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州市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浅议
1
作者 徐元聪 张伟明 《卫生经济研究》 2007年第2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农村合作医疗 泉州市 医疗发展 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经济体制 预防为主 个体诊所 集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例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临床分析与抗生素管理改进措施研究
2
作者 何颖 刘志勇 +3 位作者 杨汉松 蔡雅丽 许景林 陈冬梅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4,146,共8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抗生素管理改进方案对减少肠道病毒感染患儿抗生素使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诊断为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器官衰竭分为一...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抗生素管理改进方案对减少肠道病毒感染患儿抗生素使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诊断为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器官衰竭分为一般感染组和重症感染组,比较两组间患儿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共纳入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153例,主要集中在5~7月份;其中男94例、女59例;出生胎龄39.3(38.1~40.3)周,出生体重3 200.0(2 950.0~3 450.0)g;早期新生儿35例;发病日龄15.0(8.0~23.0)天。所有患儿中首发症状为发热146例,病程中出现发热152例,发热病程1.8(1.5~2.4)天。入院中位白细胞计数为5.0(3.5~7.2)×10^(9)/L,中位C反应蛋白水平2.4(0.5~7.3)mg/L;中位降钙素原水平0.2(0.1~0.3)ng/mL。一般感染组146例患儿均好转出院。7例重症感染患儿合并出血肝炎综合征4例,死亡2例;合并心肌炎3例,死亡2例。与一般感染组相比,肠道病毒重症感染组胎龄较小,病程中出现纳差反应差比例较高,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较低,乳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病毒PCR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分型共检出9种血清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3、埃可病毒12及埃可病毒30型最多见,共占62.7%。实施抗生素管理质量改进后,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抗生素使用率较低,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与改进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以轻症为主,但重症感染病死率高;轻、重症患儿在实验室检查结果上存在一定差异。肠道病毒PCR、测序分型及抗生素管理改进措施对合理诊治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临床特征 重症感染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对卵泡液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建凤 吴培雅 +7 位作者 陈丽影 王燕婷 凌幼霞 陈晓燕 陈婉真 陶萍 黄荣富 李友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颗粒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阐释胰岛素水平与PTEN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颗粒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阐释胰岛素水平与PTEN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孕因素,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输卵管阻塞或男方因素不孕),所有患者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在取卵当天收集患者FF和卵巢颗粒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患者卵巢组织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和FF中睾酮(T)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促性腺激素(Gn)总剂量和促排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患者抗缪勒管激素(AMH)和窦卵泡计数(AFC)均明显升高(P<0.05)。RT-qPCR法,PCOS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电化学发光法,PCOS组患者FF中T和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PCOS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77,P<0.001;r=0.616,P<0.001),而对照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无相关性(r=0.266,P=0.123;r=-0.214,P=0.216)。结论:PCOS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高表达PTEN可能与卵巢内局部高胰岛素水平有关,PTEN参与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液 胰岛素 颗粒细胞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哮喘在社区管理治疗中护士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苏梅玉 蔡惠玲 +2 位作者 陈志宏 杨俭治 卓志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的社区管理内容。方法:对980例哮喘儿童建立社区管理方法,包括建立和确定治疗目标,进行哮喘知识教育、药物介绍和其他方法的使用、患者规范化管理和个体化治疗。结果:80.6%以上患儿半年内未发作,给予降级治疗。结论:...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的社区管理内容。方法:对980例哮喘儿童建立社区管理方法,包括建立和确定治疗目标,进行哮喘知识教育、药物介绍和其他方法的使用、患者规范化管理和个体化治疗。结果:80.6%以上患儿半年内未发作,给予降级治疗。结论:护士在儿童哮喘社区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社区管理 护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炎平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唐晓红 陈宝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免疫功能变化与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符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诊断标准的389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并在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免疫功能变化与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符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诊断标准的389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并在治疗前、后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IFN-γ、IL-10)。结果:疱疹性咽峡炎患儿CD4+、CD4+/CD8+、IL-10明显降低,CD8+、IFN-γ明显升高,有极显著差异(P均<0.01)。应用喜炎平治疗后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利巴韦林组治疗前、后CD4+、CD4+/CD8+无明显变化(P>0.05);喜炎平组的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利巴韦林组(P均<0.01)。喜炎平组的总有效率为87.18%、利巴韦林组为77.32%,喜炎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组(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能提高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免疫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免疫功能 喜炎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龄<32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洪菲 张敏 +23 位作者 韩树萍 储晓彬 张宇涵 陈筱青 王淮燕 陈冬梅 潘兆军 叶丹妮 姜善雨 徐艳 刘松林 吴薇敏 周美云 张小华 侯玮玮 薛梅 许丽萍 徐苏晴 高艳 王伏东 吴明赴 吴新萍 张佳 许东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5-751,共7页
