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模式研究—基于H大学“1442工程”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兴平 李佳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7,24,共7页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质,结合H大学“青马工程”的实施情况与取得成效进行分析,构建和...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质,结合H大学“青马工程”的实施情况与取得成效进行分析,构建和完善高校“青马工程”培养模式要结合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党对共青团组织的政治要求着手,始终坚持培养导向的政治性,培养方法的科学性,在培养过程中注重涵养青年学生的人民情怀、实践品格和奋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政治性 科学性 实践性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政治人格的社会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兴平 袁彩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81,共4页
大学生积极政治人格的形成,既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其社会适应和社会贡献的基础性工程,是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主导—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互动以及传... 大学生积极政治人格的形成,既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其社会适应和社会贡献的基础性工程,是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主导—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互动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是当代大学生政治人格建构的社会境遇。大学生的政治人格建构应当以"先进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三维人格结构作为基本取向。政治人格是在多维社会生态影响下的社会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的。除了通过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校园"准政治"活动、网络政治参与、政治组织以及其他形式组织的加入及活动,是大学生政治人格建构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境遇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兴平 任慧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8,共3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出符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理念,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其内在逻辑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情感层面、思想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获得。文章认为,可以通过优化教育内容、更新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出符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理念,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其内在逻辑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情感层面、思想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的获得。文章认为,可以通过优化教育内容、更新教育话语、活化教育方式以及完善课堂教学等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获得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建引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兴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2-74,共3页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作为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基层治理的质量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应对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基层党建...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作为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基层治理的质量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应对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基层党建更好嵌入农村治理,实现党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有效领导,处理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各种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效能过程中必须做好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农村社会治理 村民自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统一”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维度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兴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126,共7页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目标下,“知信行统一”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理念、过程规律和实践模式。为此,从层次性、主...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目标下,“知信行统一”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理念、过程规律和实践模式。为此,从层次性、主体性、相互转化和生活世界等几个维度开展建设,以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中的主体作用,不断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难题,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做细、做精、做实,努力打造“知信行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知信行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员教育的三个基本属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兴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89,共4页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推进党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重要内容,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密切相关。从基本属性上厘清党员教育的内涵,有助于形成党员教育的科学观念,提高党员教育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推进党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重要内容,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密切相关。从基本属性上厘清党员教育的内涵,有助于形成党员教育的科学观念,提高党员教育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从党的建设具体层面分析,党员教育的基本属性包括政治属性、教育属性和实践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教育 党的建设 基本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共享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有效建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兴平 刘勤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9,共4页
高校共享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有效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校职能结构、发展格局和办学模式变革的现实选择。从总体上说,高校共享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结构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共享,人... 高校共享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有效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校职能结构、发展格局和办学模式变革的现实选择。从总体上说,高校共享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结构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教育理念、价值及经验共享和教育信息共享等。在其建构过程中,分享、竞争成为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节或因素,从分享到共享的过程则是共享型生态建构的核心环节。高校共享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建构模式,应当是以和谐相济为生态建构的理念,以共享心理和共享观念培养为生态建构的基础,以政治生态建设为生态建构的中心,以学习生态为生态建构的基本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 共享型生态 分享 生态建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