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化学氧化接枝聚合法制备PANI/AMTES-ATP复合材料 被引量:4
1
作者 敏世雄 王芳 +3 位作者 许伟义 韩玉琦 冯雷 佟永纯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0-376,共7页
首先用偶联剂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AMTES)对凹凸棒土(ATP)进行表面修饰(AMTES-ATP),然后通过苯胺单体在AMTES-ATP表面的原位化学氧化接枝聚合,制备了基于共价键结合的聚苯胺(PANI)/AMTES-ATP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 首先用偶联剂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AMTES)对凹凸棒土(ATP)进行表面修饰(AMTES-ATP),然后通过苯胺单体在AMTES-ATP表面的原位化学氧化接枝聚合,制备了基于共价键结合的聚苯胺(PANI)/AMTES-ATP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和热重-差热(TG-DTA)分析等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PANI高分子链是通过偶联剂AMTES以化学键的方式与ATP相结合的,AMTES的桥连作用增加了两相间的接触面积,使PANI在ATP表面形成均匀的包覆层。PANI与ATP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力,限制了PANI的生长和结晶。由于ATP表面的界电限域效应,使PANI以伸展分子链构象存在。ATP的加入和两相间作用力的存在使复合材料中PANI的热稳定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凹凸棒土 偶联剂 原位接枝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与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分析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新建 宋海 +3 位作者 朱小荣 薛国庆 安红刚 吴冬青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94-1197,共4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了检测,再通过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法对产生的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了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和质谱,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用归一法计算了各组分的相对质量...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了检测,再通过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法对产生的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了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和质谱,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用归一法计算了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分离得51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4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9。青蒿挥发油主要成分为w(Bisabolol)=23.47,w(Bisabolol oxide B)=11.31,w(Trans-Nerolidol)=10.04,w(Bisabolol oxide A)=6.27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挥发油 GC-MS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AS法测定二色补血草中不同部位的金属元素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冬青 李彩霞 +2 位作者 安红钢 宋海 徐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48-1850,共3页
采用浓硝酸-高氯酸(4+1)溶解消化方法进行样品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二色补血草花、茎、叶、根中K,Mg,Ca,Na,Fe,Zn,Cu和Co八种微量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获得了测定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结果表明,各... 采用浓硝酸-高氯酸(4+1)溶解消化方法进行样品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二色补血草花、茎、叶、根中K,Mg,Ca,Na,Fe,Zn,Cu和Co八种微量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获得了测定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结果表明,各元素平均回收率(n=7)在99.3%-105.3%之间,平均RSD值(n=7)为0.34%-1.04%。二色补血草不同部位各金属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花中Na〉K〉Mg〉Ca〉Fe〉Zn〉Co〉Cu,茎中K〉Mg〉Ca〉Na〉Fe〉Zn〉Cu〉Co,叶中K〉Mg〉Ca〉Na〉Fe〉Zn〉Co〉Cu,根中K〉Mg〉Na〉Fe〉Ca〉Zn〉Cu〉Co。各部位均含有丰富的Ca,Mg,K,Na和Fe元素。测定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能达到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色补血草 微量元素 不同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I/AMTES-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1
4
作者 敏世雄 王芳 +2 位作者 张振敏 韩玉琦 冯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03-1310,共8页
首先用偶联剂苯胺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AMTES)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修饰(AMTES-TiO2),然后通过苯胺单体在AMTES-TiO2表面的原位化学氧化接枝聚合,制备了基于共价键结合的聚苯胺(PANI)/AMTES-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X射... 首先用偶联剂苯胺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AMTES)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修饰(AMTES-TiO2),然后通过苯胺单体在AMTES-TiO2表面的原位化学氧化接枝聚合,制备了基于共价键结合的聚苯胺(PANI)/AMTES-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和荧光发射光谱(PL)等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PANI/AMTES-TiO2复合材料在太阳光和紫外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聚苯胺敏化拓宽了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复合材料在紫外和可见光区都有较强的吸收,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使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苯胺与AMTES-TiO2的质量比(w)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有较大影响,当w为0.025时,复合材料在两种光源下的催化性能均优于TiO2和AMTES-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2 PANI/AMTES-TiO2纳米复合微粒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栽培小茴香中13种金属元素含量 被引量:26
