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走廊产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陈酿过程香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霞 朱涛涛 +4 位作者 贾玉莹 邢佳雨 刘志芳 曹礼 杨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114,共9页
为了揭示河西走廊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经惰性容器陈酿过程(3个月(3M)、6个月(6M)、9个月(9M)、12个月(12M)、15个月(15M))的香气演变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感官定量描述法,分析葡萄酒陈酿期... 为了揭示河西走廊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经惰性容器陈酿过程(3个月(3M)、6个月(6M)、9个月(9M)、12个月(12M)、15个月(15M))的香气演变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感官定量描述法,分析葡萄酒陈酿期间的香气物质及感官特征。结果表明,葡萄酒陈酿期间共检出80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种类最多依次为酯类和高级醇类、含量最高依次为高级醇类和酯类;筛选出6种香气活力值(OAV)>1的关键风味物质,其中乙酸异戊酯、辛酸乙酯和己酸乙酯在3M酒样中含量最高(OAV=56.39、71.86和25.47),丁酸乙酯在9M酒样含量最高(OAV=5.36),3-甲基丁酸乙酯在12M酒样含量最高(OAV=2.08),而β-大马士酮在6M酒样含量最高(OAV=491.80)且在6~15M酒样无显著差异(P>0.05)。经惰性容器陈酿12个月时,河西走廊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总香气特征量化强度值(MF)最高(513.80)、异味MF值最低(5.87),在甜美花果香中带有烘烤、香料以及其他风味,展现出良好的香气层次感和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干红葡萄酒 陈酿 香气 感官分析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根际耐低温促生菌的筛选及促生效应研究
2
作者 许耀照 张彤 +1 位作者 李彩霞 曾秀存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236,共12页
为发掘多功能、作用高效的耐低温根际促生菌(PGPR)菌株,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可培养根际菌株,并根据形态特征及16S rRNA基因确定其分类地位,评价其抗逆性、产酶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促生效果... 为发掘多功能、作用高效的耐低温根际促生菌(PGPR)菌株,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可培养根际菌株,并根据形态特征及16S rRNA基因确定其分类地位,评价其抗逆性、产酶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促生效果。结果表明:从‘陇油7号’根际土壤筛选出命名为a-1、c、c-1、d、h、j和z的7株PGPR,其中4株具解钾能力,3株具产铁载体。进一步分析发现,h菌株解钾能力最好,其溶钾量高达217.16 mg/L,c-1菌株产铁载体能力最强,可溶性指数(D/d值)达3.43;分离的7菌株中,仅a-1菌株溶无机磷,其D/d值为1.53。分析菌株的产酶特性发现,j、c、h和z菌株分别具有较强的产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其D/d值分别为3.23、3.29、2.55和4.14;对菌株抗逆性分析发现,a-1、h和z菌株在聚乙二醇-6000质量浓度25%(水势为-0.73 MPa)干旱胁迫下生长状态较好,c、c-1和d菌株的耐盐(NaCl)质量浓度可达8%~10%,a-1、c-1和h菌株可耐低温(4℃);促生试验结果表明,3株耐低温(4℃)菌株均对冷敏感白菜型冬油菜‘天油4号’种子的萌发有促生作用,其中c-1菌株促生效果最佳,其胚芽、胚根的长度分别增加了27.68%和38.04%;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结果表明,a-1和h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c-1菌株为近芽孢杆菌属(Peribacillus),d菌株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j菌株为尼尔菌属(Niallia),z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综上所述,从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根际土壤中筛选出的a-1、c、c-1、d、h、j和z菌株具解钾、产酶、耐干旱和耐盐胁迫等多种功能,且耐低温菌株有不同程度的促生效果。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白菜型冬油菜菌种资源,为冬油菜的抗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根际促生菌 筛选 鉴定 耐低温 促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醇沉盐藻多糖结构及免疫调节活性分析
3
作者 张喜峰 张浩 +2 位作者 刘霞 王兆丰 罗光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8,共7页
采用40%、60%和80%(体积分数)的乙醇分级沉淀法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盐藻多糖(polysaccharide ofDunaliella salina,PD),分别命名为PD-40、PD-60和PD-80,分析3种多糖组分的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 采用40%、60%和80%(体积分数)的乙醇分级沉淀法获得不同分子质量的盐藻多糖(polysaccharide ofDunaliella salina,PD),分别命名为PD-40、PD-60和PD-80,分析3种多糖组分的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单糖组成、扫描电镜、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刚果红实验等理化性质,并在RAW 264.7细胞培养物中评估其体外免疫活性。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分别增加至40%、60%和80%,依次产生3个分子质量下降的PD组分(PD-40>PD-60>PD-80)。基于FT-IR、TGA结果分析,不同分子质量的多糖在结构或热稳定性方面无差异。3个PD组分都由10个单糖残基组成,但摩尔比不同,其中,PD-40组分的含量最多且分子质量最大(M_(W)=2.31×10^(7)),占PD总质量的61.4%,具有最高的半乳糖摩尔比和糖醛酸含量;此外,PD-40组分能显著增强RAW 264.7细胞中NO和活性氧的产生以及吞噬活性。乙醇分级沉淀法是一种从盐藻中分离具有免疫活性多糖的有效方法,且可减少溶剂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沉淀 盐藻 免疫活性 理化性质 单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鸡散”改良药方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肉质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崔玮 李佩佩 +4 位作者 王嵩 常兴隆 郑文贤 钱文虎 李彩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6-104,共9页
