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钒铬泥的清洁浸出新技术
1
作者 刘志强 王少娜 +3 位作者 李兰杰 张振全 祁健 杜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57-2168,共12页
含钒铬泥是一种富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但由于其钒和铬含量较高,也被视为具有回收价值的二次资源。本文提出一种微气泡耦合CuO催化氧化技术,用于在碱性介质中高效氧化浸出含钒铬泥。将该方法与H_(2)O_(2)氧化法进行对比,并深入探讨了微... 含钒铬泥是一种富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但由于其钒和铬含量较高,也被视为具有回收价值的二次资源。本文提出一种微气泡耦合CuO催化氧化技术,用于在碱性介质中高效氧化浸出含钒铬泥。将该方法与H_(2)O_(2)氧化法进行对比,并深入探讨了微气泡与CuO协同作用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含钒铬泥中钒和铬的氧化效率,在曝气头尺寸为3μm、NaOH浓度为50%(质量分数)、温度为100℃的条件下,钒、铬浸出率分别达到99.1%和95.7%。氧化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微气泡与CuO共同作用下,微气泡生成的H_(2)O_(2)与CuO催化剂发生类芬顿反应,促进体系中超氧根自由基的高效生成,进而加速了含钒铬泥的浸出反应。该方法能够在常压温和条件下实现钒和铬的高效提取,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钒铬泥 氧化浸出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萃取液吸收CO_(2)的影响因素及产品性能
2
作者 李彦军 刘陈新 +4 位作者 曹朝真 张雨晨 曹明汇 焦克新 徐润生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8,共8页
钢铁冶金渣湿法碳酸化封存CO_(2)作为新兴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US),因其原料资源化利用与碳封存的双重效益展现出显著的经济价值。本文探讨时间、温度及CO_(2)气流流量对Ca^(2+)萃取液碳酸化效率的影响规律,结合反应动力学模型解析其... 钢铁冶金渣湿法碳酸化封存CO_(2)作为新兴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US),因其原料资源化利用与碳封存的双重效益展现出显著的经济价值。本文探讨时间、温度及CO_(2)气流流量对Ca^(2+)萃取液碳酸化效率的影响规律,结合反应动力学模型解析其限制性环节;通过SEM与X射线衍射(XRD)表征产物的形貌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碳酸化程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而随着气流量的增大,碳酸化程度先减小后增大。在CO_(2)气流流量为0.1 L/min、温度为60℃的最佳条件下反应22.5 min,此时碳酸化率为68.03%。结合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表观活化能为24.45 kJ/mol,说明该反应体系受表面化学反应与气液边界层扩散双重控制。产物表征显示合成碳酸钙的纯度达99.37%,并且其晶形结构主要为稳定的方解石与球霰石,碳酸钙产品<0.075 mm粒级占比为93.6%,符合工业沉淀碳酸钙(PCC)质量标准,可广泛应用于造纸、塑料及建筑材料领域。本研究可为冶金固废协同碳封存技术提供关键工艺参数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存CO_(2) 钢渣 氯化铵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坯中心偏析对Q690D高强钢侧弯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孙胜英 成慧梅 +1 位作者 杨鑫 赵欲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3,共4页
采用不同电磁搅拌电流强度进行Q690D高强钢铸坯冶炼,结合低倍硫印、低倍酸洗和原位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电磁搅拌强度对Q690D连铸坯中心偏析和侧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Q690D冶炼过程中连铸工艺采用弱电磁搅拌模式(130 A),可以有效减... 采用不同电磁搅拌电流强度进行Q690D高强钢铸坯冶炼,结合低倍硫印、低倍酸洗和原位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电磁搅拌强度对Q690D连铸坯中心偏析和侧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Q690D冶炼过程中连铸工艺采用弱电磁搅拌模式(130 A),可以有效减小板坯中心偏析,有利于获得侧弯性能良好的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偏析 侧弯性能 Q690D 高强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对钒钛烧结矿成矿特性及冶金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子铜 黄绍翔 +4 位作者 田铁磊 张玉柱 龙跃 靳亚涛 李丽芬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3,共8页
