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砂泥岩组合体冲击动力学及破坏特征实验研究
1
作者
汪翰林
李皋
+1 位作者
李红涛
王浩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9,共9页
为深入探究气体钻井作业时钻遇砂泥岩互层时发生井壁失稳的机理,文章采用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开展不同冲击载荷和静载条件下砂泥岩组合体冲击实验,分析砂泥岩组合体动力学特性、能量变化规律以及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砂...
为深入探究气体钻井作业时钻遇砂泥岩互层时发生井壁失稳的机理,文章采用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开展不同冲击载荷和静载条件下砂泥岩组合体冲击实验,分析砂泥岩组合体动力学特性、能量变化规律以及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砂泥岩组合体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均存在线弹性、塑性屈服、峰后应力积蓄、破坏卸荷4个阶段,其动态抗压强度随轴压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与冲击载荷和围压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高冲击载荷下,砂泥岩组合体与压杆的波阻抗匹配效果更好,试样吸收的能量更多,三向静载增大会降低冲击载荷携带的能量进入岩石;砂泥岩组合体破坏主要表现在泥岩,砂岩更多承担能量蓄积与传递功能,冲击载荷对组合体破坏起正向激励作用,三向静载对组合体破坏起约束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气体钻井井壁失稳机理,为气体钻井安全作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组合体
霍普金森压杆
动力学特性
能量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控压钻井起下钻波动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贵
许朝阳
+1 位作者
左星
杨赟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3年第8期117-120,共4页
控压钻井通过精确控制井筒压力剖面有效降低井控风险,起下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抽吸、激动效应,对井筒压力的影响显著。本文基于钻井液流变模式优选,建立了波动压力计算模型。并以川渝深井为例,讨论了不同起下钻速度、钻井液性能及井身结...
控压钻井通过精确控制井筒压力剖面有效降低井控风险,起下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抽吸、激动效应,对井筒压力的影响显著。本文基于钻井液流变模式优选,建立了波动压力计算模型。并以川渝深井为例,讨论了不同起下钻速度、钻井液性能及井身结构的波动压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误差控制在0.5MPa以内,起下钻速度、钻井液流变性能、井筒特性等对波动压力影响规律各不相同。为了保证井控安全,在储层段起下钻时需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
起下钻
波动压力
控制策略
流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细控压排气降密度技术在蓬莱气区的实践
被引量:
3
3
作者
胡弼文
江迎军
+4 位作者
买买提吐尔逊·塔里甫
唐贵
赵文彬
李赛
何贤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蓬莱气区储层埋藏较深,极易出现“喷漏同存”的复杂情况,常规钻井技术条件下,井筒压力波动较大,处理复杂时间较长且在处理过程中易造成二次复杂,故现在多选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处理同井段存在多压力系统和窄安全密度窗口的问题。针对上...
蓬莱气区储层埋藏较深,极易出现“喷漏同存”的复杂情况,常规钻井技术条件下,井筒压力波动较大,处理复杂时间较长且在处理过程中易造成二次复杂,故现在多选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处理同井段存在多压力系统和窄安全密度窗口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介绍了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的控压排气降密度方法,通过精细控压钻井技术控制井底压力微小于地层压力,让地层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并释放,以重建安全密度窗口,并将其在该区块实际应用效果跟常规钻井技术进行了对比,不仅减少了复杂处理时间,提高了钻井作业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复杂处理过程中的井控风险,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其显著提升了钻井过程中控压排气降密度效率和安全性,建议后续在蓬莱气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莱气区
精细控压钻井技术
控压排气
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蓬莱气区射洪—盐亭区块灯四段储集层构造裂缝预测
4
作者
李皋
上官自然
+3 位作者
杨旭
李红涛
李泽
王秋彤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为确定四川盆地蓬莱气区射洪—盐亭区块灯影组灯四段储集层裂缝分布特征,在统计分析构造裂缝参数的基础上,基于岩石破裂准则、产状演化条件和现今应力场特征,通过构造应力场反演,对研究区灯四段超深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进行了定量预测。...
为确定四川盆地蓬莱气区射洪—盐亭区块灯影组灯四段储集层裂缝分布特征,在统计分析构造裂缝参数的基础上,基于岩石破裂准则、产状演化条件和现今应力场特征,通过构造应力场反演,对研究区灯四段超深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灯四段构造剪切缝发育,斜交缝集中分布于东南构造高部位,高角度缝和直立缝多分布在断层附近,裂缝走向多为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和北北西—南南东向;裂缝线密度总体呈东南低、西北高的分布格局,裂缝开度分布则与之相反,裂缝孔隙度变化相对较小;裂缝参数特征在断层内部、断层附近及非断层部位具差异分布的特点,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裂缝倾角、裂缝开度和孔隙度对气井产量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蓬莱气区
射洪
盐亭
灯影组
灯四段
力学模型
构造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新场地区三叠系须二段构造裂缝特征及定量预测
5
作者
杨旭
白鸣生
+2 位作者
龚汉渤
李皋
陶祖文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3,共11页
川西坳陷新场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储层致密,其构造裂缝发育与分布特征对气藏高效开发至关重要。基于成像测井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并在非均质岩石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岩石破裂准则与弹性应变能,...
