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连续墙钢箱接头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姚云龙 刘鑫 +2 位作者 古剑 王智健 倪嘉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57-63,共7页
地下连续墙钢箱接头已应用于深基坑工程,以解决渗漏、钢筋笼卡槽等问题,但其受力特性和变形机理仍不明确.基于有限元建立深基坑模型,考虑渗流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的接头变形与受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头形式的不同对基坑开挖过... 地下连续墙钢箱接头已应用于深基坑工程,以解决渗漏、钢筋笼卡槽等问题,但其受力特性和变形机理仍不明确.基于有限元建立深基坑模型,考虑渗流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的接头变形与受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头形式的不同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墙体位移变形整体趋势影响较小,钢箱接头位移最大位移相比于工字钢接头下降了46%.钢箱接头影响下的地下连续墙位移随深度增大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结构位移主要在开挖深度两倍范围内.沿地下连续墙深度方向的钢箱接头负向弯矩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弯矩由负转正且缓慢增加,之后弯矩减小至趋近于零.钢箱接头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竖向正、负剪力的绝对值不断增大,且小于工字钢接头的剪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钢箱接头 深基坑 水平位移 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液限土路堤填筑的双指标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洪宝宁 化君晖 +1 位作者 刘鑫 易进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55-262,共8页
对于高液限土(包括改良的高液限土)填筑的路堤只用单一的压实度指标控制常常易导致质量隐患。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一个采用空气率V_a和压实度D_c双指标控制高液限土路堤填筑质量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标准。当压实度控制指标D_c≥93%时... 对于高液限土(包括改良的高液限土)填筑的路堤只用单一的压实度指标控制常常易导致质量隐患。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一个采用空气率V_a和压实度D_c双指标控制高液限土路堤填筑质量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标准。当压实度控制指标D_c≥93%时,高液限黏土和粉土空气率控制标准为4%≤V_a≤8%,含砂高液限黏土和粉土空气率控制标准为6%≤V_a≤13%。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验证了双指标质量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空气率和压实度双指标控制,不仅可以保证高液限土填筑路堤的强度和刚度,而且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为进一步充分利用高液限土作为路堤填料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土 路堤填筑 双指标控制 空气率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应力试验方法的气泡混合轻质土使用寿命估计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鑫 甘亮琴 +1 位作者 盛柯 洪宝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93-1799,共7页
基于加速应力试验方法,借助概率统计理论分析了以水泥、水和气泡群为组成材料的气泡混合轻质土疲劳寿命的特点及其分布,建立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线性化疲劳方程,预测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在正常车辆荷载作用下的使用寿命。研究结论表明:通过... 基于加速应力试验方法,借助概率统计理论分析了以水泥、水和气泡群为组成材料的气泡混合轻质土疲劳寿命的特点及其分布,建立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线性化疲劳方程,预测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在正常车辆荷载作用下的使用寿命。研究结论表明:通过不同加速应力下疲劳寿命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3个指标判别,同一应力下的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疲劳寿命离散性较小,离散程度随着加速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基于加速应力试验结果线性回归分析,证明气泡混合轻质土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建立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疲劳寿命方程,表明疲劳寿命的对数是加速应力的递减函数;估计了正常车辆荷载作用下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73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混合轻质土 加速应力试验 对数正态分布 疲劳方程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定流作用下管涌发生发展的细观数值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倪小东 赵帅龙 王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54-3161,共8页
为了揭示非稳定流作用管涌发生后的发展过程及其破坏规律,进行管涌砂槽模型试验和颗粒流数值模拟,建立6组模型研究水头抬升速率对颗粒运移过程的影响,分析不同条件下土体内部细颗粒运移引起管涌破坏的动态过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揭示... 为了揭示非稳定流作用管涌发生后的发展过程及其破坏规律,进行管涌砂槽模型试验和颗粒流数值模拟,建立6组模型研究水头抬升速率对颗粒运移过程的影响,分析不同条件下土体内部细颗粒运移引起管涌破坏的动态过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揭示管涌发展过程中颗粒细观变化规律及流体的变化规律,并与砂槽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一次加载方式对孔口区域的影响最大,也最不安全,此结论与工程实际相吻合,模型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数值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定流 管涌 离散元 破坏水头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透射法测试路用气泡混合轻质填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鑫 孙东宁 +2 位作者 盛柯 洪宝宁 濮仕坤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9,共8页