为了有效地改善钒钛磁铁矿的烧结性能,文章研究了硼酸对烧结基础特性、烧结工艺参数及冶金性能的影响规律,阐明了硼酸对烧结矿矿相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加硼酸有利于改善钒钛铁矿粉的同化性和流动性,但硼酸配比超过5‰时,烧结透... 为了有效地改善钒钛磁铁矿的烧结性能,文章研究了硼酸对烧结基础特性、烧结工艺参数及冶金性能的影响规律,阐明了硼酸对烧结矿矿相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加硼酸有利于改善钒钛铁矿粉的同化性和流动性,但硼酸配比超过5‰时,烧结透气性恶化及粘结层变薄,导致烧结矿质量变差;当硼酸配比为1‰~3‰时,烧结工艺参数和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率均达到了最佳值,其中低温还原粉化率为25.8%,较未配加硼酸时提高一倍多;配加硼酸后,铁酸钙含量降低,不利于液相中析出铁酸钙矿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粉 烧结 硼酸 冶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钢承钢2号415m^2环冷机密封改造的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英魁 隋孝利 别威 《冶金能源》 2019年第5期50-52,共3页
承钢所用环冷机原为橡胶密封方式,在生产中存在橡胶动静密封损坏严重、热风泄露、余热回收效率低的现象。炼铁事业部对烧结环冷机的密封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包容式机械密封系统,改造后漏风率显著下降,改善了环冷机的冷却效果,余热发电量提... 承钢所用环冷机原为橡胶密封方式,在生产中存在橡胶动静密封损坏严重、热风泄露、余热回收效率低的现象。炼铁事业部对烧结环冷机的密封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包容式机械密封系统,改造后漏风率显著下降,改善了环冷机的冷却效果,余热发电量提高10%,节电570万kWh/a,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冷机 密封改造 包容式机械密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矿烧结生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邢汉威 姜鑫 +4 位作者 张付林 纪恒 靳亚涛 隋孝利 沈峰满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归纳了钒钛矿的烧结特点,分析了钒钛烧结矿强度差、低温还原粉化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增加铁酸钙黏结相量、控制燃料配比、控制烧结温度、配加褐铁矿、强化制粒、复合造块及烧结矿表面喷洒CaCl_(2)/B_(2)O_(3)溶液等能够改善... 本文归纳了钒钛矿的烧结特点,分析了钒钛烧结矿强度差、低温还原粉化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增加铁酸钙黏结相量、控制燃料配比、控制烧结温度、配加褐铁矿、强化制粒、复合造块及烧结矿表面喷洒CaCl_(2)/B_(2)O_(3)溶液等能够改善钒钛矿烧结指标的技术措施,展望了钢铁企业钒钛矿强化烧结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烧结矿 钙钛矿 褐铁矿 含硼矿物 转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薄规格带钢板凸度纵向分布特征的研究
7
作者 蒲实 孔超 +5 位作者 王小巩 鲁剑龙 李红斌 周景鑫 田亚强 陈连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08,112,共7页
为了控制某1780 mm热轧生产线薄带钢板凸度的纵向分布,通过分析现场轧制过程工艺及板凸度数据,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带钢厚度的减小,带钢板凸度纵向差值越大,其带钢长度方向上F7机架出口温度、速度和F1机架轧制压力... 为了控制某1780 mm热轧生产线薄带钢板凸度的纵向分布,通过分析现场轧制过程工艺及板凸度数据,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带钢厚度的减小,带钢板凸度纵向差值越大,其带钢长度方向上F7机架出口温度、速度和F1机架轧制压力和弯辊力差值越大。随着带钢宽度的减小,板凸度纵向衰减量逐渐增大,带钢中后部的板凸度逐渐低于目标值的下限。随精轧F7机架出口速度、温度的升高以及F1机架轧制压力和弯辊力的降低,板凸度发生衰减,且上述轧制参数波动值越大衰减特征越明显、衰减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规格热轧带钢 板凸度纵向分布 轧制温度 轧制速度 轧制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渣亚熔盐法钒铬共提工艺清洁生产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少娜 吕页清 +6 位作者 刘彪 杜浩 白丽 王海旭 王新东 李兰杰 张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6-747,共12页