5
作者 薛国庆 刘青 +2 位作者 韩玉琦 魏惠广 董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35-1938,共4页
采用先灰化、再用硝酸-高氯酸(φ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小茴香样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栽培小茴香中的金属元素Na,K,Mg,Ca,Cu,Zn,Mn,Fe,Co,Ni,Cd,Cr和Pb含量,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并作了方法的... 采用先灰化、再用硝酸-高氯酸(φ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小茴香样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栽培小茴香中的金属元素Na,K,Mg,Ca,Cu,Zn,Mn,Fe,Co,Ni,Cd,Cr和Pb含量,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并作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结果表明,栽培小茴香中Na,K,Mg,Ca,Mn,Fe,Cu,Zn和Pb含量分别为1508.7,27653.0,2036.0,4848.1,24.8,323.5,15.2,23.7和10.8μg·g^-1;Ni,Co,CA和Cr未检出。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7.45%~102.50%,相对标准偏差(n=9)为0.34%~2.77%。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栽培小茴香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噻吩敏化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敏世雄 王芳 +2 位作者 李国良 韩玉琦 冯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54-1158,共5页
以无水FeCl3为氧化剂,在CHCl3中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噻吩与TiO2摩尔比〔n(Th)/n(TiO2)〕的聚噻吩敏化TiO2(PTh/TiO2)复合材料。用TEM、FTIR、XRD、DRS和PL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用苯酚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研究了复合材料... 以无水FeCl3为氧化剂,在CHCl3中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噻吩与TiO2摩尔比〔n(Th)/n(TiO2)〕的聚噻吩敏化TiO2(PTh/TiO2)复合材料。用TEM、FTIR、XRD、DRS和PL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用苯酚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研究了复合材料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Th的修饰减轻了复合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但对TiO2的晶体结构无影响,复合材料粒径25~30nm。PTh的敏化作用可使复合材料吸收200~800nm的光。两种光源下,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均优于纯TiO2,当n(Th)/n(TiO2)=0.04时达最佳。紫外光下,200min时苯酚降解率达76.39%,太阳光下,120min时苯酚降解率达88.27%,较纯TiO2光催化活性分别提高了19.7%和3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噻吩 TIO2 复合光催化剂 苯酚 降解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成核-离子交联制备阿司匹林/壳聚糖纳米微球及其体外释放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金淑萍 冯雷 +2 位作者 何文龑 韩玉琦 魏玉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81-2588,共8页
以自制阿司匹林为药物模型,壳聚糖(CS)为载体源,采用微乳液成核-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阿司匹林/壳聚糖纳米缓释微球.分别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激光光散射(DLLS)、X射线粉末... 以自制阿司匹林为药物模型,壳聚糖(CS)为载体源,采用微乳液成核-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阿司匹林/壳聚糖纳米缓释微球.分别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激光光散射(DLLS)、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表征了纳米微粒的化学组成、外观形貌、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微球中壳聚糖的晶体结构以及阿司匹林的分布形态.结果表明,利用微乳液成核-离子交联法制备的阿司匹林/壳聚糖微球平均粒径约为88nm且粒径分布均匀,成核后壳聚糖结晶形态基本未变,阿司匹林以分子形态分布于微粒中,分子间未形成堆砌,为无定形态.采用UV-Vis分光光度计考察了微球的药物包封率、载药量,并对微球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中的释药行为进行跟踪.结果表明,微球的载药量可达55%,药物包封率可达42%,实验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微球 微乳液成核 药物缓释 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AS法测定不同产地油菜花粉中13种金属元素含量 被引量:20
8
作者 常艳红 薛国庆 +1 位作者 宋海 邸多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5-1238,共4页
采用先灰化、再经硝酸-高氯酸(V:V=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化油菜花粉样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产地油菜花粉中的金属元素K,Na,Ca,Mg,Fe,Co,Ni,Cu,Zn,Mn,Cd,Cr和Pb的含量。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并作了方法的准确... 采用先灰化、再经硝酸-高氯酸(V:V=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化油菜花粉样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产地油菜花粉中的金属元素K,Na,Ca,Mg,Fe,Co,Ni,Cu,Zn,Mn,Cd,Cr和Pb的含量。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并作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的考察。结果表明:山丹和景泰油菜花粉中K,Na,Ca,Mg,Fe,Cu,Zn和Mn的含量分别为4248·00,75·77,312·10,856·61,599·53,8·78,27·82,22·54μg·g-1和7585·75,242·56,287·88,699·43,1020·65,10·25,40·44,30·97μg·g-1。Co,Ni,Cr,Cd和Pb未检出。加标回收率为95·22%~105·49%,相对标准差(n=9)为0·30%~5·00%。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法 油菜花粉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AS法测定不同消化方法栽培桔梗中12种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薛国庆 韩玉琦 +1 位作者 宋海 邸多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1-1234,共4页
