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膦酸基两性离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苟绍华 费玉梅 +4 位作者 张勤 罗浩 罗威 王婷婷 谢文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8,共8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3-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N,N-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NADA)以及1-二甲胺基烯丙基膦酸(DMAAP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共聚物驱油剂(ANND),对其进行了FTIR结构表征,考察了NADA与DMAAP...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3-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N,N-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NADA)以及1-二甲胺基烯丙基膦酸(DMAAP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共聚物驱油剂(ANND),对其进行了FTIR结构表征,考察了NADA与DMAAPA的加量和配比、引发剂加量、温度对共聚物特性黏数的影响,探究了共聚物的耐盐、抗温、流变等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ANND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相同条件下,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进行对比,2 000 mg/L的共聚物ANND溶液在25℃、剪切速率500 s-1时的表观黏度为28.46 m Pa·s,而黏均相对分子量为1×107的HPAM溶液表观黏度为23.10 m Pa·s;当温度为100℃、剪切速率为170 s-1时,ANND溶液的表观黏度为40.48 m Pa·s,而HPAM溶液为31.31 m Pa·s;在80℃下老化10 d后,ANND黏度保留率为38%,高于同等条件下的HPAM(17%);在抗盐性实验中,2 000 mg/L共聚物ANND溶液在质量浓度为30 000 mg/L的Na Cl、2 000 mg/L的Mg Cl2和Ca Cl2溶液中的表观黏度分别为28.9、32.1和30.7m Pa·s,优于HPAM(9.8、17.7和16.3 m Pa·s)。在模拟驱油实验中,ANND的采出率为55.67%,高于HPAM驱(48.94%)和水驱(4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共聚物 膦酸 表观黏度 耐温抗盐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咪唑啉结构疏水缔合聚合物合成与溶液性质 被引量:3
2
作者 罗珊 苟绍华 +4 位作者 刘通义 赵鹏 敬东 冉雯仪 潘青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1-1156,共6页
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钠(Na A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1-(2-N-烯丙基氨乙基)-2-油酸基咪唑啉(NIPA)共聚合成了一种含咪唑啉结构的缔合聚合物。考察了单体配比、p H及引发剂浓度等... 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钠(Na A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1-(2-N-烯丙基氨乙基)-2-油酸基咪唑啉(NIPA)共聚合成了一种含咪唑啉结构的缔合聚合物。考察了单体配比、p H及引发剂浓度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FT-IR、1H NMR分析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发现:该聚合物具有较好的耐温性、抗剪切及抗盐性能(120oC:其粘度保留率达28.12%;1000 s-1:其粘度保留率达16.74%;16000 mg/L的Na Cl:粘度保留率为25.99%;2600 mg/L1的Mg Cl2:粘度保留率为22.48%;2600 mg/L的Ca Cl2:粘度保留率为18.10%)。在室内模拟岩芯驱替实验中,该聚合物可提高采收率1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1-(2-N-烯丙基氨乙基)-2-油酸基咪唑啉 流变性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Py]Br共聚物黏土抑制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苟绍华 张勤 +3 位作者 刘通义 赵鹏 周艳婷 吕沛恒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6-1060,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和溴化N-烯丙基吡啶([APy]Br)为单体,制备了一种离子液体聚合物黏土抑制剂AM/[APy]Br。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m(AM)∶m([APy]Br)=15∶1,w(引发剂)=0.8%,其中,n(K2S2O8)∶n(Na HSO3)=1∶1,反应温度50℃。... 以丙烯酰胺(AM)和溴化N-烯丙基吡啶([APy]Br)为单体,制备了一种离子液体聚合物黏土抑制剂AM/[APy]Br。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m(AM)∶m([APy]Br)=15∶1,w(引发剂)=0.8%,其中,n(K2S2O8)∶n(Na HSO3)=1∶1,反应温度50℃。并对AM/[APy]Br进行了FTIR和1HNMR表征,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室温下,2 000 mg/L AM/[APy]Br溶液防膨率为80.90%,当温度为90℃时,其防膨率仍达77.97%;2 000 mg/L AM/[APy]Br溶液与0.3 mol/L KCl溶液复配后,防膨率可达96.20%;与0.2 mol/L KCl溶液复配后,防膨率高于0.3 mol/L KCl溶液,复配溶液经4次冲刷,防膨率仍可达76.17%;占溶液总质量3.0%AM/[APy]Br与3.0%KCl复配溶液浸泡后的Na-MMT晶层间距(1.57 nm)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同等浓度KCl浸泡后的Na-MMT晶层间距(1.6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离子液体 丙烯酰胺聚合物 黏土抑制剂 防膨率 晶层间距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咪唑啉基偕胺肟化聚合物合成及其对Cu(Ⅱ)吸附性能
4
作者 苟绍华 周艳婷 +3 位作者 来安康 王金 周荣彪 刘通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94-1600,共7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腈(AN)、1-(2-N-烯丙基氨乙基)-2-油酸基咪唑啉(NIPA)为原料,制备了咪唑啉基偕胺肟化聚合物AM/AO/NIPA。对其进行了FTIR、SEM和TG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pH、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对聚合物AM/A... 以丙烯酰胺(AM)、丙烯腈(AN)、1-(2-N-烯丙基氨乙基)-2-油酸基咪唑啉(NIPA)为原料,制备了咪唑啉基偕胺肟化聚合物AM/AO/NIPA。对其进行了FTIR、SEM和TG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pH、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对聚合物AM/AO/NIPA和吸附剂聚丙烯酰胺(PAM)吸附低浓度Cu2+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聚合物AM/AO/NIPA的Cu2+吸附容量受溶液pH影响不大;当聚合物AM/AO/NIPA加入量为0.05g时,在30℃、pH=5、吸附3h后,对Cu2+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溶液吸附达到平衡,此时吸附容量为37.32mg/g;整个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对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均能较好拟合。通过Langmuir模型拟合计算得到,偕胺肟化聚合物AM/AO/NIPA的Cu2+饱和吸附量为267.38mg/g,是相同条件下吸附剂PAM饱和吸附量的3倍以上。ANUAO/NIPA循环使用4次后,吸附量保留率高达9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偕胺肟化聚合物 重金属 吸附 水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