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髓静脉及AI技术在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韩燕 周龙年 +2 位作者 王颖超 巴志霞 王宏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167,共8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亚型之一,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与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和排尿困难等有关。由于CSVD很难通过组织学进行明确的诊断,目前CSVD的诊断主...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亚型之一,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与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和排尿困难等有关。由于CSVD很难通过组织学进行明确的诊断,目前CSVD的诊断主要依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显示的神经影像标志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深髓静脉(deep medullary veins,DMVs)与CSVD的流行病学及影像学特征有关,可能参与了CSVD的发展,成为CSVD新的影像标志物。然而,CSVD的诊断过程缺乏定量的评价标准,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近年来,新兴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已经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识别并提取CSVD的影像标志物,为CSVD的诊断和预后提供更多肉眼无法识别的神经影像学信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SVD影像标志物的研究成果,并简要介绍了AI在评价CSVD影像征象中的应用,总结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影像标志物 深髓静脉 人工智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髓静脉与脑萎缩及脑小血管病总负荷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韩燕 周龙年 +2 位作者 滕钰 苟一丹 巴志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SWI和VBM方法探究大脑深髓静脉(DMVs)与脑萎缩及脑小血管病(CSVD)整体负荷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94例脑小血管病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估DMVs的数目并进行0~3级评分... 目的:基于磁共振SWI和VBM方法探究大脑深髓静脉(DMVs)与脑萎缩及脑小血管病(CSVD)整体负荷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94例脑小血管病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估DMVs的数目并进行0~3级评分,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VBM)通过计算灰质体积分数、白质体积分数及脑脊液体积分数来评估脑萎缩程度,基于常规头颅MR平扫序列(T_(1)WI、T_(2)WI、FLAIR及DWI)评估CSVD总负荷。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评估DMVs数目及评分与脑萎缩及CSVD总负荷的关系。结果:DMVs数目及评分与CSVD总负荷(β=-0.590,P<0.001;β=0.657,P<0.001)及脑灰质体积分数(β=0.298,P=0.011;β=-0.236,P=0.039)、脑脊液体积分数(β=-0.383,P=0.004;β=0.276,P=0.034)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DMVs数目及评分与脑萎缩程度及CSVD总负荷密切相关,DMVs或可作为评估CSVD潜在的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髓静脉 脑萎缩 脑小血管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