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硫铁矿的自养反硝化系统在凡纳滨对虾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曾占壮 胡大波 +1 位作者 何国森 王永峰 《渔业研究》 2025年第2期152-160,共9页
【目的】开发一种切实有效、简便可行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尾水治理技术,助推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方法】在传统的硫磺-石灰石自养反硝化反应器(SLAD)的基础上,添加硫铁矿和火山岩组成自养反硝化系统,以凡纳滨对虾养... 【目的】开发一种切实有效、简便可行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尾水治理技术,助推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方法】在传统的硫磺-石灰石自养反硝化反应器(SLAD)的基础上,添加硫铁矿和火山岩组成自养反硝化系统,以凡纳滨对虾养殖尾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系统中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连续运行该反应器40 d,观察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及其稳定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观察,利用高通量测序法对填料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加入硫铁矿和火山岩的SLAD对氮磷的去除率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至试验结束时,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和50%左右,pH值在6.4~7.0之间;系统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类型以Thiobacillus和Halothiobacillus为主,在4种填料中均有分布。【结论】加入硫铁矿和火山岩的SLAD具备高效的脱氮除磷功能,基于硫铁矿的自养反硝化系统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反硝化系统 凡纳滨对虾 养殖 尾水 硫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S和双酚AF的环境分布及微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思橙 张晓兰 +3 位作者 申秉煜 张颜 张文辉 季荣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0-804,共15页
双酚S(bisphenol S,BPS)和双酚AF(bisphenol AF,BPAF)是两种使用量最大的双酚A(bisphenol A,BPA)替代品,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和日常消费品领域,近年来在环境中被广泛检出.相较于其他双酚类物质,BPS和BPAF因其化学结构特性而难以被生物利用... 双酚S(bisphenol S,BPS)和双酚AF(bisphenol AF,BPAF)是两种使用量最大的双酚A(bisphenol A,BPA)替代品,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和日常消费品领域,近年来在环境中被广泛检出.相较于其他双酚类物质,BPS和BPAF因其化学结构特性而难以被生物利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然而,目前已有少量研究表明在土壤、沉积物和活性污泥中BPS和BPAF可被有效转化.本文在阐述环境中BPS和BPAF的来源和分布的基础上,回顾了已报道的具有转化BPS和BPAF功能的微生物,总结其转化产物和途径,并提出BPS和BPAF转化机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以期为双酚类化合物污染环境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S 双酚AF 环境分布 生物降解机制 降解菌 转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木质素混凝剂污泥脱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宇 蒋大鹏 +2 位作者 孙亿倍 胡潘 杨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9-1731,共13页
混凝调理是一种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污泥调理方法.而传统无机盐混凝剂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金属离子及高毒性单体残留等问题.本文以自然界中来源广泛的一种可再生资源——木质素为原材,以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 混凝调理是一种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污泥调理方法.而传统无机盐混凝剂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金属离子及高毒性单体残留等问题.本文以自然界中来源广泛的一种可再生资源——木质素为原材,以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改性单体,采用接枝共聚技术,制得一系列电荷密度(CD)不同的阳离子改性木质素混凝剂(LN-CD).以南京仙林某市政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活性污泥经系列LN-CD调理后的泥饼含水率(FCMC)、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和压缩系数(s),系统考察了LN-CD污泥调理性能;结合污泥絮体结构、泥饼表面形貌和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不同形态及成分含量与分布变化情况,详细讨论了LN-CD混凝剂的污泥脱水机理.研究结果表明,LN-CD具有良好的污泥调理效果,CD是影响LN-CD脱水性能的重要因素,CD越高污泥脱水效果越佳,其中经CD最高的LN-CD1调理后,FCMC、SRF、CST和s分别为:68.91%、0.89×10^(12)m·kg^(−1)、15.0 s及0.81;且获得的污泥絮体尺寸最大结构也最为紧密,污泥中不同形态EPS含量及蛋白质与多糖组分也均有效下降.这是由于LN-CD通过电中和及粘结架桥作用有效聚集污泥颗粒,对EPS结构造成破坏,释放出结合水;此外,木质素本身特有的芳环结构不仅可利用其刚性结构特征起到骨料支撑作用有利于改善泥饼可压缩性,增强其泥饼渗透性,同时其疏水性能还可通过疏水缔合作用与EPS中疏水片段结合有效压缩EPS,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污泥脱水性能.综上所述,LN-CD制备简单,绿色环保,污泥调理性能优良,其在污泥脱水中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改性木质素混凝剂 电荷密度 污泥脱水性能 胞外聚合物 脱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基质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文荟 季闻翔 +5 位作者 赵杰 韩玉泽 田业超 朱道旭 李冬梅 李爱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6-1208,共13页
人工湿地是污水生态处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湿地基质作为人工湿地的主要成分,显著影响其处理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被排放至水体中.而传统基质对抗生素等新污染物的去除存在一定局限性,铁碳微电解基质可有效弥补其不足... 人工湿地是污水生态处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湿地基质作为人工湿地的主要成分,显著影响其处理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被排放至水体中.而传统基质对抗生素等新污染物的去除存在一定局限性,铁碳微电解基质可有效弥补其不足.本文全面综述了铁碳微电解材料在人工湿地中去除污染物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其对常规污染物与新污染物去除的研究现状.此外,本文还考察了铁碳微电解基质的生态效应,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与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生态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滤池在处理含硝态氮树脂脱附液中的研究
