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和注意力机制的漏钢预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恒 张本国 +2 位作者 余浩辰 张瑞忠 范利锋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共6页
为提高漏钢预报系统准确度,分析了热电偶的单偶时间序列特征与组偶空间联动特征,采用CNN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再将时间序列温度特征作为BIGRU输入,构建CNN-BIGRU网络,并在输出端前引入MA机制。针对CNN-BIGRU网络易陷入局部最优解问题,利... 为提高漏钢预报系统准确度,分析了热电偶的单偶时间序列特征与组偶空间联动特征,采用CNN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再将时间序列温度特征作为BIGRU输入,构建CNN-BIGRU网络,并在输出端前引入MA机制。针对CNN-BIGRU网络易陷入局部最优解问题,利用BO算法寻找CNN-BIGRU网络最优超参数组合,建立了BO-CNN-BIGRU-MA网络模型,并将其应用到连铸漏钢预报系统。结合实际连铸生产数据,对该漏钢预报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连铸漏钢预报系统的准确率为99.5%,报出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钢预报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 贝叶斯优化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钢质镶件增强锌基冲压软模的板料弯曲回弹特性研究
2
作者 李晓广 洪杰伟 +3 位作者 薛家训 路胜海 杨梓萌 温彤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0.3 mm厚的SUS304板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对SLM钢质镶件增强冲压软模的回弹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钢质镶件结构具有矫正弯曲的局部强压效应,相对于传统整体式锌基软模能够显著降低304板弯曲成形的回弹量,在模具... 以0.3 mm厚的SUS304板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对SLM钢质镶件增强冲压软模的回弹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钢质镶件结构具有矫正弯曲的局部强压效应,相对于传统整体式锌基软模能够显著降低304板弯曲成形的回弹量,在模具下死点位置的最大载荷为1 kN时,回弹率由1.67%减小至0.84%。但回弹减小程度随最大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当最大载荷达到5 kN,回弹率由正变负,即出现负回弹现象;在最大载荷增大至80 kN时,回弹率由-2.83%变为-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 软模 SLM钢质镶件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热循环对深海管线钢粗晶区组织与韧性的影响
3
作者 刘治文 韩鹏彪 +5 位作者 张亮 杨浩 贾书君 李拔 李子健 王蕾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采用热模拟机模拟深海管线钢的粗晶区,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夏比冲击试验表征了其组织和韧性,研究了二次热循环中不同峰值温度对深海管线钢粗晶区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次热循环峰值温度为800℃时,... 采用热模拟机模拟深海管线钢的粗晶区,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夏比冲击试验表征了其组织和韧性,研究了二次热循环中不同峰值温度对深海管线钢粗晶区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次热循环峰值温度为800℃时,管线钢粗晶区的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块状M-A组元在原奥氏体晶界呈现断续的链状结构,大角度晶界比例较低,冲击吸收功为37.8 J,表现出明显的脆化现象。当峰值温度为900℃时,组织主要为多边形铁素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大角度晶界比例较高,韧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管线钢 热影响区 M-A组元 晶界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屈强比高强钢箱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聂诗东 叶曦雨 +2 位作者 王辉 李静尧 陈振业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37,共9页
钢结构的材料高强化是发展趋势,目前高强钢存在屈强比过高的问题,限制了高强钢在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应用。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进行材性改良,研发出一种新型低屈强比Q620E高强钢。对此新型高强钢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壁板宽... 钢结构的材料高强化是发展趋势,目前高强钢存在屈强比过高的问题,限制了高强钢在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应用。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进行材性改良,研发出一种新型低屈强比Q620E高强钢。