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从哥伦比亚到冈瓦纳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剑
崔晓庄
+4 位作者
王伟
姚卫华
杜秋定
沈利军
陈风霖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9-1875,共27页
【目的】元古宙—早古生代全球超大陆聚合—裂解深刻影响并约束了华南古大陆的地质演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方法】以全球超大陆聚散旋回为主线,重点针对华南古大陆元古宙—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及其资源环...
【目的】元古宙—早古生代全球超大陆聚合—裂解深刻影响并约束了华南古大陆的地质演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方法】以全球超大陆聚散旋回为主线,重点针对华南古大陆元古宙—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等内容,力求系统梳理、全面总结与客观评述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与认识,提升对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认识与研究水平。【结果与结论】扬子地块古元古代早期经历了与劳伦大陆相似的碰撞事件,显示二者在哥伦比亚(Colombia)超大陆聚合之前即已具有构造亲缘性;尽管扬子地块北缘和西南缘在古元古代中晚期的构造演化存在时空差异性,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聚合—裂解过程基本同步,与此同时华夏地块仅经历了与超大陆聚合有关的俯冲—碰撞事件;华南广泛发育的前~820 Ma不整合界面,代表了新元古代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解体之后新一轮沉积超覆的起点,随后南华裂谷历经了裂谷幼年期(~820~800 Ma)、裂谷成熟期(~800~720 Ma)、早冰期(~720~660 Ma)、间冰期(~660~650 Ma)和晚冰期(~650~635 Ma)等5个演化阶段;华南古大陆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响应于冈瓦纳(Gondwana)大陆的聚合,与印度或澳大利亚显示古地理亲缘性。超大陆聚合裂解与雪球地球等地质事件密切相关,而构造—岩浆—沉积作用主导了前寒武纪铁、铜、锰等大型超大型特色矿产资源的形成,盆地隆—坳格局则控制了含油气盆地优质烃源岩、规模性储层及区域性盖层等关键石油地质条件的形成与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伦比亚超大陆
罗迪尼亚超大陆
冈瓦纳大陆
扬子地块
华夏地块
元古宙—早古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PIV/PTV的平板裂缝支撑剂输送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堂
郭建春
+3 位作者
翁定为
石阳
许可
李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129,共9页
为了解水力压裂过程中水力裂缝内支撑剂的铺置规律,基于平板裂缝开展了支撑剂输送试验,分析了泵注排量、压裂液黏度、注入位置、支撑剂类型对支撑剂铺置过程的影响;运用PIV/PTV技术,测试了压裂液-支撑剂两相运动速度,从颗粒运动角度分...
为了解水力压裂过程中水力裂缝内支撑剂的铺置规律,基于平板裂缝开展了支撑剂输送试验,分析了泵注排量、压裂液黏度、注入位置、支撑剂类型对支撑剂铺置过程的影响;运用PIV/PTV技术,测试了压裂液-支撑剂两相运动速度,从颗粒运动角度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最终砂堤形态的影响。试验发现:平板单缝内支撑剂铺置存在“裂缝前端先堆积至平衡高度,再稳定向后端铺置”和“砂堤整体纵向增长,稳定向后端铺置”2种典型模式,2种模式可以在泵注的不同阶段出现并转换;砂堤不同位置形态主控因素存在差异,注入位置与排量主要控制前缘形态,黏度与排量主要控制中部形态,黏度主要控制后缘形态;在裂缝远端,支撑剂沉降存在“回流式”和“直接式”2种模式,前者受涡流控制,后者则仅依靠重力沉降;现场施工时可考虑“定向射孔+大排量中高黏70/140目石英砂(主体支撑剂)+40/70目陶粒架桥+大排量中高黏70/140目石英砂长距离输送+排量尾追40/70目陶粒”,兼顾缝长方向远距离铺置和近井地带裂缝与井筒的高连通性。平板裂缝内支撑剂运移与铺置规律试验结果可以为页岩储层压裂主裂缝内支撑剂高效铺置及储层改造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平板裂缝
粒子图像测速
支撑剂输送
铺置模式
PIV技术
PTV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从哥伦比亚到冈瓦纳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剑
崔晓庄
王伟
姚卫华
杜秋定
沈利军
陈风霖
机构
油气藏
地质与
开发
工程
全国
重点
实验室
(
西南
石油
大学
)
西南
石油
大学
羌塘盆地研究院
中国
地质
调查局成都
地质
调查中心(
西南
地质
科技创新中心)
自然资源部沉积盆地与
油气
资源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地质
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中山
大学
地球科学与
工程
学院
成都理工
