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向载荷下含双缺陷高强钢厚壁管道压溃压力计算方法
1
作者 樊建春 蒋智明 +3 位作者 陈严飞 王瑞 刘丹丹 盛玉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4年第2期71-78,共8页
海底油气管道在生产和铺设时,由于受直缝焊管(UOE)制管工艺和张紧器的影响,会造成管道椭圆度缺陷,同时复杂的深海服役条件易造成海底管道局部发生金属腐蚀缺陷。针对含有双缺陷的高强钢厚壁管道在外压和轴向力同时作用下的复杂载荷屈曲... 海底油气管道在生产和铺设时,由于受直缝焊管(UOE)制管工艺和张紧器的影响,会造成管道椭圆度缺陷,同时复杂的深海服役条件易造成海底管道局部发生金属腐蚀缺陷。针对含有双缺陷的高强钢厚壁管道在外压和轴向力同时作用下的复杂载荷屈曲压溃问题,考虑管道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管道材料、几何参数和缺陷几何参数的2400多组有限元计算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到含双缺陷高强钢厚壁管道在轴向力载荷作用下的压溃压力变化规律,并提出轴向载荷作用下含双缺陷高强钢厚壁管道的压溃压力计算方法。本方法可为实际工程中高强钢厚壁管道屈曲载荷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保障海洋油气输送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力 外压 压溃 缺陷 椭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互换性综合实验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韩一学 李汉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5,共4页
随着城镇燃气多气源供应格局的形成,不同气源之间互换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针对民用大气式燃烧器,设计了一种用于实验室研究的燃气互换性综合实验系统,包括动态配气系统和灶具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配气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即配即用、... 随着城镇燃气多气源供应格局的形成,不同气源之间互换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针对民用大气式燃烧器,设计了一种用于实验室研究的燃气互换性综合实验系统,包括动态配气系统和灶具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配气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即配即用、数字化灵活配气、连续可调,尤其在测定燃具适应域时独具优势;解决了现有系统占地面积大、混气不均、滞后性大、排空浪费气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互换性 多组分动态配气 精度高 响应速度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原油流动沉积实验装置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朝旭 邢晓凯 +2 位作者 柯鲁峰 庞帅 赵亚南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82-87,共6页
设计并搭建高含水原油实验装置,装置主要包括试验管路、油水分离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设计出有机玻璃管水浴实验段,以便观测流动形貌和初始沉积过程,基于射流喷射混合器原理完成油水混合装置的设计,使管内流动状态与现场... 设计并搭建高含水原油实验装置,装置主要包括试验管路、油水分离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设计出有机玻璃管水浴实验段,以便观测流动形貌和初始沉积过程,基于射流喷射混合器原理完成油水混合装置的设计,使管内流动状态与现场实际相符合。为保证在实验过程中游离水和原油的有效分离,以游离水分离器为基础,设计出适用于高含水原油分离的油水分离器。同时设计出配套数据采集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实验数据采集和参数调控的问题。经过实验验证,该实验装置能够较好地适应高含水原油流动沉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实验装置 初始沉积 油水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海洋运输的储氢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玥晟 陈严飞 +4 位作者 饶云松 钟文军 黄维和 高志浩 刘宇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
随着中国对“碳排放”能源策略的推进,氢能因其环境友好、质量能量密度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间对氢能需求的增加和差异性,促使氢气海洋运输逐渐发展。针对目前常用的液氢(LH_(2))、有机液体储氢(LOHC)和氨等适用... 随着中国对“碳排放”能源策略的推进,氢能因其环境友好、质量能量密度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不同国家与地区间对氢能需求的增加和差异性,促使氢气海洋运输逐渐发展。针对目前常用的液氢(LH_(2))、有机液体储氢(LOHC)和氨等适用于海洋运输的储氢技术,梳理其原理、储运方式、优缺点和面临的问题,并阐明了液氢、LOHC和氨在海洋运输中存在的挑战,为中国储氢技术和氢气海洋运输的发展提供参考,以期推动储氢技术在工业化上的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储氢技术原理 液氢 有机液体储氢 海洋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单腐蚀和群腐蚀缺陷高强钢管道失效压力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严飞 董绍华 +4 位作者 敖川 娄方宇 张宏 李昕 周晶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9,共7页