针对现有钒渣钠化焙烧提钒工艺钒提取率低、铬不能提取、三废环境治理代价高等难题,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河钢承钢开发钒渣亚熔盐法钒铬共提清洁生产工艺,于2017年建成5万t生产线,目前已运行两年以上,取得可靠的工业化运行和环境保护... 针对现有钒渣钠化焙烧提钒工艺钒提取率低、铬不能提取、三废环境治理代价高等难题,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河钢承钢开发钒渣亚熔盐法钒铬共提清洁生产工艺,于2017年建成5万t生产线,目前已运行两年以上,取得可靠的工业化运行和环境保护检测数据。本文通过选取资源能源利用、生产工艺技术、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特征、环境管理6类一级指标及其下属的27个二级指标,对该工艺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工艺清洁生产指数达98.02,属于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工艺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钒铬的高效清洁提取,为我国36亿t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的利用提供关键解决方案,可引领钒化工产业的绿色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熔盐 钒铬共提 清洁生产 钒钛磁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10Co硬质合金刀具材料超低温处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董丽丽 张宁 +2 位作者 王磊 马素娟 张贺佳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0,共5页
以TC4钛合金为被加工件,研究了超低温处理对WC-10Co合金车刀耐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硬度计、SEM和XRD等对合金车刀的硬度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超低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车刀的耐磨损性能,且随着车削长度的增加超... 以TC4钛合金为被加工件,研究了超低温处理对WC-10Co合金车刀耐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硬度计、SEM和XRD等对合金车刀的硬度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超低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车刀的耐磨损性能,且随着车削长度的增加超低温处理刀具的优势越显著。合金刀具经超低温处理后硬度略有提高,抗弯强度及韧性显著提高,微观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XRD图谱中深冷处理刀具WC的峰位右移表明合金WC所受压应力减小,粘结相Co所受拉应力减小,对提高合金强度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处理 硬质合金 车刀 微观组织形貌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热与相变耦合的卷取温度模型自适应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良贵 邢俊芳 +1 位作者 陈国涛 龚殿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实现卷取温度模型水冷换热学习系数和奥氏体相变速率学习系数的在线实时滚动优化,采用数学方法对带钢段间温度自适应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一个以带钢段初始学习系数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基于各顶点对应的学习系数,分别利用带钢温度模型... 为实现卷取温度模型水冷换热学习系数和奥氏体相变速率学习系数的在线实时滚动优化,采用数学方法对带钢段间温度自适应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一个以带钢段初始学习系数为重心的等边三角形,基于各顶点对应的学习系数,分别利用带钢温度模型预报卷取温度,从而获得学习系数对卷取温度的一阶偏导数增益;接着,根据带钢段实测卷取温度与模型预报值的偏差计算学习系数增量部分的瞬时值,并依据学习速率进行学习计算、有效性检查和平滑处理.最后,将学习系数增量值应用于卷取温度动态设定模型,对冷却区内的所有带钢段的冷却规程进行更新.实际应用表明,卷取温度段间自适应方法能够快速响应轧制速度的变化,对卷取温度进行高精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取温度 自适应方法 传热 相变 热轧带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应变路径的QP980超高强钢板回弹预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聂昕 杨昕宇 +1 位作者 张茜 顾成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4,共7页