基于声波透射测试原理,针对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路基的验收评估,探索建立适用气泡混合轻质填料的无损测试方法,采用ZBL U510型非金属超声检测仪对不同龄期、不同配合比、不同裂缝分布的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进行超声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 基于声波透射测试原理,针对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路基的验收评估,探索建立适用气泡混合轻质填料的无损测试方法,采用ZBL U510型非金属超声检测仪对不同龄期、不同配合比、不同裂缝分布的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进行超声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检测仪输入脉冲宽度0.04 ms,采样长度512点,采样周期0.4μs,发射电压500 V时,检测速度及检测结果的稳定性较好;波速与龄期呈正相关,波幅随龄期增长先减小后增大,主频与龄期无明显相关性;波速与填料强度呈正相关,波幅和主频与填料强度无明显相关性;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试块内部存在单条裂缝时,沿裂缝法向检测,波形图呈畸变现象,频谱图呈多峰现象,主频值衰减,沿裂缝切向检测,仅波形图呈畸变现象;存在多条裂缝时,裂缝数越多、裂缝形式越复杂,波形图越紊乱,主频值越低;建立了基于波速的强度预测模型、基于波速、龄期的强度预测模型和基于波速、配合比的强度预测模型,3种模型的强度预测值和实测值的误差均满足正态分布,并通过现场测试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声波透射原理建立的无损测试方法,可通过声参量判断气泡混合轻质填料强度以及填料内部是否存在裂缝等缺陷,该测试方法适用于室内测试试验,为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路基现场测试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混合轻质填料 声波透射法 超声检测 抗压强度 裂缝 强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含初始损伤泡沫混凝土劣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鑫 倪铖伟 +2 位作者 孙东宁 邵志伟 史云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4065-14071,共7页
泡沫混凝土,也称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新型的人工轻质土工材料,其由物理方法将水泥、水、发泡剂以及一些可添加材料(粉煤灰、玻璃纤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作为公路路堤填料在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其耐久性问题始终困扰着工程人员。实际... 泡沫混凝土,也称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新型的人工轻质土工材料,其由物理方法将水泥、水、发泡剂以及一些可添加材料(粉煤灰、玻璃纤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作为公路路堤填料在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其耐久性问题始终困扰着工程人员。实际上,轻质土在生产的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会产生由不同因素导致的损伤。因此,本工作分析施工工艺及外部环境因素对轻质土造成的初始损伤,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干湿循环作用下轻质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劣化规律。采用抗压强度定义损伤变量,并从微细观角度将孔隙面积率作为损伤演化的特征参数;借助MATLAB拟合强度与孔隙面积率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得到不同初始损伤形式的强度劣化关系式;最后建立与孔隙面积率和干湿循环次数有关的损伤演化方程,并对演化方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施工工艺造成含初始损伤的试样的孔隙面积率皆随干湿循环的进行而增大,试样强度随孔隙面积率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分析劣化原因为: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试样含水率不同造成内部受热膨胀存在差异,温度应力不断发展,微裂缝不断形成,因而孔隙面积率增加,强度逐渐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强度劣化 微细观试验 初始损伤 干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墩承台施工对邻近既有高铁线路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鑫 张思卿 +2 位作者 龚天昊 史云强 程涛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2期220-228,共9页
轨道交通的发展使得轨道线路密度显著提高,靠近既有高铁线近距离施工情况增多。为了研究新建墩承台对邻近既有高铁线路基的影响,建立PLAXIS2D模型,计算不同施工工况下邻近既有高铁线路基土体、挡土墙以及桩基水平位移和沉降,并探究施工... 轨道交通的发展使得轨道线路密度显著提高,靠近既有高铁线近距离施工情况增多。为了研究新建墩承台对邻近既有高铁线路基的影响,建立PLAXIS2D模型,计算不同施工工况下邻近既有高铁线路基土体、挡土墙以及桩基水平位移和沉降,并探究施工距离对路基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既有高铁线路基段土体和挡土墙有相似的位移趋势,位移最大值发生在路基靠近基坑一侧最上部顶点,向基坑方向水平移动并伴随着一定的沉降。在施工工况中,激活钻孔灌注桩、基坑降水开挖对水平位移和沉降影响较大;钢板桩插拔以及新建桥墩浇筑加载分别对水平位移和沉降也有明显影响。除此之外,墩承台施工距离越近,对既有高铁线的影响越大,尤其是距离在1.8 m以内时影响极大,60 m以外则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墩承台施工 高铁线路基 有限元 位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路基工后沉降早期检测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单浩 洪宝宁 +1 位作者 刘鑫 徐奋强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4-202,共9页
桩土复合路基是高速公路软基路段常用的处理方法,但现阶段常出现复合路基满足质量检测要求而工后仍有较大沉降的情况,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预测和早期评价桩土复合路基工后沉降,在分析157段复合路基路段工后沉降情况的基础... 桩土复合路基是高速公路软基路段常用的处理方法,但现阶段常出现复合路基满足质量检测要求而工后仍有较大沉降的情况,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预测和早期评价桩土复合路基工后沉降,在分析157段复合路基路段工后沉降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引入弹性垫层和延时持载的手段改进现行静载试验,获得评价参数残余沉降Sr和沉降速率Vt;然后,由实测数据对比利用概率统计分析方法获得的评价指标,建立一种复合路基工后沉降早期检测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在2倍承载力设计值情况下,延时持载试验延时48 h可使90%以上的复合路基完成垫层的桩土应力比调整,达到稳定的承载形式。延时持载试验的最大残余沉降值小于7.0 mm或大于12.0 mm时,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更好;大于7.0 mm且小于12.0 mm时,采用逆Γ-分布拟合更好。15年工后沉降要求值为100、200和300 mm时,对应的延时持载试验最大残余沉降Sr max分别为4.50、13.30和35.41 mm,对应的Vt=48 h分别为0.021、0.046和0.055 mm/h,满足的概率分别为47.61%、87.49%、96.93%。现场实例验证表明,提出的评价指标值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早期检测评价,及时制定补救措施。该方法不仅可丰富工后沉降预测的方法,且有利于将现有复合路基质量检测指标体系从单一的强度检测拓展为强度、沉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路基 延时持载试验 工后沉降 早期评价方法 概率统计分析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理论的复合地基弹性垫层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姚云龙 李积泉 +2 位作者 刘鑫 徐奋强 洪宝宁 《公路工程》 2023年第6期84-93,共10页