为研究“健鸡散”改良药方制成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肉质及免疫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50只3~4日龄肉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5%中草药组、1.0%中草药组、1.5%中草药组和土霉素组5组。测定各组肉鸡生长性能、肌肉肉质、... 为研究“健鸡散”改良药方制成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肉质及免疫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50只3~4日龄肉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5%中草药组、1.0%中草药组、1.5%中草药组和土霉素组5组。测定各组肉鸡生长性能、肌肉肉质、肉鸡免疫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等。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中草药组蛋白表观消化率、平均日增重、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显著提高(P<0.05);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下降(P<0.05)。肉鸡的屠宰率、胸腺指数、肌胃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1.00%和0.50%中草药组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1.00%中草药组中Glu含量最高;1.5%中草药组胸肌的pH和肉色的红度显著提高、滴水损失降低,肌肉嫩度提高;1.5%中草药组肉鸡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健鸡散”改良药方饲料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免疫机能和改善鸡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生长性能 免疫性能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观赏海棠抗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鹏举 周德峰 +2 位作者 张志斌 曹小东 韩多红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探究不同观赏海棠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综合评价其抗寒能力,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观赏海棠栽植提供参考。以6个观赏海棠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材料,设置0℃低温胁迫,测定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超氧化物... 探究不同观赏海棠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综合评价其抗寒能力,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观赏海棠栽植提供参考。以6个观赏海棠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材料,设置0℃低温胁迫,测定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7个生理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不同品种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和SOD活性等7个生理指标在6个观赏海棠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与可溶性糖、脯氨酸、SOD、POD和CAT之间均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性,SOD与POD、CAT之间呈正相关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分别为2.739、1.841和1.405,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489%,影响抗寒性的主要指标为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及SOD、POD和CAT活性。6个观赏海棠品种的抗寒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鸡心果’‘红叶’‘王族’‘大叶北美’‘牡丹’‘红宝石’。‘鸡心果’‘红叶’的抗寒性很强,‘王族’的抗寒性较强,‘大叶北美’的抗寒性弱,‘牡丹’‘红宝石’的抗寒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低温胁迫 抗寒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观赏海棠品种的果实营养品质分析
6
作者 周德峰 张鹏举 +3 位作者 张志斌 曹小东 曾蕊 韩多红 《南方农业》 2025年第7期50-54,共5页
为探究不同观赏海棠品种果实营养成分的差异性,以5种观赏海棠的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中的总糖、总酸、V_(C)、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的含量,分析了各品质指标含量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并做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观赏... 为探究不同观赏海棠品种果实营养成分的差异性,以5种观赏海棠的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中的总糖、总酸、V_(C)、花青素、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的含量,分析了各品质指标含量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并做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观赏海棠品种果实的品质指标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总糖、总酸和果实的品质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2种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6.92%,糖酸比、总糖、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评价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筛选出2种品质较好的品种,分别为鸡心果和牡丹;聚类分析表明,可将5个观赏海棠品种分为3类,牡丹可用于鲜食或加工成高VC含量的保健产品,鸡心果、王族适宜鲜食,北美和红叶适宜于果汁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果实 营养物质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不留行药用植物麦蓝菜叶片转录组测序分析
