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中纤维形态的表征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魏大文 杨晓翔 高剑虹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6-1118,共13页
为了提高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预测精度,考虑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内部的纤维大多呈现随机的波浪形,使用了一种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具有波浪形纤维的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二维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对数值模型进行单轴拉... 为了提高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预测精度,考虑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内部的纤维大多呈现随机的波浪形,使用了一种离散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具有波浪形纤维的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二维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对数值模型进行单轴拉伸模拟并与实验测量值进行对比,并分析了纤维形态对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可以很好地吻合,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纤维的波浪形弯曲减弱了纤维的增强性能;纤维形态对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与纤维含量相关,在低体积分数情况下,SFRC(short fiber-reinforced rubber composite)的模量随模型的卷曲率的升高而降低;在高体积分数情况下,SFRC的模量随模型的卷曲率的升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 短纤维 纤维形态表征 力学性能 卷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介电常数La_(2)O_(3)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介电性能研究进展
2
作者 魏小茹 陈文杰 +1 位作者 王锋 朱胜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37,共5页
在众多高介电常数栅介质材料中氧化镧(La_(2)O_(3))因带隙大、热稳定性良好等特点而具有代替传统SiO_(2)栅介质材料的潜力。介绍了La_(2)O_(3)薄膜的制备方法,综述了目前改善La_(2)O_(3)薄膜介电性能的方法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 高介电常数介质材料 La_(2)O_(3) 电学特性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Sr_(2)Si_(5)N_(8)∶Eu^(2+)的结构与性能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3
作者 林莹 高腾 +2 位作者 毋俊颖 庄乃锋 陈文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1-186,共6页
运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掺铕的氮化物荧光粉Sr_(2)Si_(5)N_(8)∶Eu^(2+)。采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荧光光谱仪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发光性能等进行研究,利用Rietveld方法对其结构精修,并计算了Sr_(1.84)Si_(5)N_(8)∶Eu_(0.16)^(2+)的色坐... 运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掺铕的氮化物荧光粉Sr_(2)Si_(5)N_(8)∶Eu^(2+)。采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荧光光谱仪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发光性能等进行研究,利用Rietveld方法对其结构精修,并计算了Sr_(1.84)Si_(5)N_(8)∶Eu_(0.16)^(2+)的色坐标、色纯度和色温。结果表明:该荧光粉的色坐标为(0.6287,0.3708),落在红光区域,计算得到Sr_(1.84)Si_(5)N_(8)∶∶Eu_(0.16)^(2+)的色纯度高达100%,具有非常高的纯度,相关色温为2021K,属于暖色光。该荧光粉在298~473K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活化能为0.14eV。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可知Sr_(2)Si_(5)N_(8)和Sr_(2)Si_(5)N_(8)∶Eu^(2+)均为间接带隙结构,Eu的掺杂会在Sr_(2)Si_(5)N_(8)的导带与价带之间产生新的能级,从而充当中间能级的作用,新出现的能级为Eu的4f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Si_(5)N_(8)∶Eu^(2+) XRD-Rietveld结构精修 发光性能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太阳能海水淡化复合膜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4