腐蚀是引起油气管道破坏的重要原因,群腐蚀是常见的缺陷形式。文章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对单腐蚀缺陷高强钢油气管道的失效压力进行了分析,回归了单腐蚀管道失效压力计算公式,考虑群腐蚀轴向和环向未腐蚀区域的影响,提出了群腐蚀管道失效... 腐蚀是引起油气管道破坏的重要原因,群腐蚀是常见的缺陷形式。文章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对单腐蚀缺陷高强钢油气管道的失效压力进行了分析,回归了单腐蚀管道失效压力计算公式,考虑群腐蚀轴向和环向未腐蚀区域的影响,提出了群腐蚀管道失效压力计算方法,给出了群腐蚀缺陷高强钢管道失效压力计算实例,并与实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证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复杂腐蚀缺陷高强钢油气管道剩余强度评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管道 群腐蚀 失效压力 剩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接收站卸料管道保冷层厚度优化模拟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兆慈 冷明 +3 位作者 李光让 刘照辰 吴鑫 陈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2,共5页
国内LNG接收站卸料管道保冷层多为组合式保冷,保冷层普遍存在着材料浪费的问题。为此,应用Ansys Workbench(AWE)工作平台分别建立了LNG接收站典型的外径为40 in、10 in(1 in=25.4 mm)卸料管道保冷层传热及优化模型。在满足使用要求及设... 国内LNG接收站卸料管道保冷层多为组合式保冷,保冷层普遍存在着材料浪费的问题。为此,应用Ansys Workbench(AWE)工作平台分别建立了LNG接收站典型的外径为40 in、10 in(1 in=25.4 mm)卸料管道保冷层传热及优化模型。在满足使用要求及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对保冷层组合厚度进行优化模拟,并分析了保冷材料热导率受温度变化影响时,其对管道保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40 in管道每1 000 m可节省投资156万元,10 in管道每1 000 m可节省投资25.62万元;在设计时,如不考虑保冷层热导率随温度变化而采用平均热导率计算,保冷层厚度设计偏保守。对组合保冷材料交接点处温度及各类输入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优化后管道各类指标性能均满足使用要求;内层保冷材料厚度对总投资及热流密度影响最大,大气温度对交接点处温度影响最大。该优化模拟结果及基于AWE工作平台流程化设计优化方法可为LNG管道保冷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卸料管道 保冷层 优化设计 变热导率 ANSYS WORKBENCH 硬质聚氨酯泡沫 泡沫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解吸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酆春博 袁野 邢晓凯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3-98,共6页
CO2气体从采出液中迅速和高效地解吸已经成为国内CO2驱油田地面集输系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阐述主要的气体解吸理论,分析传统解吸技术、膜解吸技术和超声波解吸技术的特点,指出目前各类解吸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气体解吸技术的研... CO2气体从采出液中迅速和高效地解吸已经成为国内CO2驱油田地面集输系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阐述主要的气体解吸理论,分析传统解吸技术、膜解吸技术和超声波解吸技术的特点,指出目前各类解吸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气体解吸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介绍了课题组利用自行搭建的超声波促进CO2驱采出液气体解吸实验装置在超声波解吸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建议将新型解吸技术与传统解吸技术联合应用于采出液的CO2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解吸 膜解吸 超声波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品油管道分输计划优化的并行模拟退火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海宏 左丽丽 +1 位作者 吴长春 李清平 《石油科学通报》 2019年第1期102-110,共9页
成品油管道运行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批次计划。当管道输送油品种类多、沿线分输/注入站多、计划周期长时,制定可行的批次计划并非易事,而优化批次计划,则难度更大。批次计划优化算法的准确性与计算耗时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应用于实... 成品油管道运行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批次计划。当管道输送油品种类多、沿线分输/注入站多、计划周期长时,制定可行的批次计划并非易事,而优化批次计划,则难度更大。批次计划优化算法的准确性与计算耗时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应用于实际生产。针对单点注入、多点分输成品油管道,本文提出并行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 SA)算法来优化管道分输计划。并行策略是指在每次迭代时同时产生多个新解,提高了迭代效率。并行SA算法中每个新解的构造分为两个阶段:1)利用变量邻域解构造方法局部调整分输计划原方案;2)基于分输作业衔接性规则微调分输计划新方案,形成新的迭代点。以某成品油管道的历史输油任务为例,验证了并行SA算法的有效性,为该算法推广应用至实际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管道 顺序输送 批次计划 最优化 模拟退火算法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荷载作用下输流管道临界流速解析计算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严飞 敖川 +3 位作者 董绍华 刘昊 马尚 夏通璟 《石油科学通报》 2021年第1期138-144,共7页