对此新型高强钢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壁板宽厚比等级设计截面尺寸不同的箱形截面柱,对轴压比为0.2和0.35的高强钢箱形柱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观察试件的破坏模式、提取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从承载力、延性、耗能性能与损伤发展等方面对钢柱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与Q690D普通高强钢柱抗震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低屈强比高强钢柱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壁板宽厚比对构件承载力及延性影响显著;壁板宽厚比越大则刚度下降越快、损伤发展不连续;相较于Q690D普通高强钢,Q620E新型钢在力学性能与构件抗震方面均体现出较大的优势,可考虑在高强钢建筑结构中拓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低屈强比 箱形柱 抗震性能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低合金高强度HC340LA钢板的成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薛峰 孙岩 +3 位作者 赵楠 赵海涛 谷秀锐 袁建路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48,共3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板材成形试验机对汽车用HC340LA低合金高强钢板的力学性能及成形极限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HC340LA钢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加珠光体,具有非常高的屈强比。材料厚度对成形极限性能的影响较大,板料越厚,其成形极限性能越好。
关键词 HC340LA钢 屈强比 成形极限曲线(FLC) 冲压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候钢在输电线路杆塔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曾尚武 黄耀 +4 位作者 郭晓宏 陈红卫 万晓 张旭 李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4-474,共11页
输电杆塔是输电线路工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长期以来,钢基杆塔主要采用热浸镀锌工艺来进行防腐,但间歇式热浸镀锌工艺具有污染环境、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等特点,且热镀锌杆塔使用后期需进行维护。因此,亟需寻找新型防腐材料替代热镀锌钢... 输电杆塔是输电线路工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长期以来,钢基杆塔主要采用热浸镀锌工艺来进行防腐,但间歇式热浸镀锌工艺具有污染环境、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等特点,且热镀锌杆塔使用后期需进行维护。因此,亟需寻找新型防腐材料替代热镀锌钢。在大气环境中,耐候钢表面会形成致密且粘附良好的稳定锈层,具有比普碳钢更好的耐蚀性能,将耐候钢应用于输电杆塔是输电杆塔防腐蚀技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使用耐候钢制造输电杆塔可从原材料上解决它在应用过程中的防腐问题,采用“以锈防锈”的思路实现输电杆塔的免涂装、免维护。主要介绍了耐候钢在我国输电杆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杆塔用耐候钢板/卷、热轧耐候角钢和耐候钢螺栓等主要原材料的成分设计和性能研究,耐候钢耐大气腐蚀行为研究,以及冷弯耐候角钢塔、热轧耐候角钢塔和耐候钢管杆的工程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杆塔 耐候钢 耐候角钢 耐候钢螺栓 免涂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顾天真 刘雨薇 +4 位作者 彭灿 张鹏 王振尧 汪川 孙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目的 为详细研究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下的腐蚀行为及作用机理,同时为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湿热海洋大气环境中服役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腐蚀失重、XRD、SEM、电化学等测试方法对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 目的 为详细研究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下的腐蚀行为及作用机理,同时为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湿热海洋大气环境中服役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腐蚀失重、XRD、SEM、电化学等测试方法对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腐蚀产物主要由Zn_(5)(OH)_(8)Cl_(2)·H_(2)O组成,腐蚀一段时间后,发现少量ZnO、Zn_(5)(OH)_(6)CO_(3),腐蚀产物具有与锌腐蚀类似的层状结构,1 848 h呈“三明治”型,相比于上下两层暗色物质,中层亮色腐蚀产物富集更多的Cl元素。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速率大体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只在672~840 h腐蚀速率下降,对比镀锌在模拟环境和锌在湿热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中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结论热浸镀Zn-Al-Mg镀层在模拟湿热海洋大气下腐蚀产物演变与腐蚀过程中Mg的参与有关。