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泉州石井口岸的入境伴侣动物检疫监管实践分析
1
作者 过赋文 杨英莹 常凯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9期44-46,共3页
近年来,由于携带伴侣动物入境的人员越来越多,如何把好国门,防范入境伴侣动物携带疫病传入我国,成为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泉州石井口岸入境伴侣动物检疫监管工作实践中面临的,难以核查检疫证书真实性、缺乏指... 近年来,由于携带伴侣动物入境的人员越来越多,如何把好国门,防范入境伴侣动物携带疫病传入我国,成为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泉州石井口岸入境伴侣动物检疫监管工作实践中面临的,难以核查检疫证书真实性、缺乏指定隔离场以及走私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国际及地区协作,运用信息化手段核实检疫证书、完善直属局内的入境检疫指定隔离场、加强直属局之间的协作、加强与口岸联检部门的协作等对策,以期对我国现行入境伴侣动物的检疫监管措施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伴侣动物 福建省 检疫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泉州石井口岸旅检截获疫情分析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过赋文 郑华 +3 位作者 常凯 王飞龙 杨英莹 雷陆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154-156,共3页
分析了2011—2015年泉州石井口岸截获疫情情况:该口岸入境旅客大部分为台胞,节假日期间来大陆探亲访友时常携带水果、肉制品及水产品等禁止入境物入境,从截获物中检出的有害生物主要为昆虫和真菌,检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为大洋臀纹粉... 分析了2011—2015年泉州石井口岸截获疫情情况:该口岸入境旅客大部分为台胞,节假日期间来大陆探亲访友时常携带水果、肉制品及水产品等禁止入境物入境,从截获物中检出的有害生物主要为昆虫和真菌,检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为大洋臀纹粉蚧、橘小实蝇,而检出这2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截获物种类(寄主)主要为莲雾、芭乐、释迦等;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石井 疫情分析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检疫犬对禁止入境物的截获率 被引量:1
3
作者 常凯 单娇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9期39-40,共2页
在出入境旅客携带物、邮寄物检疫查验工作中,传统的检疫查验手段主要是人工查验和X光机查验,这两种检验检疫手段在加强入境旅检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防止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1]。但是,随着近年来出入境人员数量的攀升,口岸一... 在出入境旅客携带物、邮寄物检疫查验工作中,传统的检疫查验手段主要是人工查验和X光机查验,这两种检验检疫手段在加强入境旅检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防止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1]。但是,随着近年来出入境人员数量的攀升,口岸一线检验检疫人员明显不足,这种检验模式显然亟待改革。"必须开发新的手段用于口岸检疫工作,加强口岸查验力度,切实做好旅客携带物的检验检疫工作,防控国内外疫病疫情传入。"面对日益繁重的口岸旅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入境人员 检疫犬 检验检疫工作 截获率 旅客携带物 外来有害生物 检疫人员 口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泉州出口胡萝卜产业发展战略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守平 廖鲁兴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8期5-5,32,共2页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近十年来,泉州市承接厦门地区绿色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胡萝卜种植和加工,胡萝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泉州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近十年来,泉州市承接厦门地区绿色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胡萝卜种植和加工,胡萝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泉州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为加快出口胡萝卜产业集群发展,泉州检验检疫局深入企业和基地开展了专题调研,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优势 小人参 劳动力转移 农业生产 发展战略 厦门地区 集群规模 亚热带海洋性 安全监管体系 技术性贸易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春大豆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明松 吴俐 +3 位作者 吕美琴 康蓉蓉 王金线 曾红英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24-529,共6页
采用表型和SSR标记对23份福建省春大豆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6.56%,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29,聚类分析将23份种质资源聚为3大类;SSR分子标记分析,23份种质中共检测到16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 采用表型和SSR标记对23份福建省春大豆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6.56%,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29,聚类分析将23份种质资源聚为3大类;SSR分子标记分析,23份种质中共检测到16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系数为3.26,有效等位变异系数为2.286。PIC变幅为0.131 8~0.728 5,平均值为0.454 9。Shannon-Weaver指数平均值为0.899 5,成对相似系数范围为0.194 4~0.725 2,平均相似系数为0.450 9,基于SSR分子标记结果的聚类也将23份材料聚为3大类,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表型性状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境盐渍牛皮的检疫监管风险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小伟 蔡水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8期45-46,49,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进境盐渍牛皮的生产工艺及我国针对相应产品制定的法律法规情况,从商品学因素和监管工作两个方面阐述了盐渍牛皮进口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以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盐渍牛皮进口管理工作为例,提出了降低主管机构风险及管理... 本文简要介绍了进境盐渍牛皮的生产工艺及我国针对相应产品制定的法律法规情况,从商品学因素和监管工作两个方面阐述了盐渍牛皮进口可能存在的风险。最后以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盐渍牛皮进口管理工作为例,提出了降低主管机构风险及管理相对人风险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境盐渍牛皮 进口 风险分析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涂膜处理对紫金春甜桔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丘苑新 曾晓房 +2 位作者 高苏娟 黄文臣 林春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8-331,共4页