作者 郭艳艳 宋程燕 +2 位作者 苏海建 李媛欣 马准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技术因其高效性与环保性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基于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的Janus结构设计,通过化学改性、真空抽滤与涂覆工艺制备了聚偏二氟乙烯炭黑聚二甲基硅氧...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太阳能驱动界面蒸发技术因其高效性与环保性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基于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的Janus结构设计,通过化学改性、真空抽滤与涂覆工艺制备了聚偏二氟乙烯炭黑聚二甲基硅氧烷(PVDF CB PDMS)复合光热膜。系统研究了炭黑(CB)用量、PVDF膜浸泡时间及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用量对蒸发速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炭黑用量0.51 g、#PVDF膜浸泡时间19.7 min、PDMS用量0.20 g。在此条件下,界面光热蒸发速率预测值为2.87 kg/(m^(2)·h),实验值为2.87 kg/(m^(2)·h),二者高度吻合。微观表征显示,炭黑的均匀分散显著提升了光吸收率(>99%),而PDMS疏水层有效抑制了盐分结晶。本研究为低成本、高稳定性太阳能海水淡化膜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蒸发 海水淡化 碳基材料 聚偏二氟乙烯复合膜 光热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醇沉雨生红球藻渣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5
作者 肖金艳 宋瑞萍 +3 位作者 王宝贝 林丽芹 谢友坪 加晶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4,共10页
为探索雨生红球藻渣多糖的综合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40%、60%和80%的乙醇梯度分离雨生红球藻渣多糖,依次得到HP40、HP60、HP80三个粗多糖组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系统(HPSEC-... 为探索雨生红球藻渣多糖的综合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40%、60%和80%的乙醇梯度分离雨生红球藻渣多糖,依次得到HP40、HP60、HP80三个粗多糖组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系统(HPSEC-MALS-RI)等方法对各组分多糖的单糖组成、分子量、结构、粒径和Zeta电位等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显著影响所沉淀雨生红球藻渣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醇沉粗多糖的得率和纯度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乙醇浓度越高,沉淀的粗多糖分子量越低。本研究提取的粗多糖的纯度较高,其中HP40的总糖含量可达99.46%±0.015%。三种组分均包含Glc、Man、Gal、Ara、Rha、Xyl、Fuc、Glc-UA这8种单糖,但单糖组成及比例并不相同,与HP40相比,HP60和HP80还含有核糖,共有9种单糖。HP的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结果表明,HP80的粒径最小(73.505±2.405 nm)且Zeta电位的绝对值最大(−11.6 mV)。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HP80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且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96%以上(10.0 mg/mL)。综上所述,梯度醇沉可以对雨生红球藻渣多糖进行初步分离,得到单糖组成、粒径、分子量、抗氧化活性各不相同的粗多糖。其中,40%乙醇所沉淀的粗多糖得率和糖含量最高,80%乙醇所沉淀的粗多糖分子量最小、抗氧化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渣 多糖 梯度醇沉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单糖组成 分子量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水解微拟球藻多糖及其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分析
6
作者 路亚辉 肖金艳 +4 位作者 向瑞琦 王宝贝 林丽芹 谢友坪 加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164,共8页
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过氧化氢-维生素C法和过氧化氢-Fe^(2+)法对微拟球藻多糖NSP-3进行有限水解,得到2种降解多糖C-NSP-3和Fe-NSP-3,通过分析降解前后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比较2种方法的降解效果。水解后微拟球藻多糖的蛋白质含量... 该研究采用超声辅助过氧化氢-维生素C法和过氧化氢-Fe^(2+)法对微拟球藻多糖NSP-3进行有限水解,得到2种降解多糖C-NSP-3和Fe-NSP-3,通过分析降解前后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比较2种方法的降解效果。水解后微拟球藻多糖的蛋白质含量、硫酸根含量、黏度、重均分子质量和平均粒径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Fe^(2+)的催化作用更强,降解的效果更好,所得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和平均粒径更小。红外光谱表明2种水解方法对多糖结构均没有显著损伤,单糖组分和主要官能团没有明显改变,仅使官能团含量降低。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微拟球藻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并且有限水解可以显著提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依次为C-NSP-3>Fe-NSP-3>NSP-3;Fe-NSP-3分子质量虽然低于C-NSP-3,但抗氧化活性不如C-NSP-3,其原因可能是Fe-NSP-3被过度降解。该研究为微拟球藻多糖的开发利用和降解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拟球藻 多糖 降解 超声辅助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吸管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柳 张万立 +2 位作者 庄展鹏 曾钦志 杨大鹏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6-80,共5页
