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景贤 《福建艺术》 2011年第6期60-62,共3页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盛于唐宋.至迟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2006年6月,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泉州市木偶剧团是此千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唯一具有建制的集体传承...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盛于唐宋.至迟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2006年6月,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泉州市木偶剧团是此千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唯一具有建制的集体传承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偶戏 泉州市 传播与发展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边地区 唐末五代 古老剧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提线木偶戏旦角表演今昔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銮治 《戏剧之家》 2015年第5期8-8,21,共2页
人们一谈到蜚声海内外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总是会提到它有一千多年的不间断的传承、细数它得了多少国内外大奖、多少次代表国家赴世界各国交流访演、又曾令多少观众如痴如醉……内行的会更进一步讲它偶头雕刻技法的历史衍化、傀儡调音乐... 人们一谈到蜚声海内外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总是会提到它有一千多年的不间断的传承、细数它得了多少国内外大奖、多少次代表国家赴世界各国交流访演、又曾令多少观众如痴如醉……内行的会更进一步讲它偶头雕刻技法的历史衍化、傀儡调音乐的曲牌、打击乐压脚鼓的独特运用等等。人们根据视角与切入点的不同,林林总总的能说出不少门道来。我从事这门艺术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假如有人想向我了解泉州提线木偶戏,我也能从以上各个方面向他们说出个一二三来,只是未免太过泛泛。于是,我更倾向于从细微处着手,把我从艺多年来对于这门艺术的了解和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可谈的东西实在太多,从我开始学习泉州提线木偶戏,所定位的行当就是"旦"角。这是我安身立命之本,因而所下的功夫最多、所了解的也相较于其他行当来说更深入。在这里就与大家谈谈我最熟悉的——泉州提线木偶戏的"旦"角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提线木偶戏 旦角 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泉州提线木偶剧新时代下的发展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达生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1期54-54,共1页
泉州提线木偶戏与南音、梨园戏都是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戏曲,也是构成泉腔戏曲的古老戏种。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盛于唐宋,至迟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2006年6月,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 泉州提线木偶戏与南音、梨园戏都是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戏曲,也是构成泉腔戏曲的古老戏种。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盛于唐宋,至迟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2006年6月,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泉州市木偶剧团是此古老剧种唯一具有建制的集体传承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提线木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木偶雕刻艺术及其发展
4
作者 林聪鹏 《福建艺术》 2007年第4期43-44,共2页
  我国的木偶戏艺术源远流长,它源于汉代,盛行于唐代的"嘉礼",亦称嘉礼戏."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这是唐玄宗的《傀儡吟》(见《全唐诗》),诗中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当时...   我国的木偶戏艺术源远流长,它源于汉代,盛行于唐代的"嘉礼",亦称嘉礼戏."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这是唐玄宗的《傀儡吟》(见《全唐诗》),诗中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木偶形象仿真制作的高超技艺和表演情趣.唐宋时代木偶已比较普遍,从百戏之一的"弄傀儡"不断演变为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聪权 木偶剧团 雕刻艺术 木偶雕刻 雕塑 泉州木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中国木偶皮影戏发展状态管窥
