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灌区马铃薯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雷玉明 张建朝 +2 位作者 费永祥 邢会琴 张建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7,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马铃薯茎基腐病在田间表现为立枯型、萎蔫型、根腐型、黄化型4种症状类型,一般在苗期至现蕾期、开花期至结薯期为发病高峰期;明确了河西灌区种植的大多数品种对茎基腐病无明显抗性;发病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灰钙土发病... 本文首次报道马铃薯茎基腐病在田间表现为立枯型、萎蔫型、根腐型、黄化型4种症状类型,一般在苗期至现蕾期、开花期至结薯期为发病高峰期;明确了河西灌区种植的大多数品种对茎基腐病无明显抗性;发病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灰钙土发病较重,其次为壤土,沙土发病较轻;土壤pH与含水量较高发病重;植株密度较高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与油菜、茄科蔬菜连作发病较重;高温有利于该病发生;经药剂种薯、土壤、灌根处理表明:以代森锰锌、菌核净和敌磺钠种薯和土壤处理,代森锰锌、井·1亿活枯草芽孢菌、菌核净灌根处理,防效达50.3%~6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茎基腐病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河西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绿洲有机无机复合肥在制种玉米上的适宜用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占文 王多成 +1 位作者 闫吉治 程红玉 《中国种业》 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
研究金绿洲有机无机复合肥最佳施肥量,在玉米上进行不同处理,田间试验表明,玉米施用金绿洲有机无机复合肥以900kg/hm2增产效果最好,675kg/hm2增收效果最好。每hm2不同施肥量的增产效果是:900kg>675kg>1125kg>450kg>225kg>... 研究金绿洲有机无机复合肥最佳施肥量,在玉米上进行不同处理,田间试验表明,玉米施用金绿洲有机无机复合肥以900kg/hm2增产效果最好,675kg/hm2增收效果最好。每hm2不同施肥量的增产效果是:900kg>675kg>1125kg>450kg>225kg>对照,依次比不施肥增产26.65%、26.28%、18.8%、15.86%、1.54%。每hm2不同施肥量的增收效果是:675kg>900kg>450kg>1125kg>225kg,施肥利润分别达20160.75元、19773.3元、18835.05元、17985.3元、16846.2元。初步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施用金绿洲有机无机复合肥的适宜用量范围为675~9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绿洲有机无机复合肥 玉米 适宜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克戊(FKW)复配种衣剂对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多成 肖占文 田开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28,共4页
测定了6种常用农药和2种常用种衣剂对玉米苗枯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20%福.克悬浮种衣剂抑菌效果最好。供试药剂的MIC、复配药剂联合毒力及其对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0%福.... 测定了6种常用农药和2种常用种衣剂对玉米苗枯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20%福.克悬浮种衣剂抑菌效果最好。供试药剂的MIC、复配药剂联合毒力及其对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0%福.克种衣剂与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复配比例范围为(200-400)∶1,且联合毒力指数在150.11%-197.94%,包衣处理玉米种子安全,最佳复配比为(200-300)∶1。室内接菌条件下与田间小区防治试验表明,福.克与戊唑醇复配剂适宜药种比为1∶(50-60),对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效果室内达95.17%-95.62%,田间达95.13%-9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苗枯病 福.克悬浮种衣剂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福克戊复配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期割秧技术对马铃薯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雷玉明 邢会琴 +1 位作者 费永祥 张建朝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3,共3页
采用田间不同割秧期、不同留茬高度的试验方法,研究适期割秧技术对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影响及主要病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提前割秧10d左右,适宜留茬高度5~10cm,减产率为2.97%~4.67%,淀粉含量降低2.45%~2.60%,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采用田间不同割秧期、不同留茬高度的试验方法,研究适期割秧技术对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影响及主要病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提前割秧10d左右,适宜留茬高度5~10cm,减产率为2.97%~4.67%,淀粉含量降低2.45%~2.60%,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性。适宜提前割秧10d左右,对马铃薯干腐病、茎基腐病、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等种薯带菌传播的病害防效分别达59.29%、54.98%、57.48%、57.01%、5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期割秧 主要病害 防治效果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早疫病田间消长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雷玉明 邢会琴 +1 位作者 张建朝 费永祥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01X期22-23,25,共3页
通过对马铃薯早疫病田间消长规律进行分组对比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相应的科学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早疫病 消长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种薯病原菌分离与区系研究
6
作者 雷玉明 张建朝 +1 位作者 费永祥 邢会琴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27,共3页
采用组织分离与稀释分离法,对西部马铃薯生产基地(河西加工型马铃薯基地)贮藏期不同品种的种薯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种植年限较长、面积较大的品种陇薯3号、大西洋、费乌瑞它带菌率为25%~32.7%。共计鉴定出真菌性病原菌11种,... 采用组织分离与稀释分离法,对西部马铃薯生产基地(河西加工型马铃薯基地)贮藏期不同品种的种薯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种植年限较长、面积较大的品种陇薯3号、大西洋、费乌瑞它带菌率为25%~32.7%。共计鉴定出真菌性病原菌11种,细菌性病原菌3种,其中优势真菌为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硫色镰刀菌F.sulphureum、尖镰孢菌F.orysporium、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estans分离率为10%~46%。优势细菌为密执安棒形菌Clavibater michiganense、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分离率为10%~46%。茄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acearum是生产上值得监视的一个细菌。为马铃薯种薯包衣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种薯 病原菌 分离鉴定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垄作覆膜压土层栽培技术效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建朝 费永祥 +3 位作者 张建文 伍东 雷玉明 邢会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4期36-37,共2页
介绍了对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的改进试验,采取垄作覆膜压土栽培技术模式,对该栽培技术在增产效果、防病效果等方面作了研究。
