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中部地区野生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与产区评价
1
作者 陈圣天 袁雅琪 +8 位作者 晏巢 郭红艳 曹林青 葛晓宁 王金凤 王佳 何铁定 黎芳 邹佳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9-1521,共13页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重要木本油料植物,调查并收集江西省中部地区吉安、抚州、新余三地市的野生油茶种质资源,探究野生油茶丰富遗传多样性是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研究基... 【目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重要木本油料植物,调查并收集江西省中部地区吉安、抚州、新余三地市的野生油茶种质资源,探究野生油茶丰富遗传多样性是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研究基于江西省中部地区丰富油茶资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5个不同产区的野生油茶叶片和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及筛选,探讨影响油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江西省中部地区野生油茶主要分布于远离人类活动区域的海拔600 m低山丘陵地带,但大多因缺乏人工管护以致产量低下。不同产区各性状变异程度显著不同,抚州地区叶片遗传性丰富,以FZ-2表现最为突出;新余地区果实性状变异系数较高;JA-6在果实大小方面显著优于其他产区,JA-2果实形状方面遗传物质丰富。叶片各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叶长、叶面积与果实大小性状呈弱正相关,与干籽出仁率呈显著负相关性;果皮厚度、单果种子数与干籽出仁率呈负相关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646%,主成分1代表果实大小因子,主成分2代表种子充实程度,主成分3则表征叶片性状;聚类分析将15个产区划分为3大类群,其中JA-6、JA-7、FZ-4综合表现较好,FZ-5、JA-5种子饱满,XY-1出仁率高。【结论】江西省中部地区野生油茶种质资源丰富,为选育高产优良品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物质基础,应根据不同育种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研究产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油茶 种质资源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江西10个油茶农家品种基因组大小测定
2
作者 周文才 幸伟年 +2 位作者 何小三 温强 左继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4,21,共5页
油茶农家品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地方特色,是油茶育种的重要资源,然而目前有关油茶的遗传基础研究较少。为了探明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为油茶农家品种的遗传评价与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文章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江西省10个油茶农家... 油茶农家品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地方特色,是油茶育种的重要资源,然而目前有关油茶的遗传基础研究较少。为了探明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为油茶农家品种的遗传评价与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文章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江西省10个油茶农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江西油茶农家品种白皮中子、观音桃、茅岗大果、珍珠子、二水桃、霜降红皮、赣萍茶、石市红皮、遂中子、夏讲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5 480.06、8 531.31、8 751.11、8 545.69、8 422.12、8 756.84、8 477.28、8 591.20、8 763.49、8 684.92 Mb,白皮中子的基因组大小接近其他农家品种的2/3,赣石84-8的基因组大小与除白皮中子外的其他油茶农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农家品种 基因组大小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杂交子代的表型性状及其SSR分子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文才 田仟仟 +2 位作者 李田 黄彬 温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9-1277,共9页
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种仁含油率和油酸含量高,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和抗性。为了利用浙江红花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的优点,培育优良种质材料,该研究对浙江红花油茶与广宁红花油茶的45个F_(1)杂... 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种仁含油率和油酸含量高,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和抗性。为了利用浙江红花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的优点,培育优良种质材料,该研究对浙江红花油茶与广宁红花油茶的45个F_(1)杂交子代进行表型性状分析,以掌握杂交子代的表型性状情况,同时利用SSR标记对其进行杂种真伪鉴定,并筛选可用于油茶杂交子代鉴定的SSR标记。结果表明:(1)浙江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的F_(1)子代表现为树形高大、生长迅速且其叶脉、萼片、柱头均倾向于父本广宁红花油茶的性状,而花和叶片形态等性状与母本浙江红花油茶接近,叶片颜色与大小等特征介于双亲特征之间。(2)从32个SSR标记中筛选出了8个可区分双亲且能明确杂交子代来源的完全互补型标记,用于开展杂交子代鉴定,其中7个标记杂种鉴定效率高达100%,1个标记杂种鉴定效率为55.56%;8个标记相互补充鉴定出45个杂交子代全是真杂种。(3)8个SSR标记对杂交子代进行的鉴定能力验证表明,利用这些SSR标记鉴定油茶杂交子代是可行的。该研究结果为油茶物种间的杂交育种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后续油茶物种间的杂交子代SSR标记鉴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油茶 杂交子代鉴定 SSR标记 表型性状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染色体核型分析
4