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紫金春甜桔采后的保鲜效果,测定贮存过程中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室温贮存54d内,适宜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有效减缓果实中水分的散失,促进春甜桔总糖的积累,减缓果实中可滴定酸和VC的降解。其... 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紫金春甜桔采后的保鲜效果,测定贮存过程中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室温贮存54d内,适宜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有效减缓果实中水分的散失,促进春甜桔总糖的积累,减缓果实中可滴定酸和VC的降解。其中以1.0%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保鲜效果最好,贮藏54d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原有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春甜桔 壳聚糖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测定皮革及皮革制品中苯酚含量 被引量:9
8
作者 戴金兰 刘军红 +2 位作者 梁震 陈学灿 涂满娣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37,45,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皮革及皮革制品中的苯酚含量。通过优化色谱条件、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条件,建立了皮革中苯酚含量的检测方法。苯酚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10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0.04 mg/...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皮革及皮革制品中的苯酚含量。通过优化色谱条件、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条件,建立了皮革中苯酚含量的检测方法。苯酚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10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0.04 mg/kg,平均回收率为85%~107.2%,相对标准偏差(RSDs, n=6)为3.01%~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苯酚含量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籽油及茶皂素复合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琴 黄伙水 +1 位作者 陈明 陈晓旭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3-608,共6页
采用果胶酶开展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及茶皂素工艺研究,单因素实验探索酶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料液比等对油得率及副产物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心组合试验,进行响应面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为R=-61.3... 采用果胶酶开展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及茶皂素工艺研究,单因素实验探索酶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料液比等对油得率及副产物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心组合试验,进行响应面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为R=-61.384+0.719A+2.994B+4.829C+3.475D+0.015AB+0.075AD+0.045BC+0.065BD-0.122A2-0.040B2-0.913C2-0.663D2;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8 h、料液比1∶5.3(g∶mL)、果胶酶添加量7.3 mL(0.2%),验证试验茶叶籽油得率为27.0%,为茶叶籽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油 水酶法 果胶酶 茶皂素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对茶树品种肉桂鲜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泉宾 孙威江 黄伙水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6-361,共6页
以茶树品种肉桂为材料,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对鲜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0 mL·hm-2高效氯氰菊酯处理的新梢第1、2、3叶粗纤维含量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第4叶显著大于对照;1200 mL·hm-2高效氯氰菊酯处理的第1、2叶粗纤维含量显著... 以茶树品种肉桂为材料,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对鲜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0 mL·hm-2高效氯氰菊酯处理的新梢第1、2、3叶粗纤维含量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第4叶显著大于对照;1200 mL·hm-2高效氯氰菊酯处理的第1、2叶粗纤维含量显著小于对照,第3叶显著大于对照,第4叶差异不显著.以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总糖、水浸出物、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茶多酚/氨基酸,(氨基酸+可溶性总糖)/茶多酚8个因子作为评判指标,模糊综合评判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鲜叶生化品质下降,用量越大,生化品质下降越大.不同处理的鲜叶共检测到48种香气成分,相同成分有10种,乌龙茶特征香气成分α-法尼烯含量高低为:600 mL·hm-2高效氯氰菊酯>对照>1200 mL·hm-2高效氯氰菊酯,橙花叔醇含量高低为:600 mL·hm-2高效氯氰菊酯>1200 mL·hm-2高效氯氰菊酯>对照,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影响鲜叶香气的成分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农药 茶树 鲜叶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丽蓉 常凯 +1 位作者 吴娟 单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5期53-55,共3页
