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南雄盆地K/T界线地层序列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0
1
作者 D.A.拉塞尔 D.E.拉塞尔 +1 位作者 A.R.斯威特 胡耀明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中国南部南雄盆地含K/T界线的陆相沉积是很宝贵的地史资料。因为迄今为止,除北美西部以外,含K/T界线的陆相露头研究得很少,赵资奎等(1991)提供了有关南雄盆地K/T界线的丰富资料。我们尝试着对其中一些资料作不同的解释,以鼓励在南雄工... 中国南部南雄盆地含K/T界线的陆相沉积是很宝贵的地史资料。因为迄今为止,除北美西部以外,含K/T界线的陆相露头研究得很少,赵资奎等(1991)提供了有关南雄盆地K/T界线的丰富资料。我们尝试着对其中一些资料作不同的解释,以鼓励在南雄工作的同行。南雄地层的年代测定对研究该地的K/T界线至关重要。园圃组上段所含喷发玄武岩的平均年龄为67.4ma(赵资奎等,1991),属于晚Maestrichtian期,大约与31正向磁极性带的顶部同时。如果31N带在该地全部保存的话,园圃组上段的沉积速率将为70m/ma(见表Ⅰ)。上覆坪岭组厚约161m,赵资奎等(1991)认为其下段33m所含的正向磁极性带是30N,如果该带在这里全部保存,这一段的沉积速率将是19.3m/ma,这和加拿大西部含K/T界线地层的沉积速率接近。赵资奎等(1991)认为坪岭组上段微量元素富集带的底界在K/T界线下120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雄盆地 K/T界线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