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性体系中微观混合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崔莎莎 李广赞 +2 位作者 冯连芳 许忠斌 胡国华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
体系粘度是影响微观混合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在粘度为0.001—0.077 Pa.s的甘油-水溶液中采用碘化钾-碘酸钾平行竞争反应研究搅拌釜中粘性体系的微观混合状况,分析泛能式桨的混合能力。结果表明:随着体系粘度的增加,微观混合效果变差;... 体系粘度是影响微观混合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在粘度为0.001—0.077 Pa.s的甘油-水溶液中采用碘化钾-碘酸钾平行竞争反应研究搅拌釜中粘性体系的微观混合状况,分析泛能式桨的混合能力。结果表明:随着体系粘度的增加,微观混合效果变差;搅拌转速增加,微观混合效果变好。粘性体系内微观混合质量受到“涡旋卷吸”与“分子扩散”的共同影响。低粘条件下,二叶平桨混合效果优于泛能式桨;粘度增大,单位体积功增大时泛能式桨微观混合效果优于二叶平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竞争反应 微观混合 粘性体系 泛能式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及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薛裕华 冯连芳 +1 位作者 王嘉骏 胡国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82-285,289,共5页
综述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的结构、性质与合成方法,重点介绍了单官能团、双官能团、多官能团3类POSS可以通过共聚、缩聚、接枝、共混等多种方式引进聚合物中,形成真正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最后指出了POSS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纳米材料 聚合物 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co-TMI与己内酰胺反应研究
3
作者 李广赞 崔莎莎 +1 位作者 冯连芳 胡国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6-971,共6页
苯乙烯-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共聚物(PS-co-TMI)与9-(甲胺基-甲基)蒽(MAMA)和己内酰胺(ε-CL)之间的竞争反应可用于表征大分子反应体系中的微观混合特性,PS-co-TMI与ε-CL的反应速率慢于微观混合速率,动力学数据是该... 苯乙烯-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共聚物(PS-co-TMI)与9-(甲胺基-甲基)蒽(MAMA)和己内酰胺(ε-CL)之间的竞争反应可用于表征大分子反应体系中的微观混合特性,PS-co-TMI与ε-CL的反应速率慢于微观混合速率,动力学数据是该方法定量表征微观混合特性的基础。在500mL的夹套式搅拌反应器中以二甲苯为溶剂研究了PS-co-TMI与ε-CL反应,采用核磁13C和傅立叶红外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应用红外定量方法研究了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76.0℃~129.0℃、ε-CL和PS-TMI的摩尔比2.95~27.5的范围内,PS-TMI与ε-CL反应为可逆的二级加成反应,正反应活化能Ea+=82.1kJ·mol-1,频率因数A+=6.83×108;逆反应活化能Ea-=117.8kJ·mol-1,频率因数A-=2.43×1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混合 乙烯-TMI共聚物 可逆加成反应: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状纳米化合物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7
4
作者 薛裕华 顾雪萍 +2 位作者 冯连芳 王嘉骏 胡国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9-682,共4页
以无水三氯化铁和浓盐酸为催化剂,甲醇-石油醚-二氯甲烷为溶剂,乙烯基三氯硅烷水解缩合得到了笼状八乙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该方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34.7%).通过1H1、3C和29Si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等... 以无水三氯化铁和浓盐酸为催化剂,甲醇-石油醚-二氯甲烷为溶剂,乙烯基三氯硅烷水解缩合得到了笼状八乙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该方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34.7%).通过1H1、3C和29Si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产物是笼状的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采用TGA对OvPOSS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vPOSS初始分解温度(失重5%)为278.5℃,热稳定性良好.对反应条件的研究发现,温度对OvPOSS产率影响不大,而适度延长反应时间或提高溶剂中甲醇的质量分数均可以提高OvPOSS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水解 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