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田卤水提锂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保磊 张雪玲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97,共17页
随着新能源领域对锂需求的迅猛增长,油气田卤水因丰富的锂含量而成为一种潜在资源。系统评述了油气田卤水提锂的主要技术及其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法、萃取法和直接提锂技术(DLE)的技术原理、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新能源领域对锂需求的迅猛增长,油气田卤水因丰富的锂含量而成为一种潜在资源。系统评述了油气田卤水提锂的主要技术及其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法、萃取法和直接提锂技术(DLE)的技术原理、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沉淀法操作简单但效率较低,且易受卤水中杂质离子的干扰;吸附法对高镁锂比卤水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但现有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有限;膜分离法具有较高的分离精度,但膜污染问题制约其长期运行稳定性;萃取法提取效率较高,但有机溶剂挥发可能引发环境风险;DLE技术兼具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但其工业化应用仍受限于技术成熟度不足。基于当前技术瓶颈,未来研究应重点开发高选择性、大容量的新型吸附材料,研制抗污染、长寿命的分离膜材料,优化萃取体系以提高选择性和环境安全性,并加强DLE技术的工程化验证;同时,建议推动“油气+锂”资源协同开发模式,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提锂成本,促进油气田卤水提锂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低碳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提锂 沉淀法 吸附法 膜分离法 直接提锂技术(D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岩倾斜微裂缝对横波衰减影响的实验
2
作者 周庆文 伍东 +5 位作者 蔡明 章成广 陈渊博 林旺 张远君 李治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6-184,共9页
针对灰岩储层微裂缝精细评价难题,基于声传播原理,开展了不同裂缝条件(裂缝倾角、裂缝张开度)下的声波物理实验,建立了灰岩裂缝参数表征模型,定量分析了裂缝倾角、裂缝张开度对横波衰减的影响,并将模型在渤海湾盆地曹妃甸地区古近系沙... 针对灰岩储层微裂缝精细评价难题,基于声传播原理,开展了不同裂缝条件(裂缝倾角、裂缝张开度)下的声波物理实验,建立了灰岩裂缝参数表征模型,定量分析了裂缝倾角、裂缝张开度对横波衰减的影响,并将模型在渤海湾盆地曹妃甸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灰岩储层微裂缝岩心声波物理实验设计了0,25°,40°,55°和70°等5组不同倾角的人造裂缝岩心;以25μm,50μm,100μm,15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和1000μm共9张PET薄膜作为9种不同的裂缝张开度;维持声波频率为250 kHz,对5组岩心分别测量9个裂缝张开度条件下的横波波形,每组实验都连续采集32道波形数据,通过噪声滤除程序对32道波形滤波并叠加得到效果最佳波形信号。②实验结果显示,横波衰减受裂缝影响大,衰减趋势随裂缝张开度增大而减小,衰减系数随着裂缝张开度的增大呈对数规律增大,当裂缝张开度小于等于300μm时,衰减系数的变化更敏感;裂缝张开度相同条件下,裂缝倾角为0~40°时,横波衰减系数随裂缝倾角的增大而减小,而当裂缝倾角大于40°时,衰减系数随裂缝倾角的增大而增大。③基于实验得到裂缝倾角θ分别为0,25°,40°,55°和70°时,衰减系数α与裂缝张开度w的表征模型α=c ln w+b(式中c,b为常数),当θ为0~40°时,常数c逐渐减小,分别为1.9904,1.6133和0.9322;当θ为55°~70°时,常数c逐渐上升,分别为1.3751和1.3801。④利用裂缝参数表征模型计算的渤海湾盆地曹妃甸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裂缝张开度与电成像测井得到的裂缝张开度相对误差为4.57%,平均绝对误差为5.5μm,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实验 横波衰减 裂缝倾角 裂缝张开度 裂缝参数反演模型 阵列声波测井 灰岩 沙河街组一段 曹妃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府气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砂中找储”识别技术
3
作者 熊文浩 张冲 +3 位作者 陶云贺 周新波 韩华洋 张文艺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天府气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具有岩性复杂、砂体致密、储集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缺乏一套系统的储层识别方法。由岩性识别的曲线重构法计算的裂缝综合参数、粒度表征参数,与声波时差测井参数一起作为储层识别的3个特征参数,利用Stack... 天府气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具有岩性复杂、砂体致密、储集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缺乏一套系统的储层识别方法。由岩性识别的曲线重构法计算的裂缝综合参数、粒度表征参数,与声波时差测井参数一起作为储层识别的3个特征参数,利用Stacking集成策略,融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多层感知器等3个子算法模型进行超参数寻优,结合岩心及测试资料提取特征参数,建立储层识别的二分类模型——“砂中找储”模型。此模型在验证集中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4.91%。该模型在目标区块验证井的识别结果与试油结论及生产动态资料吻合,证明了该模型在天府气田须家河组的适用性,为同类型储层的快速识别和有效性评价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Stacking集成算法 储层识别 须家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和ICA的油气勘探大地电磁噪声消除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小玲 唐新功 蒋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0-750,共11页
