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果酸奶制作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晓琴 曹礼 孙晓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7-169,共3页
以人参果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经过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双菌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得出人参果酸奶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人参果果汁含量15%,接种量4%,糖添加量6%,发酵时间3.5 h。
关键词 人参果 酸奶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多糖提取工艺及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晓琴 曹礼 朱艳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855-15856,15878,共3页
[目的]提取肉苁蓉多糖并测定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肉苁蓉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肉苁蓉多糖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浸提温度>水料比>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 [目的]提取肉苁蓉多糖并测定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肉苁蓉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肉苁蓉多糖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浸提温度>水料比>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15的料水比在85℃下浸提2h,利用该工艺提取肉苁蓉多糖的平均得率为6.7857mg/g。肉苁蓉多糖溶液对四叠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为11.20mm,其次为枯草芽孢杆菌,其抑菌圈直径为10.24mm。肉苁蓉多糖溶液对啤酒酵母的抑制作用较强,其抑菌圈直径为8.16mm,对黑曲霉和米曲霉的抑菌作用不明显。肉苁蓉多糖溶液对大肠杆菌、四叠球菌、枯草杆菌、啤酒酵母和橘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437、0.109、0.218、0.437和0.874mg/ml。[结论]该研究为肉苁蓉在更多领域中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多糖 提取工艺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沙拐枣种群形态和同工酶变异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任珺 陶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42-1948,共7页
调查和测定了中国西北荒漠地区的蒙古沙拐枣(CalligonummongolicumTurcz)5个种群的形态学指标,应用方差分析(MANOVA)、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对种群间及种群内的形态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群间的形态变异差异显著。植株高度、... 调查和测定了中国西北荒漠地区的蒙古沙拐枣(CalligonummongolicumTurcz)5个种群的形态学指标,应用方差分析(MANOVA)、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对种群间及种群内的形态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群间的形态变异差异显著。植株高度、种子刺毛长度和种子重量指标具有较强的形态差异性分析意义。形态差异(欧氏距离)与种群间基因流动(地理距离)间没有发现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群M1与M2亲缘关系最近,种群M5与其他种群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电泳技术对5个种群的3个酶系统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种群M5与其他种群的遗传一致度稍低(0.8197~0.8902)以外,其余各种群遗传一致度较高(0.8480~0.9505),体现其亲缘关系较近。依据Nei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结果与形态聚类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沙拐枣 形态变异 同工酶变异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白刺属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任珺 陶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72-576,共5页
根据白刺属植物的46个形态学、解剖学和细胞学性状指标,对甘肃省分布的5种白刺进行了数值分类研究.根据种间欧氏距离,应用类平均法 UPGMA 进行聚类,结果表明:泡果白刺 Nitrariasphaerocarpa 和小果白刺 N.sibirico 间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 根据白刺属植物的46个形态学、解剖学和细胞学性状指标,对甘肃省分布的5种白刺进行了数值分类研究.根据种间欧氏距离,应用类平均法 UPGMA 进行聚类,结果表明:泡果白刺 Nitrariasphaerocarpa 和小果白刺 N.sibirico 间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与其它3种的亲缘关系较远 毛瓣白刺 N.praevisa 、唐古特白刺 N.tangutorum 和大果白刺 N.roborowskii 可以归为一类.其中的毛瓣白刺和唐古特白刺之间的亲缘关系最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属 数量分类 亲缘关系 甘肃 形态学 解剖学 细胞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沙拐枣属植物的数值分类研究(英文)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珺 陶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073-1085,共13页