7
作者 张超强 尉明杰 +5 位作者 张家银 杨彬 任培荣 景小强 张勇 王恩军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为获得王不留行的部分转录组信息特征,本研究基于Illumina 6000平台,对麦蓝菜叶片进行高通量测序,并组装了所有的转录本,原始数据上传NCBI数据库,登录号:PRJNA1149650。去冗余后得到99766条unigenes,在七大数据库中获得功能注释65079条... 为获得王不留行的部分转录组信息特征,本研究基于Illumina 6000平台,对麦蓝菜叶片进行高通量测序,并组装了所有的转录本,原始数据上传NCBI数据库,登录号:PRJNA1149650。去冗余后得到99766条unigenes,在七大数据库中获得功能注释65079条,其中NR数据库60784条(占比93.40%)、SwissProt数据库46761条(占比71.85%)、EggNOG数据库57269条(占比87.99%)、KEGG数据库20073条(占比30.84%)、COG/KOG数据库57269条(占比87.99%)、Pfam数据库55514条(占比85.30%)、GO数据库33791条(占比51.92%)。bHLH、bZIP和MYB等转录因子可能与王不留行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有关,同时,还从99766条unigenes中检测出26243个位点。转录组数据的获得丰富了麦蓝菜基因数据库,为麦蓝菜遗传图谱构建、SSR标记开发、品种选育及解析王不留行黄酮类化合物次生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不留行 麦蓝菜 转录组 UNIGENE 转录因子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叶桑和果桑叶片中营养物质、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8
作者 李彩霞 张振军 +4 位作者 张兰兰 唐霞 张勇 王恩军 高海宁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7-18,共12页
以引种的叶桑和果桑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叶桑和果桑叶片中营养物质、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旨在为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多酚、黄酮、多糖、γ-氨基丁酸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以引种的叶桑和果桑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叶桑和果桑叶片中营养物质、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旨在为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多酚、黄酮、多糖、γ-氨基丁酸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片中芦丁含量,并研究叶片乙醇提取液和叶片中多糖和黄酮成分对几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通过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表征不同采收期叶桑和果桑中活性物质的差异以及活性成分与自由基清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采收期叶桑和果桑营养物质、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蛋白质、叶绿素、多酚含量均在10月、8月、6月最高,8月采收果桑、9月采收叶桑中芦丁含量最高,8月采收叶桑、9月采收果桑叶片中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9月和10月果桑、8月和9月叶桑中黄酮和多糖含量均为最高值。对2种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进行分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9.330%,叶桑综合得分高于果桑,叶桑在8月、6月、9月、7月、10月,而果桑在9月、6月、8月、7月、10月的综合得分依次降低。抗氧化试验显示,叶桑对DPPH·、ABTS^(+)·清除率逐渐降低,而果桑对DPPH·、ABTS^(+)·清除率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叶桑和果桑对·OH清除率趋势不明显,叶桑对O_(2)^(-)自由基清除率先升高、后低降,而果桑对O_(2)^(-)自由基清除率逐渐升高,多酚、黄酮和多糖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张掖地区引种的叶桑在8月、果桑在9月为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采收期 营养物质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红树莓抗氧化能力变化
9
作者 张红娟 赵安琪 +4 位作者 金子超 杨美林 李娜 王杭琳 李雨菲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5期72-75,81,共5页