5
作者 席瑞娇 邱玉 胡大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54-156,162,共4页
脱附液的处理处置问题是限制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中应用的重要因素,针对含硝态氮的树脂脱附液,以乙醇为碳源,结合反硝化滤池对含硝态氮的树脂脱附液进行处理,探究了不同盐浓度和不同碳氮比对系统出水COD和TN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 脱附液的处理处置问题是限制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中应用的重要因素,针对含硝态氮的树脂脱附液,以乙醇为碳源,结合反硝化滤池对含硝态氮的树脂脱附液进行处理,探究了不同盐浓度和不同碳氮比对系统出水COD和TN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浓度为15000 mg/L、碳氮比为3时,对COD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7.91%和97.80%,出水情况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脱附液 反硝化滤池 硝态氮 反硝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信息学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的化学品非靶向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申珊齐 李爱民 +5 位作者 黄雅娟 施鹏 潘旸 李文涛 张怀成 吴几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35-3143,共9页
化学工业的发展使得环境介质中未知化合物数目巨大,对其进行识别是认识其环境风险进而开发削减策略的关键.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是化合物识别的常用技术,该技术采集的数据一般较复杂,需要适当的数据解析手段方能呈现复杂环境样品中的... 化学工业的发展使得环境介质中未知化合物数目巨大,对其进行识别是认识其环境风险进而开发削减策略的关键.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是化合物识别的常用技术,该技术采集的数据一般较复杂,需要适当的数据解析手段方能呈现复杂环境样品中的化合物信息,化学信息学在高分辨质谱非靶向筛查中的发展为化合物结构解析提供了可能.本文综述了化学信息学在非靶向筛查中的应用.基于非靶向筛查流程中的峰提取、去冗余、特征峰筛选、注释与结构确定步骤,从涉及的算法、软件、化合物数据库、谱图数据库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算法和软件工具的参数优化和数据处理一致性进行了阐述.本综述为更好的进行高分辨质谱数据非靶向处理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数据 化学信息学 非靶向筛查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钛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去除 被引量:2
7
作者 常慊慊 高博强 +2 位作者 刘波 龙超 杨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80-2192,共13页
本文以一种绿色环保且来源广泛的天然高分子单宁酸(TA)为原材料,四氯化钛为改性剂,一步法制得一系列单宁酸-钛(TA-Ti)复合吸附剂.首先通过多种表征技术考察了吸附剂的分子结构及其表面微观形貌等;针对目前在地表水中已发现的氟喹诺酮类... 本文以一种绿色环保且来源广泛的天然高分子单宁酸(TA)为原材料,四氯化钛为改性剂,一步法制得一系列单宁酸-钛(TA-Ti)复合吸附剂.首先通过多种表征技术考察了吸附剂的分子结构及其表面微观形貌等;针对目前在地表水中已发现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以氧氟沙星(OFL)为代表,系统研究了TA-Ti对OFL的吸附性能,详细考察了溶液pH、污染物浓度、吸附时间及不同共存物等对TA-Ti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具有与OFL相似结构的FQs及其两种亚结构类似物的吸附效果进行对比,结合吸附前后吸附剂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谱图的变化,以及吸附动力学与等温吸附模型分析等,深入探讨了TA-Ti对OFL的吸附机制.TA可通过静电吸引、氢键、负电荷辅助氢键及π—π相互作用等与FQs作用;此外,钛离子不仅作为TA的交联剂,同时还可通过螯合作用协同吸附FQs,有效提高TA对FQs的吸附性能,对OFL理论最优吸附量为1.028 mmol·g^(−1).本文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高效吸附剂材料,可有效地净化FQs有机微污染水体,提高用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氧氟沙星 单宁酸 钛离子 吸附性能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重金属对土壤中四溴双酚A环境归趋的影响
8
作者 辜建强 王永峰 季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42-2250,共9页
四溴双酚A(TBBPA)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情况常见于电子电器拆解厂或回收站周边土壤,而重金属对TBBPA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转化和残留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利用14C标记的TBBPA来探索不同浓度水平重金属(Cu、Cd和Zn)对两种土壤(红壤和乌栅... 四溴双酚A(TBBPA)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情况常见于电子电器拆解厂或回收站周边土壤,而重金属对TBBPA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转化和残留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利用14C标记的TBBPA来探索不同浓度水平重金属(Cu、Cd和Zn)对两种土壤(红壤和乌栅土)中TBBPA降解转化、矿化、不可提取态残留形成等环境行为的影响.经60 d培养,乌栅土中92.2%±0.5%的TBBPA被转化为不可提取态残留或代谢产物,其中7.2%±0.8%被彻底矿化为CO_(2);灭菌作用极大地抑制了乌栅土中TBBPA不可提取态残留的形成(由77.2%降至9.9%),表明土壤微生物在不可提取态残留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而红壤中仅有9.9%±0.5%的TBBPA被转化成不可提取态残留,<0.5%被矿化为CO_(2),与灭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当土壤重金属(>500μmol·kg^(−1))存在时,乌栅土中TBBPA矿化和不可提取态残留形成率分别降低14%—78%和31%—86%,而可提取态TBBPA(即生物可利用态)增加0.5—4.4倍,其中水溶态残留增加0.3—1.5倍,进而增加TBBPA在土壤中的持久性和生物有效性.随着重金属浓度增加,其对TBBPA降解转化的抑制效果也显著增强,在相同摩尔浓度下,不同重金属的抑制效应强度为Cd>Cu≈Zn;而在工业用地土壤重金属背景浓度范围内,Cu和Zn的抑制效应则远高于Cd.本研究结果为正确评价重金属和TBBPA复合污染土壤中TBBPA的环境行为和风险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重金属 环境归趋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