一直以来,塑料吸管因其成本低廉、制作方便、耐潮湿易于保存、耐温等优点被广泛商业应用,但是随着全球“禁塑令”的发布和消费者对于食品中微塑料残留导致的健康危害的担忧,探索可降解吸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目前,一些... 一直以来,塑料吸管因其成本低廉、制作方便、耐潮湿易于保存、耐温等优点被广泛商业应用,但是随着全球“禁塑令”的发布和消费者对于食品中微塑料残留导致的健康危害的担忧,探索可降解吸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目前,一些可降解吸管已经开始逐步代替塑料吸管,包括纸质吸管和改性生物塑料(纤维素塑料、淀粉基塑料、甲壳素生物塑料、聚乳酸等)吸管,探究这些可降解吸管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生物可降解吸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纸吸管 生物塑料吸管 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外交联法制备超高交联聚苯乙烯血液灌流吸附剂
8
作者 彭新艳 刘云鸿 +3 位作者 陈凌宇 韦跃兰 陈淑琴 胡柱东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93-3103,共11页
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可作为血液灌流吸附剂,在临床血液灌流疾病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临床使用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存在制备过程烦琐、毒性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地改进和优化。采用二甲氧基甲烷(FDA)和二乙氧基甲烷(DTM)... 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可作为血液灌流吸附剂,在临床血液灌流疾病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临床使用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存在制备过程烦琐、毒性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地改进和优化。采用二甲氧基甲烷(FDA)和二乙氧基甲烷(DTM)两种不同外交联剂对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P(St-DVB)进行一步法外交联反应,制备出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HCP-FDA和HCP-DTM。利用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气体吸附法等表征了吸附树脂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孔结构。结果表明,小分子外交联剂可有效实现树脂内部的化学交联,所制备的HCP-FDA和HCP-DTM具有多级层次分布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HCP-FDA和HCP-DTM对尿毒症中大分子毒素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同时,展示出较好的血液相容性,有望作为一种全血灌流吸附剂,为临床尿毒症血液灌流净化治疗提供新型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外交联剂 超高交联树脂 血液灌流 吸附性能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拟球藻分级醇沉多糖的理化特性与抗氧化活性
9
作者 林丽芹 王宝贝 +3 位作者 肖金艳 向瑞琦 路亚辉 加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63,共9页
为促进微拟球藻多糖的高值化利用,该研究采用40%、60%和80%(体积分数)的乙醇分级沉淀微拟球藻多糖得到NSP40、NSP60和NSP803个组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系统(high pressure gel chromatography-muitiple a... 为促进微拟球藻多糖的高值化利用,该研究采用40%、60%和80%(体积分数)的乙醇分级沉淀微拟球藻多糖得到NSP40、NSP60和NSP803个组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系统(high pressure gel chromatography-muitiple angl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differential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HPSEC-MALS-RI)、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流变仪等方法对多糖的单糖组成、分子质量、结构、流变特性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多糖得率、总糖含量与乙醇体积分数呈正相关。当乙醇体积分数为80%时,多糖得率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48±0.04)%和(74.43±0.76)%。NSP的糖醛酸含量、单糖组成、分子质量分布等理化性质受乙醇体积分数影响。其中,NSP60的平均分子质量和黏度是所有NSP中最高的。3个NSP组分均为Glc、Man、Gal、Rib、Rha、Fuc、Xyl、Ara和Glc-UA 9种单糖为单元构建的杂多糖,各组分间的单糖摩尔比差异较大。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NSP40的ABTS阳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而NSP60的总还原力最强。研究结果表明,分级醇沉法可以用于微拟球藻多糖的初步分离,获得不同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多糖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拟球藻 多糖 分级醇沉 理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分子钝化埋底界面制备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0