输流管道常用于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管道内过高流速会引发结构失稳,因此掌握输流管道临界流速的计算方法至关重要。受热荷载作用下的输流管道也经常被应用于实际工程领域中,比如加热输送的原油管道和供暖管道等。热荷载作用下的输流管道... 输流管道常用于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管道内过高流速会引发结构失稳,因此掌握输流管道临界流速的计算方法至关重要。受热荷载作用下的输流管道也经常被应用于实际工程领域中,比如加热输送的原油管道和供暖管道等。热荷载作用下的输流管道相比于基本输流管道受到热荷载作用引起的轴力,其自然振动频率及临界流速与普通输流管道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哈密顿原理推导得到热荷载作用下两端支承输流管道的振动偏微分方程,通过分离变量将方程简化为一元四次齐次常微分方程。根据两端支承输流管道临界流速条件简化微分方程并求得其通解,给出了适用不同边界条件的输流管道临界流速解析表达式。基于算例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线性热应力和非线性热应力对输流管道临界流速的影响,并与微分求积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给出的解析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表明相对于微分求积法,提出的解析方法计算更加简单,准确性更高,可以更方便的得到输流管系统的临界流速值,有利于指导工程实践;线性热应力和非线性热应力作用下的输流管系统的临界流速均随着热荷载的增加而降低,且下降速度越来越快;同等情况下非线性热应力作用下临界流速大于线性热应力作用下的临界流速,且随着热荷载的增加,两者间的差距逐渐增大;对比边界条件发现,固定边界条件能够承受的热荷载最大,因此对热荷载作用下输流管系统施加固定边界条件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提出的热荷载作用下输流管道临界流速的解析方法在工程现场可以方便快速地得到准确的临界流速,为热荷载作用下输流管道系统的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流管道 支承管道 热荷载 临界流速 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气管道CO_2内腐蚀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坤 李庆 +1 位作者 云庆 陈宏建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1期47-49,共3页
为了预测某集气管道的腐蚀状况,减少因腐蚀引起的穿孔、泄漏等事故,针对某气田WA段含CO_2集输管道多相混输的特点,筛选出合适的CO_2内腐蚀预测模型。使用OLGA软件建立了管道内部CO_2内腐蚀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了管道沿线压力、温度... 为了预测某集气管道的腐蚀状况,减少因腐蚀引起的穿孔、泄漏等事故,针对某气田WA段含CO_2集输管道多相混输的特点,筛选出合适的CO_2内腐蚀预测模型。使用OLGA软件建立了管道内部CO_2内腐蚀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了管道沿线压力、温度、流态变化情况,经与管道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用于模拟管道运行状况的准确性。通过模拟结果及与实际腐蚀速率的比较得出,OLGA软件可以很好地模拟管道CO_2内腐蚀状况,可为制定管道清管方案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气管道 CO2内腐蚀 OLGA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变强化效应海底管道极限承载力研究
11
作者 陈严飞 张娟 +1 位作者 张宏 蔡峰峰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0-427,共8页
文章基于线性强化材料模型,推导了轴向拉力作用下海底管道极限弯矩承载力解析解,给出了海底管道在轴向拉力与弯矩载荷同时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的近似解,编制了海底管道极限承载力计算程序BCP。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解析方法的正... 文章基于线性强化材料模型,推导了轴向拉力作用下海底管道极限弯矩承载力解析解,给出了海底管道在轴向拉力与弯矩载荷同时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的近似解,编制了海底管道极限承载力计算程序BCP。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解析方法的正确性。结论表明考虑应变强化效应的海底管道极限承载力结算结果更为合理,该文可为海底管道的结构强度设计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极限弯矩承载力 应变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采出水污染及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陆争光 高鹏 +3 位作者 马晨波 韩善鹏 王坤 张文博 《天然气与石油》 2015年第6期90-95,14,共6页
页岩气已经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开发的新亮点,其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采出水,处理难度大,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首先基于国内外页岩气采出水水质指标,分析了页岩气采出水的主要组成特点,即组成复杂、"三高"、水质指标... 页岩气已经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开发的新亮点,其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采出水,处理难度大,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首先基于国内外页岩气采出水水质指标,分析了页岩气采出水的主要组成特点,即组成复杂、"三高"、水质指标波动范围较大且大大超过了国内外污水回用标准;从水体污染通道、污染种类两方面,介绍了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导致的地下水、地表水污染;深入讨论了页岩气采出水采用的"一级预处理、二级软化、三级脱盐"处理工艺技术,评估了各种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指出我国页岩气采出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该研究有利于页岩气采出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采出水 水质特点 水污染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管道冲蚀速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雨墨 李彦博 +5 位作者 李晓平 艾迪辉 昝林峰 王维嘉 王孟欣 宫敬 《石油科学通报》 2020年第1期114-121,共8页