5
作者 王景贤 《福建艺术》 2024年第4期3-5,共3页
去年第七届泉州国际木偶节展演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幕,来自国内外的木偶表演团队近500人,木偶艺术家们深入人民群众,表演场次多达80余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木偶表演艺术。泉州是我国首个举办国际木偶节的城市,泉州国际木偶节是... 去年第七届泉州国际木偶节展演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幕,来自国内外的木偶表演团队近500人,木偶艺术家们深入人民群众,表演场次多达80余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木偶表演艺术。泉州是我国首个举办国际木偶节的城市,泉州国际木偶节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核心项目之一,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制度化的节日,从1986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展演。另外,一些国际活动也比较多,大型活动比如“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节中节木偶节、第三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艺术节 木偶表演 海上丝绸之路 皮影戏 木偶艺术 福建省泉州市 大型活动 展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聪鹏木偶头雕刻作品选登 被引量:1
6
作者 林聪鹏 《福建艺术》 2013年第1期63-64,共2页
泉州木偶头雕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千年而传统不改,呈现出“雍容华贵、神韵含蓄”的艺术格调,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木偶头所不及:它的造型之美为历代平民百姓、文人墨客所赞叹。及至近现代,以... 泉州木偶头雕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千年而传统不改,呈现出“雍容华贵、神韵含蓄”的艺术格调,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木偶头所不及:它的造型之美为历代平民百姓、文人墨客所赞叹。及至近现代,以江加走为代表的泉州木偶雕刻家们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出形神兼备的、富有闽南地方色彩的木偶头造型,更是蜚声海内外的艺术珍品。泉州木偶头的造型之美是和它的雕刻程式分不开的,在泉州木偶头雕刻的传承发展中,泉州木偶头的雕刻程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木偶 雕刻家 程式 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继承传统 艺术格调 形神兼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偶剧《赵氏孤儿》的击乐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志杰 《福建艺术》 2013年第6期49-49,共1页
由剧作家王景贤改编、吕忠文执导、泉州市小偶剧团精心打造的大型提线小偶戏《赵氏孤儿》,经过半年多数易其稿的精心排练.于近期又将新版本呈现给广大观众。
关键词 《赵氏孤儿》 木偶剧 设计 剧作家 泉州市 剧团 排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偶小戏《命运傀儡》创作意义的自我剖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戴勋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期32-33,共2页
最初产生要创作《命运傀儡》的念头源于几年前的一次茶会。那次茶会上,诸多泉州提线木偶戏的新老艺术家们,于品茗间探讨泉州提线木偶戏几十年来的艺术创作得失之余,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有几条是近些年被业内人士反复提及的。
关键词 木偶戏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雕细刻尽传神——提线木偶戏《赵氏孤儿》人物头像造型欣赏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俊翔 《艺苑》 2014年第5期88-89,共2页
《赵氏孤儿》是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先生新创作的又一大型提线木偶戏。此剧中的偶头设计、雕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出形神兼备的木偶头造型。文中对剧中木偶头形象的设计思路和雕刻手法进行阐述,主要从角色形象忠奸的分明... 《赵氏孤儿》是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先生新创作的又一大型提线木偶戏。此剧中的偶头设计、雕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出形神兼备的木偶头造型。文中对剧中木偶头形象的设计思路和雕刻手法进行阐述,主要从角色形象忠奸的分明、角色人物性格的丰满、五官刻画的巧妙三方面展开描述,试图让读者对木偶的雕刻艺术有一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线木偶戏 《赵氏孤儿》 人物头像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怀黄奕缺大师的木偶艺术