作者 文超 陈茜羽 +4 位作者 卢颖婕 刘佳澎 姚广平 王丽丹 苏子生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1-729,共9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电子收集特性是影响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化学浴沉积法制备的二氧化锡(SnO_(2))是PSCs常见的电子传输层材料,但是,其表面常存在大量氧空位缺陷,在SnO_(2)/钙钛矿埋底界面处造成非辐射复合损失。本文利用四...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电子收集特性是影响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化学浴沉积法制备的二氧化锡(SnO_(2))是PSCs常见的电子传输层材料,但是,其表面常存在大量氧空位缺陷,在SnO_(2)/钙钛矿埋底界面处造成非辐射复合损失。本文利用四氯化锡(SnCl_(4))和铬酸铵((NH_(4))_(2)CrO_(4))双分子钝化PSCs埋底界面,成功制备了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3.71%的器件。SnCl_(4)水解后在SnO_(2)薄膜上生成小尺寸的SnO_(2)颗粒,形成平整的表面结构;(NH_(4))_(2)CrO_(4)作为氧化剂,产生p型半导体Cr_(2)O_(3)超薄层,与SnO_(2)构成p-n结,补偿SnO_(2)表面多余的氧空位,减少埋底界面处的非辐射复合,提高电荷的提取效率。同时,在双分子钝化的SnO_(2)上制备的钙钛矿薄膜晶粒尺寸增大,缺陷密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锡 缺陷 双分子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热应力及热-结构耦合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剑虹 陈佳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6-391,380,共7页
基于橡胶材料的非线性和不可压缩特性,建立细观数值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在细观层面,通过对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受热载荷和热-结构载荷时的应力传递分析,研究了温度对材料热弹性和失效形式的影响,探讨了对材料热应力影响的细... 基于橡胶材料的非线性和不可压缩特性,建立细观数值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在细观层面,通过对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受热载荷和热-结构载荷时的应力传递分析,研究了温度对材料热弹性和失效形式的影响,探讨了对材料热应力影响的细观结构关键因素,揭示了材料的细观破坏机理。研究表明:当受热载荷时,界面处纤维受到的压应力加强了橡胶和纤维的粘合,而纤维的端部容易脱粘;材料受热-拉伸载荷时的应力是热应力及拉伸载荷产生应力的线性组合,且随着温度增大,界面脱粘失效的几率增大,纤维断裂失效的几率减小,温度的升高使复合材料的刚度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短纤维 非线性有限元 热应力 有效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填充橡胶复合材料抗撕裂性能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晓珊 杨晓翔 高剑虹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7-804,共8页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带有初始边缘直裂纹的二维橡胶板在单轴拉伸下的撕裂特性。采用随机顺序吸附(random sequential adsorption,RSA)算法在ABAQUS软件中生成短纤维随机分布的模型,研究网格尺寸和积分路径对J积分的影响;...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带有初始边缘直裂纹的二维橡胶板在单轴拉伸下的撕裂特性。采用随机顺序吸附(random sequential adsorption,RSA)算法在ABAQUS软件中生成短纤维随机分布的模型,研究网格尺寸和积分路径对J积分的影响;计算复合材料在不同拉伸载荷下的J积分值;分析了J积分(扩展方向平行于初始裂纹方向)随短纤维含量、短纤维长度、短纤维直径和短纤维取向角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尺寸和积分路径对J积分有一定的影响;J积分随拉伸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初始边缘直裂纹(a_(0)=6.25 mm)下,短纤维填充橡胶复合材料抗撕裂性能随短纤维含量、长度和直径的增大而提高,随短纤维取向角的增大而降低;短纤维在小角度范围内随机取向的抗撕裂性优于大角度范围内随机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维 橡胶 J积分 复合材料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3
作者 叶启琛 龚丽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15-118,共4页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纳米SiO2为核,自组装制备了核-壳结构的SiO2@TiO2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手段表征所制SiO2@TiO2,通过光催化降解印染污水和Ti 2+在鱼体中的积累实验考察了所制SiO2@TiO2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重复利用...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纳米SiO2为核,自组装制备了核-壳结构的SiO2@TiO2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手段表征所制SiO2@TiO2,通过光催化降解印染污水和Ti 2+在鱼体中的积累实验考察了所制SiO2@TiO2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和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纳米SiO2@TiO2颗粒呈现不规则块状、TiO2包裹在SiO2表面,较为均匀,分散程度好;在500℃得到了锐钛矿型TiO2,600℃时得到掺杂有金红石型的TiO2。以日光灯为光源,纳米SiO2@TiO2颗粒光催化活性比商业TiO2(P25)提高了60%,SiO2@TiO2使用8次后仍保留80%以上的光催化活性,在活鱼中的积累少于P25。所以SiO2@TiO2在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活性优于P25,而毒性小于P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核-壳复合材料 自组装法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膜对香榧坚果储藏过程中油脂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渊渊 鲍俊俊 +3 位作者 蔡晓郡 周小妹 杨大鹏 宋丽丽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7-456,共10页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复合膜包装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籽在储藏过程中油脂品质的变化规律,为开发香榧等其他坚果的新型包装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提取精油后的香榧假种皮残渣和香榧精油为原料制备的纳米复合膜液为...