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固体壁面受固体颗粒冲击摩擦导致质量损失现象的研究成果,回顾了现有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结论,分析了人工智能方法的优势及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互补性。从数据来源的角度分类,讨论了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及... 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固体壁面受固体颗粒冲击摩擦导致质量损失现象的研究成果,回顾了现有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结论,分析了人工智能方法的优势及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互补性。从数据来源的角度分类,讨论了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及以CFD模拟为基础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结果。同时,简要介绍了最新的应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方法进行冲蚀研究的案例。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方法在管道冲蚀现象的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将在未来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的提升及管道智能化建设的加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冲蚀 人工智能 人工神经网络 管道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输量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与清管周期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户凯 张帆 +6 位作者 王圣洁 张钰垚 刘凯 张雅琴 高乾 孟嘉岩 孟小雨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5期59-64,共6页
针对油田含蜡原油管道输量逐年降低的情况,建立了原油管道蜡沉积模型,研究了输量逐年降低对管道蜡沉积情况及清管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输量运行的管道随着输量逐年降低,首站出站油温升高,管壁剪切应力减小,管道沿线的蜡沉积厚度... 针对油田含蜡原油管道输量逐年降低的情况,建立了原油管道蜡沉积模型,研究了输量逐年降低对管道蜡沉积情况及清管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输量运行的管道随着输量逐年降低,首站出站油温升高,管壁剪切应力减小,管道沿线的蜡沉积厚度逐渐增加,并且冬季比夏季蜡沉积情况更严重。通过比较经济性和安全性清管周期来优化管道清管周期,研究发现,价格因素中电力价格对经济性清管周期影响最大,并且随着输量降低,安全性清管周期减小。经过优化得到的最优清管周期保证了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输量 含蜡原油 蜡沉积 清管周期 价格因素 经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含蜡原油压缩性对管道再启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包有权 张劲军 《石油科学通报》 2017年第2期258-266,共9页
热含蜡原油管道长时间停输后,温度降低导致原油胶凝且压缩性显著增强。胶凝含蜡原油黏弹-触变特性和压缩性的共同作用对管道再启动特性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改进了已有的黏弹触变模型的不足,更好地表征了胶凝含蜡原油的黏弹-触变特性,... 热含蜡原油管道长时间停输后,温度降低导致原油胶凝且压缩性显著增强。胶凝含蜡原油黏弹-触变特性和压缩性的共同作用对管道再启动特性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改进了已有的黏弹触变模型的不足,更好地表征了胶凝含蜡原油的黏弹-触变特性,进而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胶凝原油压缩性对最小启动压力、末端见流时间等关键性再启动工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胶凝原油压缩性增强,最小启动压力降低,相同启动压力下的末端平衡流速增大;再启动过程中,屈服面向下游推进的初始速度等于胶凝原油中的声速,而后逐渐衰减;随着压缩性增强,一方面屈服面向下游推进的初始速度减小,另一方面屈服面推进过程中速度衰减程度加大,两者共同作用导致末端见流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压缩性 黏弹-触变特性 再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盘式浮顶油罐内含蜡原油温降规律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敏 李敬法 +1 位作者 张欣雨 宇波 《石油科学通报》 2017年第2期267-278,共12页