大地电磁(MT)信号中的噪声会严重影响大地电磁勘探的观测数据,导致后续反演、解释工作出现严重偏差,影响油气勘探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带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独立分量分析(ICA)的噪声消除方法。该方法将... 大地电磁(MT)信号中的噪声会严重影响大地电磁勘探的观测数据,导致后续反演、解释工作出现严重偏差,影响油气勘探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带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独立分量分析(ICA)的噪声消除方法。该方法将经验模态分解(EMD)中的CEEMDAN方法与盲源分离(BSS)中的ICA方法进行有效结合。首先,利用改进的端点检测技术识别电磁信号中的有噪声信号分段;其次,利用CEEMDAN方法对其进行分解,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固有模态分量(IMF)分量并进行ICA处理,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然后,利用获得的独立分量对有用MT信号进行逆向重构;最后,将未受噪声污染的MT信号与去噪后的有用MT信号进行拼接,获得最终的消噪后的完整MT信号。对合成信号和实测MT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MT信号中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带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独立分量分析(ICA)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在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幼娟 马洪涛 +5 位作者 邓锋 孙力 羊丹 汪勇 金燕 林格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25,共7页
T813K-TK715井区是塔河油田的重点含油气井区,多口井在石炭系油气显示活跃,但砂体展布不明。在地震资料上,T813K-TK715井区储层响应特征不明确,且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不整合面强反射屏蔽下伏储层反射信息,使得剥蚀线附近地层圈闭难以刻画... T813K-TK715井区是塔河油田的重点含油气井区,多口井在石炭系油气显示活跃,但砂体展布不明。在地震资料上,T813K-TK715井区储层响应特征不明确,且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不整合面强反射屏蔽下伏储层反射信息,使得剥蚀线附近地层圈闭难以刻画。文中结合工区地质特征,建立二维地震和楔状地层模型,应用正演模拟技术得到正演模拟结果,利用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对正演模拟结果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有效压制了石炭系卡拉沙依组不整合面强反射,削弱了其对下伏砂体反射的屏蔽作用,增强了地层底部反射的连续性,并且提高了地震剖面识别尖灭点的精度,为塔河油田T813K-TK715井区识别强反射屏蔽背景下的薄砂体及地层尖灭点提供了新思路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波分解与重构 正演模拟 尖灭点识别 卡拉沙依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偏心对纵横波衰减影响的正演实验
6
作者 张远君 伍东 +4 位作者 廖茂杰 石学文 蔡明 章成广 唐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9-2347,共9页
近年来,水平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藏以及海上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水平井测井在影响因素校正、资料处理和解释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仪器偏心对水平井声波测井响应影响的问题,开... 近年来,水平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藏以及海上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水平井测井在影响因素校正、资料处理和解释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仪器偏心对水平井声波测井响应影响的问题,开展了相关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提取了不同偏心率条件下的模式波的能量参数,分析了模式波能量随仪器偏心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当仪器处于偏心状态时,模式波的能量均与仪器偏心率呈现类似负指数关系;仪器偏心率与模式波的能量衰减系数呈现S形曲线变化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仪器偏心对水平井声波测井响应的影响规律并为进一步开展仪器偏心对阵列声波测井响应影响校正方案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声波仪器 仪器偏心 物理模拟实验 数值模拟 模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式持气率计和反距离加权算法在水平井气—水两相流持气率评价与成像中的应用
