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预测胎盘植入性疾病 被引量:1
1
作者 令潇 胡玉瑞 +4 位作者 王颖超 李洁 李浩源 张静 岳松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0-236,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矢状位T2加权成像(T2WI)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预测高危孕妇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和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265例因可疑...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矢状位T2加权成像(T2WI)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预测高危孕妇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和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265例因可疑胎盘植入行MRI检查的孕妇的完整资料,按7∶3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72)与验证组(n=93),并根据术中是否诊断PAS分为PAS组和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影像特征独立危险因素。分别基于矢状位T2WI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基于密集连接卷积神经网络-121(DenseNet-121)模型作为深度学习特征提取的基础模型,构建传统的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深度学习模型预测PA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模型的诊断效能,AUC值最大者确定为最优模型。结果:训练组及验证组中,PAS组与正常组在剖宫产次数≥2次、存在前置胎盘及胎盘厚度>40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剖宫产次数≥2次、胎盘厚度>40 mm及存在前置胎盘为发生PA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所有模型中深度学习联合临床的组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其他3种模型,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AUC分别为0.96(95%CI 0.93~0.98)、0.91(95%CI 0.87~0.95)。结论:基于MRI的深度学习联合临床模型在诊断PAS方面可能比临床或传统影像组学模型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胎盘植入性疾病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髓静脉及AI技术在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韩燕 周龙年 +2 位作者 王颖超 巴志霞 王宏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167,共8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亚型之一,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与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和排尿困难等有关。由于CSVD很难通过组织学进行明确的诊断,目前CSVD的诊断主...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亚型之一,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与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和排尿困难等有关。由于CSVD很难通过组织学进行明确的诊断,目前CSVD的诊断主要依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显示的神经影像标志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深髓静脉(deep medullary veins,DMVs)与CSVD的流行病学及影像学特征有关,可能参与了CSVD的发展,成为CSVD新的影像标志物。然而,CSVD的诊断过程缺乏定量的评价标准,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近年来,新兴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已经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识别并提取CSVD的影像标志物,为CSVD的诊断和预后提供更多肉眼无法识别的神经影像学信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SVD影像标志物的研究成果,并简要介绍了AI在评价CSVD影像征象中的应用,总结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影像标志物 深髓静脉 人工智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对前列腺癌系统穿刺阳性针数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潘妮妮 李静 +6 位作者 赵建新 施柳言 熊恋秋 马丽丽 王颖超 赵莲萍 黄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0-1359,共10页
目的 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指标构建模型对前列腺癌(PCa)系统穿刺阳性针数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和2020年4月-2023年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PCa患者的影像和临... 目的 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指标构建模型对前列腺癌(PCa)系统穿刺阳性针数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和2020年4月-2023年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PCa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按7∶3比例将甘肃省人民医院的155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109;穿刺阳性针数≥6者80例和<6者29例)与内部验证集(n=46;穿刺阳性针数≥6者34例和<6者12例),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的43例患者作为独立外部验证集。