对从济南某猪场急性死亡的病例中分离得到的阳性球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及序列测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特性符合链球菌2型的特点。PCR扩增出现长度为675bp的目的条带,其核苷酸序列与Geneb... 对从济南某猪场急性死亡的病例中分离得到的阳性球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及序列测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形态、培养特性及生化特性符合链球菌2型的特点。PCR扩增出现长度为675bp的目的条带,其核苷酸序列与Genebank中猪链球菌2型参考菌株的同源性高达98%~100%。药敏试验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恩诺沙星、青霉素、万古霉素、阿莫西林高度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能100%致死小白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生化试验 PCR 药敏试验 动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对茶树鲜叶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泉宾 黄伙水 孙威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237-1241,共5页
以乌龙茶品种肉桂、黄棪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探讨茶园常用的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对秋茶鲜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喷施茶树后,鲜叶香气总量下降,数量减少;肉桂品种鲜叶香气总量下... 以乌龙茶品种肉桂、黄棪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探讨茶园常用的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对秋茶鲜叶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喷施茶树后,鲜叶香气总量下降,数量减少;肉桂品种鲜叶香气总量下降30.67%,黄棪品种鲜叶香气总量下降52.92%,乌龙茶特征性香气物质α-法尼烯、橙花叔醇在肉桂品种鲜叶中的含量分别下降24.62%、26.28%,在黄棪品种鲜叶中的含量分别下降54.12%、100%;鲜叶粗纤维含量下降。相同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鲜叶叶片厚度越薄受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茶树 鲜叶 香气 PDMS-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小明 吕翠 +1 位作者 常凯 单娇 《湖北畜牧兽医》 2013年第8期85-87,共3页
猪瘟一直以来是影响世界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分析了导致猪只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包括猪只因素、饲养管理的因素、疾病因素、滥用药物以及疫苗本身原因等,提出了应对猪瘟免疫失败的对策,从而为根除猪瘟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瘟 免疫失败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锌指蛋白基因OsZFP1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贺 韩艺娟 +5 位作者 林艺娟 刘丽华 张承康 张连虎 王宗华 鲁国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稻瘟病菌丝氨酸蛋白酶MoSp1在水稻中的互作蛋白OsZfp1,为含有环指结构域的C3HC4型锌指蛋白。对稻瘟病菌侵染过程中OsZFP1基因的表达动态分析表明,OsZFP1基因表达水平在稻瘟病菌Guy11孢子悬浮液接种水稻后缓慢升高,...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稻瘟病菌丝氨酸蛋白酶MoSp1在水稻中的互作蛋白OsZfp1,为含有环指结构域的C3HC4型锌指蛋白。对稻瘟病菌侵染过程中OsZFP1基因的表达动态分析表明,OsZFP1基因表达水平在稻瘟病菌Guy11孢子悬浮液接种水稻后缓慢升高,接种后18h达到最高峰,约为3.8倍,这表明该基因响应稻瘟病菌的侵染。利用改进的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成功获得OsZFP1基因的过表达植株。抗性分析表明OsZFP1过表达植株的整体抗稻瘟病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说明OsZFP1基因在水稻抵抗稻瘟病菌侵染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锌指蛋白 转基因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莴苣及其近似种间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玲 虞赟 +3 位作者 陈智明 王德玲 沈建国 伏建国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77-1081,共5页
利用PCR方法对野莴苣及其11种近似种DNA进行扩增,获得ITS、matK和rbcL序列,分析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图谱,探讨野莴苣及其近似种的亲缘关系。通过野莴苣及其近似种ITS序列分析发现:野莴苣和生菜、莴苣、毒莴苣的相似性分别为93.6%、93... 利用PCR方法对野莴苣及其11种近似种DNA进行扩增,获得ITS、matK和rbcL序列,分析遗传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图谱,探讨野莴苣及其近似种的亲缘关系。通过野莴苣及其近似种ITS序列分析发现:野莴苣和生菜、莴苣、毒莴苣的相似性分别为93.6%、93.1%、92.6%,野莴苣与乳苣的相似性仅为87.8%;matK序列研究发现:野莴苣和生菜、莴苣、毒莴苣的相似性分别为99.2%、99.0%、99.1%,而野莴苣与乳苣的相似性仅为98.3%,结果表明,野莴苣与莴苣属的生菜、莴苣、毒莴苣的亲缘关系更近,与乳苣属的乳苣亲缘关系次之。通过对比rbcL序列发现:野莴苣和生菜相似度达100%,与莴苣、翅果菊、毒莴苣、刺毛莴苣、宿根莴苣的相似度均达99.7%,而野莴苣与乳苣的相似度却为99.4%,将野莴苣归为莴苣属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莴苣 近似种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贯小绿叶蝉蜕皮、羽化及孵化节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永梅 施龙清 +2 位作者 谢明福 黄伙水 杨广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5-630,共6页