建立了考虑含蜡原油非牛顿性和析蜡相变过程的单盘式浮顶油罐内含蜡原油温降物理数学模型,并发展了一体化耦合求解方法。模型中,采用幂律方程描述罐内含蜡原油的非牛顿特性;采用湍流大涡模拟方法计算罐内含蜡原油的湍流流动过程;采用焓... 建立了考虑含蜡原油非牛顿性和析蜡相变过程的单盘式浮顶油罐内含蜡原油温降物理数学模型,并发展了一体化耦合求解方法。模型中,采用幂律方程描述罐内含蜡原油的非牛顿特性;采用湍流大涡模拟方法计算罐内含蜡原油的湍流流动过程;采用焓多孔介质理论计算罐内含蜡原油的析蜡相变过程,并跟踪罐内含蜡原油的相变界面。利用文献中的结果对本文模型进行验证。基于验证的程序,对实际单盘式浮顶油罐内含蜡原油温降过程进行计算,研究罐内含蜡原油温降过程的演化规律,并对罐顶、罐底凝油层的增长以及罐顶、罐底和罐壁处传热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单盘式浮顶油罐的设计和生产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盘式浮顶油罐 温降规律 非牛顿性 析蜡相变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不均匀沉降下大型储罐风致屈曲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严飞 马尚 +4 位作者 董绍华 娄方宇 倪恒 赵永涛 孙秉才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10期16-23,共8页
储罐是石油石化行业的重要设施。大型储罐一般建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沿海地区,在地基不均匀沉降情况下,储罐在承受风载荷时容易出现浮盘卡盘、屈曲失稳现象,频发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储罐所承受的风载荷给储罐安全运行带来重大挑战,大型储罐... 储罐是石油石化行业的重要设施。大型储罐一般建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沿海地区,在地基不均匀沉降情况下,储罐在承受风载荷时容易出现浮盘卡盘、屈曲失稳现象,频发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储罐所承受的风载荷给储罐安全运行带来重大挑战,大型储罐在地基不均匀沉降下承受风载荷时能够保持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地基不均匀沉降下承受风载荷的储罐进行了数值仿真,总结出储罐的风压驻点周向角变化对沉降下储罐屈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储罐临界屈曲载荷的变化由储罐发生风致屈曲的位置及风压驻点附近罐壁变形情况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储罐 安全运行 地基沉降 风致屈曲 风压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非黏结柔性软管金属层失效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严飞 张晔 +4 位作者 冯玮 孙伟栋 刘昊 何明畅 张恩勇 《中国海洋平台》 2022年第1期53-62,69,共11页
整合API RP 17B规范提出的海洋非黏结柔性软管9种常见失效模式,对国内外柔性软管金属层6种常见失效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并针对目前柔性软管金属层失效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指出未来海洋柔性软管失效模式研究的下... 整合API RP 17B规范提出的海洋非黏结柔性软管9种常见失效模式,对国内外柔性软管金属层6种常见失效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并针对目前柔性软管金属层失效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指出未来海洋柔性软管失效模式研究的下一步建议,为海洋柔性软管结构设计和完整性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黏结柔性软管 金属层 失效机制 失效模式 完整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LNG储罐罐体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兆慈 郭保玲 赵多 《石油工程建设》 2014年第5期9-11,共3页
LNG储罐结构复杂,储罐内部与外界环境存在着巨大温差,罐体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对于LNG储罐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文章以全容式LNG储罐为例,选取1/12储罐的三维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ANSYS软件的储罐罐体三维稳态温度场数值计算模... LNG储罐结构复杂,储罐内部与外界环境存在着巨大温差,罐体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对于LNG储罐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文章以全容式LNG储罐为例,选取1/12储罐的三维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ANSYS软件的储罐罐体三维稳态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罐体、罐底与罐壁连接处和罐顶与罐壁连接处的温度场分布图,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全容式储罐 温度场 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蜡胶凝油的屈服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方达 黄启玉 +2 位作者 王文达 徐永峰 柴彦强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82-86,共5页
提出了一种高含蜡胶凝油屈服测试方法,量程范围较常规方法宽。基于此研究了低温下测试油蜡混合物胶凝油的屈服特性,详细阐明了熔蜡温度、熔蜡温度下的静置时间和屈服应力测试温度下的静置时间对特高含蜡胶凝油屈服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 提出了一种高含蜡胶凝油屈服测试方法,量程范围较常规方法宽。基于此研究了低温下测试油蜡混合物胶凝油的屈服特性,详细阐明了熔蜡温度、熔蜡温度下的静置时间和屈服应力测试温度下的静置时间对特高含蜡胶凝油屈服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熔蜡温度越高,胶凝油的屈服应力越小;熔蜡温度下静置时间越长,油蜡混合物的低温屈服应力越大;胶凝油受屈服应力测试温度下静置时间影响较小。静置时间超过30min,其屈服值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对于科学制备高含蜡胶凝油,进而探索清管过程中蜡层剥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蜡 胶凝油 熔蜡 屈服特性 清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