分别采用湿法、干法和先灰化再用硝酸-高氯酸(φ,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桔梗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栽培桔梗中的金属元素K,Mg,Ca,Cu,Zn,Mn,Fe,Co,Ni,Cd,Cr和Pb含量。研究了不同消化方法对测定栽培桔梗中的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 分别采用湿法、干法和先灰化再用硝酸-高氯酸(φ,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桔梗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栽培桔梗中的金属元素K,Mg,Ca,Cu,Zn,Mn,Fe,Co,Ni,Cd,Cr和Pb含量。研究了不同消化方法对测定栽培桔梗中的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并做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消化方法对测定Mg和Ca有显著影响,不同消化方法测定的栽培桔梗中K,Mg,Ca,Mn,Fe,Cu,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226·32,922·57,1710·72,9·23,336·66,8·75,19·62μg·g-1;Ni,Co,Cd,Cr和Pb未检出。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5·45%~105·50%,相对标准偏差(n=9)为0·34%~5·78%。选择先灰化再用混酸消化测定栽培中药材金属元素含量,方法简单易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法 栽培桔梗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掺杂TiO_2/凹凸棒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敏世雄 王芳 +3 位作者 魏立强 王永生 安红钢 吴冬青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0-704,共5页
用酸催化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TiO2/凹凸棒(Fe3+-TiO2/ATP)复合光催化剂,对其结构、微观形貌、光吸收性能和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Fe3+-TiO2/ATP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经450℃热处理后的ATP晶体结... 用酸催化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掺杂TiO2/凹凸棒(Fe3+-TiO2/ATP)复合光催化剂,对其结构、微观形貌、光吸收性能和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Fe3+-TiO2/ATP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经450℃热处理后的ATP晶体结构基本保持不变,锐钛矿TiO2均匀的分布在ATP表面,TiO2颗粒之间无团聚,且平均粒径小于纯TiO2。UV-Vis-DRS测试结果表明,Fe3+的掺杂可明显增强复合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光响应范围拓展到了整个紫外-可见光区。在可见光下,Fe3+-TiO2/ATP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具有很好的催化降解活性。Fe3+-TiO2/ATP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TiO2/ATP、P25和纯TiO2的1.37、4.83和6.51倍。复合光催化剂的沉降性能优于纯TiO2和P25,易于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掺杂 TiO2/凹凸棒 复合光催化剂 可见光 亚甲基蓝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共轭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在自然光下的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敏世雄 王芳 +4 位作者 安红钢 吴冬青 韩玉琦 冯雷 佟永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9-412,共4页
以PVC和TiCl4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光催化剂前驱物,经260℃热处理后得到了TiO2/共轭高分子(CP)纳米复合光催化剂材料。通过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用TEM、XRD、IR和UV-Vis等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 以PVC和TiCl4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光催化剂前驱物,经260℃热处理后得到了TiO2/共轭高分子(CP)纳米复合光催化剂材料。通过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用TEM、XRD、IR和UV-Vis等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自然光作用下,当焙烧温度为260℃并且TiO2的质量分数为66.36%,复合催化剂在15 min内可使亚甲基蓝的降解率接近80%,催化活性优于纯TiO2。复合材料颗粒平均尺寸约30 nm,其中TiO2为锐钛矿型结构。CP与TiO2复合后能吸收紫外-可见区的全程光波(λ为190-800 nm),对光生电荷具有很高的分离能力,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共轭高分子 纳米复合微粒 自然光 亚甲基蓝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光下Cr^(3+)掺杂TiO_2复合微粒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雷 敏世雄 +3 位作者 王芳 韩玉琦 佟永纯 张永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64,共4页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不同Cr3+掺杂量(x=0.01%~10%)的TiO2复合光催化剂(Cr3+/TiO2)。在太阳光条件下,以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Cr3+掺杂量和溶液pH值...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不同Cr3+掺杂量(x=0.01%~10%)的TiO2复合光催化剂(Cr3+/TiO2)。在太阳光条件下,以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Cr3+掺杂量和溶液pH值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溶液在复合微粒上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在催化剂投加量为1g/L、Cr3+掺入量为0.3%和pH=7时,Cr3+/TiO2复合微粒光催化活性达最佳,测得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为7.27×10-3mg(L.min)-1,t1/2为95min,反应4h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79%,与纯的TiO2相比较,反应速率提高了2倍,降解率提高了20%。