通过室内单头饲养小贯小绿叶蝉,观察了其蜕皮、羽化及孵化的时间规律.结果表明,1龄若虫蜕皮时间为(4.83±0.13)min,2龄若虫为(5.14±0.13)min,3龄若虫为(5.07±0.11)min,4龄若虫为(5.64±0.17)min;1、2龄若虫蜕皮数量在... 通过室内单头饲养小贯小绿叶蝉,观察了其蜕皮、羽化及孵化的时间规律.结果表明,1龄若虫蜕皮时间为(4.83±0.13)min,2龄若虫为(5.14±0.13)min,3龄若虫为(5.07±0.11)min,4龄若虫为(5.64±0.17)min;1、2龄若虫蜕皮数量在24 h内分布比较均匀,3龄若虫蜕皮时间集中在2:00-4:00,4龄若虫多在4:00-7:00和16:00-19:00蜕皮.雌虫羽化时蜕皮过程持续(8.15±0.18)min,雄虫持续(8.02±0.21)min;雌虫整个羽化过程需要(16.82±0.27)min,雄虫需要(16.15±0.29)min,雌雄虫间无显著差异;雌雄虫羽化高峰分别在5:00-12:00和4:00-11:00.卵孵化持续时间为(7.42±0.52)min,孵化的高峰出现在5:00-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贯小绿叶蝉 蜕皮 羽化 孵化 历期 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西岛九孔鲍养殖水体中细菌胞外产物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庆东 林春滢 +2 位作者 刘大伟 陈华 蔡俊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9-282,共4页
2004年11月,自海南西岛的鲍养殖水体中分离出90株菌株。TCBS和2116E培养基分别分离40株(弧菌)和50株(异养菌)。比较了不同分离方法所得到的2批菌株分泌胞外产物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鲍苗掉板死亡期间,养殖水体中TCBS培养基分离的菌株... 2004年11月,自海南西岛的鲍养殖水体中分离出90株菌株。TCBS和2116E培养基分别分离40株(弧菌)和50株(异养菌)。比较了不同分离方法所得到的2批菌株分泌胞外产物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鲍苗掉板死亡期间,养殖水体中TCBS培养基分离的菌株能分泌脂肪酶、淀粉酶、磷脂酶和明胶酶的比例总体上高于2116E培养基分离的菌株,2116E培养基分离的菌株中能分泌溶血素的比例要略高于TCBS培养基分离的菌株。总体上,后者具有较强分泌胞外产物的能力。因此,这部分具有较强分泌胞外产物能力的菌株应视为鲍苗的潜在致病菌。此外,在对鲍的细菌性病害研究中,除了具有较强分泌胞外产物的菌株外,养殖环境中的菌群结构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体 弧菌 异养细菌 致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亦军 白婷婷 +5 位作者 孙威江 张春 黄伙水 吴洪成 林锻炼 陈磊 《中国茶叶加工》 2011年第3期15-17,共3页
我国茶叶稀土超标较严重。本文主要研究了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加工过程各工序存在不显著相关的关系。因此,加工过程对茶叶稀土含量影响不大。乌龙茶加工过程不是导致茶叶稀土含量高的原因。
关键词 乌龙茶 加工 稀土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茶叶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45
19
作者 荣杰峰 韦航 +2 位作者 黄伙水 李亦军 许美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5,共8页
建立了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吸附剂的改进Qu ECh ERS方法,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检测茶叶中24种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茶叶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经正己烷-丙酮(2∶1)提取,以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OH)和N-... 建立了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吸附剂的改进Qu ECh ERS方法,联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检测茶叶中24种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茶叶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经正己烷-丙酮(2∶1)提取,以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OH)和N-丙基乙二胺键合固相吸附剂(PSA)吸附提取液中的杂质,提取液离心后过滤,经气相色谱-电子轰击源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研究了不同吸附剂种类、提取溶剂、吸附剂用量对提取净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目标物质在0.01~0.5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空白茶叶样品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8.6%~109.6%,相对标准偏差(n=5)为2.1%~9.3%;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02~0.050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成本低,能满足茶叶中常见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特别适合在小型实验室和企业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分散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茶叶 有机氯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21种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34
20
作者 荣杰峰 韦航 +2 位作者 李亦军 黄伙水 许美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4-201,共8页
建立了用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OH)、N-丙基乙二胺键合固相吸附剂(PSA)和MgSO4作为吸附剂的改进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快速检测茶叶中21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茶叶中残留的农药经正己烷-丙酮(2∶1,v/v)混合溶剂提取,以MWCNTs... 建立了用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OH)、N-丙基乙二胺键合固相吸附剂(PSA)和MgSO4作为吸附剂的改进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快速检测茶叶中21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茶叶中残留的农药经正己烷-丙酮(2∶1,v/v)混合溶剂提取,以MWCNTs-OH、PSA和MgSO4去除杂质,离心、过滤后经气相色谱-电子轰击源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0.01~0.50 mg/k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空白茶叶样品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1.5%~109.4%,相对标准偏差(n=5)为2.3%~10.6%,定量限为0.001~0.040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成本低,能满足茶叶中常见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分散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有机磷农药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