10
作者 沈苏革 《福建艺术》 2013年第6期50-51,共2页
泉州提线木偶戏.不论将之归类于戏曲抑或是杂技.其表演手法之独特、技艺展示之高超.相较于其它艺术品种都是独一无二的。千年不间断传承.使其底蕴丰厚:近年来屡屡亮相于高端艺术交流平台、一百五十余次出访世界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 泉州提线木偶戏.不论将之归类于戏曲抑或是杂技.其表演手法之独特、技艺展示之高超.相较于其它艺术品种都是独一无二的。千年不间断传承.使其底蕴丰厚:近年来屡屡亮相于高端艺术交流平台、一百五十余次出访世界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更是使其家喻户晓,蜚声海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偶艺术 大师 表演手法 艺术品种 交流平台 木偶戏 不间断 杂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收并蓄 熔铸经典——谈林聪鹏的木偶头雕刻新作
11
作者 黄连金 《福建艺术》 2011年第6期66-67,共2页
和聪鹏共事三十多年了,很熟悉他的为人。他诚实,诚恳,平时很少言语.是一位用作品“说话”的木偶头雕刻家。他十四岁进入泉州木偶剧团.和大多数木偶艺术家一样,从小就浸淫于传统艺术的氛同里.对传统艺术充满热爱。他勤奋好学,虚... 和聪鹏共事三十多年了,很熟悉他的为人。他诚实,诚恳,平时很少言语.是一位用作品“说话”的木偶头雕刻家。他十四岁进入泉州木偶剧团.和大多数木偶艺术家一样,从小就浸淫于传统艺术的氛同里.对传统艺术充满热爱。他勤奋好学,虚心求教.掌握了传统木偶的造型方法.经过不断实践,艺术上逐渐成熟。担任泉州木偶剧团木偶头造型设计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木偶 雕刻家 兼收并蓄 熔铸 传统艺术 “说话” 造型方法 造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傀儡调”与闽南“鼓”、“吹”的关系
12
作者 陈志杰 《福建艺术》 2011年第6期64-65,共2页
闽南文化在承袭和发展中原优秀文化的同时.既吸纳海外文化的影响.又向东南亚与广大华人居住地辐射.长期的交流融合.使闽南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风貌。泉州“傀儡调”在闽南民间文化与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特别是其中“鼓”与... 闽南文化在承袭和发展中原优秀文化的同时.既吸纳海外文化的影响.又向东南亚与广大华人居住地辐射.长期的交流融合.使闽南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风貌。泉州“傀儡调”在闽南民间文化与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特别是其中“鼓”与“吹”的表现艺术形式。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傀儡戏乐师,包括“鼓”、“吹”师傅都熟练掌握“傀儡调”所有曲牌及民间音乐的各种乐曲的演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泉州 民间音乐 交流融合 优秀文化 音乐文化 民间文化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天乐舞千秋岁 太平歌唱万年欢——浅谈对泉州傀儡调曲牌内涵的理解
13
作者 林建裕 《艺苑》 2013年第4期91-92,共2页
泉州提线木偶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木偶戏种。"傀儡调"声腔刚健质朴、粗犷高亢,至今仍保留着300多个曲牌的旋律曲调。"傀儡调"之所以值得传承和保护,除了因为它是泉州傀儡戏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泉州提线木偶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木偶戏种。"傀儡调"声腔刚健质朴、粗犷高亢,至今仍保留着300多个曲牌的旋律曲调。"傀儡调"之所以值得传承和保护,除了因为它是泉州傀儡戏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外,还因为它自身具有历史文学的研究价值与深厚的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傀儡戏 曲牌 傀儡调音乐 撩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婴妻给我的感动与叹息——木偶戏《赵氏孤儿》程婴妻
14
作者 陈銮治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期50-50,共1页
当写下标题时,我明知大义理应高于母爱,排续于前。但作为一个母亲,我依然把母爱放在前面,且权当作是一份私心吧。记录下我演《赵氏孤儿》中程婴妻的心路历程,既是对自己近时期从艺生涯的一份小结,更怀着一份我对程妻这位伟大女性的深深... 当写下标题时,我明知大义理应高于母爱,排续于前。但作为一个母亲,我依然把母爱放在前面,且权当作是一份私心吧。记录下我演《赵氏孤儿》中程婴妻的心路历程,既是对自己近时期从艺生涯的一份小结,更怀着一份我对程妻这位伟大女性的深深崇敬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孤儿》 程英妻 木偶戏 母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线木偶形象性格塑造的实践与思考
15
作者 吴晓晖 《艺苑》 2016年第2期74-75,共2页