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9-1875,共27页
基金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2020CX010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120,42241202,42272228,41972121)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43477)。
文摘
【目的】元古宙—早古生代全球超大陆聚合—裂解深刻影响并约束了华南古大陆的地质演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方法】以全球超大陆聚散旋回为主线,重点针对华南古大陆元古宙—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等内容,力求系统梳理、全面总结与客观评述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与认识,提升对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认识与研究水平。【结果与结论】扬子地块古元古代早期经历了与劳伦大陆相似的碰撞事件,显示二者在哥伦比亚(Colombia)超大陆聚合之前即已具有构造亲缘性;尽管扬子地块北缘和西南缘在古元古代中晚期的构造演化存在时空差异性,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聚合—裂解过程基本同步,与此同时华夏地块仅经历了与超大陆聚合有关的俯冲—碰撞事件;华南广泛发育的前~820 Ma不整合界面,代表了新元古代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解体之后新一轮沉积超覆的起点,随后南华裂谷历经了裂谷幼年期(~820~800 Ma)、裂谷成熟期(~800~720 Ma)、早冰期(~720~660 Ma)、间冰期(~660~650 Ma)和晚冰期(~650~635 Ma)等5个演化阶段;华南古大陆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响应于冈瓦纳(Gondwana)大陆的聚合,与印度或澳大利亚显示古地理亲缘性。超大陆聚合裂解与雪球地球等地质事件密切相关,而构造—岩浆—沉积作用主导了前寒武纪铁、铜、锰等大型超大型特色矿产资源的形成,盆地隆—坳格局则控制了含油气盆地优质烃源岩、规模性储层及区域性盖层等关键石油地质条件的形成与演化。
关键词
哥伦比亚超大陆
罗迪尼亚超大陆
冈瓦纳大陆
扬子地块
华夏地块
元古宙—早古生代
Keywords
Colombia supercontinent
Rodinia supercontinent
Gondwana Continent
Yangtze Block
Cathaysia Block
Proterozoic to Early Paleozoic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IV/PTV的平板裂缝支撑剂输送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堂
郭建春
翁定为
石阳
许可
李阳
机构
油气藏
地质与
开发
工程
全国
重点
实验室
(
西南
石油
大学
)
中国
石油
勘探
开发
研究院廊坊分院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129,共9页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层页岩储层多簇射孔压裂竞争扩展多目标协同智能优化与调控”(编号:2023NSFSC0424)资助。
文摘
为了解水力压裂过程中水力裂缝内支撑剂的铺置规律,基于平板裂缝开展了支撑剂输送试验,分析了泵注排量、压裂液黏度、注入位置、支撑剂类型对支撑剂铺置过程的影响;运用PIV/PTV技术,测试了压裂液-支撑剂两相运动速度,从颗粒运动角度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最终砂堤形态的影响。试验发现:平板单缝内支撑剂铺置存在“裂缝前端先堆积至平衡高度,再稳定向后端铺置”和“砂堤整体纵向增长,稳定向后端铺置”2种典型模式,2种模式可以在泵注的不同阶段出现并转换;砂堤不同位置形态主控因素存在差异,注入位置与排量主要控制前缘形态,黏度与排量主要控制中部形态,黏度主要控制后缘形态;在裂缝远端,支撑剂沉降存在“回流式”和“直接式”2种模式,前者受涡流控制,后者则仅依靠重力沉降;现场施工时可考虑“定向射孔+大排量中高黏70/140目石英砂(主体支撑剂)+40/70目陶粒架桥+大排量中高黏70/140目石英砂长距离输送+排量尾追40/70目陶粒”,兼顾缝长方向远距离铺置和近井地带裂缝与井筒的高连通性。平板裂缝内支撑剂运移与铺置规律试验结果可以为页岩储层压裂主裂缝内支撑剂高效铺置及储层改造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平板裂缝
粒子图像测速
支撑剂输送
铺置模式
PIV技术
PTV技术
Keywords
hydraulic fracturing
flat fractur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roppant transport
placement mode
PIV technology
PTV technology
分类号
TE357.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从哥伦比亚到冈瓦纳
王剑
崔晓庄
王伟
姚卫华
杜秋定
沈利军
陈风霖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PIV/PTV的平板裂缝支撑剂输送试验研究
唐堂
郭建春
翁定为
石阳
许可
李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