川西坳陷新场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储层致密,其构造裂缝发育与分布特征对气藏高效开发至关重要。基于成像测井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并在非均质岩石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岩石破裂准则与弹性应变能,开展了目的层在喜马拉雅时期的构造应力场、构造裂缝的数值模拟和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新场地区三叠系须二段裂缝以构造剪切缝为主,裂缝走向按发育程度依次为NWW向、NEE向、近EW向和近SN向;其形成期次主要包括印支晚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晚期4期,前2期形成的裂缝大多被方解石或石英充填,仅喜马拉雅时期形成的裂缝为有效缝。②喜马拉雅运动时期,须二段水平最大主应力主要为65~100 MPa,水平最小主应力主要为50~85 MPa,其应力分布受构造部位和岩相控制。③研究区构造裂缝平均密度整体较小,为0.28条/m,断层附近的裂缝密度大于1.20条/m,不同岩相中的裂缝密度差异明显,断层、构造部位和岩相等因素共同控制着裂缝的分布。④裂缝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1.40%,预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裂缝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裂缝定量预测
构造部位
岩相
须二段
三叠系
新场地区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砂泥岩组合体冲击动力学及破坏特征实验研究
1
作者
汪翰林
李皋
李红涛
王浩
机构
油气
藏地质及开发
工程
全国重点
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欠平衡/气体钻井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
工程
学院
出处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井超深井井筒多相瞬态流动模型与压力演变规律研究”(编号:51904264)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深层裂缝性气层钻井复杂工况井筒瞬态流动特性及井口回压控制压力反馈规律研究”(编号:2023NSFSC0929)。
文摘
为深入探究气体钻井作业时钻遇砂泥岩互层时发生井壁失稳的机理,文章采用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开展不同冲击载荷和静载条件下砂泥岩组合体冲击实验,分析砂泥岩组合体动力学特性、能量变化规律以及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砂泥岩组合体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均存在线弹性、塑性屈服、峰后应力积蓄、破坏卸荷4个阶段,其动态抗压强度随轴压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与冲击载荷和围压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高冲击载荷下,砂泥岩组合体与压杆的波阻抗匹配效果更好,试样吸收的能量更多,三向静载增大会降低冲击载荷携带的能量进入岩石;砂泥岩组合体破坏主要表现在泥岩,砂岩更多承担能量蓄积与传递功能,冲击载荷对组合体破坏起正向激励作用,三向静载对组合体破坏起约束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气体钻井井壁失稳机理,为气体钻井安全作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砂泥岩组合体
霍普金森压杆
动力学特性
能量
破坏
Keywords
sand-mudstone assemblag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dynamic properties
energy
damage
分类号
TE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控压钻井起下钻波动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贵
许朝阳
左星
杨赟
机构
川庆
钻
探
工程
公司
钻
采
工程
技术
研究
院
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欠平衡/气体钻井实验室
低渗透
油气
田勘探开发
国家
工程
实验室
出处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3年第8期117-120,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智能闭环精细控压系统研制”(编号:20211J4306)。
文摘
控压钻井通过精确控制井筒压力剖面有效降低井控风险,起下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抽吸、激动效应,对井筒压力的影响显著。本文基于钻井液流变模式优选,建立了波动压力计算模型。并以川渝深井为例,讨论了不同起下钻速度、钻井液性能及井身结构的波动压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误差控制在0.5MPa以内,起下钻速度、钻井液流变性能、井筒特性等对波动压力影响规律各不相同。为了保证井控安全,在储层段起下钻时需综合考虑。
关键词
控压钻井
起下钻
波动压力
控制策略
流变模式
分类号
TE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细控压排气降密度技术在蓬莱气区的实践
被引量:
3
3
作者
胡弼文
江迎军
买买提吐尔逊·塔里甫
唐贵
赵文彬
李赛
何贤增
机构
中国石油川庆
钻
探
工程
有限公司
钻
采
工程
技术
研究
院
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欠平衡/气体钻井实验室
中国石油川庆
钻
探
工程
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
油气
田公司开发事业部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科技专项攻关课题“压力控制钻井地层能量评估技术研究”(编号:CQ2024B-2-Z2-3)。
文摘
蓬莱气区储层埋藏较深,极易出现“喷漏同存”的复杂情况,常规钻井技术条件下,井筒压力波动较大,处理复杂时间较长且在处理过程中易造成二次复杂,故现在多选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处理同井段存在多压力系统和窄安全密度窗口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介绍了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的控压排气降密度方法,通过精细控压钻井技术控制井底压力微小于地层压力,让地层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并释放,以重建安全密度窗口,并将其在该区块实际应用效果跟常规钻井技术进行了对比,不仅减少了复杂处理时间,提高了钻井作业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复杂处理过程中的井控风险,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其显著提升了钻井过程中控压排气降密度效率和安全性,建议后续在蓬莱气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技术。