提线木偶是古老的汉族木偶戏的一种,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笔者从自身多年的表演实践经验出发,认为必须仔细研读剧本准确分析木偶形象性格特点,加上演员精湛的艺术表演、象征性背景和仿真道具的使用等赋予了木偶形象丰富多样的性格特... 提线木偶是古老的汉族木偶戏的一种,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笔者从自身多年的表演实践经验出发,认为必须仔细研读剧本准确分析木偶形象性格特点,加上演员精湛的艺术表演、象征性背景和仿真道具的使用等赋予了木偶形象丰富多样的性格特征,从而使提线木偶戏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线木偶 形象性格 人偶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傀儡戏助演手段发展今昔考证
16
作者 吴伟宏 《艺苑》 2013年第4期89-90,共2页
泉州傀儡戏,以其精彩绝伦的操线技艺蜚声海内外,在其千余年的不间断传承中,也创造与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从单纯的"八卦棚"到"小平台"、"中台"、"天桥高台"、"人偶同台"等。... 泉州傀儡戏,以其精彩绝伦的操线技艺蜚声海内外,在其千余年的不间断传承中,也创造与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从单纯的"八卦棚"到"小平台"、"中台"、"天桥高台"、"人偶同台"等。助演形式与表演方式相辅相承,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傀儡戏发展千百年,但时至今日,什么是表演,什么是助演,已不再有明确的界限,一体化、密不可分的表演是泉州傀儡戏走向辉煌的必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傀儡戏 提线木偶戏 助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偶演艺生涯之心得
17
作者 陈学群 《戏剧之家》 2016年第4期41-41,63,共2页
泉州提线木偶,作为福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非遗剧种中最具特色的剧种。据记载,木偶真正成为一种表演艺术,最早源于汉代的文献记载,木偶的兴盛则是在唐代。1952年泉州木偶剧团成立,泉州提线木偶戏有了一段兴盛发展的时光。八十年代末... 泉州提线木偶,作为福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非遗剧种中最具特色的剧种。据记载,木偶真正成为一种表演艺术,最早源于汉代的文献记载,木偶的兴盛则是在唐代。1952年泉州木偶剧团成立,泉州提线木偶戏有了一段兴盛发展的时光。八十年代末尽管业务上依旧蓬勃发展,但财务方面却稍微陷入了不景气的状态。九十年代以来,在王景贤团长的带领下,泉州木偶剧团厚积薄发,有股推陈出新气势,在传承千年先人智慧保留传统木偶戏的艺术特色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创新发展,让木偶戏的艺术高度登上了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偶戏 演艺生涯 表演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泉州傀儡戏的传统音乐
18
作者 许子铭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4期54-54,共1页
对于泉州傀儡戏而言,其作为一种传统性的音乐形式,具有较为浓厚的文化价值。文章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对传统音乐的文化内容进行了综合性阐述,核心目的是通过艺术文化的传承及创新,实现提升音乐艺术的稳定传承。
关键词 泉州傀儡戏 传统音乐 表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成与创新——武夷剧作社2006年学术年会纪要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怀兴 陈欣欣 +5 位作者 王景贤 王仁杰 周长赋 陈世雄 马建华 林瑞武 《福建艺术》 2006年第5期25-26,共2页
郑怀兴(仙游县剧目室一级编剧): 武夷剧社成立21年了,怀念武夷剧社刚成立时的氛围,各种观点都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个性,大家是平等的,讨论艺术观点时,各抒己见。我们是“和而不同”,希望武夷剧社讨论剧本如往常般真... 郑怀兴(仙游县剧目室一级编剧): 武夷剧社成立21年了,怀念武夷剧社刚成立时的氛围,各种观点都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个性,大家是平等的,讨论艺术观点时,各抒己见。我们是“和而不同”,希望武夷剧社讨论剧本如往常般真诚、自由和宽松。我写了一辈子戏,推崇老庄的话“无为而治”,想写就写,写戏是一种冲动一种灵感,碰到感兴趣的题材、人物才写,也从来没有思考“要为什么而写戏”。写戏只是为了兴趣,如果有功利的目标,也许能得奖,但关键还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会纪要 学术 剧作 创新 “和而不同” “无为而治” 艺术观点 仙游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美班”的“过角”规制
20
作者 陈应鸿 《福建艺术》 2011年第6期63-63,共1页
正如罗蓓先生所言.泉州傀儡戏确实是一个“异常地戏剧化,直至奇妙的境地”([美]罗蓓《舞台后的巡礼》)的古老剧种,其艺术特色鲜明.表演特点突出.并且具有中国古典戏曲的主要表现特点和艺术特征.如以人物上、下为分场方法,在以... 正如罗蓓先生所言.泉州傀儡戏确实是一个“异常地戏剧化,直至奇妙的境地”([美]罗蓓《舞台后的巡礼》)的古老剧种,其艺术特色鲜明.表演特点突出.并且具有中国古典戏曲的主要表现特点和艺术特征.如以人物上、下为分场方法,在以唱、念、做、打为表现手段的叙事构架上,灵活驾驭舞台时空的转换技巧,运用各种虚拟或指代的程式化、舞蹈化表演,创造一种抒情性、写意性、神奇性的假定环境和生活幻觉,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制 中国古典戏曲 表演特点 古老剧种 艺术特征 表现特点 艺术特色 表现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