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肃省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调查鉴定与病原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广泉
赵芸晨
+5 位作者
侯梁宇
邢会琴
张建朝
谢颖
秦伯颖
陈海龙
《耕作与栽培》
2019年第5期1-5,12,共6页
为了明确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分布和病原类型,选取5个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连片区域,按照出苗至拔节、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抽雄至吐丝、灌浆至完熟等4个生长阶段,采取5点取样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离、致...
为了明确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分布和病原类型,选取5个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连片区域,按照出苗至拔节、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抽雄至吐丝、灌浆至完熟等4个生长阶段,采取5点取样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病原种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51种病原菌,其中真菌43种,细菌2种,病毒6种,侵染引起33种玉米叶部病害。其中,出苗至拔节有23种病原,引起3种玉米病害;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有30种病原,引起26种玉米病害;抽雄至吐丝有25种病原,引起22种玉米病害;灌浆至完熟有18种病原,引起15种玉米病害。尤其是玉米苗枯病有20种病原侵染,是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中病原种类最多、最复杂的病害之一。制种玉米从出苗到成熟,叶部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呈单峰状分布,大喇叭口期是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数量的高峰期。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玉米壳针孢斑枯病(Septoria zeicola Stout)、玉米球腔菌叶斑病[Mycosphaerella maydiS(Pass.)Link]、玉米细菌性条纹病[Xan-thomonaScapestriSpv.Holcicola(Elliott)dy]、玉米细菌性叶斑病[PseudomonaSand ropogrnis(E.F.Smith.)Stapp]、黑条矮缩病毒病(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等6种病害在河西走廊属新记录病害。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发生种类多,病原数量大,且多种病原复合侵染,多种病害叠加出现,造成田间病害症状复杂,识别难度大,流行蔓延迅速,田间诊断十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叶部病害
侵染性病害
病原鉴定
田间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纹枯病流行规律及发病因子调查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广泉
侯梁宇
+3 位作者
宋晓阳
陈占伟
张建朝
秦伯颖
《现代化农业》
2016年第10期64-67,共4页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小区试验及室内病原鉴定,对河西走廊玉米纹枯病的流行规律与发病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玉米纹枯病的植物病原有3种,其中立枯丝核菌是引起河西走廊玉米纹枯病发生的优势病原,禾谷丝核菌和玉蜀黍丝核菌是引起该...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小区试验及室内病原鉴定,对河西走廊玉米纹枯病的流行规律与发病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玉米纹枯病的植物病原有3种,其中立枯丝核菌是引起河西走廊玉米纹枯病发生的优势病原,禾谷丝核菌和玉蜀黍丝核菌是引起该区域玉米纹枯病的次要病原,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相吻合。通过小区人工接种试验对玉米纹枯病流行动态进行系统观测,明确了玉米纹枯病的流行规律,即在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至吐丝期发展速度加快,灌浆期至蜡熟期病情指数增长最为显著。总结出玉米纹枯病的发生消长规律分为3个阶段,即缓慢增长阶段、急剧增长阶段和平稳减缓阶段。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种植密度、施肥量、海拔、气候及播期等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纹枯病
流行规律
发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锈病田间诊断与病原鉴定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广泉
侯梁宇
+5 位作者
张建超
邢会琴
王泽浩
费永祥
陈占伟
秦伯颖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167-169,共3页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掌握玉米锈病田间发生情况和病害症状特点,明确引起河西走廊玉米锈病发生的病原种类是玉米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玉米普通锈病。本文作者对病原形态进行详细观察与描述,发现了一种介于夏孢子和冬...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掌握玉米锈病田间发生情况和病害症状特点,明确引起河西走廊玉米锈病发生的病原种类是玉米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玉米普通锈病。本文作者对病原形态进行详细观察与描述,发现了一种介于夏孢子和冬孢子之间的新的孢子形态,即休眠夏孢子,并对夏孢子、休眠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形态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锈病
田间诊断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调查鉴定与病原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广泉
赵芸晨