为了更加精准的预测超高强钢冷冲压后零件的回弹大小,提供模具设计及修正理论依据,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回弹问题,以QP980超高强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装置完成拉伸压缩循环实验,获取不同预应变下的循环拉伸压缩应力-应变曲... 为了更加精准的预测超高强钢冷冲压后零件的回弹大小,提供模具设计及修正理论依据,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回弹问题,以QP980超高强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实验装置完成拉伸压缩循环实验,获取不同预应变下的循环拉伸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从而建立QP980超高强钢板在复杂加载模式下的Y-U材料模型。基于不同的材料模型对帽形件进行拉延、成形和翻边等不同冲压应变路径下的回弹数值仿真,并将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回弹值对比。结果表明,在任一成形工艺下,Y-U材料模型都能更加准确的预测高强钢冷冲压回弹,其中屈服准则为Hill48的Y-U材料模型回弹预测最可靠;对于不同冲压应变路径下的Y-U材料模型预测,相较于成形冲压回弹,拉延回弹后的帽形件回弹角θ1预测精度提高了2.1%;相较于翻边冲压回弹,对卷曲半径ρ的预测精度提高了49.6%;而回弹角θ2在成形路径下的预测最贴合,相对误差仅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钢 拉-压循环实验 Y-U材料模型 冲压工艺 回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产高氮氮化钒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宝华 吴春亮 +2 位作者 卢永杰 王海龙 王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67,共4页
以三氧化二钒、石墨、焦炭为原料,在推板窑中生产高氮氮化钒合金。采用XRD、FESEM、EDS和ICP对合金的物相、形貌和成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钒含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入焦炭不仅能降低合金生产的温度和碳含量,还大大提高合金氮的... 以三氧化二钒、石墨、焦炭为原料,在推板窑中生产高氮氮化钒合金。采用XRD、FESEM、EDS和ICP对合金的物相、形貌和成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钒含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入焦炭不仅能降低合金生产的温度和碳含量,还大大提高合金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钒 高氮氮化钒 焦炭 推板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浊环水处理系统工艺改造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金玉 高明磊 +2 位作者 周欣 耿淼 王海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某热轧厂的浊环水处理系统自投运以来,系统对污泥没有很好的处理和解决方案,导致该浊环水处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为提高回用水水质、降低生产成本,该厂引入稀土磁盘分离净化设备,改造浊环水系统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仅实现了浊环水... 某热轧厂的浊环水处理系统自投运以来,系统对污泥没有很好的处理和解决方案,导致该浊环水处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为提高回用水水质、降低生产成本,该厂引入稀土磁盘分离净化设备,改造浊环水系统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仅实现了浊环水系统闭路循环,提高了热轧产品质量,同时实现了氧化铁皮的有效回收,属于节能环保综合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浊环水 稀土磁盘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矿用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桂花 曾标 +3 位作者 胡贤东 王鹤川 高旭 杨震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在传统的矿用车液压制动系统理论基础上,在安全情况下,基于混合动力矿用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提出了一种后轮并联混合矿用车再生制动力分配与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主要考虑电机发电效率、电池的SOC值及制动力分配等综合因素对再生制... 在传统的矿用车液压制动系统理论基础上,在安全情况下,基于混合动力矿用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提出了一种后轮并联混合矿用车再生制动力分配与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主要考虑电机发电效率、电池的SOC值及制动力分配等综合因素对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影响,运用ADVISOR进行整车建模和典型矿山制动工况下仿真。结果表明:制动初速度为15 km/h,制动强度Z分别为0.1、0.3、0.5的最大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分别为65.01%、55.99%、46.41%。采用后驱并联混合矿用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解决制动安全性能问题,并实现最大化再生制动回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强度 再生制动 后驱并联 混合动力矿用车 回收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冲压速度的板材胀形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昕 郭文峰 +1 位作者 吕浩 顾成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65,共6页