目的探讨胎龄<32周的早产儿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进展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江苏省新生儿围产期协作网20家医疗机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目的探讨胎龄<32周的早产儿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进展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江苏省新生儿围产期协作网20家医疗机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32周、生后3 d内第一次头颅B超提示Ⅰ、Ⅱ度PIVH,且10天内复查第二次头颅B超的早产儿临床资料。排除先天畸形、基因异常、信息不全的早产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后早期PIVH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347例早产儿资料,其中胎龄小于32周者551例,将"自Ⅰ、Ⅱ度发展为Ⅲ、Ⅳ度"的患儿纳入进展组(共29例),其余522例纳入未进展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是否多胎、1 min Apgar评分、分娩前母亲体温超过38℃、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Ⅱ,SNAP-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评分Ⅱ(Score for Neonatal Acute Physiology,Perinatal Extension,VersionⅡ,SNAPPE-Ⅱ)、早发败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休克、早产儿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生后有创机械通气、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输入血小板和血浆是早期PIVH进展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28周(OR=6.346,95%CI:2.914~13.824)、分娩前母亲体温超过38℃(OR=2.454,95%CI:1.153~5.225)是早期PIVH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龄<32周的早产儿出现PIVH早期进展的危险因素是胎龄<28周和分娩前母亲体温超过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进展 危险因素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窝沟封闭术的行为诱导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戴文平 姚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6-467,共2页
目的:探讨行为诱导在学龄前儿童窝沟封闭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50例学龄前儿童采用行为诱导进行窝沟封闭术治疗,观察其合作程度及封闭剂保留率和1年后龋病发生率。结果:干预组150例合作级别Ⅰ级32.7%,Ⅱ级58.7%,Ⅲ级8.6%;对照组Ⅰ级1... 目的:探讨行为诱导在学龄前儿童窝沟封闭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50例学龄前儿童采用行为诱导进行窝沟封闭术治疗,观察其合作程度及封闭剂保留率和1年后龋病发生率。结果:干预组150例合作级别Ⅰ级32.7%,Ⅱ级58.7%,Ⅲ级8.6%;对照组Ⅰ级12%,Ⅱ级0%,Ⅲ级88%;封闭剂保留率干预组:完全保留83.25%,部分脱落13%,完全脱落3.75%;对照组:完全保留60.06%,部分脱落27.02%,完全脱落12.38%;龋病发生率干预组1.25%,对照组5.3%。结论:行为诱导是帮助学龄前儿童完成窝沟封闭术治疗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行为诱导 窝沟封闭术 牙科畏惧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甘利欣治疗儿童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被引量:2
8
作者 方维民 吴俊峰 陈惠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7-599,共3页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HGF)联合甘利欣治疗小儿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效果。方法18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肌苷、门冬氨酸钾镁、能量合剂。治疗组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20~60mg及甘利欣注射液50~1...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HGF)联合甘利欣治疗小儿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效果。方法18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肌苷、门冬氨酸钾镁、能量合剂。治疗组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20~60mg及甘利欣注射液50~100mg各加入10%GS250ml静滴,qd,15~30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强力宁20~60ml及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ml各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qd,15~30d为一疗程,两组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63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48例,有效2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3.3%;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甘利欣治疗小儿急性乙肝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肝细胞生长素 甘利欣 病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治疗儿童急性哮喘重度发作37例
9
作者 卓志强 陈志宏 郑敬阳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 :比较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急性哮喘重度发作的疗效。方法 :急性哮喘重度发作患儿 79例 ,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7例予甲泼尼龙每次 1~ 2mg·kg 1,对照组 42例予地塞米松每次 0 .3~ 0 .5mg·kg 1,均静脉滴注 ,bid。治... 目的 :比较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急性哮喘重度发作的疗效。方法 :急性哮喘重度发作患儿 79例 ,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7例予甲泼尼龙每次 1~ 2mg·kg 1,对照组 42例予地塞米松每次 0 .3~ 0 .5mg·kg 1,均静脉滴注 ,bid。治疗 48~ 72h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优于治疗前 (P均 <0 .0 5 ) ,治疗组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 ,P均 <0 .0 1。治疗组显效 2 0例 (5 4.1% ) ,有效 16例 (4 3 .2 % ) ,无效 1例 (2 .7% ) ;对照组显效 11例 (2 6.2 % ) ,有效 2 4例(5 7.1% ) ,无效 7例 (16.7%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儿童急性哮喘重度发作效果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哮喘 儿童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内肿瘤8例误诊分析