7
作者 郭海敏 吴玉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5,共8页
在气—水两相流动中,由于气相与水相在井筒内常出现分层或非均匀分布,传统测量仪器在应对不同流型和相分离现象时容易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为克服上述局限性,可采用模块化的多相流传感器组合,如阵列式电容持率仪(CAT)、阵列式电阻率持率... 在气—水两相流动中,由于气相与水相在井筒内常出现分层或非均匀分布,传统测量仪器在应对不同流型和相分离现象时容易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为克服上述局限性,可采用模块化的多相流传感器组合,如阵列式电容持率仪(CAT)、阵列式电阻率持率仪(RAT)、阵列式涡轮流量仪(SAT)以及阵列式持气率计(GAT),实现灵活配置,从而提升测井系统的适应性与测量效率。尤其是GAT,利用光学传感器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多次测量,有效提高了测量结果的鲁棒性和分辨率。文中评估了GAT和RAT在不同流量和含水率条件下的持气率测量表现,并采用反距离加权(IDW)算法对测得的持气率分布数据进行插值成像。实验结果表明,GAT在成像效果、测量精度以及低到中等含水率和高流量工况下的适应性方面均优于RAT,为水平井气—水两相流的产出剖面解释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水平井 光学传感器 阵列式持气率计 持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泥岩地层岩性智能识别方法与应用——以新疆轮南侏罗系岩层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蔡明 周庆文 +6 位作者 杨聪 陈枫 伍东 林旺 章成广 张远君 苗雨欣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5-244,共10页
【目的】岩性识别是储层精细评价的基础,传统方法一般仅用2~3种测井参数的交互关系进行岩性识别,测井信息利用率低,对于岩性测井响应差异小的地层岩性识别精度低,严重制约了老井复查效果。高效的智能分类算法CatBoost可充分挖掘多源测... 【目的】岩性识别是储层精细评价的基础,传统方法一般仅用2~3种测井参数的交互关系进行岩性识别,测井信息利用率低,对于岩性测井响应差异小的地层岩性识别精度低,严重制约了老井复查效果。高效的智能分类算法CatBoost可充分挖掘多源测井信息与岩性的关联。【方法】以新疆轮南地区侏罗系砂泥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敏感性分析选取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深浅电阻率比值、声波时差和密度5个测井参数,构建基于CatBoost算法的岩性智能识别模型。利用优化的模型处理实际井资料以进行地层岩性识别,通过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综合评估模型的岩性识别效果,并对比分析了其与随机森林和KNN算法模型的识别效果。【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轮南侏罗系大类岩性包括泥岩、砂岩和砾岩,细分岩性复杂;根据岩性敏感测井参数利用CatBoost算法建立的岩性智能预测模型对目标储层细分岩性的识别准确率达92.64%,显著高于随机森林模型的82.95%和KNN模型的70.16%,证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研究区的岩性识别问题。研究成果不仅为轮南地区老井复查和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为复杂岩性精细识别方法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岩性识别 人工智能 CatBoost 梯度提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竞争技术防治油田采出水中SRB引起的腐蚀 被引量:12
9
作者 向廷生 张飞龙 +2 位作者 王红波 关密生 朱志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1-333,共3页
新疆彩南油田产出水富含SRB、NRB及硫酸根离子,生产系统腐蚀严重。研究了利用SRB和NRB之间的生物竞争防止SRB引起的腐蚀的方法。在厌氧培养基中加入化学处理剂,在40℃培养7天,由N80钢片腐蚀速率确定了化学处理剂的适宜加量:现用杀菌剂... 新疆彩南油田产出水富含SRB、NRB及硫酸根离子,生产系统腐蚀严重。研究了利用SRB和NRB之间的生物竞争防止SRB引起的腐蚀的方法。在厌氧培养基中加入化学处理剂,在40℃培养7天,由N80钢片腐蚀速率确定了化学处理剂的适宜加量:现用杀菌剂(1227+戊二醛)为80 mg/L,SRB抑制剂(硝酸铵+亚硝酸钠)为1 mg/L,缓蚀剂ZC-503为20 mg/L。在彩南C2104井产出水样中加入1%磷酸氢二铵、0.1%酵母膏、适宜加量的一种或一组化学处理剂,在40℃密闭培养不同时间(4-96小时)后测SRB、NRB菌数和S2-浓度,培养120小时后测钢片腐蚀速率,结果如下:加入抑制剂可抑制SRB生长,促进NRB生长,防止S2-生成,使腐蚀速率由0.102 mm/a降至0.064 mm/a;加入缓蚀剂不影响两种菌的生长,可推后S2-的生成,使腐蚀速率降至0.038 mm/a;同时加入抑制剂和缓蚀剂可完全抑制SRB生长,防止S2-生成,促进NRB生长,使腐蚀速率降至0.035 mm/a。建议彩南油田生产系统采用这种低费用的生物竞争和化学缓蚀结合技术防治SRB引起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防腐蚀 硫化物离子 硫酸盐还原菌(SRB) 硝酸盐还原菌(NRB) 生物竞争 污水处理 新疆彩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勘探的地球化学指标及测井分析方法初探 被引量:90
10
作者 潘仁芳 伍媛 宋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3期6-9,28,共5页
