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州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对策初探
1
作者 洪思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41-43,共3页
总结了目前泉州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 ,分析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明确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泉州市 监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市山地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及主要防治措施 被引量:12
2
作者 吕联合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年第2期32-34,共3页
当前,我市山地茶园水土流失严重,已影响和制约着茶产业乃至茶产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探索和解决山地茶园水土流失问题,重视和加强茶园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于推进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山地茶园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泉州市崩岗侵蚀现状及防治成效 被引量:5
3
作者 吕联合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年第4期47-49,共3页
本文通过对泉州市崩岗侵蚀现状及30年来治理崩岗的技术措施、成功经验和综合效益进行调查、评价、总结,旨在调动崩岗区广大干部群众治理崩岗的积极性,增强治理崩岗的科学性,加快崩岗治理步伐,提高崩岗治理成效,助推山区防灾、减灾,促进... 本文通过对泉州市崩岗侵蚀现状及30年来治理崩岗的技术措施、成功经验和综合效益进行调查、评价、总结,旨在调动崩岗区广大干部群众治理崩岗的积极性,增强治理崩岗的科学性,加快崩岗治理步伐,提高崩岗治理成效,助推山区防灾、减灾,促进山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现状 治理措施 成功模式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解决泉州市生态型缺水问题的途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吕联合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由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型缺水,已受到社会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泉州市生态型缺水的现状和原因,探索解决生态型缺水的途径,企盼能为解决泉州市水资源缺乏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生态型缺水 现状与原因 解决途径 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入手推进经济转型提升快速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吕联合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4年第1期22-23,共2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开发建设和生产建设活动的加剧,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预防和治理开发和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且非常紧迫的任务。泉州市积极探索从加强水土保...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开发建设和生产建设活动的加剧,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预防和治理开发和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且非常紧迫的任务。泉州市积极探索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入手,推进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路子,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其经验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经济转型提升 成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水土流失区为经济作物区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昭堑 《福建水土保持》 1989年第1期24-27,共4页
我市人多地少,水土流失面积大(全市23.2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21.4%),发生时间早,程度严重(中、强度流失6.93万多公顷,占47.2%)。1982年,我们提出了采用综合措施强化治理,变严重流失区为经济作物区的设想,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有... 我市人多地少,水土流失面积大(全市23.2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21.4%),发生时间早,程度严重(中、强度流失6.93万多公顷,占47.2%)。1982年,我们提出了采用综合措施强化治理,变严重流失区为经济作物区的设想,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有效治理并不断巩固成果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水土流失 经济作物 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 经济林 灌木林 果树 发展 种植业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综合治理使山区农民走上致富路
7
作者 吕联合 吴海彪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年第1期45-47,51,共4页
福建省永春县针对山区山地资源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农村经济发展慢的实际问题,多年来探索实践出一条治理水土流失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成功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 福建省永春县针对山区山地资源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农村经济发展慢的实际问题,多年来探索实践出一条治理水土流失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成功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440km2减少为247km2,治理区土壤侵蚀模数由3 103.78t/km2.a减少为545.86t/km2.a,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2.3%提高到67.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5元提高到4 543元,农村呈现出山绿水清农民富的优美景象。全县已治理小流域35条,其中有狮峰、吾江、岵山、湖洋4条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综合治理 农民致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