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宁军
-
机构
河西学院"两课"教学部
-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7-20,共4页
-
文摘
农民工“自救式犯罪”是指当农民工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以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权益而产生的犯罪。法律使用成本过高、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是导致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根本原因,法律意识淡薄是导致这种犯罪发生的主观原因。只有不断健全民主、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救济渠道,才能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发生。
-
关键词
“自救式犯罪”
法律成因
农民工
法律分析
-
Keywords
self-saving eommitting eharge legal cause farmer employee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2
-
-
作者
周世兴
马桂琴
-
机构
河西学院"两课"教学部
-
出处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2期28-30,共3页
-
文摘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充分条件和开辟广阔道路,还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崭新内容。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在实践中把握、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C96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
题名论作为社会历史剧中人物和剧作者的人的历史辩证法
- 3
-
-
作者
周世兴
-
机构
河西学院"两课"教学部
-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32,共6页
-
文摘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曾经把社会历史比喻为由集剧中人物和剧作者双重角色于一身的人出演的既有多重主题又有波澜曲折情节和节奏的历史活剧,提出了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并运用这一重要方法论分析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发现重大的历史运动规律和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实践而生成的过程和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之所以兼有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物的双重身分,在于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是能动的和受动的统一,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类本质,在于实践和交往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舞台或环境。
-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历史
人
剧中人物
剧作者
历史辩证法
-
Keywords
Marx
social history
humans
role
dramatist
historical dialectics
-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