页岩气有别于已经大量开采的常规天然气,在成藏机理及赋存特征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识别页岩气的方法也有别于以往对常规天然气气藏的判别模式。总有机碳含量、成熟度是其重要的判别指标。通过对这些地球化学指标的认识,作为对可用地... 页岩气有别于已经大量开采的常规天然气,在成藏机理及赋存特征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识别页岩气的方法也有别于以往对常规天然气气藏的判别模式。总有机碳含量、成熟度是其重要的判别指标。通过对这些地球化学指标的认识,作为对可用地化分析样品的补充,利用测井资料计算这两个参数将有助于对页岩气藏的识别。总有机碳含量代表了页岩气源岩的生气潜力,成熟度则表现干酪根的演化程度,两者综合指示页岩储层中可能存在的天然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总有机碳含量 成熟度 测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11
作者 曲彦胜 潘志强 +4 位作者 何大祥 钟宁宁 牛花朋 杨梅华 韩立国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4-824,共11页
莫西庄地区为准噶尔盆地腹部勘探重点区域之一,存在三工河组原油成熟度较高、饱和烃参数失真且具体油源认识不清等问题。本次研究主要选取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样品,对其进行地球化学实验分析,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莫西庄地区为准噶尔盆地腹部勘探重点区域之一,存在三工河组原油成熟度较高、饱和烃参数失真且具体油源认识不清等问题。本次研究主要选取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样品,对其进行地球化学实验分析,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原油样品芳烃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正构烷烃碳、氢同位素,判断其有机质来源、成熟度、沉积环境及油源。结果表明: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原油以菲系列化合物占主要优势,䓛、芘及苯并芘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为丰富,高等植物来源的化合物1,2,5-三甲基萘、联苯、蒽、苝等含量较少,结合单体烃氢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其有机质是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要生源,有少许高等植物贡献;三芴系列化合物中占一定优势的芴反映三工河组原油沉积环境以淡水沉积为主,还原性较弱;MPI-1、F_(1)和F_(2)等成熟度参数均显示三工河组原油热演化程度较高,处于高成熟阶段;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单体烃碳同位素及部分芳烃参数对比结果,指示三工河组原油与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亲缘关系较好。该结果可为明确莫西庄地区油气成藏机理及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相关油气藏的勘探方向提供地球化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莫西庄地区 三工河组 原油 芳烃 同位素 油源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SPNet的电成像测井裂缝自动识别
12
作者 申科 肖小玲 +1 位作者 张翔 林茂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91-2702,共12页
针对裂缝特征提取困难导致裂缝分割精度低、网络参数量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PSPNet(pyramid scene parseing network)网络用于自动识别电成像测井图像中的裂缝。首先将PSPNet中的骨干网络替换为优化的MobileNetV3网络,减少网... 针对裂缝特征提取困难导致裂缝分割精度低、网络参数量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PSPNet(pyramid scene parseing network)网络用于自动识别电成像测井图像中的裂缝。首先将PSPNet中的骨干网络替换为优化的MobileNetV3网络,减少网络参数量和计算量;其次,引入渐进特征金字塔(asymptotic feature pyramid network,AFPN),用于增加多尺度信息的交互,增强对细小裂缝的识别能力;接着,引入多深度卷积头转置注意力(multi-depthwise Conv head transposed attention,MDTA)进行全局特征的提取,提升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最后,采用Focal Loss和Dice Loss组合相加作为损失函数,以解决数据集类别占比不平衡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PSPNet网络对电成像测井裂缝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与PSPNet网络相比,mIoU(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提升了3.17%,mPA(mean pixel accuracy)提升了6.38%。此外,研究成果的参数量、计算量、权重分别比原模型减少94.3%、95.7%和93.8%。同时,开发了基于CIFLog的裂缝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对电成像测井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Net 裂缝识别 电成像测井图像 MobileNetV3 AF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检测技术在地震属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许辉群 桂志先 孙赞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28,164+174,共3页