为探究树莓浆果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释放量及消化液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对各阶段消化液中总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及消化液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消化液,口腔及胃肠消化液中总类... 为探究树莓浆果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释放量及消化液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对各阶段消化液中总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及消化液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消化液,口腔及胃肠消化液中总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均有所下降。总类黄酮物质在口腔消化环境中释放量(3.99 mg/g)显著高于胃消化(1.37~2.34 mg/g)和肠消化(0.96~1.56 mg/g),且随消化时间的延长,胃消化液中总类黄酮释放量呈增加趋势,而肠消化液中呈下降趋势。口腔消化液中总酚含量(1.25 mg/g)明显低于胃消化液和肠消化液;胃消化各阶段,消化液中总酚含量变化不稳定,30 min时总酚含量最高,达2.42 mg/g;肠消化阶段总酚释放量呈下降趋势,30 min时为最高,达1.93 mg/g。胃消化液ABTS^(+)·清除能力、DPPH·清除能力均高于肠消化液,且消化液ABTS^(+)·清除能力与其中总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30;DPPH·清除能力和总酚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 模拟胃肠消化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菌渣饲料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
10
作者 郭道君 史玉萍 +2 位作者 许倩 李冬萍 杨彬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5期70-73,共4页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菌渣产量不断增加。作为一种富含营养成分的废弃物,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肉羊产业对非常规饲料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菌渣饲料化应用应运而生。然而,菌渣饲料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菌渣产量不断增加。作为一种富含营养成分的废弃物,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肉羊产业对非常规饲料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菌渣饲料化应用应运而生。然而,菌渣饲料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营养成分波动、有害物质残留以及加工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菌渣饲料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解决方案,对于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旨在系统探讨食用菌菌渣饲料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分析菌渣饲料的优势与潜在问题,为肉羊养殖提供科学的饲料选择依据,同时为食用菌菌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推动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饲料 肉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9个梨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多红 周德峰 +1 位作者 孟好军 闫春鸣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40,共5页
对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栽植的梨品种进行光合特性的比较,以期为当地梨的选育和引种提供参考。以9个梨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光合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梨品种的光合指标存在差异性,‘南果’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 对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栽植的梨品种进行光合特性的比较,以期为当地梨的选育和引种提供参考。以9个梨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光合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梨品种的光合指标存在差异性,‘南果’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大;‘软儿’的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最小,‘尕吊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大、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最小;‘皇冠’的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最大、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小。(2)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蒸气压亏缺(VP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综合比较,‘南果’‘皇冠’和‘绿早酥’的光合能力较强,但耗水量大,耐旱性弱;‘软儿’‘尕吊蛋’‘香梨’‘茄梨’的光合能力一般,但耗水量少,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干旱荒漠区 梨树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种果桑和叶桑叶片中营养功能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珂 张振军 +4 位作者 杜玉霞 李彩霞 张勇 王恩军 张东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32-239,共8页