腐蚀672~840h阶段腐蚀速率下降的原因与腐蚀产物中ZnO的减少和Zn_(5)(OH)_(8)Cl_(2)·H_(2)O占比增加有关。对比镀锌在模拟环境和锌在湿热大气环境中的腐蚀,预测热浸镀Zn-Al-Mg镀层在严酷湿热海洋大气中仍具有较高的耐蚀性,可以优先考虑作为湿热海洋环境的建设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Zn-Al-Mg镀层 湿热海洋大气 大气腐蚀 质量损失 腐蚀产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590钢动态变形行为及本构方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董伊康 吝章国 +3 位作者 孙力 熊自柳 罗扬 王健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1-167,共7页
采用ZWICK HTM16020高速拉伸试验机测定了DP590钢在应变速率0.003~700s^-1范围内的真应力一应变曲线,讨论了应变速率对DP590钢力学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和扫描电镜(SEM)对DP590钢的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P590... 采用ZWICK HTM16020高速拉伸试验机测定了DP590钢在应变速率0.003~700s^-1范围内的真应力一应变曲线,讨论了应变速率对DP590钢力学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和扫描电镜(SEM)对DP590钢的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P590钢具有明显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材料强度持续增加,应变速率由准静态(0.003s^-1)增加到中应变速率(200s^-1)时,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增幅最为明显,较准静态下分别增加49.8%和17.9%;材料塑性随应变速率增加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试样的宏观拉伸断面形貌由杯锥状向剪切型转变。基于实验结果,为表征DP590钢的动态力学相关特性,采用修正的Johnson-Cook模型建立了描述DP590钢应变速率特性的本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钢 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断裂行为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H13钢锻后组织中链状碳化物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雲飞 樊明强 +3 位作者 赵英利 韩彦光 崔毅 孙江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60-163,共4页
分析了H13钢退火组织中链状碳化物的分布特点,对H13钢进行不同工艺的固溶处理+球化等温退火,研究了固溶处理对H13钢链状碳化物的溶解情况及退火组织均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固溶处理可明显改善H13钢退火组织中的碳化物偏析,消除链状碳化... 分析了H13钢退火组织中链状碳化物的分布特点,对H13钢进行不同工艺的固溶处理+球化等温退火,研究了固溶处理对H13钢链状碳化物的溶解情况及退火组织均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固溶处理可明显改善H13钢退火组织中的碳化物偏析,消除链状碳化物,提高碳化物的球化率及分布均匀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固溶温度升高,退火组织越均匀。经1050℃固溶处理后,H13钢退火组织达到NADCA#207-2003标准中的AS6级,球化效果良好,获得了碳化物弥散均匀的粒状珠光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链状碳化物 固溶处理 等温退火 退火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钢渣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艳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5-1044,共10页
对近年来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用于钢渣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参数优化、光谱数据预处理、定量分析方法、钢渣的分类和识别等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LIBS在钢渣快速检测方面做出展望(引用文献52篇)。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钢渣 信号稳定性 数据预处理 定量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420qENH耐候桥梁钢的动态CCT曲线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浩 陈振业 +3 位作者 赵燕青 杨浩 孙力 马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46-49,共4页