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复合膜包装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籽在储藏过程中油脂品质的变化规律,为开发香榧等其他坚果的新型包装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提取精油后的香榧假种皮残渣和香榧精油为原料制备的纳米复合膜液为包装原材料,采用Schaal烘箱法加速香榧储藏期的氧化试验,设置2种包装形式[直接涂膜:对照(ck)和纳米复合膜液(Coating);成膜袋装:塑料袋包装(PE)和纳米复合膜袋包装(Film)],测定各处理下0~6周储藏过程中香榧籽失质量率、酸价、碘值、皂化值、脂氧合酶活性、过氧化值、羰基价、茴香胺和硫代巴比妥酸质量分数。【结果】①储藏4~6周,Coating处理的香榧籽的碘值显著高于ck(P<0.05),且Film处理的香榧籽的碘值显著高于PE处理(P<0.05)。②储藏5~6周,Coating处理的香榧籽的脂氧化酶活性、过氧化值、羰基价和硫代巴比妥酸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ck(P<0.05),且Film处理的香榧籽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PE处理。③PCA分析显示:储藏1~6周,Coating与Film处理的香榧籽之间无明显的分离,但它们与PE、ck之间则存在明显的分离。【结论】新型制备的纳米复合膜液无论是直接涂层还是成膜包装,均可显著延缓储藏香榧籽的油脂酸败,使其保持较好的油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籽 碳点 纤维素纳米纤维 纳米精油乳液 油脂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砜改性阳离子交换膜用于高盐乙二醇废液电渗析脱盐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璐瑶 陈青柏 +1 位作者 王建友 王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7,共6页
深水油气田开采过程中普遍需要使用乙二醇(EG)作为水合物抑制剂,副产大量高盐乙二醇废液(SEGW),对其进行除盐回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效益。SEGW回收系统的脱盐工序通常采用热法蒸馏,以离子选择性电迁移为除盐机制的电渗析(ED... 深水油气田开采过程中普遍需要使用乙二醇(EG)作为水合物抑制剂,副产大量高盐乙二醇废液(SEGW),对其进行除盐回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效益。SEGW回收系统的脱盐工序通常采用热法蒸馏,以离子选择性电迁移为除盐机制的电渗析(ED)技术有望显著简化脱盐工艺、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能耗,具有较好应用潜力。但常规ED技术用于SEGW脱盐时存在着盐迁移和EG泄漏间的trade-off效应,阻碍了实际应用。为了减少ED脱盐过程中EG的损失,提出采用磺化聚砜(SPSF)对阳离子交换膜(CEM)进行表面改性,SPSF改性层的引入使得CEM表面形成致密离子传输通道,基于空间位阻和电荷效应促使EG分子与水合阳离子的迁移速率形成显著差异,赋予了改性CEM良好的阻醇脱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EG含量为60%的SEGW,改性膜在达到与原膜同等脱盐效率时可降低61%的EG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乙二醇废液 阳离子交换膜 磺化聚砜 电渗析脱盐 阻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电可调性碳化聚合物点的合成、性能及其对槲皮素的响应研究
16
作者 翁文婷 季泉彤 +2 位作者 王亚庭 陈桦杰 陈少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23-2530,共8页
以海藻酸钠(SA)为碳源,引入邻苯二胺(oPDA)为助剂,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新型的氮掺杂碳化聚合物点SA-oPDA CPDs。该CPDs溶液在352nm波长激发下,于462nm处有蓝绿色荧光发射信号,stokes shift可达到110nm,并显示出良好的光稳定性和激发... 以海藻酸钠(SA)为碳源,引入邻苯二胺(oPDA)为助剂,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新型的氮掺杂碳化聚合物点SA-oPDA CPDs。该CPDs溶液在352nm波长激发下,于462nm处有蓝绿色荧光发射信号,stokes shift可达到110nm,并显示出良好的光稳定性和激发波长不依赖性,荧光量子产率为16.9%。碳化聚合物点保留有海藻酸钠聚合链的特征,通过静电吸附组装技术,与壳聚糖形成复合发光薄膜,具有发光器件可应用潜力。该碳点水溶液对pH值极具敏感性,随着溶液环境由酸性变化到碱性,荧光强度增加的同时伴随着荧光发射峰位置从465nm蓝移突变至425nm,相应碳点的表面荷电状态由正电荷变化为负电荷。结构和形貌表征,在高温碳化过程中,该碳点内部形成碳化发光中心,外层表面共存来源于邻苯二胺和海藻酸钠的胺基和羧基。在溶液环境中,碳点的带电状态随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出现类似两性电解质的荷电性质,并在pH 6~7存在等电点。这可能是由于碳点表面羧基的解离和胺基的质子化的共同作用,并导致溶液表现出发光可调性。CPDs在pH 6.80的溶液环境下与铅离子结合后,溶液发射的荧光从蓝色变化为蓝绿色,可实现对一定浓度铅离子的明显可视化响应。研究表明还原性的药物对该碳点荧光信号有明显的猝灭效应。槲皮素对碳点的荧光猝灭程度在7.9×10^(-6)~7.7×10^(-5)mol·L^(-1)浓度范围内,可呈现方程为I0/I=0.8788+1.6897×10^(-6)cQue的线性响应,相关系数r^(2)=0.9748,检出限LOD=1.7×10^(-6)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聚合物点 荷电可调性 槲皮素响应 发光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酰腙和咪唑配体的铜(Ⅱ)、镍(Ⅱ)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体外抗癌活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平章 陈雅心 +3 位作者 郑敏敏 王景梅 解庆范 陈延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72-1578,共7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5-硝基水杨醛缩噻吩-2-甲酰腙的铜和镍配合物[Cu(Him)L]2(1)和[Ni(Him)L](2)(H2L=5-硝基水杨醛缩噻吩-2-甲酰腙,Him=咪唑)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5-硝基水杨醛缩噻吩-2-甲酰腙的铜和镍配合物[Cu(Him)L]2(1)和[Ni(Him)L](2)(H2L=5-硝基水杨醛缩噻吩-2-甲酰腙,Him=咪唑)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135 68(12)nm,b=0.770 45(8)nm,c=2.140 4(2)nm,β=97.405(3)°。