地震属性图像中有许多点的梯度振幅值比较大,而这些点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并不都是边缘点,若直接利用这些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就会降低预测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利用井资料确定砂泥岩分布范围,再采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求出振... 地震属性图像中有许多点的梯度振幅值比较大,而这些点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并不都是边缘点,若直接利用这些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就会降低预测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利用井资料确定砂泥岩分布范围,再采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求出振幅梯度幅值阈值,并依此阈值作为识别砂岩边界的标准。为了检验上述边缘检测的效果,利用正演模型模拟结果与原始地震剖面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结果吻合很好,说明上述边缘检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BEL算子 模型正演 边缘检测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盘油田L95站钡锶垢成因及连续除垢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东坡 尹先清 +3 位作者 郑延成 陈武 付家新 任朝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8-602,共5页
为获得有效的消除混输管线结垢技术,分析了临盘油田L95站混输管线内的垢样和部分油井采出液水样的离子组成,研究了采出水中Ba^(2+)和Sr^(2+)在结垢过程中的相互促进作用与结垢机理。结果表明,垢样主要成分为BaSO_4和SrSO_4(摩尔比1∶1)... 为获得有效的消除混输管线结垢技术,分析了临盘油田L95站混输管线内的垢样和部分油井采出液水样的离子组成,研究了采出水中Ba^(2+)和Sr^(2+)在结垢过程中的相互促进作用与结垢机理。结果表明,垢样主要成分为BaSO_4和SrSO_4(摩尔比1∶1)。L95-1、L95-36等5口油井水样中的Ba^(2+)和Sr^(2+)含量较高,而L95-18、L95-12等3口油井水样中的SO_4^(2-)和Sr^(2+)含量较高,两类水样混输引起结垢。当SO_4^(2-)含量为1620 mg/L时,单一Ba^(2+)易结垢,单一Sr^(2+)较难结垢。Sr^(2+)对Ba^(2+)的结垢无明显影响,但Ba^(2+)对Sr^(2+)的结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Ba2+对Sr^(2+)结垢的促进作用是L95站混输管线严重结垢的重要原因。通过将L95站各油井水样输入结垢器中混合,同时加入SO_4^(2-)充分结垢,总结垢率可达89.87%数92.35%,可保证剩余Sr^(2+)和Ba^(2+)在混输管线内不会结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垢 硫酸钡 硫酸锶 促进作用 除垢 临盘油田L95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57
15
作者 陈波 皮定成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3期15-19,共5页
中上扬子地区志留系以泥页岩沉积为主,其中龙马溪组下部发育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这套泥页岩是在鲁丹期冰川消融期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沉积的,受台地古地形的影响,厚层富烃泥页岩主要分布在川东、湘西及鄂东地区。龙马溪组泥页岩以含碳粉... 中上扬子地区志留系以泥页岩沉积为主,其中龙马溪组下部发育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这套泥页岩是在鲁丹期冰川消融期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沉积的,受台地古地形的影响,厚层富烃泥页岩主要分布在川东、湘西及鄂东地区。龙马溪组泥页岩以含碳粉砂质泥页岩为主,分布稳定;有机碳含量最高达到6.5%,在石柱冷水溪剖面TOC大于1.0%的厚度近105m,有机质类型以Ⅰ—Ⅱ为主,成熟度高,是页岩气勘探的潜力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扬子地区 志留系 页岩气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邓勇 易绍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综述了用微生物方法开采稠油的技术现状与进展,论题如下。①概述。②基本方法:异源微生物采油,包括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本源微生物采油及大港孔店油田的实例。③主要机理,包括产表面活性剂,降解稠油中重质组分及其他。④技术研究,包... 综述了用微生物方法开采稠油的技术现状与进展,论题如下。①概述。②基本方法:异源微生物采油,包括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本源微生物采油及大港孔店油田的实例。③主要机理,包括产表面活性剂,降解稠油中重质组分及其他。④技术研究,包括机理性、可行性及经济效益研究,列举了国内外6个实例。⑤现场应用,包括国外1个、国内6个实例。⑥该技术的优势及问题。参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开采方法 微生物采油 菌种筛选 现场试验 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性源瞬变电磁法油气藏动态监测模拟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新宇 严良俊 毛玉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9-466,I0009,共9页