作者 贺义昌 陈忠 +3 位作者 李晚根 涂业苟 叶甜甜 左继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鉴定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的亲缘关系,揭示其遗传多样性,获得种质资源研究和遗传育种基础数据。【方法】以江西省主栽的4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波尼’‘威奇塔’‘金华’‘肖尼’为研究材料,采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对其染色体数... 【目的】鉴定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的亲缘关系,揭示其遗传多样性,获得种质资源研究和遗传育种基础数据。【方法】以江西省主栽的4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波尼’‘威奇塔’‘金华’‘肖尼’为研究材料,采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对其染色体数目、核型公式、染色体长短、核型对称性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染色体长度组成等指标进行研究,并对其核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4个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32,染色体数目稳定;‘波尼’‘威奇塔’和‘金华’染色体核型类型均为2B型,‘肖尼’染色体核型为2A型;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范围为1.93~2.78,平均臂比范围为1.83~2.23,核型不对称系数范围为61.66%~66.08%;从进化角度来看,4个品种的薄壳山核桃进化程度比较高,进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波尼’‘金华’‘肖尼’‘威奇塔’;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波尼’‘金华’和‘肖尼’的遗传距离最小,‘威奇塔’与其他品种的遗传距离最大。【结论】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遗传特性具有明显差异,这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和良种培育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染色体 核型分析 核型不对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和改良剂对镉有效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
作者 王皓 张茜 +9 位作者 余雅迪 徐昕彤 李爱新 易盛昌 黄弘远 刘熹 刘亮英 王书丽 贺磊 张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3-1085,共13页
土壤镉(Cd)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影响土壤质量、农业生产力、人体健康和全球气候变化的2个环境问题,研究镉污染治理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土壤改良策略意义重大。生物质炭(CS)因特殊的结构及优良的性能被广泛用作土壤改良剂,沸石(Zeo)和羟基... 土壤镉(Cd)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影响土壤质量、农业生产力、人体健康和全球气候变化的2个环境问题,研究镉污染治理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土壤改良策略意义重大。生物质炭(CS)因特殊的结构及优良的性能被广泛用作土壤改良剂,沸石(Zeo)和羟基磷灰石(HAP)因优良的离子吸附能力被普遍应用于重金属污染修复。水分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有显著影响,可以改变土壤中镉的迁移和分配从而影响植物对镉的吸收和利用。不同土壤改良剂与水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共同影响土壤镉有效性和温室气体排放。该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油茶壳生物质炭、沸石和羟基磷灰石3种土壤改良剂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土壤镉有效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外源镉(30 mg·kg^(-1)CdCl_(2))浓度下,添加羟基磷灰石可显著降低土壤N_(2)O排放速率(96.14%~99.18%),沸石效果次之。添加羟基磷灰石显著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43.54%~64.64%),但显著提高了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速率。施加羟基磷灰石可有效治理土壤镉污染,降低N_(2)O排放速率,可在酸性镉污染土壤中重点应用。针对CO_(2)和CH_(4)镉污染土壤排放源,在水分含量较高的土壤中施加沸石效果最佳。未来可以探究羟基磷灰石与其他土壤改良剂的协同效应,以达到既可减排温室气体,又可修复土壤镉污染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土壤改良剂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配比对薄壳山核桃幼林和成林经济性状的影响
6
作者 叶甜甜 王波 +4 位作者 贺义昌 冯资娟 黄建建 聂秋明 左继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7-32,73,共7页
【目的】明确薄壳山核桃幼林期和成林期的施肥配比。【方法】以‘波尼’薄壳山核桃的4年生幼林与9年生成林为试材,于2023年开展氮肥、磷肥、钾肥、硫酸锌肥不同施用量及配比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施肥处理后幼林和成林... 【目的】明确薄壳山核桃幼林期和成林期的施肥配比。【方法】以‘波尼’薄壳山核桃的4年生幼林与9年生成林为试材,于2023年开展氮肥、磷肥、钾肥、硫酸锌肥不同施用量及配比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施肥处理后幼林和成林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整体上较未施肥的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薄壳山核桃幼林每株施用氮肥0.455 kg+磷肥0.225 kg+钾肥0.225 kg+硫酸锌肥0.2 kg,其产果量和产油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38倍、8.13倍,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最好;对成林每株施用氮肥0.910 kg+磷肥0.450 kg+钾肥0.450 kg+硫酸锌肥1.5 kg,单果质量、鲜出仁率、鲜仁含油率、单株产果量和单株产油量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了24.96%、14.91%、9.50%、2.70倍和3.68倍,果实品质的综合效果达到最好。【结论】薄壳山核桃不同生长期对肥料的需求和用量不同,施用一定量配比的氮、磷、钾、锌肥对幼林及成林的果实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氮、磷、钾、锌肥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