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考
被引量:41
- 1
-
-
作者
张有录
俞树煜
-
机构
河西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传播系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3,共4页
-
文摘
本文结合作者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 ,着重讨论了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涵与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技术并重 ,着重培养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的课程 ,其目标是“培养、提高信息素养”。本文还总结了课程内容的三种选择取向和影响内容选择的因素 ,提出课程教学要注重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
关键词
高师院校
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
-
分类号
G423.0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理顺关系,改进管理,推动高校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张兴隆
-
机构
河西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传播系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42,共3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在高校开展教育技术推广工作的必要性,也是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依据,如果不能搞好教育技术中心工作,甚至放弃了教育技术中心工作,就失去了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教育技术中心的基本设施和技术资源是成立教学系的基本条件,学校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的人力和设备的投入,又成为中心发展的新动力。中心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师生的重要实践基地,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教育技术应用经验,将会成为指导各系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最好依据。理顺相互关系,将会有力地推动高校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
-
关键词
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中心
教育技术学专业
高校
教学评估
管理工作
-
分类号
G40-05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基于H.264的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 3
-
-
作者
魏建华
杜建荣
-
机构
河西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传播系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04,共3页
-
文摘
H.264是一种新型的数字视频压缩格式,因其高压缩比、高图像质量、低存储空间和低占用带宽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监控系统。本文设计了基于H.264的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组成、控制、功能以及相对于传统微格教室的优点进行了阐述。
-
关键词
H.264
数字化
微格教学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
被引量:104
- 4
-
-
作者
王玉明
-
机构
河西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传播系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
文摘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 ,更是职业教师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 ,要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探讨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方式和途径 。
-
关键词
教师素质
信息素养
培养标准
-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大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3
- 5
-
-
作者
张有录
-
机构
河西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传播系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39,共2页
-
文摘
在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上,多媒体发挥了积极作用,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也是信息化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的观念、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多媒体在大学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
关键词
大学
课堂教学
多媒体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高校“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6
- 6
-
-
作者
王玉明
-
机构
河西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传播系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7-120,共4页
-
文摘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作为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近年来,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与现实教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迫切需要加以改革。本文从该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出发,围绕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等,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
关键词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课程
教学改革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两种抗生素对葡萄试管苗芽孢杆菌抑制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李翊华
周晓康
杜建荣
-
机构
河西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
甘肃省天水市果树研究所
河西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传播系
-
出处
《北方果树》
2006年第6期8-10,共3页
-
文摘
用医用头孢唑啉钠、青霉素钠两种抗生素,以不同的处理方法和不同的浓度处理在继代培养中被芽孢杆菌污染的葡萄试管苗。结果表明:对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青霉素钠优于头孢唑啉钠,添加处理优于浸泡处理,并且添加处理中培养基灭菌前加与灭菌后加抑制效果差异极显著。培养基中的药剂浓度在0~50mg/L之间能显著抑制芽孢杆菌的发生,并能促进植株生长;浓度大于50mg/L,对植株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灭菌前添加青霉素钠溶液,配成药剂浓度为50mg/L的改良B5培养基有利于防止芽孢杆菌的发生,并能促进植株的生长。
-
关键词
抗生素
葡萄试管苗
芽孢杆菌
青霉素钠
头孢唑啉钠
-
Keywords
Antibiotic
Grape test tube plantlet
Bacillus lenlus
Penicillin sodium
Cefazolin
-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