选取小视野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sFOV HR-T2WI)和增强扫描延迟期图像,勾画全前列腺三维感兴趣容积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降维筛选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系统穿刺阳性针数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影像组学评分和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PCa患者系统穿刺阳性针数,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的年龄、碱性磷酸酶(ALP)、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FPSA/TPSA比值、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针数≥6与阳性针数<6组间FPSA、TPSA、FPSA/TPSA比值、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SA(P<0.001)、TPSA(P<0.001)、FPSA/TPSA比值(P=0.001)、PSAD(P<0.001)及Radscore(P<0.001)均是PCa系统穿刺阳性针数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AD(OR=0.251,95%CI 0.063~0.996,P=0.049)和Radscore(OR=1.990,95%CI 1.409~2.812,P<0.001)是PCa系统穿刺阳性针数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验证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95%CI 0.774~0.924)、0.817(95%CI 0.693~0.941)、0.631(95%CI 0.439~0.822);影像组学模型建模的12个特征均来自s FOV HR-T2WI,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68(95%CI 0.791~0.945)、0.846(95%CI 0.695~0.996)、0.815(95%CI 0.660~0.970);列线图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及外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21(95%CI 0.869~0.973)、0.868(95%CI 0.743~0.992)、0.840(95%CI0.702~0.978)。结论 基于sFOV HR-T2WI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PSAD可以术前无创地预测PCa系统穿刺阳性针数,对PCa患者风险分层并指导临床个体化诊疗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阳性针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即刻小负压胸腔引流治疗经皮肺穿刺活检后气胸
4
作者 焦志梅 韩倩孝 +3 位作者 郑永坤 王莉莉 曲红光 马娅琼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即刻小负压胸腔引流用于治疗经皮肺穿刺活检(PTLB)后气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72例PTLB后出现单侧气胸患者,对其中83例行CT引导下即刻小负压(约30 mmHg)胸腔引流治疗(A组),对其余89例行床旁胸腔闭式引流治疗(B组);...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即刻小负压胸腔引流用于治疗经皮肺穿刺活检(PTLB)后气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72例PTLB后出现单侧气胸患者,对其中83例行CT引导下即刻小负压(约30 mmHg)胸腔引流治疗(A组),对其余89例行床旁胸腔闭式引流治疗(B组);比较组间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气胸程度,置管时长及置管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置管后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有无缓解,引流管留置时长、置管后住院时长及是否出现胸膜反应。结果对2组均顺利完成引流。组间临床资料及气胸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置管时长短于、置管时疼痛程度低于B组(P均<0.001),置管后血氧饱和度及症状即刻缓解病例占比均高于B组(P均<0.001),而引流管留置时长及住院时长均短于B组(P均<0.001)。A组2例、B组1例出现胸膜反应,组间胸膜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结论CT引导下即刻小负压胸腔引流用于治疗PTLB后气胸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活检 气胸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髓静脉与脑萎缩及脑小血管病总负荷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韩燕 周龙年 +2 位作者 滕钰 苟一丹 巴志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SWI和VBM方法探究大脑深髓静脉(DMVs)与脑萎缩及脑小血管病(CSVD)整体负荷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94例脑小血管病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估DMVs的数目并进行0~3级评分... 目的:基于磁共振SWI和VBM方法探究大脑深髓静脉(DMVs)与脑萎缩及脑小血管病(CSVD)整体负荷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94例脑小血管病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估DMVs的数目并进行0~3级评分,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VBM)通过计算灰质体积分数、白质体积分数及脑脊液体积分数来评估脑萎缩程度,基于常规头颅MR平扫序列(T_(1)WI、T_(2)WI、FLAIR及DWI)评估CSVD总负荷。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评估DMVs数目及评分与脑萎缩及CSVD总负荷的关系。结果:DMVs数目及评分与CSVD总负荷(β=-0.590,P<0.001;β=0.657,P<0.001)及脑灰质体积分数(β=0.298,P=0.011;β=-0.236,P=0.039)、脑脊液体积分数(β=-0.383,P=0.004;β=0.276,P=0.034)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DMVs数目及评分与脑萎缩程度及CSVD总负荷密切相关,DMVs或可作为评估CSVD潜在的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髓静脉 脑萎缩 脑小血管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梗死并胎儿颅脑急性缺血性改变MRI一例
6
作者 王颖超 黄刚 +1 位作者 魏铭 罗金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159,共3页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B-009。患者女,33岁,因“孕26+4周,产检发现血压升高1周”,2022年8月12日在甘州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四维系统...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B-009。患者女,33岁,因“孕26+4周,产检发现血压升高1周”,2022年8月12日在甘州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四维系统超声筛查提示:(1)宫内妊娠,头位,单活胎;(2)胎儿相当于妊娠约22周(宫内胎儿发育迟缓);(3)心胸比狭小;(4)羊水过少。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22年8月14日转诊至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梗死 胎儿 颅脑急性缺血性改变 磁共振成像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致肺不张CT表现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晶晶 张丽萍 +4 位作者 邓靓娜 徐敏 袁隆 席华泽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BAF)致肺不张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经支气管镜、病理或临床随访诊断的BAF致肺不张胸部CT表现,观察肺不张分布、形态、强化特点,以及肺内伴随征象、纵隔淋巴结改变及肺外改变。