关键词
蓬莱气区
精细控压钻井技术
控压排气
降密度
Keywords
Penglai gas group
precise MPD
gas release with MPD
density reduction
分类号
TE2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蓬莱气区射洪—盐亭区块灯四段储集层构造裂缝预测
4
作者
李皋
上官自然
杨旭
李红涛
李泽
王秋彤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
藏地质及开发
工程
全国重点
实验室
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欠平衡/气体钻井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
油气
田分公司
工程
技术
研究
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4217)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NSFSC0929)。
文摘
为确定四川盆地蓬莱气区射洪—盐亭区块灯影组灯四段储集层裂缝分布特征,在统计分析构造裂缝参数的基础上,基于岩石破裂准则、产状演化条件和现今应力场特征,通过构造应力场反演,对研究区灯四段超深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灯四段构造剪切缝发育,斜交缝集中分布于东南构造高部位,高角度缝和直立缝多分布在断层附近,裂缝走向多为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和北北西—南南东向;裂缝线密度总体呈东南低、西北高的分布格局,裂缝开度分布则与之相反,裂缝孔隙度变化相对较小;裂缝参数特征在断层内部、断层附近及非断层部位具差异分布的特点,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裂缝倾角、裂缝开度和孔隙度对气井产量影响显著。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蓬莱气区
射洪
盐亭
灯影组
灯四段
力学模型
构造裂缝
Keywords
Sichuan Basin
Penglai gas field
Shehong
Yanting
Dengying formation
Deng 4 member
mechanical model
structural fracture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新场地区三叠系须二段构造裂缝特征及定量预测
5
作者
杨旭
白鸣生
龚汉渤
李皋
陶祖文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
工程
学院
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欠平衡/气体钻井实验室
中国石化西南
油气
分公司
出处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井超深井井筒多相瞬态流动模型与压力演变规律研究”(编号:51904264)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深层裂缝性气层钻井复杂工况井筒瞬态流动特性及井口回压控制压力反馈规律研究(团队)”(编号:2023NSFSC0929)联合资助。
文摘
川西坳陷新场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储层致密,其构造裂缝发育与分布特征对气藏高效开发至关重要。基于成像测井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并在非均质岩石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岩石破裂准则与弹性应变能,开展了目的层在喜马拉雅时期的构造应力场、构造裂缝的数值模拟和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新场地区三叠系须二段裂缝以构造剪切缝为主,裂缝走向按发育程度依次为NWW向、NEE向、近EW向和近SN向;其形成期次主要包括印支晚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晚期4期,前2期形成的裂缝大多被方解石或石英充填,仅喜马拉雅时期形成的裂缝为有效缝。②喜马拉雅运动时期,须二段水平最大主应力主要为65~100 MPa,水平最小主应力主要为50~85 MPa,其应力分布受构造部位和岩相控制。③研究区构造裂缝平均密度整体较小,为0.28条/m,断层附近的裂缝密度大于1.20条/m,不同岩相中的裂缝密度差异明显,断层、构造部位和岩相等因素共同控制着裂缝的分布。④裂缝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1.40%,预测结果可靠。
关键词
构造裂缝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裂缝定量预测
构造部位
岩相
须二段
三叠系
新场地区
川西坳陷
Keywords
structural fractures
structural stress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fractur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tectonic position
lithofacies
the second member of Xujiahe Formation
Triassic
Xinchang area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砂泥岩组合体冲击动力学及破坏特征实验研究
汪翰林
李皋
李红涛
王浩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控压钻井起下钻波动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唐贵
许朝阳
左星
杨赟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精细控压排气降密度技术在蓬莱气区的实践
胡弼文
江迎军
买买提吐尔逊·塔里甫
唐贵
赵文彬
李赛
何贤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蓬莱气区射洪—盐亭区块灯四段储集层构造裂缝预测
李皋
上官自然
杨旭
李红涛
李泽
王秋彤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川西新场地区三叠系须二段构造裂缝特征及定量预测
杨旭
白鸣生
龚汉渤
李皋
陶祖文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