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咪唑类药物缓蚀性能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佟永纯 王清云 +1 位作者 王龙德 马银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04-1009,共6页
本文采用失重法研究了在5%的H2SO4溶液中甲硝唑(MNZ)、奥美拉唑(OPZ)和酮康唑(KCZ)对钢的缓蚀性能,同时测定了浓度、时间和温度对这类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的H2SO4溶液中这类缓蚀剂均能有效的抑制钢腐蚀,其中KCZ效果最好... 本文采用失重法研究了在5%的H2SO4溶液中甲硝唑(MNZ)、奥美拉唑(OPZ)和酮康唑(KCZ)对钢的缓蚀性能,同时测定了浓度、时间和温度对这类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的H2SO4溶液中这类缓蚀剂均能有效的抑制钢腐蚀,其中KCZ效果最好,缓蚀效率可达80%以上。并采用密度泛函(DFT)理论计算方法对三种缓蚀剂分子结构与缓蚀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缓蚀效率与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的能量EHOMO、最低空轨道与最高占据轨道的能量差ΔE(ELUMO-EHOMO)有较好的相关性,理论评价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类药物 缓蚀剂 缓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Cu2O纳米颗粒修饰高效促进γ-Bi2MoO6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8
2
作者 杨自嵘 彭杰庭 +4 位作者 韩玉琦 王芳 刘倩 张扬 敏世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3-820,共8页
采用水热法在γ-Bi2MoO6光催化剂表面修饰了纳米级Cu2O,得到了具有高效可见光响应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 采用水热法在γ-Bi2MoO6光催化剂表面修饰了纳米级Cu2O,得到了具有高效可见光响应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技术对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条件下(λ>400nm)考察了Cu2O表面修饰对γ-Bi2MoO6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性能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纳米级Cu2O(~10nm)颗粒均匀地修饰于γ-Bi2MoO6的表面,使γ-Bi2MoO6的可见光吸收带发生明显红移,且吸收强度大幅提高,增强了复合材料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从而使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当Cu2O的表面修饰量为1.5%(w)时,复合光催化剂降解MB的活性与纯γ-Bi2MoO6相比提高了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 γ-Bi2MoO6 表面修饰 可见光 亚甲基蓝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超亲油棉织物的制备及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石彦龙 杨武 冯晓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4-1729,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Zn O溶胶,以棉织物为基底,在其表面浸涂Zn O溶胶,再经辛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水滴和油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52°和0°.利用棉织物表面的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可以实现对...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Zn O溶胶,以棉织物为基底,在其表面浸涂Zn O溶胶,再经辛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水滴和油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52°和0°.利用棉织物表面的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可以实现对油水混合物中油和水的有效分离.为防水服饰的设计、超疏水/超亲油材料的制备及在油水混合物的分离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超亲油 棉织物 ZnO溶胶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超声协同提取茄蒂多糖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任雪峰 李帅 +2 位作者 刘军军 安红钢 吴冬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6-250,255,共6页
以茄蒂为原料,研究了酶解超声协同提取茄蒂多糖条件及抗氧化能力。在pH5、50℃水浴温度下用1%纤维素酶酶解30min,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茄蒂多糖条件。通过测定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评价茄蒂多糖抗氧化活性。... 以茄蒂为原料,研究了酶解超声协同提取茄蒂多糖条件及抗氧化能力。在pH5、50℃水浴温度下用1%纤维素酶酶解30min,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茄蒂多糖条件。通过测定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评价茄蒂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茄蒂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6(g/mL),超声时间22min,超声温度68℃。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5.49%。茄蒂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均表现较好的效果,其清除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12、0.22mg/mL。茄蒂多糖抗氧化性略低于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蒂 多糖 超声酶解协同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性生物表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石彦龙 冯晓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9-497,共9页
介绍了几种天然超疏水生物表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蛾翅膀、蝉翼、蝴蝶翅膀、白蚁翅膀、甲虫,蚊子的腿、翅及其复眼,水黾的腿部和荷叶的表面。对现有的仿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常用作表面修饰的低表面能材料做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对超... 介绍了几种天然超疏水生物表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蛾翅膀、蝉翼、蝴蝶翅膀、白蚁翅膀、甲虫,蚊子的腿、翅及其复眼,水黾的腿部和荷叶的表面。对现有的仿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常用作表面修饰的低表面能材料做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对超疏水材料研究面临的挑战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接触角 滚动角 自清洁 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电容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金小青 曹杰 +2 位作者 胡忠山 冯晓娟 韩玉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3-590,共8页