结果86例中,51例(51/... 目的观察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BAF)致肺不张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经支气管镜、病理或临床随访诊断的BAF致肺不张胸部CT表现,观察肺不张分布、形态、强化特点,以及肺内伴随征象、纵隔淋巴结改变及肺外改变。结果86例中,51例(51/86,59.30%)见单发肺不张,35例(35/86,40.70%)见多发肺不张,共127个肺不张病灶;位于右肺中叶47个(47/127,37.01%),右肺上叶31个(31/127,24.41%),左肺上叶28个(28/127,22.05%),双肺下叶21个(21/127,16.54%);85个(85/127,66.93%)呈扇形伴支气管黏液嵌塞或斑片状低强化,42个(42/127,33.07%)呈非扇形伴或不伴空气支气管征。66例(66/86,76.74%)见结核相关病变;86例(86/86,100%)均见不同程度肺间质性病变、小气道病变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融合伴钙化致邻近支气管、血管狭窄或闭塞;肿大淋巴结平扫CT密度(62.21±21.87)HU,增强后可见均匀强化(68/86,79.07%)及环形强化(18/86,20.93%)。64例(64/86,74.42%)存在肺外改变,包括患侧胸腔积液、膈肌抬高、胸廓略塌陷及纵隔移位。结论BAF致肺不张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不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新技术在胎盘植入性病变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颖超 黄刚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4-197,202,共5页
胎盘植入性病变(placenta accrete spectrum disorders,PAS)是全球孕产妇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产后出血,增加围手术期子宫切除风险,造成不良妊娠结局。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长,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及产妇死亡率也不断增高,故早期产前诊断对于... 胎盘植入性病变(placenta accrete spectrum disorders,PAS)是全球孕产妇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产后出血,增加围手术期子宫切除风险,造成不良妊娠结局。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长,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及产妇死亡率也不断增高,故早期产前诊断对于指导孕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和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MRI是评估PAS的一种优秀工具,可对超声怀疑的PAS患者提供额外的信息,如侵犯的范围和程度,是否有宫外受累,以及预测手术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如失血、输血和子宫切除)。MRI新技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DWI、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BOLD)成像在准确诊断PAS的基础上,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胎盘功能信息。另外,基于MRI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PAS的诊断准确性,减少了对放射科医生的经验依赖,还能对患者预后、并发症风险等进行评估和预测,从而提升临床对PAS的诊疗决策水平。本文旨在探讨MRI新技术和基于MRI的人工智能技术在PAS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升孕妇产前胎盘植入诊断准确性以及降低术中风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图像特征机器学习构建胎盘植入诊断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颖超 黄刚 +3 位作者 巴志霞 薛莲 黄宝生 夏东洲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99,107,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MRI T2W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对胎盘植入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因怀疑胎盘植入行MRI检查并后期行剖宫产的患者影像资料,依据剖宫产术后结果在MRI T2WI图像分别提取有胎盘植入改变层面和无... 目的 探讨基于MRI T2W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对胎盘植入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因怀疑胎盘植入行MRI检查并后期行剖宫产的患者影像资料,依据剖宫产术后结果在MRI T2WI图像分别提取有胎盘植入改变层面和无胎盘植入层面影像组学特征。以7∶3的比例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将数据分为训练集(n=91)和验证集(n=39),采用5种机器学习方法:logistic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决策树(decision tree, DT)、K近邻(K nearest neighbor, KNN)进行建模分类诊断,通过5折交叉验证确定机器学习模型的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在验证集中对各模型进行验证。此外,除对比不同机器学习模型与影像诊断医生的诊断效能,采用校准曲线分析模型效能,并以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临床实用性。结果 纳入的130例患者病例中,56例患者剖宫产术后证实有胎盘植入,74例患者无胎盘植入。基于纳入图像预处理的1688个组学特征,经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Selectbest、REF等算法处理后,最终筛选出9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模型。五种分类器模型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LR AUC=0.96;SVM AUC=0.97;RF AUC=0.99;DT AUC=0.87;KNN AUC=0.96)均高于影像诊断医生的诊断效能(AUC=0.86)。校准曲线显示DT模型的校准度最好。DCA显示阈值取0.0~0.6时,DT、RF、SVM、KNN模型的临床净获益大于LR模型。结论基于MRI T2WI图像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准确区分有无胎盘植入,其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医师的视觉分析;五种模型相比,DT机器学习模型在胎盘植入的诊断中具有更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性病变 机器学习 诊断效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