2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726 91(4)nm,b=0.976 34(6)nm,c=1.265 74(8)nm,α=79.533(2)°,β=82.862(2)°,γ=68.985(2)°。1是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Cu(Ⅱ)处于四方锥配位环境;2是单核配合物,Ni(Ⅱ)处于平面四边形的配位环境。化合物1通过N-H…O氢键形成一维超分子链,而化合物2通过N-H…O和C-H…O氢键形成二维超分子网络。初步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结肠癌细胞SW620均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腙 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对甲苯磺酰-5-氨基间苯二甲酸构筑的一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妙龄 吴文士 陈婉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2,共7页
采用普通溶液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Ts-5-AIPA)(phen)(H_2O)]·H_2O}n(1)和[Cd(Ts-5-AIPA)(phen)]n(2)(Ts-5-AIPA=N-对甲苯磺酰-5-氨基间苯二甲酸根,phen=菲咯啉),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 采用普通溶液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Ts-5-AIPA)(phen)(H_2O)]·H_2O}n(1)和[Cd(Ts-5-AIPA)(phen)]n(2)(Ts-5-AIPA=N-对甲苯磺酰-5-氨基间苯二甲酸根,phen=菲咯啉),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为单斜晶系,配合物1为P21/c空间群,配合物2为C2/c空间群;2个配合物均为一维链状结构,再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另外,还研究了2个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N-对甲苯磺酰-5-氨基间苯二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2⁃甲醛酰腙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妙龄 骆耿耿 林金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1-258,共8页
合成了3个不同结构的吡啶‑2‑甲醛缩对氯苯氧乙酰腙(HL)与镉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热重等分析,对其进行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单晶衍射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是一个通过... 合成了3个不同结构的吡啶‑2‑甲醛缩对氯苯氧乙酰腙(HL)与镉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热重等分析,对其进行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单晶衍射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是一个通过氯离子桥联的二聚体,分子式为[Cd(HL)Cl2]2;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是一个含2个有机配体、蝴蝶状的单核分子,其分子式为[Cd(HL)2Br2];配合物3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中只含有一个有机配体,其分子式为[Cd(HL)I2]。固体荧光分析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均有很强的荧光性,且发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腙 对氯苯氧乙酸 镉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足四齿Schiff碱的Cu(Ⅱ)、Co(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解庆范 姚勇刚 +2 位作者 姜岩 洪思雨 陈延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7-873,共7页
制备了一种水杨醛类多齿Schiff碱(H_3Lds,1),并合成了2种金属配合物[CuCl(H_2Lds)]·H_2O(2)和[Co_2(H_2O)_2(Lds)_2]·5H+2O(3)。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1属正交晶系P2_12_12_1空间群,分子间氢键将该化合物H3Lds连接成二... 制备了一种水杨醛类多齿Schiff碱(H_3Lds,1),并合成了2种金属配合物[CuCl(H_2Lds)]·H_2O(2)和[Co_2(H_2O)_2(Lds)_2]·5H+2O(3)。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1属正交晶系P2_12_12_1空间群,分子间氢键将该化合物H3Lds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网络。2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它是一种具有平面四边形构型的单核铜配合物。而3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它是一种双核钴配合物,其中Co(Ⅲ)处于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2和3借助分子间氢键均形成了一维超分子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配合物 晶体结构 多羟基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