利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模具结构对高强钢进行高冲压速度的钢模胀形试验,得到高强钢在实际工程环境下的胀形高度。通过对比不同牌号、钢种、厚度和润滑处理下的材料胀形高度,研究不同润滑处理下的板料开裂位置,得到材料的胀形高度及开裂部... 利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模具结构对高强钢进行高冲压速度的钢模胀形试验,得到高强钢在实际工程环境下的胀形高度。通过对比不同牌号、钢种、厚度和润滑处理下的材料胀形高度,研究不同润滑处理下的板料开裂位置,得到材料的胀形高度及开裂部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材料的强度和厚度对胀形性能均有较大影响,胀形高度随加工硬化指数n值与平均塑性应变比r值的增大而增大,同强度等级的双相钢胀形性能优于低合金高强钢;不同润滑处理对材料的胀形性能与开裂位置均有影响,润滑效果越好,胀形高度越大,开裂位置越靠近球形中部;唐钢与宝钢生产的DP590材料的胀形性能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高冲压速度 胀形试验 胀形高度 工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低钛高炉渣的半钢炼钢:脱磷热力学与工业试验
16
作者 王宝华 朱荣 +3 位作者 黄世平 宫永煜 王世钊 张明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2-671,共10页
基于低钛高炉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提高转炉半钢炼钢脱磷效果的考虑,对低钛高炉渣进行喷吹CO_2法脱硫处理后,配入25%~30%的氧化铁皮制备成半钢化渣球用于半钢炼钢。采用建立半钢渣系的脱磷热力学模型和工业试验的方法,对此半钢化渣球冶炼... 基于低钛高炉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提高转炉半钢炼钢脱磷效果的考虑,对低钛高炉渣进行喷吹CO_2法脱硫处理后,配入25%~30%的氧化铁皮制备成半钢化渣球用于半钢炼钢。采用建立半钢渣系的脱磷热力学模型和工业试验的方法,对此半钢化渣球冶炼半钢的脱磷能力和冶金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炉渣中TiO_2和Al_2O_3含量的升高,炉渣的脱磷能力降低,特别是当炉渣碱度和温度较低时,脱磷能力降低更快;在两种氧化物含量相同的情况下,TiO_2比Al_2O_3的负面影响更大;随炉渣碱度的增加,炉渣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均呈先升高后持平的趋势;随渣中w(FeO)的增加,炉渣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均先升高后降低;随w(MgO)的降低,炉渣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逐渐降低。采用半钢化渣球冶炼半钢,渣中w(TiO_2+Al_2O_3)和w(FeO)升高,炉渣碱度和w(MgO)降低,控制炉渣碱度在4.0左右,炉渣不仅具有较高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并且可以弱化(TiO_2+Al_2O_3)对脱磷能力的影响,确定其加入比例为总渣量的15.0%~20.0%。留渣+化渣球法冶炼半钢的前期平均脱磷率增至58.59%,为原冶炼工艺的1.57倍,吨钢石灰消耗和终点钢水[O]含量分别下降3.48kg/t和11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钛高炉渣 转炉炼钢 半钢渣系 共存理论 脱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钒钢渣选择性预处理及提钒工艺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明磊 周欣 +3 位作者 王海旭 杨合 李兰杰 薛向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35-2644,共10页
针对含钒钢渣存在的钙和铁含量高、钒含量低等难以利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含钒钢渣选择性预处理工艺,通过降低含钒钢渣的钙钒比(CaO/V2O5比),获得可利用的钒原料。通过分析含钒钢渣在盐酸体系下的分解行为,考察了酸度、反应温度、粒度及... 针对含钒钢渣存在的钙和铁含量高、钒含量低等难以利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含钒钢渣选择性预处理工艺,通过降低含钒钢渣的钙钒比(CaO/V2O5比),获得可利用的钒原料。通过分析含钒钢渣在盐酸体系下的分解行为,考察了酸度、反应温度、粒度及液固比等因素对溶出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含钒钢渣最优预处理工艺条件为初始酸度2 mol/L、反应温度40℃、液固比8:1、含钒钢渣粒度74~124μm、反应时间10 min。在此最优条件下,CaO含量(质量分数)由41.09%降至14.28%,CaO/V2O5比由16降至3,MnO2、MgO、FeO、SiO2的溶出率分别达到39%、47%、39%和55%。随着反应的进行,游离氧化钙、氧化铁、铁酸钙等矿相破坏,富集钒的硅酸二钙和硅酸三钙等矿相无变化。经碳酸钠浸出后,钒的提取率由80%提高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钒钢渣 预处理 浸出 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尾泥-矿渣-脱硫石膏三元体系水化硬化特性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云云 梁文特 +3 位作者 倪文 牟欣丽 李玥 樊康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6-544,共9页
