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姬松茸3号菌株麦粒栽培种制种技术
- 1
-
-
作者
陈美珍
-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种植业技术站
-
出处
《农技服务》
2022年第1期49-50,共2页
-
文摘
姬松茸麦粒栽培种生产工艺较老法生产粪草种定植快、污染少、产量高,平均增产37.5%。为德化县姬松茸的麦粒栽培种工艺推广提供技术参考,介绍姬松茸3号菌株麦粒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主要原料选用、麦粒浸泡、麦粒预煮、辅料配制、装瓶、灭菌和接种、麦粒栽培种培养期的管理等制种技术要点。
-
关键词
姬松茸
麦粒
栽培种
制种
-
分类号
S6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闽南地区19株野生茶树主要活性成分研究
- 2
-
-
作者
王河川
-
机构
泉州市种植业技术站
-
出处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0期37-42,共6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S0036)。
-
文摘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闽南野生茶树资源,采用传统醇提法提取泉州市境内19株野生茶树叶片中的总黄酮,分析不同野生茶树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及其种类变化。结果表明,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部分野生茶树之间差异显著;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有15株野生茶树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较高水平,部分野生茶树群体间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处于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野生茶树的清除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TK-2对DPPH和·OH的消除能力均为最强;19株野生茶树在儿茶素组成上差异较大,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都不属于高EGCG的种质资源;HL-1、ST-1、ST-3、ST-5的茶叶品质相对较好,HL-1、HL-2、HL-3和HL-4可作为儿茶素提取的优质原料品种。综上,研究表明分布于闽南地区19株野生茶树的黄酮含量、儿茶素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且表现出单株特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
关键词
野生茶树
总黄酮
2
2-二苯基-1-苦基肼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儿茶素
抗氧化性
-
Keywords
wild tea plant
total flavonoids
DPPH
·OH
catechins
oxidation resistance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