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州山美水库一重山林相改造树种适应性试验
1
作者 许晓鹏 《福建林业》 2024年第5期45-48,共4页
为选择适合水库周边林相改造的树种,选用枫香、黄连木和黄金宝树在泉州市山美水库大坝右侧一重山林地进行试验性造林,对参试树种的林分抗逆性、生长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树种均有较强的抗风性、抗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为选择适合水库周边林相改造的树种,选用枫香、黄连木和黄金宝树在泉州市山美水库大坝右侧一重山林地进行试验性造林,对参试树种的林分抗逆性、生长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树种均有较强的抗风性、抗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但耐性相差较大,其中黄连木和黄金宝树的耐寒性差,在极端低温达到-2.0℃~-1.5℃的寒流天气下,出现轻微至中度寒害,而枫香耐寒性较强,无冻害发生;枫香保存率和生长量均最高,造林5 a,林分保存率平均达91.91%,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分别达4.27 m、4.76 cm和145.32 cm,林分树高、胸径和冠幅年生长量分别为45.4 cm、0.35 cm和19.06 cm,且无病虫害,长势较好,已形成优势种。而黄连木和黄金宝树保存率分别仅27.21%和6.91%,生长也几乎陷于停滞。综合试验分析,参试3个树种中,枫香能够较好适应库周的林地环境条件,适应性、抗逆性强,生长相对较快,适合作为闽南库区林相改造的首选推荐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美水库 林相改造 枫香 黄连木 黄金宝树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美水库两种入侵罗非鱼繁殖生物学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俊锋 王江滨 +7 位作者 刘智暘 刘俏 郭超 廖传松 李为 郭传波 张堂林 刘家寿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7-665,共9页
为比较山美水库两种入侵齐氏罗非鱼(Coptodon zillii)和伽利略罗非鱼(Sarotherodon galilaeus)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21年3—10月份在山美水库逐月采样,分析了繁殖时间、性比、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和成熟卵径等特征。结果表明,... 为比较山美水库两种入侵齐氏罗非鱼(Coptodon zillii)和伽利略罗非鱼(Sarotherodon galilaeus)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于2021年3—10月份在山美水库逐月采样,分析了繁殖时间、性比、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和成熟卵径等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均于4月份开始繁殖,齐氏罗非鱼繁殖高峰为7月,10月结束繁殖;伽利略罗非鱼繁殖高峰为6月,9月结束繁殖。齐氏罗非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4009.85±1305.69)粒、平均体重相对繁殖力为(67.32±15.63)粒/g、平均体长相对繁殖力为(31.31±5.03)粒/mm;伽利略罗非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1701.85±591.29)粒、平均体重相对繁殖力为(6.46±0.87)粒/g、平均体长相对繁殖力为(8.22±2.33)粒/mm;齐氏罗非鱼的绝对繁殖力、体重相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均显著高于伽利略罗非鱼,平均成熟卵径则显著小于伽利略罗非鱼。齐氏罗非鱼和伽利略罗非鱼繁殖群体的雌雄性比分别为1.59和1.83,两个种群的雌雄性比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偏离1﹕1。研究表明两种共同入侵的罗非鱼种群具有不同的繁殖策略,这是其成为优势鱼类类群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山美水库两种共同入侵罗非鱼种群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美水库 繁殖生物学 共同入侵 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山美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俏 刘智暘 +8 位作者 王江滨 廖传松 李俊锋 郭超 王靖斌 熊满堂 张堂林 郭传波 刘家寿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39-2054,I0017-I0019,共19页
山美水库既是福建省泉州市饮用水源地,也肩负着为台湾省金门县供水的功能,但春夏季过高的pH值影响了水库水质.为此,从2020年起,调整水库鱼类放养结构和捕捞策略,并研究鱼类群落调控后山美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响应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 山美水库既是福建省泉州市饮用水源地,也肩负着为台湾省金门县供水的功能,但春夏季过高的pH值影响了水库水质.为此,从2020年起,调整水库鱼类放养结构和捕捞策略,并研究鱼类群落调控后山美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响应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的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调查山美水库21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结果共鉴定出浮游动物68属102种,其中轮虫21属41种(40.20%),原生动物32属41种(40.20%),枝角类8属13种(12.75%),桡足类7属7种(6.86%).2020—2021年山美水库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443.05±360.02)ind./L,平均生物量为(1.21±0.27)mg/L,2021年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2020年,其中,2021年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密度分别显著高于2020年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密度,2021年库首、库中和库尾区域枝角类生物量显著高于2020年对应区域;2021年桡足类生物量显著高于2020年.春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的优势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夏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的优势种主要为轮虫.根据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评价水体营养状态,夏季山美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春、秋和冬季处于贫营养状态.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电导率、水温、溶解氧、硝态氮、透明度和高锰酸盐指数.研究表明调整鱼类放养和捕捞措施提高了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基于此提出了通过调整鱼类群落结构改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而改善水环境的建议,可为湖泊水库水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环境因子 水质评价 鱼类群落调控 响应 山美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三角典型水库藻类水华和pH对降雨气象条件的响应
4
作者 陈辉煌 金磊 +7 位作者 卢亦帆 王江滨 薛媛媛 罗安琪 王靖斌 张宏腾 Nwabuisi Simon Onyekachi 杨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649-5659,共11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台风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进而严重影响亚热带水库生态过程。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供水水库(山美水库)为例,基于连续5年(2019年至2023年)的监测数据,探讨了山美水库藻类水华和pH偏高对不同降雨气象条件的响应特征和... 全球变暖背景下,台风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进而严重影响亚热带水库生态过程。本文以福建省泉州市供水水库(山美水库)为例,基于连续5年(2019年至2023年)的监测数据,探讨了山美水库藻类水华和pH偏高对不同降雨气象条件的响应特征和机制。结果表明,山美水库藻类水华通常发生在4月至8月,主要丰度优势类群为丝状蓝藻;库区表层水pH每年超过9的天数最高为139 d,主要发生在4月至8月。真光层热分层强度(每米温差≥0.20℃)、7日内无降雨天数(无降雨天数<4 d)和总氮(<1.80 mg/L)是导致蓝藻成为丰度优势类群的显著因素。真光层热分层强度(每米温差≥0.15℃)、7日内无降雨(无降雨天数≥7 d)和总磷(≥0.034 mg/L)是导致pH大于9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揭示了降雨气象条件、蓝藻与pH的内在关系,明确了水库蓝藻优势形成和pH超标时的气象和环境因子阈值,可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闽三角城市供水水库水质安全保障与生态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亚热带水库 PH 热分层 真光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