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制造业全产业链部门结构演化与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涛 李思瑶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1,共6页
我国制造业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但在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为实现制造业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文章以制造业全产业链部门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依据贪心算法改进的平均波及步数(APL)模... 我国制造业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但在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为实现制造业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文章以制造业全产业链部门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依据贪心算法改进的平均波及步数(APL)模型,构建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20年的制造业全产业链部门结构图,并进行演化趋势分析;进一步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探究我国制造业全产业链各部门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制造业全产业链上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广泛和复杂,整个演化过程具有延链、稳链、强链特征,并呈现向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全产业链 投入产出 APL模型 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区域绿色物流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与多元路径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旭 田明骏 +1 位作者 陈泓竹 赵占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区域绿色物流是推进物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高级化的关键目标与突破口。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中国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组态视角探究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区域绿色物流的多重并发因果... 区域绿色物流是推进物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高级化的关键目标与突破口。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中国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组态视角探究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区域绿色物流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与多元实现路径。结果显示:高质量发展各要素对区域绿色物流的影响具有多重并发性与地域差异性。其中,激发高水平区域绿色物流的驱动路径包括四条三类,创新是关键驱动力量;导致非高水平区域绿色物流的制约路径有五条两类,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区域绿色物流水平应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全方位提升物流创新能力,从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加强创新与绿色的多维度互动,从各地不同情况出发制定差异化提升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色物流 高质量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轮毂造型感性意象预测研究
3
作者 孙利 张宇彤 +2 位作者 吴俭涛 覃忠志 晁佳媛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3-211,共9页
为改善当前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 vehicle, NEV)轮毂造型设计中情感意象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 KE)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收集NEV轮毂样本,采用造型分析法解构轮毂造型特征;采用词对主题模型(biterm topic ... 为改善当前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 vehicle, NEV)轮毂造型设计中情感意象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 KE)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收集NEV轮毂样本,采用造型分析法解构轮毂造型特征;采用词对主题模型(biterm topic model, BTM)从在线评论文本数据中深入挖掘用户感性意象,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提取代表性感性语汇;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构建关联模型,捕捉轮毂造型特征与感性意象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分别优化BPNN预测性能;通过误差比较法对不同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PSO-BPNN在预测精度、鲁棒性等方面均优于BPNN和GA-BPNN,可有效提升造型意象预测精度,为NEV轮毂的情感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轮毂 造型设计 感性意象预测 词对主题模型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质生产力多因素交互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旭 刘唱 +1 位作者 胡文晓 袁旭梅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7,共10页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我国当下关注的关键议题,也是亟须探究的重要命题。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本文构建广义相加模型(GAM)探讨创新生产力、技术生产力、资源节约型生产力、环境友好型生产力、数字产业生产力和产业...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我国当下关注的关键议题,也是亟须探究的重要命题。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本文构建广义相加模型(GAM)探讨创新生产力、技术生产力、资源节约型生产力、环境友好型生产力、数字产业生产力和产业数字生产力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因素交互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各因素对新质生产力均具有非线性正向效应;多因素共同影响新质生产力且存在非线性交互作用,其中资源节约型生产力是主导影响因素;因素间的交互效应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创新生产力、数字产业生产力与其他因素结合时产生的影响差异最为明显。基于此,提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启示。本文研究有利于拓展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的理论研究,为政府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广义相加模型(GAM) 全要素生产率 多因素影响 交互作用 资源节约型生产力 创新生产力 数字产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