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子华 徐俊 徐国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7-1468,共2页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路减压,自体植骨或钛网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结果 42例患者术后随诊4~26个月,平均16个月,植骨位置良好,无移动、无钢板螺钉松动,椎间隙...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路减压,自体植骨或钛网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结果 42例患者术后随诊4~26个月,平均16个月,植骨位置良好,无移动、无钢板螺钉松动,椎间隙高度正常,所有患者术后3~8个月出现骨性融合,按Frahkel分级神经功能改善。结论早期运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充分减压,植骨融合率高,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满足颈椎即刻及长期稳定的要求,改善了脊髓功能,并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钢板 骨折脱位 前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48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国智 王步云 祝天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863-864,共2页
目的:探讨异体皮质骨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踝关节骨折48例,其中内踝骨折14例,外踝骨折16,双踝骨折13例,三踝骨折5例。内踝后内侧+外踝后外侧切口,按后踝→外踝→内踝的整复顺序复位骨折。采用祝天经等研制的异体皮... 目的:探讨异体皮质骨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踝关节骨折48例,其中内踝骨折14例,外踝骨折16,双踝骨折13例,三踝骨折5例。内踝后内侧+外踝后外侧切口,按后踝→外踝→内踝的整复顺序复位骨折。采用祝天经等研制的异体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后伤口无感染及渗出。术后定期临床及X线随访。结果:48例随访8个月~9年,平均4.6年,48例达到骨性愈合,无断钉及退钉,异体皮质骨螺钉在术后1~2年逐渐吸收消失。按Limbird评定标准评定,优31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92%。结论:踝关节骨折用异体皮质骨螺钉内固定疗效可靠,生物相容性好,可自行吸收,不需二次取出,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皮质骨 踝关节 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烁 党小伍 +1 位作者 肖建春 陈子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及方法。方法从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们收治的胸腰椎骨折中选择58例合适病例,采用后正中小切口,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微创手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部...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及方法。方法从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们收治的胸腰椎骨折中选择58例合适病例,采用后正中小切口,Quadrant通道下经肌间隙微创手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部分病例进行了微创减压,临床疗效采用临床和影像学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8~36个月,平均25.2个月。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腰背痛轻等优点,而在骨折复位、减压、内固定效果、植骨融合、运动功能恢复方面与传统手术相似甚至更好。结论采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良好,并适当扩大了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微创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党小武 徐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5-696,共2页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8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Hardegger及Ideberg的分型方法,体部骨折13处、肩胛颈骨折4处、盂缘骨折6处、盂窝骨折3处、肩胛冈骨折8处、...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8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Hardegger及Ideberg的分型方法,体部骨折13处、肩胛颈骨折4处、盂缘骨折6处、盂窝骨折3处、肩胛冈骨折8处、肩峰骨折2处、喙突骨折2处。其中混合型骨折21例,伴有合并损伤者24例。通过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后上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等固定。结果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年,平均3.6年。根据Hardegger的疗效评价标准,优20例,良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2%。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1例,肩关节不稳定2例。结论(1)根据肩胛带功能恢复的要求,结合局部创伤解剖、骨折类型、创伤病理选择手术适应症,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提高肩胛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2)手术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子华 徐国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4-605,共2页
目的:报告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评价治疗结果。结果:19例病人中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屈伸活动恢复95%以上,旋转活动恢复85%,2例轻度髋内翻。结论:股骨近... 目的:报告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评价治疗结果。结果:19例病人中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屈伸活动恢复95%以上,旋转活动恢复85%,2例轻度髋内翻。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有效,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非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子华 陈建威 +4 位作者 陈鑫营 刘丹 曾红生 游军 方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3-615,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腰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置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不融合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8月选择5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给予附加伤椎固定的三椎体固定,并经伤椎椎体内植骨,不融合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51例随诊3~26个月,... 目的评价胸腰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置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不融合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8月选择5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给予附加伤椎固定的三椎体固定,并经伤椎椎体内植骨,不融合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51例随诊3~26个月,平均18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丟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CT片显示椎管狭窄得到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恢复程度,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平均改善2~3级。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行伤椎固定使术后脊柱稳定性増加,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保留了胸腰椎运动节段,可有效防止创伤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有利于脊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弓根螺钉 伤椎植骨植钉术 不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伴严重多发伤7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国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39-540,共2页
目的:研究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伴严重多发伤患者断肢再植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例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多发伤处理原则尽快稳定生命体征,与多发伤同时或随后行断肢再植术,伤口一期缝合3例,二... 目的:研究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伴严重多发伤患者断肢再植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例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多发伤处理原则尽快稳定生命体征,与多发伤同时或随后行断肢再植术,伤口一期缝合3例,二期缝合4例,伤口24~72h反复清创,5~7d缝合。结果:4例肢体成活,3例肢体坏死,肢体成活率为57.1%。术后合并伤口感染4例,伤口一期缝合的3例均出现伤口感染,其中2例肢体坏死。二期缝合的4例,1例出现伤口感染,肢体成活。结论:准确掌握手术指征,系统评估手术条件,尽快稳定生命体征,减少肢体缺血时间,按开放性骨折的Gustilo分型及处理原则分期清创及延迟闭合伤口,可有效减少感染血栓形成导致的手术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损伤 GUSTILO ⅢC型肢体离断伤 严重多发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21例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建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201-1202,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8~53岁,平均33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7足,Ⅲ型12足,Ⅳ型2足。均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结果:功能评价根据Kerr评分标准,优14例,良4例...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8~53岁,平均33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7足,Ⅲ型12足,Ⅳ型2足。均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结果:功能评价根据Kerr评分标准,优14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6%。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明显恢复。结论:对有移位或粉碎性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跟骨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床外血管球瘤15例诊治分析
9
作者 肖建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917-2918,共2页
目的:探讨甲床外血管球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2007年我科诊治的甲床外血管球瘤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8例位于四肢末端皮下组织内,5例位于肢体皮下及肌肉组织内,2例位于躯干肌肉内;病史2个月~12... 目的:探讨甲床外血管球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2007年我科诊治的甲床外血管球瘤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8例位于四肢末端皮下组织内,5例位于肢体皮下及肌肉组织内,2例位于躯干肌肉内;病史2个月~12年,临床表现为慢性、间歇性疼痛;均行高频B超检查确诊及定位,采取手术完整切除,病理证实;术后症状消失,随诊期间未发现复发。结论:提高对甲床外血管球瘤的认识水平可以减少误诊误治;高频B超对本病的诊断及术前、术中定位都有重要意义,手术完整切除是该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