利用热膨胀法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测定了Q420qENH耐候桥梁钢的动态CCT曲线。分析了各组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相变和组织;绘制了Q420qENH的动态CCT曲线。动态CCT曲线是分析连续冷却过程中奥氏体转变过成及产物组织与性能的重要手段。根... 利用热膨胀法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测定了Q420qENH耐候桥梁钢的动态CCT曲线。分析了各组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相变和组织;绘制了Q420qENH的动态CCT曲线。动态CCT曲线是分析连续冷却过程中奥氏体转变过成及产物组织与性能的重要手段。根据所需组织及性能选取相应的温度制度,以便优化Q420qENH的控轧控冷参数,可为其后续工业化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钢 Q420qENH 动态CCT曲线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热压缩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嵇爽 张彩军 +2 位作者 赵英利 张雲飞 常金宝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82-84,88,共4页
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高氮节镍型奥氏体钢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钢种的高温变形与应变速率以及温度的关系。并通过数学模型建立了本构方程和参数Z的表达式,应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变形表观激活能,为823.31 k J/mol。
关键词 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压缩热模拟 本构方程 表观激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316L不锈钢焊丝GMAW焊接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冷宇轩 赵英利 +4 位作者 胡连海 张坤 牛子琛 嵇爽 靳旭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72,共4页
为了改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工艺性,采用拉拔涂敷工艺开发涂层316L不锈钢焊丝,涂层成分为Ca元素的化合物以及Na、Ti、Si元素的氧化物,制备的两种涂层焊丝分别含有CaF_(2)和CaC0_(3)。通过电参数信号采集系统和高速摄影机对未涂层焊丝与... 为了改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工艺性,采用拉拔涂敷工艺开发涂层316L不锈钢焊丝,涂层成分为Ca元素的化合物以及Na、Ti、Si元素的氧化物,制备的两种涂层焊丝分别含有CaF_(2)和CaC0_(3)。通过电参数信号采集系统和高速摄影机对未涂层焊丝与涂层焊丝的堆焊过程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涂层焊丝的焊接电流波动较大,电弧形态不稳定,焊接稳定性差;含CaF_(2)涂层焊丝的电弧不稳定,焊接工艺性恶化;含CaC0_(3)涂层焊丝的焊接稳定性相比未涂层焊丝显著改善,电流电压波形十分稳定,焊接电弧呈“圆锥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涂层316L不锈钢焊丝 电弧形态 焊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590冷轧板及镀锌板电阻点焊工艺窗口及点焊一致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岳 牛月鹏 +4 位作者 潘进 马成 孙力 王连轩 张龙柱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7,共6页
采用电阻点焊对DH590冷轧板及其镀锌板进行工艺窗口和焊点一致性试验,对焊点进行了拉剪试验和十字拉伸试验,分析了点焊接头的显微组织、硬度分布以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相比于冷轧板,DH590镀锌板焊接工艺窗口向右移动(增大)约2 kA,同... 采用电阻点焊对DH590冷轧板及其镀锌板进行工艺窗口和焊点一致性试验,对焊点进行了拉剪试验和十字拉伸试验,分析了点焊接头的显微组织、硬度分布以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相比于冷轧板,DH590镀锌板焊接工艺窗口向右移动(增大)约2 kA,同时工艺窗口范围变窄,熔核形成更加充分,发生飞溅时的熔核直径更大。两种点焊接头熔核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但镀锌板熔核区的平均硬度更高。点焊一致性试验中,熔核直径均达到标准要求,未见明显波动。工艺窗口内的焊点失效模式以拔出断裂为主,从断口观察到大量的剪切韧窝,呈现出塑性断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板 电阻点焊 拉剪力 工艺窗口 点焊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LIBS结合SSA-KELM的废钢成分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晓红 刘晓辰 +3 位作者 刘艳丽 宋超 孙永长 张庆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12-2419,共8页
废钢是电炉炼钢的重要原料,为有效利用废钢,需对废钢中各元素进行检测。提出了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核极限学习机(SSA-KELM)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相结合的新方法,对中低合金钢和低合金钢的钢样共12组样品进行元素含量建模分析。... 废钢是电炉炼钢的重要原料,为有效利用废钢,需对废钢中各元素进行检测。提出了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核极限学习机(SSA-KELM)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相结合的新方法,对中低合金钢和低合金钢的钢样共12组样品进行元素含量建模分析。