10
作者 姚剑清 蒋翠治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诊断 误诊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早产儿生后1个月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景林 李华梅 +2 位作者 傅春燕 王赫 陈冬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317,共7页
目的了解极早产儿生后1个月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及分布特征,为益生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生后第7、14、21、28天的粪便标本行16 S rRNA高通量测序... 目的了解极早产儿生后1个月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及分布特征,为益生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生后第7、14、21、28天的粪便标本行16 S rRNA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结果共纳入极早产儿35例,男22例,女13例,出生胎龄210±11天,出生体重1419±339 g,收集粪便样本140份。在门水平上检测到的优势菌群包括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占80%以上;属水平上检测到的优势菌群主要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包括埃希菌属、梭菌属、葡萄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克雷伯杆菌属,而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均<5%。关键菌群差异分析发现,门及属水平的差异菌群主要为拟杆菌门(P=0.029)、蓝藻菌门(P=0.011)及葡萄球菌属(P=0.010)、罗氏菌属(P=0.040)。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分析发现,四个时间点Alpla多样性指数Ace值及Shanno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hao值呈逐渐下降趋势(P=0.001);四个时间点的Beta多样性分析Weighted-unifrac值分别为0.412(0.281~0.493)、0.498(0.214~0.526)、0.428(0.289~0.490)、0.143(0.077~0.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极早产儿生后7~28天肠道优势菌群从厚壁菌门逐渐转变为变形菌门,并以条件致病菌为主,而双歧杆菌属定植数量少,肠道菌群多样性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极早产儿 肠道菌群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T-联合DCE-MRI术前预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病理分级及IDH基因突变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世煌 黄日升 +2 位作者 林慧宇 丁增兴 卢丽梅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氨基质子转移(APT)成像联合DCE-MRI对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病理分级和IDH基因型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本院诊治且经病理证实的78例脑胶质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手术前均进行APT成像和DCE-MRI检查。依... 目的:探讨氨基质子转移(APT)成像联合DCE-MRI对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病理分级和IDH基因型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本院诊治且经病理证实的78例脑胶质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手术前均进行APT成像和DCE-MRI检查。依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将患者分为2组:低级别组(Ⅱ~Ⅲ级)36例,高级别组(Ⅳ级)42例;依据患者IDH基因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IDH野生型组31例,IDH突变型组47例。比较高、低病理分级组及不同IDH分型组之间病灶的APT图像信号等级(分为1~5级)和DCE-MRI参数(K_(trans)、V_(e)、rCBV、V_(p)、K_(ep)和rCBF)值的差异,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IDH突变型和野生型组之间年龄、性别、主诉、神经系统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之间年龄、性别、主诉、神经系统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高级别组中IDH野生型占比更高(P<0.05)。78例病灶的APT信号分级:1级有19例,2级3例,3级14例,4级6例,5级36例。高级别组APT图像上肿瘤的信号等级高于低级别组,IDH野生型组患者APT图像等级高于突变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参数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之间,以及IDH突变型与IDH野生型之间,K_(trans)、V_(e)和rCBV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信号等级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及IDH状态的AUC分别为0.782和0.714,K_(trans)、V_(e)和rCBV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982、0.793和0.898,鉴别IDH状态的AUC分别为0.963、0.803和0.873。结论:APT成像联合DCE-MRI定量参数能在术前较准确地预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和IDH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弥漫性胶质瘤 肿瘤分级 IDH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1
13
作者 房小斌 姚伟瑜 +3 位作者 谢钱灵 肖全胜 吴建文 李师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7-308,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用于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76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静注丙泊酚1.5mg/kg,并吸入3.5%(1&#...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用于产科麻醉的可行性。方法76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七氟醚组(S组)静注丙泊酚1.5mg/kg,并吸入3.5%(1·3MAC)七氟醚加3L/min氧吸入诱导后,插入喉罩,维持麻醉至胎儿娩出;对照组(R组)L2~3穿刺,蛛网膜下腔给予0.5%罗哌卡因10~15mg,切皮前给予丙泊酚1.5mg/kg。记录两组产妇的ECG、BP、SpO2等生命体征,记录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出生后即刻、5-min、10-min的Apgar评分。结果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两组均在5~10min。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有3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7.9%);对照组有2例(5.3%)。