为明确引种桑叶的营养和抗氧化特性,促进桑叶资源在河西地区的开发和利用。本研究以果桑和叶桑的叶片为研究材料,测定其主要营养功能成分的含量,并分析不同活性成分与桑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桑中粗蛋白、粗脂肪... 为明确引种桑叶的营养和抗氧化特性,促进桑叶资源在河西地区的开发和利用。本研究以果桑和叶桑的叶片为研究材料,测定其主要营养功能成分的含量,并分析不同活性成分与桑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桑中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灰分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果桑(P<0.05),而两者的γ-氨基丁酸和芦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叶桑中黄酮含量(50.57 mg.g^(-1))显著高于果桑(46.96 mg.g^(-1))(P<0.05),两者中的多酚和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果桑和叶桑叶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大小顺序均为K>Ca>Mg>Na>Fe,且呈现高钾低钠特性,叶桑中K、Mn、Zn、Cu、Ni元素的含量高于果桑,而Ca、Mg、Na、Fe元素含量却呈现相反的趋势。果桑和叶桑叶片中Na元素、粗脂肪和还原糖含量的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均<1,而K、Mn、Ca、Mg、Zn、Fe、Cu元素、粗蛋白的INQ均>1,营养当量(nutrition equivalent,NEU)显示叶桑高于果桑。果桑中黄酮和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于叶桑,但叶桑中黄酮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高于果桑,而两品种中多糖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差异不大。相关性表明,叶桑和果桑叶中黄酮、芦丁、多酚、多糖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在0.899~0.991范围内,而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叶桑的营养功能价值及抗氧化活性优于果桑,更适宜于引种至河西地区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桑 叶桑 营养功能成分 抗氧化活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慧娟 陈月娟 +6 位作者 杨艳辉 黄建花 曹阳 赵丽 张楠 朱子雄 魏生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77,共9页
以20 L生物发酵罐培养的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为原料,对菌丝体中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硒的富集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试验法,优化了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硒蛋... 以20 L生物发酵罐培养的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为原料,对菌丝体中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硒的富集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试验法,优化了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硒蛋白提取工艺,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中硒的含量,并通过氨基酸测定仪分析测定富硒前后的菌丝体蛋白中氨基酸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硒蛋白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4℃、提取时间60 min、液料比200:1 mL/g、提取次数2次,经过验证性试验,测得蛋白提取率为75.13%,菌丝体中富硒量达到63.87μg/g。采用氨基酸测定仪分析氨基酸的组成,并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指标对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蛋白质进行初步营养价值评价。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7.20 g/100 g,较未富硒的高出19.75%,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为0.51,接近WHO提出的推荐值,AAS和CS的值接近于模式蛋白。说明经过工艺优化可以提高蛋白质提取率,在富硒菌丝体蛋白质中含有硒,硒促进了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富硒菌丝体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未富硒菌丝更高,富硒菌丝体具有潜在的食用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离褶伞 蛋白质提取工艺 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9个杏品种的花器官冻害生理生化分析
14
作者 曾万祺 韩多红 冯军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23-2229,共7页
【目的】测试干旱荒漠区9个杏品种的花器官生理生化指标,分析9个杏品种花器官的半致死温度,研究不同花器官抗寒性强弱,为选择抗寒栽培品种与抗寒育种提供依据。【方法】测试花器官电导率、SOD、POD生理生化指标,应用Excel表与DPS软件分... 【目的】测试干旱荒漠区9个杏品种的花器官生理生化指标,分析9个杏品种花器官的半致死温度,研究不同花器官抗寒性强弱,为选择抗寒栽培品种与抗寒育种提供依据。【方法】测试花器官电导率、SOD、POD生理生化指标,应用Excel表与DPS软件分析测试数据。【结果】杏品种雌蕊、雄蕊、花瓣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花瓣>雄蕊>雌蕊;不同杏品种雌蕊、雄蕊、花瓣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巴丹油杏>珍珠油杏>小树上干杏>丰园红杏>杏王>金太阳杏>凯特杏>红李广杏>李广杏;不同低温处理下杏品种花蕾、花朵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花蕾>花朵;不同杏品种已开放花器官、花蕾、花朵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均为巴丹油杏>珍珠油杏>小树上干杏>丰园红杏>杏王>金太阳杏>凯特杏>红李广杏>李广杏;不同杏品种盛开花组织低温处理SOD活性变化趋势,随着处理温度由高到低,各品种雌蕊、雄蕊、花瓣的SOD活性值呈先低至高再降低的趋势,雌蕊、雄蕊出现高峰值的温度为-1℃,花瓣出现高峰值的温度除巴丹油杏、珍珠油杏、小树上干杏3个品种外-5℃仍为上升过程,其余品种在-1~-3℃;不同杏品种盛开花组织低温处理POD活性变化趋势,随着处理温度0、-1、-3和-5℃由高至低,各杏品种雌蕊、雄蕊、花瓣的SOD活性值呈低至高的趋势,雌蕊、雄蕊SOD活性值呈由低至高再降低的过程,出现高峰值的温度因品种抗寒性的不同而不同,巴丹油杏、珍珠油杏、小树上干杏、丰园红杏、杏王均为-3℃,凯特杏、红李广杏、李广杏均为-1℃,花瓣出现高峰值的温度除巴丹油杏、珍珠油杏、小树上干杏、丰园红杏在-5℃仍为上升过程,其余品种高分值在-1~-3℃。【结论】9个杏品种花器官抗寒性大小依次为巴丹油杏>珍珠油杏>小树上干杏>丰园红杏>杏王>金太阳杏>凯特杏>红李广杏>李广杏,霜冻年份,各杏品种实际冻害结果与生理测试分析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杏树 花器官 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三相分配体系萃取分离螺旋藻多糖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光宏 雷婕 +4 位作者 张喜峰 敬丽娜 王鑫鑫 杨生辉 张青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96-203,共8页