采用氧化石墨(GO)还原法制备石墨烯(GNS),以氨水为沉淀剂,在石墨烯存在的情况下,通过Co2+和Ni2+化学共沉积的方法合成了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比表... 采用氧化石墨(GO)还原法制备石墨烯(GNS),以氨水为沉淀剂,在石墨烯存在的情况下,通过Co2+和Ni2+化学共沉积的方法合成了石墨烯/钴镍双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比表面积测试(BET)等技术手段表征了产物的组成、结构和形貌,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石墨烯纳米片均匀分散在钴镍双氢氧化物中,改善了钴镍双氢氧化物的传导性和结构稳定性。电化学测试表明,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比电容高达2770 F/g,且循环500次后,比电容仍能保持93.4%,呈示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钴镍双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树叶提取液在盐酸介质中对锌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冯晓娟 石彦龙 王兴义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5年第7期428-431,436,共5页
白杨树叶提取物(简称WPLE)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植物缓蚀剂。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WPLE在0.01mol/L HCL介质中对锌的的缓蚀性能,详细讨论了缓蚀剂质量浓度、温度和腐蚀浸泡时间等因素对缓蚀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PLE对锌具... 白杨树叶提取物(简称WPLE)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植物缓蚀剂。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WPLE在0.01mol/L HCL介质中对锌的的缓蚀性能,详细讨论了缓蚀剂质量浓度、温度和腐蚀浸泡时间等因素对缓蚀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PLE对锌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锌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极化曲线表明白杨树叶提取物主要抑制锌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属于混合抑制型缓蚀剂,EIS谱呈半圆容抗弧,缓蚀剂浓度增加,电荷转移电阻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树叶 提取物 缓蚀剂 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钯聚苯胺/聚砜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晓娟 张维娜 安红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6-341,共6页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在铂电极表面制备了三维网状结构的聚苯胺(PAN)/聚砜(PSF)复合膜,并以此为载体制备了Pd/PAN/PSF复合膜电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此复合膜具有双层多孔结构,Pd纳米粒子在复合膜...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在铂电极表面制备了三维网状结构的聚苯胺(PAN)/聚砜(PSF)复合膜,并以此为载体制备了Pd/PAN/PSF复合膜电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此复合膜具有双层多孔结构,Pd纳米粒子在复合膜上平均粒径小、分散性好,有效地改善了Pd粒子的分散度和电极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Pd/PAN/PSF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甲酸的电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直接电沉积Pd的聚苯胺电极,并且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砜复合膜电极 电催化氧化 甲酸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叶的超疏水性及其提取物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晓娟 石彦龙 +1 位作者 俞爱年 杨小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54,57,共4页
芦苇叶(phragmites australis)表面有很好的超疏水性,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为152.7°,滚动角为10°,在芦苇叶表面,分布有大量规则排列的二元纳米复合薄片结构。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芦苇叶中提取了植物型缓蚀剂,通过静态失重法... 芦苇叶(phragmites australis)表面有很好的超疏水性,水滴在其表面的静态接触角为152.7°,滚动角为10°,在芦苇叶表面,分布有大量规则排列的二元纳米复合薄片结构。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芦苇叶中提取了植物型缓蚀剂,通过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缓蚀剂在0.01mol/L 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芦苇叶提取物(简称PALE)对碳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当缓蚀剂浓度为1g/L、温度为30℃,缓蚀率高达87%,且此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EIS谱图显示缓蚀剂浓度越大,电荷转移阻抗半径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叶 超疏水 提取物 碳钢 缓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水不沾”的一品红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彦龙 冯晓娟 张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6-47,共2页
一品红叶面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研究发现其表面分布有大量微米级的"人耳"状凹槽和纳米级的"星型"微凸起,这种微纳米级的复合阶层结构能使其表面吸附一层空气膜,液滴与其表面的接触是液、固、气的复合接触。此外,... 一品红叶面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研究发现其表面分布有大量微米级的"人耳"状凹槽和纳米级的"星型"微凸起,这种微纳米级的复合阶层结构能使其表面吸附一层空气膜,液滴与其表面的接触是液、固、气的复合接触。此外,植物的表面有低表面能的蜡状物,微纳米级的复合阶层结构及其表面的低表面能物质的协同作用使其表面显示出优异的超疏水性能,该研究有望为仿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提供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品红 超疏水 滚动角 复合阶层结构 Cassie’s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在聚苯胺修饰铂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晓娟 石彦龙 赵琳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0-172,共3页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修饰的铂电极(PAN/Pt),并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该电极对叶酸(FA)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显示:FA在裸铂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氧化十分迟缓,无氧化峰出现,而在PAN/Pt修饰电极上0.561V处出现氧化峰,表明此电极...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修饰的铂电极(PAN/Pt),并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该电极对叶酸(FA)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显示:FA在裸铂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氧化十分迟缓,无氧化峰出现,而在PAN/Pt修饰电极上0.561V处出现氧化峰,表明此电极对FA有很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另外,氧化峰电流与叶酸浓度在1×10-12 mol/L^1×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10-11 mol/L。利用该电极测定市售叶酸片中的叶酸,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叶酸 电催化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