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声检查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梁兆丽
郑一梅
+3 位作者
李炳钻
黄志培
王建嗣
卓招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658-662,共5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临床中常见的婴幼儿髋部疾病之一,髋关节超声检查可用于早期DDH的诊断,同时可对DDH病情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其对DDH的疗效的评价和预后的评估亦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就DDH的病理与临...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临床中常见的婴幼儿髋部疾病之一,髋关节超声检查可用于早期DDH的诊断,同时可对DDH病情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其对DDH的疗效的评价和预后的评估亦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就DDH的病理与临床特征做简要介绍,并对Graf法、Harcke法和Morin法、Terjesen法等在DDH的诊断、筛查的特点、优势及其在临床诊疗中应用进行阐述,分析普遍性超声筛查还是选择性超声筛查的现状,总结了DDH超声筛查的时机及规范性检查和诊断必要性。随着现有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完善、改进和新技术的应用,目前存在的争议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与规范,髋关节超声检查对DDH的筛查和诊断将能更早、更准确,减少DDH晚发病例的同时减少其并发症和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婴幼儿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术中造影监测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间骨折
被引量:
3
2
作者
宫伟
王建嗣
+3 位作者
李炳钻
蔡秀英
揭强
练志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造影监测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术中造影监测下手术治疗18例儿童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3~12(8.50±2.57)岁;按照Toniolo&Wilkinson分型...
目的:探讨术中造影监测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术中造影监测下手术治疗18例儿童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3~12(8.50±2.57)岁;按照Toniolo&Wilkinson分型,Ⅰ型8例,Ⅱ型10例。术中根据造影显示肱骨远端软骨关节面的断裂情况,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必要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6个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肢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儿均在术中行肘关节造影,其中5例软骨关节面未断裂,行闭合复位内固定;11例软骨关节面断裂,但台阶≤2 mm,行闭合复位内固定;2例软骨关节面断裂,且台阶>2 mm,先撬拨复位软骨关节面,1例关节面平整的,行闭合复位内固定;1例关节面不平整的,台阶仍>2 mm,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所有患儿术后获得了随访,时间8~26(20.28±4.40)个月。所有患儿骨折获得愈合,时间6~9(7.33±0.77)周。术后6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9.44±11.36)分,其中优12例,良5例,差1例。术后发生肘关节功能障碍1例,其余未发生伤口感染、肘部畸形等并发症。结论:术中造影监测下治疗儿童肱骨髁间骨折,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及时、清楚地确认软骨关节面的复位效果,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肘关节
关节造影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思达
方庆明
+2 位作者
蒋云
饶华春
王建嗣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研究泉州市正骨医院诊断的一例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女性患儿,9岁4个月,外伤后影像学检...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研究泉州市正骨医院诊断的一例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女性患儿,9岁4个月,外伤后影像学检查左胫骨近端肿瘤前侧皮质不连续,软组织密度影突出骨外,病灶向上跨越骺板,累及骨骺。术后送检肿物镜下见梭形、短梭形单核肿瘤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构成,未见肿瘤性成骨和软骨样基质,肿瘤侵蚀破坏宿主骨小梁并穿透骨皮质到骨膜组织。免疫组化:Vimentin(+)、H3F3A G34W(+)、P63单核细胞(+)、CD68多核巨细胞(+)、CD34(-)、SMA(-)、S100(-)、H3.3 K36M(-)、Bcl-2(-)、Ki-67约25%阳性。结论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富于巨细胞的破骨细胞肿瘤,依据影像学、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及结合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侵袭性骨巨细胞瘤
H3.3
G34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检查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梁兆丽
郑一梅
李炳钻
黄志培
王建嗣
卓招兰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
泉州市
正骨
医院
超声科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
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658-662,共5页
文摘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临床中常见的婴幼儿髋部疾病之一,髋关节超声检查可用于早期DDH的诊断,同时可对DDH病情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其对DDH的疗效的评价和预后的评估亦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就DDH的病理与临床特征做简要介绍,并对Graf法、Harcke法和Morin法、Terjesen法等在DDH的诊断、筛查的特点、优势及其在临床诊疗中应用进行阐述,分析普遍性超声筛查还是选择性超声筛查的现状,总结了DDH超声筛查的时机及规范性检查和诊断必要性。随着现有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完善、改进和新技术的应用,目前存在的争议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与规范,髋关节超声检查对DDH的筛查和诊断将能更早、更准确,减少DDH晚发病例的同时减少其并发症和后遗症。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婴幼儿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82.17 [医药卫生—骨科学]
R726.8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术中造影监测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间骨折
被引量:
3
2
作者
宫伟
王建嗣
李炳钻
蔡秀英
揭强
练志平
机构
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56-86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术中造影监测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术中造影监测下手术治疗18例儿童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3~12(8.50±2.57)岁;按照Toniolo&Wilkinson分型,Ⅰ型8例,Ⅱ型10例。术中根据造影显示肱骨远端软骨关节面的断裂情况,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必要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6个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肢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儿均在术中行肘关节造影,其中5例软骨关节面未断裂,行闭合复位内固定;11例软骨关节面断裂,但台阶≤2 mm,行闭合复位内固定;2例软骨关节面断裂,且台阶>2 mm,先撬拨复位软骨关节面,1例关节面平整的,行闭合复位内固定;1例关节面不平整的,台阶仍>2 mm,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所有患儿术后获得了随访,时间8~26(20.28±4.40)个月。所有患儿骨折获得愈合,时间6~9(7.33±0.77)周。术后6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9.44±11.36)分,其中优12例,良5例,差1例。术后发生肘关节功能障碍1例,其余未发生伤口感染、肘部畸形等并发症。结论:术中造影监测下治疗儿童肱骨髁间骨折,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及时、清楚地确认软骨关节面的复位效果,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肘关节
关节造影术
儿童
Keywords
Humeral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Elbow joint
Arthrography
Child
分类号
R683.4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思达
方庆明
蒋云
饶华春
王建嗣
机构
泉州市
正骨
医院
病理科
泉州市
正骨
医院
放射科
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
出处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13-1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研究泉州市正骨医院诊断的一例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女性患儿,9岁4个月,外伤后影像学检查左胫骨近端肿瘤前侧皮质不连续,软组织密度影突出骨外,病灶向上跨越骺板,累及骨骺。术后送检肿物镜下见梭形、短梭形单核肿瘤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构成,未见肿瘤性成骨和软骨样基质,肿瘤侵蚀破坏宿主骨小梁并穿透骨皮质到骨膜组织。免疫组化:Vimentin(+)、H3F3A G34W(+)、P63单核细胞(+)、CD68多核巨细胞(+)、CD34(-)、SMA(-)、S100(-)、H3.3 K36M(-)、Bcl-2(-)、Ki-67约25%阳性。结论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富于巨细胞的破骨细胞肿瘤,依据影像学、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及结合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
关键词
儿童
侵袭性骨巨细胞瘤
H3.3
G34W
Keywords
Children
Invasive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H3.3G4W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R681.8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声检查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梁兆丽
郑一梅
李炳钻
黄志培
王建嗣
卓招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术中造影监测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间骨折
宫伟
王建嗣
李炳钻
蔡秀英
揭强
练志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魏思达
方庆明
蒋云
饶华春
王建嗣
《罕少疾病杂志》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