以碳酸二甲酯为有机相,柠檬酸钠为盐相,采用三相分配体系(three-phase partitioning,TPP)对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s of Spirulina platensis,PSP)进行萃取分离。结果表明,在碳酸二甲酯与多糖粗提液体积比为0.6∶1.0、柠檬酸钠质量... 以碳酸二甲酯为有机相,柠檬酸钠为盐相,采用三相分配体系(three-phase partitioning,TPP)对螺旋藻多糖(polysaccharides of Spirulina platensis,PSP)进行萃取分离。结果表明,在碳酸二甲酯与多糖粗提液体积比为0.6∶1.0、柠檬酸钠质量浓度为0.18 g/mL、温度为30℃、pH值为6.0的条件下,制备的螺旋藻多糖(PSP-D)的最大得率为(11.90±0.12)%。PSP-D比叔丁醇和硫酸铵形成TPP制备的多糖(PSP-T)具有更高的多糖含量,PSP-D和PSP-T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分子质量,但其化学结构基本保持不变。PSP-D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因此,碳酸二甲酯作为叔丁醇替代溶剂的TPP体系对天然生物分子的高效分配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三相分配法 碳酸二甲酯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部分纯化螺旋藻多糖及其体外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罗光宏 王海蓉 +3 位作者 崔晶 张喜峰 何立杰 尉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113,共7页
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提取螺旋藻多糖,并对提取的多糖进行部分分离纯化后,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抗癌活性。对9种不同的DESs组合溶剂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采用三水平四变量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法实验... 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提取螺旋藻多糖,并对提取的多糖进行部分分离纯化后,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抗癌活性。对9种不同的DESs组合溶剂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采用三水平四变量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法实验设计确定了DES提取螺旋藻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氯化胆碱和1,4-丁二醇以1∶4物质的量比组成的DES体系对多糖的提取效果最佳。当DES含水量29%、提取时间28 min、提取温度81℃和固液比20 mg/mL,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多糖平均得率为109.80 mg/g。螺旋藻中提取的多糖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体外抗氧化活性。多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速度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DES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溶剂,可以应用于从各种植物材料中提取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微波辅助提取 多糖 响应面法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芽茶与叶茶主要营养功能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眷俪 许雪蓉 +5 位作者 张振军 陈涛 李珂 李彩霞 高海宁 姜伯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66-373,共8页
以张掖高台种植的文冠果芽茶与叶茶为试验材料,对其营养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使用INQ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质量评价,并对功能成分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芽茶中K、Zn、Cu含量及K/Na显著高于叶茶(P<0.05),二者... 以张掖高台种植的文冠果芽茶与叶茶为试验材料,对其营养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使用INQ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质量评价,并对功能成分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芽茶中K、Zn、Cu含量及K/Na显著高于叶茶(P<0.05),二者均呈现高K低Na特点。芽茶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叶茶(P<0.05)、而粗脂肪含量叶茶显著高于芽茶(P<0.05)。营养质量评价表明,芽茶、叶茶K、Ca、Fe、Mn、Zn、Cu、粗脂肪、粗蛋白INQ均>1;Na、Mg和可溶性总糖INQ芽茶<叶茶<1。芽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叶茶(P<0.05),黄酮含量差异不明显。芽茶与叶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_(2)^(−)·清除能力的IC_(50)分别为2.52和2.69、1.65和1.74、1.64和2.10μg·mL^(−1),阳性对照芦丁在此浓度范围内无IC50,抗氧化能力强弱为芽茶>叶茶>芦丁。相关性分析表明,芽茶、叶茶多酚、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_(2)^(−)·清除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芽茶相关系数为0.892~0.990,叶茶相关系数为0.879~0.994。以上研究表明,文冠果芽茶的营养功能价值及抗氧化能力优于叶茶,有开发新产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芽茶、叶茶 营养功能成分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青虎耳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肝癌细胞及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崔玮 丁玲强 曾巧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3-469,共7页