侯梁宇
邢会琴
张建朝
谢颖
秦伯颖
陈海龙
机构
河西学院玉米种子安全处理研究中心
张掖市植保植检站
甘州区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19年第5期1-5,1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867010)
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项目(XZ 2014-28)
文摘
为了明确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分布和病原类型,选取5个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连片区域,按照出苗至拔节、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抽雄至吐丝、灌浆至完熟等4个生长阶段,采取5点取样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病原种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51种病原菌,其中真菌43种,细菌2种,病毒6种,侵染引起33种玉米叶部病害。其中,出苗至拔节有23种病原,引起3种玉米病害;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有30种病原,引起26种玉米病害;抽雄至吐丝有25种病原,引起22种玉米病害;灌浆至完熟有18种病原,引起15种玉米病害。尤其是玉米苗枯病有20种病原侵染,是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中病原种类最多、最复杂的病害之一。制种玉米从出苗到成熟,叶部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呈单峰状分布,大喇叭口期是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数量的高峰期。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玉米壳针孢斑枯病(Septoria zeicola Stout)、玉米球腔菌叶斑病[Mycosphaerella maydiS(Pass.)Link]、玉米细菌性条纹病[Xan-thomonaScapestriSpv.Holcicola(Elliott)dy]、玉米细菌性叶斑病[PseudomonaSand ropogrnis(E.F.Smith.)Stapp]、黑条矮缩病毒病(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等6种病害在河西走廊属新记录病害。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发生种类多,病原数量大,且多种病原复合侵染,多种病害叠加出现,造成田间病害症状复杂,识别难度大,流行蔓延迅速,田间诊断十分困难。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叶部病害
侵染性病害
病原鉴定
田间调查
Keywords
corn seed production
leaf disease
infectiouSdisease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field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纹枯病流行规律及发病因子调查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广泉
侯梁宇
宋晓阳
陈占伟
张建朝
秦伯颖
机构
河西
学院
农业与生物技术
学院
河西学院玉米种子安全处理研究中心
高台县巷道镇农技
中心
张掖市植保植检站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16年第10期64-67,共4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BAD35B10)
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项目(XZ2014-28)资助
文摘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小区试验及室内病原鉴定,对河西走廊玉米纹枯病的流行规律与发病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玉米纹枯病的植物病原有3种,其中立枯丝核菌是引起河西走廊玉米纹枯病发生的优势病原,禾谷丝核菌和玉蜀黍丝核菌是引起该区域玉米纹枯病的次要病原,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相吻合。通过小区人工接种试验对玉米纹枯病流行动态进行系统观测,明确了玉米纹枯病的流行规律,即在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至吐丝期发展速度加快,灌浆期至蜡熟期病情指数增长最为显著。总结出玉米纹枯病的发生消长规律分为3个阶段,即缓慢增长阶段、急剧增长阶段和平稳减缓阶段。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种植密度、施肥量、海拔、气候及播期等因子密切相关。
关键词
玉米
纹枯病
流行规律
发病因子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锈病田间诊断与病原鉴定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广泉
侯梁宇
张建超
邢会琴
王泽浩
费永祥
陈占伟
秦伯颖
机构
河西学院玉米种子安全处理研究中心
河西
学院
农业与生物技术
学院
甘肃省张掖市植保植检站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镇农业综合服务
中心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167-169,共3页
文摘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掌握玉米锈病田间发生情况和病害症状特点,明确引起河西走廊玉米锈病发生的病原种类是玉米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玉米普通锈病。本文作者对病原形态进行详细观察与描述,发现了一种介于夏孢子和冬孢子之间的新的孢子形态,即休眠夏孢子,并对夏孢子、休眠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形态描述。
关键词
制种玉米
锈病
田间诊断
病原鉴定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肃省河西走廊制种玉米叶部侵染性病害调查鉴定与病原消长规律研究
陈广泉
赵芸晨
侯梁宇
邢会琴
张建朝
谢颖
秦伯颖
陈海龙
《耕作与栽培》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纹枯病流行规律及发病因子调查
陈广泉
侯梁宇
宋晓阳
陈占伟
张建朝
秦伯颖
《现代化农业》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锈病田间诊断与病原鉴定
陈广泉
侯梁宇
张建超
邢会琴
王泽浩
费永祥
陈占伟
秦伯颖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