油气藏开采过程中,储层剩余油气被流体驱替前、后声阻抗变化较小,会造成时移地震监测失效,但驱替前、后储层电阻率变化较大,因而时移电磁法在油气藏动态监测中具有物性方面的优势。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对剩余油气... 油气藏开采过程中,储层剩余油气被流体驱替前、后声阻抗变化较小,会造成时移地震监测失效,但驱替前、后储层电阻率变化较大,因而时移电磁法在油气藏动态监测中具有物性方面的优势。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对剩余油气藏动态监测的能力。为提高数值模拟精度,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矢量有限元法,采用二阶后退欧拉法(BDF2)变步长差分格式,实现了电性源瞬变电磁三维正演。对比均匀半空间电磁场解析解及三维复杂模型的数值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满足正演精度要求。基于此模拟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复杂地质背景油气藏模型的电场相对异常动态监测响应特征。基于涪陵页岩气实际地质资料进行建模,对比压裂前、后电场相对异常。研究结果表明,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对油气藏动态监测响应效果明显,能满足复杂三维油气藏动态监测的地质要求,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时移电磁法 油气藏动态监测 矢量有限元 变步长差分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及国内勘探前景展望 被引量:98
18
作者 潘仁芳 黄晓松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中国页岩气的勘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东部地区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进行初步对比发现,中国的许多盆地均具有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并有望成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力战场。中国的中东部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和青藏地区都具有良好的页岩... 中国页岩气的勘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东部地区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进行初步对比发现,中国的许多盆地均具有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并有望成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力战场。中国的中东部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和青藏地区都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特别是南方地区有稳定厚层的富烃页岩地层分布,虽然后期构造作用强烈,但是由于页岩气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特点,抗破坏能力较强。南方的四川盆地已经找到了页岩气发育的直接证据,威远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页岩气的勘探应首选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程度高的区域,最好伴有天然裂缝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非常规天然气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潜力 被引量:46
19
作者 陈波 兰正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3期10-14,共5页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普遍发育黑色泥页岩,这套黑色泥页岩是早寒武世早期全球性海平面上升时,在上扬子地区形成区域性深水滞留缺氧的陆棚到斜坡环境沉积的,其岩性为黑色碳质页岩、黑色硅质页岩、石煤及深灰色粉砂质页岩。泥页岩有机碳含量...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普遍发育黑色泥页岩,这套黑色泥页岩是早寒武世早期全球性海平面上升时,在上扬子地区形成区域性深水滞留缺氧的陆棚到斜坡环境沉积的,其岩性为黑色碳质页岩、黑色硅质页岩、石煤及深灰色粉砂质页岩。泥页岩有机碳含量高,最高达到12%,在剖面上有机碳含量由下向上逐渐减小,高有机质含量泥页岩主要分布在剖面下部。在空间上富含有机质的厚层泥页岩分布在川西南—黔北、渝东—湘鄂西和川东北,为泥页岩勘探最有潜力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扬子地区 下寒武统 页岩气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表面活性剂菌在稠油乳化降粘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易绍金 邓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1,85,共4页
产表面活性剂菌在微生物采油特别是稠油微生物开采领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稠油微生物乳化降粘试验,筛选培养出高效、广谱的产表面活性剂菌种(WS-SPB);分析了影响WS-SPB生长的因素,初步得出其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WS-SPB稠油乳化降粘试验... 产表面活性剂菌在微生物采油特别是稠油微生物开采领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稠油微生物乳化降粘试验,筛选培养出高效、广谱的产表面活性剂菌种(WS-SPB);分析了影响WS-SPB生长的因素,初步得出其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WS-SPB稠油乳化降粘试验研究,评价其稠油降粘效果;对其现场应用潜力进行分析,对进一步优化培养优良产表面活性剂菌菌种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表面活性剂菌 微生物采油技术 稠油 乳化 降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