目的探讨甘青虎耳草乙酸乙酯提取物(Et OAc extract from Saxifraga taugutica,EST)对小鼠肝癌细胞及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实验用不同浓度EST处理H22细胞48 h后,AO/EB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核酸电... 目的探讨甘青虎耳草乙酸乙酯提取物(Et OAc extract from Saxifraga taugutica,EST)对小鼠肝癌细胞及原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实验用不同浓度EST处理H22细胞48 h后,AO/EB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核酸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22细胞的凋亡情况。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对比EST低、中、高剂量组对荷瘤小鼠抑瘤率、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肝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EST处理后H22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变化,且与浓度正相关;核酸电泳呈凋亡特征性梯状带;流式细胞分析,500μg/m L处理组凋亡率达31%;体内试验显示,EST低、中、高剂量的抑瘤率分别为33.0%、46.7%、64.3%;显著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 <0.05);组织学观察证明EST各剂量组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形态固缩、向周围组织浸润减少。结论 EST可增强小鼠免疫功能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与剂量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虎耳草 乙酸乙酯提取物 肝癌细胞 原位移植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会玲 黄红艳 +5 位作者 张路敏 葸慧敏 杨善德 孙晓杰 雷玉明 曹礼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以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苦豆子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苦豆子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浸... 以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苦豆子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苦豆子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浸提时间1.8 h,浸提温度83℃,料液比1∶11(g∶mL)。在此最佳条件下,苦豆子中黄酮类物质的得率为(10.99±0.31)mg/g。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苦豆子中黄酮提取物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还原性大致相当,对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BHT稍高,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节杆菌(Arthrobacter)、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黄酮类物质 提取工艺优化 响应面分析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脂肪酸组分及FAD3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柏林 马骊 +13 位作者 曾秀存 牛早霞 王万鹏 呼芳娣 路晓明 祁伟亮 武军艳 刘丽君 李学才 孙万仓 缪纯庆 王学芳 李孝泽 方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4,共10页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脂肪酸组分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脂肪酸去饱和酶FAD3(ω-3-fatty acid desaturase)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3个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低温胁迫下根和叶的脂肪酸组分变化...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脂肪酸组分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脂肪酸去饱和酶FAD3(ω-3-fatty acid desaturase)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3个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低温胁迫下根和叶的脂肪酸组分变化;利用同源克隆法获得白菜型油菜陇油7号FAD3的CD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根部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较不抗寒品种Lenox分别高157%和89%,陇油7号根部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较Lenox高91%,即低温胁迫下,强抗寒品种的亚油酸、亚麻酸和IUFA均显著高于不抗寒品种;陇油7号FAD3序列CDS区全长1290 bp,编码429 aa,分子质量约49.16 kD,等电点为8.60,是一种稳定的亲水蛋白。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其编码蛋白与同一科属中大白菜相似性最高,为100%,进化树分析结果也表明FAD3蛋白与大白菜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发现低温胁迫下,FAD3基因在陇油7号、天油2号和Lenox根中的表达量较对照(22℃)分别增加了690%、590%和710%,说明FAD3基因通过上调表达来适应低温,且其表达量与IUFA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D3 白菜型冬油菜 低温胁迫 脂肪酸 脂肪酸不饱和指数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