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然气水合物多相流检测工具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邓江
王国荣
+2 位作者
谢冲
周守为
钟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1,共9页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和能源战略意义。为了研究固态流化开采中原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环境和开采过程中多相流的流动特性以及多相流中颗粒粒径等参数,设计了一套基于图像技术的随钻检测工具。在模...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和能源战略意义。为了研究固态流化开采中原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环境和开采过程中多相流的流动特性以及多相流中颗粒粒径等参数,设计了一套基于图像技术的随钻检测工具。在模拟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环境下,验证了装置的强度、耐压性、密封性以及成像的可见性;对比了平均背景、采集背景两种背景处理方式的处理效果;并通过背景扣除、中值滤波、阈值基剪切、Canny处理、形态学处理等图像处理技术从流动图像中提取了颗粒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①该工具满足随钻强度、耐压性、密封性要求,颗粒成像具有良好的可见性;②平均背景处理效果优于采集背景处理效果,具有良好的背景扣除效果;③粒度检测分布与实验取样结果大体一致,证明了装置粒度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随钻检测
粒度检测
背景扣除
成像可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北部陆坡聚集流体活动系统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旭东
尹成
+1 位作者
曾凡详
赵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0-286,共7页
利用台西南盆地三维高精度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陆坡聚集流体活动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研究区识别出了断层、气烟囱、泥火山、泥底辟等聚集流体活动系统。研究区聚集流体活动系统主要特征包括:(1)断层与气烟囱相伴生;(2)气烟囱发育...
利用台西南盆地三维高精度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陆坡聚集流体活动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研究区识别出了断层、气烟囱、泥火山、泥底辟等聚集流体活动系统。研究区聚集流体活动系统主要特征包括:(1)断层与气烟囱相伴生;(2)气烟囱发育的区域与似海底反射(BSR)分布区域基本吻合,在气烟囱上方可以识别出一定长度的BSR;(3)泥底辟/泥火山导致周围和上覆地层形成了大量小尺度断层和微裂隙,中、深部流体可沿破裂带向上运移至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内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因此,研究区聚集流体活动系统为天然气水合物发育成藏提供了流体来源,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对于揭示天然气水合物的富集规律意义重大,能够为其他区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西南盆地
聚集流体
活动系统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北部陆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储气库井环空带压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智
赵苑瑾
+3 位作者
郑钰山
张波
罗方伟
杨云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14574-14580,共7页
为了推进中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产业链发展,保障储气库井在长期“大吞大吐”注采过程中的井筒完整性,基于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复合多层圆筒壁瞬态传热特性,构建了井筒温度场、压力场预测模型。结合管柱弹性力学、流体体积变化特点、气体...
为了推进中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产业链发展,保障储气库井在长期“大吞大吐”注采过程中的井筒完整性,基于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复合多层圆筒壁瞬态传热特性,构建了井筒温度场、压力场预测模型。结合管柱弹性力学、流体体积变化特点、气体状态方程等,建立了储气库井环空压力预测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环空带压临界控制值的管理方法。结果表明:注气阶段,最大环空带压仅为3.93 MPa;而采气阶段,最大环空带压达到了38.28 MPa,超过了环空带压临界值28 MPa;随着流体热膨胀系数减小、流体压缩系数增大、油管壁厚增大、套管内径增大,环空带压会减小。可以通过优化这些参数,控制储气库井环空带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温度变化
环空带压预测
环空带压临界值
采气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气水合物多相流检测工具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邓江
王国荣
谢冲
周守为
钟林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机电
工程
学院
中国海洋
石油
集团有限公司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C03102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304008)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2020-ZD-13-02)。
文摘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和能源战略意义。为了研究固态流化开采中原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环境和开采过程中多相流的流动特性以及多相流中颗粒粒径等参数,设计了一套基于图像技术的随钻检测工具。在模拟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环境下,验证了装置的强度、耐压性、密封性以及成像的可见性;对比了平均背景、采集背景两种背景处理方式的处理效果;并通过背景扣除、中值滤波、阈值基剪切、Canny处理、形态学处理等图像处理技术从流动图像中提取了颗粒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①该工具满足随钻强度、耐压性、密封性要求,颗粒成像具有良好的可见性;②平均背景处理效果优于采集背景处理效果,具有良好的背景扣除效果;③粒度检测分布与实验取样结果大体一致,证明了装置粒度检测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随钻检测
粒度检测
背景扣除
成像可见性
Keywords
natural gas hydrate
detection while drilling
particle size detection
background subtraction
imaging visibility
分类号
TH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陆坡聚集流体活动系统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旭东
尹成
曾凡详
赵斌
机构
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
重点
实验室
/广州海洋
地质
调查局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南方海洋科学与
工程
广东省
实验室
(广州)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0-286,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90222、DD20191007)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编号:MGK1920、MGK202007)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编号:GML2019ZD0208、GML2019ZD0207)。
文摘
利用台西南盆地三维高精度地震资料,对南海北部陆坡聚集流体活动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研究区识别出了断层、气烟囱、泥火山、泥底辟等聚集流体活动系统。研究区聚集流体活动系统主要特征包括:(1)断层与气烟囱相伴生;(2)气烟囱发育的区域与似海底反射(BSR)分布区域基本吻合,在气烟囱上方可以识别出一定长度的BSR;(3)泥底辟/泥火山导致周围和上覆地层形成了大量小尺度断层和微裂隙,中、深部流体可沿破裂带向上运移至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内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因此,研究区聚集流体活动系统为天然气水合物发育成藏提供了流体来源,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对于揭示天然气水合物的富集规律意义重大,能够为其他区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台西南盆地
聚集流体
活动系统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北部陆坡
Keywords
TaiXinan Basin
focused fluid
flow systems
gas hydrate
north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储气库井环空带压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智
赵苑瑾
郑钰山
张波
罗方伟
杨云朋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
石油
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14574-1458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A20164,52074234)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2020JDTD0016)
+1 种基金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2020CX04010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21DJ6502,2021DJ6504)。
文摘
为了推进中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产业链发展,保障储气库井在长期“大吞大吐”注采过程中的井筒完整性,基于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复合多层圆筒壁瞬态传热特性,构建了井筒温度场、压力场预测模型。结合管柱弹性力学、流体体积变化特点、气体状态方程等,建立了储气库井环空压力预测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环空带压临界控制值的管理方法。结果表明:注气阶段,最大环空带压仅为3.93 MPa;而采气阶段,最大环空带压达到了38.28 MPa,超过了环空带压临界值28 MPa;随着流体热膨胀系数减小、流体压缩系数增大、油管壁厚增大、套管内径增大,环空带压会减小。可以通过优化这些参数,控制储气库井环空带压。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温度变化
环空带压预测
环空带压临界值
采气方案优化
Keywords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temperature change
annular pressure prediction
annular pressure critical value
optimization of gas production plan
分类号
TE8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然气水合物多相流检测工具设计及实验研究
邓江
王国荣
谢冲
周守为
钟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北部陆坡聚集流体活动系统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指示意义
张旭东
尹成
曾凡详
赵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储气库井环空带压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张智
赵苑瑾
郑钰山
张波
罗方伟
杨云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