选择了中国 1 9种沙拐枣属 ( Calligonum L.)植物 ,共测定及引用了 35个形态分类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 MANOVA)和主成分分析 ( PCA) ,分别对形态因子进行了单元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的种间形态指标均差异显著。冠幅 ( BC)... 选择了中国 1 9种沙拐枣属 ( Calligonum L.)植物 ,共测定及引用了 35个形态分类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 MANOVA)和主成分分析 ( PCA) ,分别对形态因子进行了单元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的种间形态指标均差异显著。冠幅 ( BC)、木质枝枝节长度( LKWB)、果实直径 ( DF)、雄蕊长度 ( SL)、同化枝枝节长度 ( LKAS)和同化枝分枝角度( ARAS)指标在沙拐枣属植物的数值分类上 ,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分析意义。依据平方欧氏距离 ,应用类平均法 ( UPGMA)将 1 9种沙拐枣植物聚为 5类。系统聚类结论与主成分分析的三维排序结果基本一致 ,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沙拐枣属植物 数值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果胶酶提高人参果出汁率的工艺参数 被引量:12
6
作者 苏凤贤 王晓琴 +3 位作者 苟亚峰 樊子豪 杜双虎 张芬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83-88,共6页
果胶酶可以促进果胶水解,提高水果的出汁率。运用响应面法和灰色关联分析优化果胶酶影响人参果出汁率的工艺参数,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Y=89.78333+0.86250x3+0.67917x4+0.80937x32-0.83125x1x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时间、果胶酶用量对... 果胶酶可以促进果胶水解,提高水果的出汁率。运用响应面法和灰色关联分析优化果胶酶影响人参果出汁率的工艺参数,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Y=89.78333+0.86250x3+0.67917x4+0.80937x32-0.83125x1x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时间、果胶酶用量对人参果出汁率影响显著(P<0.05),而酶解温度、初始pH值对出汁率无显著影响(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始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果胶酶用量与出汁率之间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出汁率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RSM)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对4种蒺藜科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秀芳 陈文 +2 位作者 王桔红 彭玉姣 张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9,共7页
研究了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对河西走廊骆驼蒿(Peganum nigellastrum)、骆驼蓬(P.harmala)、驼蹄瓣(Zygophyllum fabago)和蝎虎驼蹄瓣(Z.mucronatum)蒺藜科4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条件对4种蒺藜科植物种子萌发率和... 研究了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对河西走廊骆驼蒿(Peganum nigellastrum)、骆驼蓬(P.harmala)、驼蹄瓣(Zygophyllum fabago)和蝎虎驼蹄瓣(Z.mucronatum)蒺藜科4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条件对4种蒺藜科植物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经冬季冷屋贮藏(-5℃、湿润)和冰箱贮藏(4℃、湿润)的驼蹄瓣种子萌发率分别达到74.5%和64%,经室温干贮的种子萌发率仅为27%,略高于贮藏前的种子萌发率(12%);经冬季冷屋贮藏的骆驼蓬种子萌发率达到70.5%,大于冰箱贮藏后的种子萌发率(27%)和室温干贮后的种子萌发率(12%);室温干燥贮藏极大地提高了骆驼蒿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经室温干燥贮藏的骆驼蒿种子萌发率(98%)>冬季冷屋贮藏后的萌发率(65%)>冰箱贮藏后的萌发率(57%)>贮藏前的萌发率(8%);3种贮藏条件对蝎虎驼蹄瓣种子萌发几乎没有影响,萌发率不足10%。说明低温层积能有效破除骆驼蒿、骆驼蓬、驼蹄瓣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和萌发速率,而室温干燥贮藏使骆驼蒿种子完成后熟,提高萌发率和萌发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科植物 低温层积 室温干燥贮藏 种子萌发 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菌的紫外诱变及其突变株的性能测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曹礼 王晓琴 +2 位作者 李彩霞 郝军元 张凤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6-68,共3页
对从葡萄表面筛选的野生型酿酒酵母菌进行紫外线诱变,培养后筛选出7株酿酒酵母菌的突变株,通过测定其菌株的发酵性能、发酵液残留总糖含量以及产酒精能力,从中筛选出1株发酵液中残糖含量少、酒精度高、起酵速度快的酿酒酵母突变株。
关键词 酵母菌 紫外线诱变 发酵 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果酶法提汁工艺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苏凤贤 苟亚峰 +1 位作者 王玉芳 张芬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8-203,共6页
以人参果为原料,利用SAS9.2软件进行响应面设计,优化人参果酶法提汁工艺。结果表明,果胶酶起始pH值和其用量的一次项以及起始pH值和酶解温度的交互项均具有极高的显著性(P<0.01)。岭脊分析寻优得到人参果酶法提汁优化工艺为:起始pH 4... 以人参果为原料,利用SAS9.2软件进行响应面设计,优化人参果酶法提汁工艺。结果表明,果胶酶起始pH值和其用量的一次项以及起始pH值和酶解温度的交互项均具有极高的显著性(P<0.01)。岭脊分析寻优得到人参果酶法提汁优化工艺为:起始pH 4.1,酶解温度46℃,酶解时间82 min,果胶酶用量0.551 g/kg。在此优化条件下,验证值达7.79,与优化目标值基本相符,重复性试验结果较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果 果胶酶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提汁工艺 响应面法 岭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果酒酿造中酿酒酵母的选择 被引量:10