为促进大宗化利用钢渣尾泥,以河北迁安的钢渣尾泥为研究对象,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测试方法,研究了钢渣尾泥在矿渣-脱硫石膏体系中的水化硬化特性。研究表明,经... 为促进大宗化利用钢渣尾泥,以河北迁安的钢渣尾泥为研究对象,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测试方法,研究了钢渣尾泥在矿渣-脱硫石膏体系中的水化硬化特性。研究表明,经机械粉磨后的钢渣尾泥仍表现出较好的水硬胶凝特性,与普通钢渣-矿渣-脱硫石膏体系相比具有早期强度高的优势,其水化产物主要为钙矾石(AFt)和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在水化反应过程中:钢渣尾泥为体系提供碱性环境,促使矿渣中玻璃体解离;矿渣水化不断消耗羟基,进一步促进了钢渣尾泥的水化;脱硫石膏为体系提供大量的Ca^(2+)和SO_(4)^(2-),这些离子与体系中的凝胶反应生成AFt。三者相互渗透协同反应推动了水化反应持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尾泥 矿渣-脱硫石膏体系 水化硬化 钙矾石 C-S-H凝胶 协同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钢LF精炼渣水化特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颖 汪坤 +4 位作者 梁文特 张思奇 卢翔宇 许成文 倪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9-349,共11页
以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的LF精炼渣为研究对象,研究精炼渣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运用X射线衍射(XRD)、微量热法、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能量色散谱(EDX)等手段分析精炼渣的水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胶比为... 以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的LF精炼渣为研究对象,研究精炼渣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运用X射线衍射(XRD)、微量热法、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能量色散谱(EDX)等手段分析精炼渣的水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胶比为0.32的条件下,精炼渣水化活性较好,极早期水化速率和160 h水化累计放热量均比转炉钢渣的高。精炼渣的比表面积对其水化速率、水化放热量和早期净浆强度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中后期净浆强度和水化产物类型影响不明显。这种精炼渣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_(4)AH_(13)、C_(3)AH_(6)、C-A-S-H凝胶和AH3凝胶,C_(4)AH_(13)、C_(3)AH_(6)与非晶态凝胶产物的复合结构是水化28 d前净浆强度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渣 基本性质 水化产物 C_(4)AH_(13) C_(3)AH_(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中钙热还原钒酸钙制备金属钒粉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春亮 王宝华 +2 位作者 陈兴 王海龙 王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4,75,共4页
在摩尔百分比组成为NaCl-52%CaCl2的熔盐中用钙热还原法直接还原钒酸钙制备钒粉。采用XRD、FESEM、EDS和ICP对产品粉末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元素成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摩尔百分比组成为NaCl-52%CaCl2的熔盐介质中,可以还原获得纳... 在摩尔百分比组成为NaCl-52%CaCl2的熔盐中用钙热还原法直接还原钒酸钙制备钒粉。采用XRD、FESEM、EDS和ICP对产品粉末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元素成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摩尔百分比组成为NaCl-52%CaCl2的熔盐介质中,可以还原获得纳米球形单质金属钒粉末,粉末粒径100~2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钙热还原法 金属钒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