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的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初产妇孕晚期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碧瑜 戴亚端 +2 位作者 高玉玲 郭进华 林丽媛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的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初产妇孕晚期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孕晚期体质量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12月福建省泉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卡且规律产检的初产妇140名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的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初产妇孕晚期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孕晚期体质量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12月福建省泉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卡且规律产检的初产妇140名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产期体质量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线上孕妇学校的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进行体质量管理。比较两组初产妇孕晚期的体质量管理情况、顺产率、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出生率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体质量管理情况、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巨大儿和低体重儿出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线上孕妇学校的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对初产妇进行体质量管理,可科学管理孕晚期体质量,提高顺产率,降低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出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 孕妇学校 初产妇 体质量管理 巨大儿 低体重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前的动脉插管化疗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光 柏敏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宫颈癌 手术前 动脉插管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超声在急诊剖宫产产妇全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沈龙源 谢文钦 +5 位作者 肖全胜 吴建文 江秋霞 罗琪琛 许艺彬 沈龙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评价胃超声在预测急诊剖宫产术喉罩全麻产妇术中反流及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选择需行急诊剖宫产术产妇309例,年龄19~42岁,ASAⅡ或Ⅲ级。所有产妇入室时胃超声图像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低回声。入室时超声测量胃窦部横... 目的评价胃超声在预测急诊剖宫产术喉罩全麻产妇术中反流及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选择需行急诊剖宫产术产妇309例,年龄19~42岁,ASAⅡ或Ⅲ级。所有产妇入室时胃超声图像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低回声。入室时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CSA),将产妇分为三组:387 mm^(2)≤CSA<505 mm^(2)组(S组,n=98);505 mm^(2)≤CSA≤608 mm^(2)组(M组,n=112);CSA>608 mm^(2)组(L组,n=99)。记录入室时、诱导后即刻、切皮时、胎儿娩出时、关腹时、拔除喉罩时食管中上段pH变化及反流发生情况。记录产妇胃管吸引量,入室时和麻醉结束时胃窦部CSA,并分析入室时胃窦部CSA与胃管吸引量的相关性。记录术后24 h内产妇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S组和M组食管中上段pH均大于4.00,未出现术中反流病例;L组有4例(4%)于术者按压上腹部协助胎儿娩出时出现食管中上段反流,反流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M组(P<0.05)。M组和L组胃管吸引量和不同时点胃窦部CSA明显大于S组(P<0.05),L组明显大于M组(P<0.05)。入室时胃窦部CSA与胃管吸引量呈明显的正相关(r=0.88 P<0.001)。术后24 h L组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和M组(P<0.05)。三组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格选择胃超声图像表现为均匀一致低回声病例及术中严密监测的前提下,Supreme双腔喉罩用于胃窦部CSA≤608 mm^(2)急诊剖宫产术产妇术中并未观察到食管中上段反流;而胃窦部CSA>608 mm^(2)时术中发生反流的风险及术后24 h呕吐发生率明显升高,应用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喉罩全麻 胃-食管反流 术后恶心、呕吐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B模型的初产妇及配偶双主体母乳喂养健康教育 被引量:42
4
作者 戴亚端 张小玲 +1 位作者 汪小灵 石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的初产妇及配偶双主体线上孕妇学校课程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便利选取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及配偶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入住产科A区(n=63)为对照组,按常规以初产妇为主体实...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的初产妇及配偶双主体线上孕妇学校课程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便利选取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及配偶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入住产科A区(n=63)为对照组,按常规以初产妇为主体实施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入住产科B区(n=64)为观察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初产妇及配偶双主体线上孕妇学校课程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产后6周内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和产后6周内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初产妇及配偶双主体线上孕妇学校课程的健康教育可发挥初产妇配偶支持母乳喂养的积极作用,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产后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配偶 健康教育 孕妇学校 母乳喂养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