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有利于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TiO2 复合微粒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太阳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活性炭复合凝胶的制备及溶胀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淑萍 岳国仁 +3 位作者 禹兴海 张锋 冯雷 宋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BA)为交联剂,制备了聚丙烯酸(PAA)复合活性炭凝胶(PAA/AC)。考察了凝胶在生理盐水和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胀比及溶胀动力学,结果表明,活性炭能有效...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BA)为交联剂,制备了聚丙烯酸(PAA)复合活性炭凝胶(PAA/AC)。考察了凝胶在生理盐水和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胀比及溶胀动力学,结果表明,活性炭能有效提高PAA凝胶的平衡溶胀比。蒸馏水中PAA/AC凝胶的平衡溶胀比可达到303(g/g),约为PAA凝胶平衡溶胀比的2.3倍;生理盐水(0.9%g/mL NaCl水溶液)中PAA/AC凝胶的平衡溶胀比可达到60(g/g),约为PAA凝胶平衡溶胀比的2.4倍;在实验设计的pH范围内PAA/AC凝胶的平衡溶胀比比PAA凝胶更高,具有更好的pH值敏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聚丙烯酸凝胶 平衡溶胀比 pH值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聚合法合成手性掺杂剂诱导螺旋形聚苯胺纳米纤维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芳 敏世雄 +3 位作者 刘芳 韩玉琦 冯雷 佟永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0-513,共4页
以手性试剂D-樟脑磺酸(D-CSA)和L-樟脑磺酸(L-CSA)为掺杂剂和构象诱导剂,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螺旋形聚苯胺纳米纤维。通过FESEM、TEM、FTIR和UV-Vis吸收光谱等测试技术对螺旋形聚苯胺纳米纤维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聚苯胺纤维... 以手性试剂D-樟脑磺酸(D-CSA)和L-樟脑磺酸(L-CSA)为掺杂剂和构象诱导剂,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螺旋形聚苯胺纳米纤维。通过FESEM、TEM、FTIR和UV-Vis吸收光谱等测试技术对螺旋形聚苯胺纳米纤维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聚苯胺纤维具有螺旋形构象,形貌均一,平均直径约为50nm,长度为300~600nm,具有较高的长径比(6:1~12:1)。在水溶液中,聚苯胺纳米纤维以伸展的螺旋形分子链构象存在,调节溶液的pH值,螺旋形聚苯胺纳米纤维表现出可逆的掺杂和脱掺杂性质。循环伏安(CV)测试表明,螺旋形聚苯胺纳米纤维在0.5mol/LHCl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掺杂剂 螺旋形聚苯胺 纳米纤维 界面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绒藤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敏 马志强 +2 位作者 吴冬青 安红钢 任雪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考察鹅绒藤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和对亚硝酸钠清除作用。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提取鹅绒藤中的活性成分,选择最佳提取条件,并测定鹅绒藤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和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提取鹅绒藤中活性成分的最佳条件为:液固... 考察鹅绒藤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和对亚硝酸钠清除作用。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提取鹅绒藤中的活性成分,选择最佳提取条件,并测定鹅绒藤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和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提取鹅绒藤中活性成分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V∶W)为10(90%乙醇水溶液)∶1(鹅绒藤粉),40℃下提取1.5 h,此活性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最大阻断率为63.1%,对亚硝酸钠最大清除率为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绒藤提取物 阻断 清除 亚硝酸钠 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花椒金属元素测定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16
作者 吴冬青 陈进 +1 位作者 林敏 安红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B05期185-188,219,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两种花椒中金属元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采用浓硝酸-高氯酸(4:1)溶解消化方法进行样品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红袍、秋果伏两种花椒中K、Mg、Ca、Na、Fe、Zn、Mn、Cr、Cu、Cd,Pb、Ni和Co十三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测... 本文研究了两种花椒中金属元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采用浓硝酸-高氯酸(4:1)溶解消化方法进行样品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红袍、秋果伏两种花椒中K、Mg、Ca、Na、Fe、Zn、Mn、Cr、Cu、Cd,Pb、Ni和Co十三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测定;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两种花椒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作用的效果进行了测定。两种花椒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金属元素,Co、Cd均未检出。两种花椒提取物对·OH和O2^-均有清除能力,抗氧化能力与黄酮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同浓度下,同品种花椒提取物对·OH清除作用强于对O2^-的清除作用;大红袍对·OH清除作用强于秋果伏,而对O2^-清除作用弱于秋果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金属元素 自由基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