10
作者 苏凤贤 曹旭峰 +1 位作者 汪峰 李彩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0-135,共6页
以人参果为原料进行发酵研究,通过考察不同酿酒酵母以及不同酵母添加量对人参果酒各种理化指标的影响,最终筛选出酿造人参果酒最适宜的酵母为葡萄酒酵母,其最适添加量为5%,在此条件下发酵的人参果酒酒度达20%,可溶性固形物残留量为7%。... 以人参果为原料进行发酵研究,通过考察不同酿酒酵母以及不同酵母添加量对人参果酒各种理化指标的影响,最终筛选出酿造人参果酒最适宜的酵母为葡萄酒酵母,其最适添加量为5%,在此条件下发酵的人参果酒酒度达20%,可溶性固形物残留量为7%。陈酿后酒液色泽金黄,口感醇厚,无明显悬浮物和沉淀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人参果酒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表面所得酵母菌的筛选及其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礼 王晓琴 +3 位作者 李彩霞 郝军元 吴婷婷 王春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184,共3页
从市售葡萄表面分离出两株酵母菌,经形态、培养特征、酵母菌假菌丝和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及发酵特性的研究,鉴定出这两株酵母菌分别为布鲁塞尔德克酵母(Brettanomyces bruxellensi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ve)。
关键词 酵母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条件和温度对4种蒺藜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桔红 张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115,共6页
对河西走廊泡果白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唐古特白刺N.tangutorum、骆驼蒿Peganumnigellastrum和驼蹄瓣Zygophyllum fabago4种蒺藜科植物的种子经过冬季土壤埋藏和室温贮藏各80d后,在5种温度(10℃、15℃、20℃、25℃、5℃/25℃... 对河西走廊泡果白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唐古特白刺N.tangutorum、骆驼蒿Peganumnigellastrum和驼蹄瓣Zygophyllum fabago4种蒺藜科植物的种子经过冬季土壤埋藏和室温贮藏各80d后,在5种温度(10℃、15℃、20℃、25℃、5℃/25℃)条件下进行了萌发测试。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骆驼蒿和驼蹄瓣的种子萌发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萌发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唐古特白刺种子经过冬季埋藏后,培养在15℃和20℃条件下达到最大萌发率(40%~50D/).而经室温贮藏后培养在25℃下有最高萌发率(40%~50%);骆驼蒿和驼蹄瓣种子经过冬季埋藏后,培养在5℃/25℃下达到最高萌发率(80%;90%~100%),经室温贮藏后,同样培养在5℃/25℃下也达到最高萌发率(60%~70%;60%);在10℃条件下.3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不足10%。泡果白刺的种子萌发主要受贮藏方式的影响.埋藏后种子萌发率显著大于室温贮藏的种子,埋藏后的种子培养在20℃或25℃下达到最高萌发率(6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科植物 种子萌发 温度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酒发酵条件优化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礼 王晓琴 +1 位作者 韩多红 夏莘彬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10期6-8,共3页
以临泽小枣为原料,研究了枣酒在发酵过程中pH、接种量及SO2添加量对枣酒品质、感官指标及酒精度高低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5.5、接种量为10%、SO2添加量为120.0 m g/L时,酒精度含量最高,为11.6°。
关键词 正交设计 发酵条件 枣酒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灌木种子的萌发特性
14
作者 崔现亮 王桔红 +1 位作者 齐威 郑秀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294-5302,共9页
种子萌发和种子大小是植物生活史中的两个关键性特征,它关系到幼苗的建成、存活、竞争和个体未来的适合度。对青藏高原东缘43种灌木(12种优势种,31种常见种)种子的萌发特性、萌发模式以及种子大小对萌发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种子萌发和种子大小是植物生活史中的两个关键性特征,它关系到幼苗的建成、存活、竞争和个体未来的适合度。对青藏高原东缘43种灌木(12种优势种,31种常见种)种子的萌发特性、萌发模式以及种子大小对萌发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萌发率在80%以上的物种:优势种有3种(鲜卑花、千里香杜鹃和山生柳),占25%;常见种有1种(白毛银露梅),占3.23%。萌发率在60%~80%的物种:优势种有1种(中国沙棘),占8.33%;常见种有12种(红毛杜鹃、蒙古绣线菊、短叶锦鸡儿等),占38.71%。萌发率在40%~60%的物种:优势种有1种(锥花小檗),占8.33%;常见种有5种(暴马丁香、密叶锦鸡儿和肋果沙棘等),占16.13%。萌发率在20%~40%的物种:优势种有2种(烈香杜鹃和小叶金露梅),占6.45%;常见种有1种(紫丁香),占3.23%。萌发率在20%以下的物种:优势种有5种(置疑小檗、高山绣线菊和岩生忍冬等),占41.67%;常见种有12种(甘肃小檗、刚毛忍冬、陕甘花楸等),占36.36%。优势种和常见种的萌发主要有爆发型、过渡型、缓萌型和低萌型。优势种具有较多的过渡型和缓萌型种,有较少爆发型和低萌型种;常见种中过渡型、缓萌型和低萌型物种比例均在30%左右,爆发型仅有3.32%。优势种中的爆发型要多于常见种,而低萌型的种要少于常见种。萌发率和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萌发开始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与种子大小有较弱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种子大小 优势种 常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