形发生在试样变为非饱和之前;相对于其他收缩模型,G&C模型对COx糊状试样收缩曲线的拟合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 地质处置 COx泥岩 体积收缩 压实条件 收缩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砂土及黏土的水–力耦合双屈服面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舰 刘凯 +2 位作者 尹振宇 崔玉军 殷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80,共9页
使用精细的本构模型来同时分析非饱和砂土和黏土水力耦合特性依旧是一个挑战。提出了一种包含加载湿陷及剪切滑移双重塑性机制的水–力耦合模型。力学模型中选取Bishop应力作为应力变量,采用孔隙比和有效饱和度作为状态变量。模型中给... 使用精细的本构模型来同时分析非饱和砂土和黏土水力耦合特性依旧是一个挑战。提出了一种包含加载湿陷及剪切滑移双重塑性机制的水–力耦合模型。力学模型中选取Bishop应力作为应力变量,采用孔隙比和有效饱和度作为状态变量。模型中给出了孔隙比–平均土骨架应力的半对数坐标系内依赖于有效饱和度的临界状态线的表达式,其与剪切滑动屈服面的非关联流动准则的结合保证了模型可以更合理地预测非饱和土(包括砂土和黏土)的剪胀和剪缩性质。通过模拟粉砂和高岭土的三轴试验,对该模型预测非饱和土主要特征的能力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胀性 有效饱和度 临界状态 水–力耦合 非饱和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COx泥岩在饱和过程中应力应变的演化规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朝生 崔玉军 +1 位作者 TANG Anh-minh 施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6-1171,共6页
粉碎后的Callovo-Oxfordian(COx)泥岩在法国被提议为可选回填材料用于充填核废料处置库中的一些通道。通过一系列的一维固结实验,研究了高压实COx泥岩粉末在饱和过程中应力的发展规律和体积变形特征,重点探讨了初始轴向应力大小和粒度... 粉碎后的Callovo-Oxfordian(COx)泥岩在法国被提议为可选回填材料用于充填核废料处置库中的一些通道。通过一系列的一维固结实验,研究了高压实COx泥岩粉末在饱和过程中应力的发展规律和体积变形特征,重点探讨了初始轴向应力大小和粒度成分对土样水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高轴向应力作用下,粗颗粒土样发生体积塌陷,轴向应力逐渐减小,而细颗粒土样的体积则呈现塌陷—膨胀—再塌陷的现象,轴向应力呈减小—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当初始轴向应力较低时,粗颗粒和细颗粒土样均表现出明显的膨胀性,轴向应力逐渐增加;饱和结束后,细颗粒土样的最终平衡轴向应力均高于粗颗粒土;通过计算,土样干密度达到2.0 g/cm3后,饱和后渗透系数小于10-1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废料处置 回填材料 Callovo-Oxfodian泥岩 膨胀 塌陷 粒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