首先通过便携式LIBS光谱仪采集两类共计12种不同的废钢样品在170~400nm范围内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数据,为降低实验波动影响,每个试验样品的表面均匀选取28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检测,使用K值校验剔除粗大误差,并将剩余数据进行平均处理,最终得到12个样品共336组平均光谱数据;然后对获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基线校正和归一化处理,降低基线波动影响;然后选出待检测元素的多条相关谱线共65条作为模型的输入特征,接着对光谱数据进行训练集与测试集的划分,从每类钢种中随机选择一个样品,提取其处理后的光谱数据作为模型的测试集,剩余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集,利用麻雀搜索算法(SSA)对核极限学习机(KELM)进行参数寻优,针对相关元素进行建模。最终所建立的C、Cu、Mn、Cr、Ni、Si、V、Al、Ti元素的模型在验证集的相关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为0.996和0.016。实验比较了单变量校正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核极限学习机(GA-KELM)的多变量校正模型的定量分析效果,结果表明,与单变量校正模型和遗传算法和核极限学习机(GA-KELM)模型相比,SSA-KELM模型的所有指标都有显著提高,作为多变量模型的KELM与麻雀搜索算法相结合,能够有效的减弱多种因素对待分析元素的干扰,增强定量分析的性能,通过与便携式LIBS系统结合,可用于现场作业,实现对废钢中各元素含量的快速精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废钢 麻雀搜索算法 核极限学习机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海工钢厚板中氧化铝夹杂演变行为模拟
16
作者 张泽飞 张兴红 +3 位作者 刘奕江 陈振业 魏浩 吕知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211,共10页
为研究轧制工艺对高强海工钢中夹杂物破碎情况的影响规律,对含夹杂物厚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采用热压缩变形实验对夹杂物演变进行了物理模拟。结果表明:Al_(2)O_(3)夹杂物的破碎是由与基体相接触的表面逐渐传导至心部,并在中间位置发... 为研究轧制工艺对高强海工钢中夹杂物破碎情况的影响规律,对含夹杂物厚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采用热压缩变形实验对夹杂物演变进行了物理模拟。结果表明:Al_(2)O_(3)夹杂物的破碎是由与基体相接触的表面逐渐传导至心部,并在中间位置发生断裂;夹杂物尺寸越大,越容易破碎,当尺寸达到一定值时,尺寸对夹杂物破碎行为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相较于相同压下率下的等温轧制,差温轧制厚度方向变形更为均匀,更容易达到心部位置处夹杂物的破碎条件。热变形结果显示,大尺寸(Φ80~Φ100μm)夹杂物发生严重破碎,小尺寸(≤Φ5μm)夹杂物未发生明显破碎,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温轧制 Al_(2)O_(3)夹杂物 有限元 子模型技术 内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钢CCT曲线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樊明强 毛磊 +3 位作者 秦森 张雲飞 田志强 孙中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利用DIL805A型淬火变形膨胀仪对H13钢进行连续冷却转变试验。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H13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冷速对试样组织和硬度的影响。比较分析980、1030℃两种奥氏体化温度所测CCT曲线的异同。结果表明:... 利用DIL805A型淬火变形膨胀仪对H13钢进行连续冷却转变试验。利用膨胀法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H13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冷速对试样组织和硬度的影响。比较分析980、1030℃两种奥氏体化温度所测CCT曲线的异同。结果表明: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速为1℃/s。随奥氏体化温度降低,Ms点升高,贝氏体转变区域减小,珠光体转变区域增大且向左偏移;随冷却速度增大和奥氏体化温度升高,试验钢硬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H13 CCT曲线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低钛高炉渣的半钢炼钢:脱磷热力学与工业试验
18
作者 王宝华 朱荣 +3 位作者 黄世平 宫永煜 王世钊 张明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2-671,共10页
基于低钛高炉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提高转炉半钢炼钢脱磷效果的考虑,对低钛高炉渣进行喷吹CO_2法脱硫处理后,配入25%~30%的氧化铁皮制备成半钢化渣球用于半钢炼钢。采用建立半钢渣系的脱磷热力学模型和工业试验的方法,对此半钢化渣球冶炼... 基于低钛高炉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提高转炉半钢炼钢脱磷效果的考虑,对低钛高炉渣进行喷吹CO_2法脱硫处理后,配入25%~30%的氧化铁皮制备成半钢化渣球用于半钢炼钢。采用建立半钢渣系的脱磷热力学模型和工业试验的方法,对此半钢化渣球冶炼半钢的脱磷能力和冶金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炉渣中TiO_2和Al_2O_3含量的升高,炉渣的脱磷能力降低,特别是当炉渣碱度和温度较低时,脱磷能力降低更快;在两种氧化物含量相同的情况下,TiO_2比Al_2O_3的负面影响更大;随炉渣碱度的增加,炉渣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均呈先升高后持平的趋势;随渣中w(FeO)的增加,炉渣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均先升高后降低;随w(MgO)的降低,炉渣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逐渐降低。