关键词 马铃薯 垄作覆膜压土层 增产因子 病虫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胁迫下赤霉素浸种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吕彪 许耀照 +2 位作者 王治江 范艳玲 郁映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6-139,共4页
以番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50 mg/g的赤霉素(GA3)和清水浸种后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0、40、80、120 mg/g)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 mg/g的聚乙二醇胁迫对番茄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有促进作用,... 以番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50 mg/g的赤霉素(GA3)和清水浸种后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0、40、80、120 mg/g)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 mg/g的聚乙二醇胁迫对番茄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有促进作用,120 mg/g的聚乙二醇明显抑制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胁迫明显降低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用50 mg/g GA3浸种后明显增加聚乙二醇胁迫下番茄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用50 mg/g GA3浸种对番茄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赤霉素 番茄 萌发 幼苗生长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黄瓜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0
9
作者 许耀照 曾秀存 +3 位作者 王勤礼 卢精林 王治江 张克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54-59,共6页
以中农16号、津园6号、蔬春宝优26号黄瓜品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渗透势)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幼胚一级侧根数、电解质外渗率、胚根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中农16号、津园6号、蔬春宝优26号黄瓜品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渗透势)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幼胚一级侧根数、电解质外渗率、胚根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渗透势对3个黄瓜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幼胚一级侧根数、胚根干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高渗透势对上述指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电解质外渗率随渗透势的增加而降低。不同黄瓜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中农16号>津园6号>蔬春宝优26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PEG6000胁迫 种子萌发 电解质外渗率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包装冷藏对鸡腿蘑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志芳 张玮 +2 位作者 武治昌 冯九海 李君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5-198,共4页
以人工栽培的新鲜鸡腿蘑为试材,研究了薄膜包装冷藏对鸡腿蘑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腿蘑具有明显的呼吸高峰,属于呼吸跃变型蔬菜。在(1±0.5)℃的冷藏温度下,厚度为0.05mm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装,既推迟了鸡腿蘑呼吸高峰的到... 以人工栽培的新鲜鸡腿蘑为试材,研究了薄膜包装冷藏对鸡腿蘑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腿蘑具有明显的呼吸高峰,属于呼吸跃变型蔬菜。在(1±0.5)℃的冷藏温度下,厚度为0.05mm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装,既推迟了鸡腿蘑呼吸高峰的到来又降低了峰值,且有效控制了鸡腿蘑失重率、褐变度、膜透性和PPO活性的增加,从而延缓了鸡腿蘑的衰老进程,有利于其贮藏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蘑 薄膜包装 贮藏温度 代谢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胰酶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君兰 余群力 +2 位作者 张丽 郭兆斌 刘亮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5,共6页
以研究羊胰脏提取胰酶工艺参数为目的。用低浓度异丙醇做提取剂,高浓度异丙醇做沉淀剂,在单因素基础上,运用均匀设计法研究激活时间、沉淀剂浓度、提取pH值和CaCl2对羊胰酶提取工艺的影响。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活力和胰酶提取... 以研究羊胰脏提取胰酶工艺参数为目的。用低浓度异丙醇做提取剂,高浓度异丙醇做沉淀剂,在单因素基础上,运用均匀设计法研究激活时间、沉淀剂浓度、提取pH值和CaCl2对羊胰酶提取工艺的影响。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活力和胰酶提取率为响应指标,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法对胰酶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并建立了具有制备条件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羊胰酶制备最适条件为:激活时间12 h、沉淀剂浓度41%、提取pH值6.34和CaCl2 0.08%。此条件下验证实测值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活力和胰酶提取率分别为3 062.78 u/g、30.06 ku/g、32.37 ku/g和6.16%,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11%、1.28%、3.55%和5.29%。进一步验证了数学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适合性,PLS优化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偏最小二乘回归 羊胰腺 胰酶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激活剂牛胰酶壳聚糖絮凝法制备工艺优化
12
作者 李君兰 余群力 +2 位作者 张丽 刘亮亮 郭兆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90-95,共6页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胰酶活力和提取率的13个因素进行筛选,有效筛选出主效因素(P<0.05):壳聚糖、CaCl2、胰腺与十二指肠配比和激活pH值。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均匀设计对以上4个显著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通过偏最小二...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胰酶活力和提取率的13个因素进行筛选,有效筛选出主效因素(P<0.05):壳聚糖、CaCl2、胰腺与十二指肠配比和激活pH值。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均匀设计对以上4个显著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求解得到胰酶制备最适条件为壳聚糖用量0.17%、CaCl2用量0.06%、胰腺与十二指肠配比8.26:1、激活pH5.37。此条件下验证实测值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活力和胰酶提取率分别为3408.71U/g、33.11kU/g、23.93kU/g和13.22%,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15%、8.56%、10.63%、1.93%。Plackett-Burman设计和均匀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在双激活剂胰酶壳聚糖絮凝法制备工艺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ckett—Burman设计 均匀设计 偏最小二乘法 牛胰酶 壳聚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