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捕食作用
1
作者 陈文书 梁一鸣 +4 位作者 高朋 温晓蕾 齐慧霞 姚姮 高素红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3-600,共8页
为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栗斑蚜Tuberculatus castanocallis的控害潜能,室内研究了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干扰反应。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对栗斑蚜... 为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栗斑蚜Tuberculatus castanocallis的控害潜能,室内研究了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干扰反应。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对栗斑蚜的日最大理论捕食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4龄幼虫(447.97头)、雌成虫(387.53头)、雄成虫(379.73头)、3龄幼虫(243.45头)、2龄幼虫(122.75头)和1龄幼虫(62.62头)。异色瓢虫的寻找效应随着栗斑蚜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异色瓢虫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单头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逐渐减少,分摊竞争强度逐渐增大,符合Hassell干扰模型,不同虫态异色瓢虫其自身密度对栗斑蚜捕食作用均有明显的干扰效应,其干扰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4龄幼虫(0.7257)、雌成虫(0.6907)、雄成虫(0.6703)、3龄幼虫(0.6387)、2龄幼虫(0.3425)和1龄幼虫(0.3392)。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栗斑蚜具有较好的控害潜力,为高效利用异色瓢虫田间防治栗斑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斑蚜 异色瓢虫 捕食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干扰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