采用半钢化渣球冶炼半钢,渣中w(TiO_2+Al_2O_3)和w(FeO)升高,炉渣碱度和w(MgO)降低,控制炉渣碱度在4.0左右,炉渣不仅具有较高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并且可以弱化(TiO_2+Al_2O_3)对脱磷能力的影响,确定其加入比例为总渣量的15.0%~20.0%。留渣+化渣球法冶炼半钢的前期平均脱磷率增至58.59%,为原冶炼工艺的1.57倍,吨钢石灰消耗和终点钢水[O]含量分别下降3.48kg/t和11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钛高炉渣 转炉炼钢 半钢渣系 共存理论 脱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Gd的Mg-Al系合金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9
作者 钟诗宇 张丁非 +5 位作者 胥钧耀 赵阳 冯靖凯 蒋斌 潘复生 杨静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16-9027,9032,共13页
镁合金作为"21世纪绿色环保工程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诸多类型的镁合金中,Mg-Al系合金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牌号最多的镁合金。合金化一直是改善镁合金性能的重要手段,在围绕Mg-Al系合金开展的众多合金化研究中,加入... 镁合金作为"21世纪绿色环保工程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诸多类型的镁合金中,Mg-Al系合金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牌号最多的镁合金。合金化一直是改善镁合金性能的重要手段,在围绕Mg-Al系合金开展的众多合金化研究中,加入稀土元素Gd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围绕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与腐蚀行为三个方面对含Gd的Mg-Al系合金广泛开展了研究。在Mg-Al系合金中加入Gd后,合金第二相的种类与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最常见的变化为脆性第二相Mg_(17)Al_(12)转换为高硬度第二相Al_(2)Gd。Al_(2)Gd在合金凝固时可作为非均质形核点,使合金的晶粒尺寸得到明显的细化,力学性能也得到提高(细晶强化)。此外,Al_(2)Gd作为热稳定相,在随后的热处理及热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回溶或分解,因此其可以钉扎晶界,抑制晶粒异常长大。2011年有学者首次在含Gd的Mg-Al系合金中发现了LPSO相,但相比于Mg-Zn合金,目前Mg-Al系合金中关于LPSO的研究还比较少,LPSO相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一般而言,Gd可提升铸态Mg-Al系合金的力学性能,但其对热处理态及热挤压态Mg-Al系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更为复杂,还需进一步探究。腐蚀行为方面,加入Gd不仅可以减少Mg-Al系合金晶界处Cu、Fe、Ni等有害杂质元素的偏析,抑制有害杂质元素带来的腐蚀,还可以使腐蚀产物膜更加稳定、致密,从而减缓腐蚀。当然,加入Gd后,Mg-Al系合金第二相的成分、含量、形态及分布发生了改变,导致第二相与基体相的电位差、第二相起到屏蔽腐蚀离子的作用发生改变,也会使合金的腐蚀行为发生相应变化。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含Gd的Mg-Al系合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Gd对Mg-Al系合金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目前研究的不足,最后展望了含Gd的Mg-Al系合金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系合金 GD 微观形貌 力学性能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车辆用高强耐候钢的开发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德勇 高秀华 +4 位作者 周海峰 徐立山 安会龙 刘向明 吴红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52,共6页
开发了Q500NQR1和Q550NQR1高强耐候钢,研究了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2种耐候钢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组成,其综合力学性能优良,满足铁道车辆用钢的指标要求;在周期浸润腐蚀72h后,Q500NQR1和Q550NQR... 开发了Q500NQR1和Q550NQR1高强耐候钢,研究了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2种耐候钢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组成,其综合力学性能优良,满足铁道车辆用钢的指标要求;在周期浸润腐蚀72h后,Q500NQR1和Q550NQR1耐候钢的相对腐蚀速率(对比材料为Q345B钢)分别为44.5%和40.1%,耐大气腐蚀性能优良,满足铁路用耐候钢的标准要求;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2种耐候钢表面的腐蚀产物逐渐变成球状团簇,且球状团簇间变得紧密,对钢基体的保护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耐候钢 耐腐蚀性能 锈层 周期浸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