结论3·5%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剖宫产 APGAR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国荣 卓志强 施燕禧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Mp) 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断 MP感染 肺炎患儿 呼吸道感染 荧光定量 流行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流行性腮腺炎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玲玲 李春华 +1 位作者 陈宝川 张秀骂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即根据病情分别给予降温、止痛、降低颅内压、止惊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口服双黄连。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8...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即根据病情分别给予降温、止痛、降低颅内压、止惊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口服双黄连。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具有抑菌、抗病毒双重作用,可提高疗效,明显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 流行病 蒲地蓝口服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2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萍萍 陈宝川 +2 位作者 施月菊 苏梅玉 卓志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16-417,共2页
目的 :观察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5 9例急性喉炎患者 ,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7例 ,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1岁 10例 ,~ 3岁 10例 ,~ 14岁 7例。对照组 3 2例 ,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1岁 12例 ,... 目的 :观察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5 9例急性喉炎患者 ,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7例 ,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1岁 10例 ,~ 3岁 10例 ,~ 14岁 7例。对照组 3 2例 ,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1岁 12例 ,~ 3岁 15例 ,~ 14岁 5例。就诊时均有声嘶、咳嗽、咽痛等表现 ,重者出现三凹征 (或四凹征 )等喉梗阻症状。两组间病例数、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两组病人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及一般对症处理。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每次 1mL加生理盐水至 2mL ,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连用 2~ 3次 ,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每次 0 2 5~ 0 5mg/kg ,4~ 6h 1次 ,观察 4~ 6h。结果 :治疗组显效 14例 (占 5 1 9% ) ,有效 7例 (占 2 5 9% ) ,无效 6例 (占 2 2 2 % ) ;对照组显效 5例 (占 15 6% ) ,有效 8例 (占 2 5 0 % ) ,无效 19例 (占 5 9 4% )。χ2 =8 2 7,P <0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疗效优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副作用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 治疗 小儿急性喉炎 气雾剂 静脉滴注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刺激器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师阳 肖全胜 +2 位作者 郑清民 谢文钦 杨玉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02-302,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臂丛神经阻滞 周围神经刺激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建文 姚伟瑜 +4 位作者 李师阳 肖全胜 郑清民 房小斌 谢钱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剂量 芬太尼 小儿 全麻 术后镇痛 镇静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发作性腹痛患儿的个性、行为及家庭环境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洪峻峰 黄柏青 +1 位作者 徐晚虹 黄新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1-42,共2页
对50名反复发作性腹痛(RAP)患儿及其对照组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J)〕、Ruter儿童行为问卷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的调查。结果表明,RAP组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其EPQ(J)E分低于对照组,N... 对50名反复发作性腹痛(RAP)患儿及其对照组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J)〕、Ruter儿童行为问卷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的调查。结果表明,RAP组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其EPQ(J)E分低于对照组,N分高于对照组,FES的矛盾性、控制性得分高于对照组,而娱乐性得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别均有显著意义。提示了RAP的发病与患儿的个性、行为及其特定的家庭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个性 行为 儿童 家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春华 陈宝川 何秋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46-747,共2页
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存活早产儿54例,胎龄28~36周,按家长意愿分为抚触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抚触组在婴儿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抚触。一般在沐浴后或喂奶前安静时给予抚触,操作过程中不时与婴儿进行情感交流... 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存活早产儿54例,胎龄28~36周,按家长意愿分为抚触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抚触组在婴儿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抚触。一般在沐浴后或喂奶前安静时给予抚触,操作过程中不时与婴儿进行情感交流。每天2次,每次15rain左右。结果:两组早产儿分别于1,3,6月龄随访,抚触组生长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抚触能促进婴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和利用,有助于安定情绪和减少焦虑,有利于体重的增加,头围和身长增长也明显加速。婴儿抚触是一项有益于婴儿健康的医疗护理技术,其方法简单、有效,应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生长发育 按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