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学校英语听力交际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龙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7-79,共3页
根据中英合作教育科研项目提供的交际教学理念,通过听力教学的实践,提出在交际教学法的移植和应用中应当坚持以下教学原则:准备性原则;强化性原则;理解性原则;准确性原则;融合性原则;兴趣性原则。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英语 听力 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重温:布拉格语言学派的历史与现实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永峰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美国学者Frederick J.Newmeyer曾经指出,在现代语言研究的历史中,是20世纪20年代成立的布拉格语言学派开启了语言功能主义研究的先河.本文追溯布拉格学派的历史轨迹,对于国内介绍布拉格学派成就的零散局面进行一番梳理,通过调查研究展... 美国学者Frederick J.Newmeyer曾经指出,在现代语言研究的历史中,是20世纪20年代成立的布拉格语言学派开启了语言功能主义研究的先河.本文追溯布拉格学派的历史轨迹,对于国内介绍布拉格学派成就的零散局面进行一番梳理,通过调查研究展示其被学术界遗忘的成就,澄清一些对于布拉格学派的历史"误读",剖析布拉格学派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失语之原因,用新历史主义之观点重新解读布拉格学派,探讨重温布拉格学派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格语言学派 功能主义 新历史主义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走出非洲》看后殖民时代非洲宗教的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06,共3页
《走出非洲》是丹麦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作者以一个殖民者和基督徒的身份走进了1914年到1931年间的非洲大陆,观察和描绘了自己身边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非洲人民的热爱和同情。本文分析了小说中... 《走出非洲》是丹麦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作者以一个殖民者和基督徒的身份走进了1914年到1931年间的非洲大陆,观察和描绘了自己身边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非洲人民的热爱和同情。本文分析了小说中各种土著居民的宗教信仰情况,认为非洲的传统宗教由于西方宗教的强行侵入已逐渐边缘化,非洲的各种宗教呈现出相互交流融合的趋势,后殖民主义特征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非洲》 非洲宗教 后殖民 交融 边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