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桩型(半刚性桩和柔性桩)、不同垫层材料(砂垫层、碎石垫层、弹性垫层)和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需要开展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在研制模型试验系统、建立符合模型试验要求的模化条件和相关准则的基础上... 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桩型(半刚性桩和柔性桩)、不同垫层材料(砂垫层、碎石垫层、弹性垫层)和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需要开展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在研制模型试验系统、建立符合模型试验要求的模化条件和相关准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引入了弹性垫层模拟实际工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大,桩土应力比有所减小,上刺入量会逐渐增大。柔性桩的桩顶面中心点沉降量明显小于半刚性桩,一般差值在10 mm左右;柔性桩的分级加载分界点在60 kPa左右,半刚性桩则在80 kPa左右。弹性垫层相比于砂垫层和碎石垫层,其整体性相对更好,可将原有的“100~200 mm砂垫层+荷载板”改为“小于100 mm的砂粒找平层+弹性垫层+荷载板”,以更好地发挥实际垫层在复合地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弹性垫层 模型试验 相似理论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1)-星野法沉降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婧 洪宝宁 +1 位作者 刘鑫 常二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62-65,共4页
围绕目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精度不高,预测方法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基于组合预测理论,借助MATLAB计算软件,将基于灰色理论的GM(1,1)预测模型和星野法沉降预测模型线性组合,以组合预测误差的平方和最小为标准确定两种预测方法的权重系数... 围绕目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精度不高,预测方法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基于组合预测理论,借助MATLAB计算软件,将基于灰色理论的GM(1,1)预测模型和星野法沉降预测模型线性组合,以组合预测误差的平方和最小为标准确定两种预测方法的权重系数,提出GM(1,1)-星野法组合预测模型。结合广东某高速公路施工期以及运营期路基实测沉降数据,GM(1,1)-星野法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较两种方法单独预测结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工程适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s星野法 MATLAB计算s组合模型 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位移作用下粗糙单裂隙高速非达西渗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力 王媛 陈晓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前的粗糙单裂隙非达西渗流特性研究主要集中于隙宽、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对切向位移作用下粗糙单裂隙非达西渗流特性研究较少。对此,基于Forchheimer方程,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模拟研究了不同切向位移及不同粗糙度对粗糙单裂隙Fo... 目前的粗糙单裂隙非达西渗流特性研究主要集中于隙宽、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对切向位移作用下粗糙单裂隙非达西渗流特性研究较少。对此,基于Forchheimer方程,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模拟研究了不同切向位移及不同粗糙度对粗糙单裂隙Forchheimer特征参数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切向位移作用下粗糙单裂隙的非达西渗流特性。结果表明,渗透率k随粗糙度、切向位移的增大而减小;非达西影响系数β随粗糙度、切向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并获得定量的关系;临界雷诺数Rec可通过β、粗糙度、切向位移间定量关系由等效水力隙宽换算求得,且随粗糙度、切向位移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chheimer方程 渗透率 非达西影响系数 切向位移 临界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阻率法检测垂直铺膜深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吉祥 王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45-48,共4页
为了研究垂直铺塑防渗工程防渗膜检测中不同铺膜深度的电测深曲线特性,通过室内试验对若干组饱和砂土层垂直铺设不同深度防渗膜的简化模型运用直流电阻率法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膜上土表处测点垂直膜走向测线的电测深曲线在每一层土的探... 为了研究垂直铺塑防渗工程防渗膜检测中不同铺膜深度的电测深曲线特性,通过室内试验对若干组饱和砂土层垂直铺设不同深度防渗膜的简化模型运用直流电阻率法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膜上土表处测点垂直膜走向测线的电测深曲线在每一层土的探测范围内表现出等梯度变化的特征,且各段的梯度与膜的铺设位置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铺塑防渗膜 室内试验 直流电阻率法 铺膜深度 电测深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基差异沉降对现浇梁质量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松 洪宝宁 +1 位作者 刘鑫 单浩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1-5,16,共6页
为了掌握软基差异沉降对现浇梁体质量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龄期、不同差异沉降条件下,早龄期混凝土梁构件的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早龄期阶段受到过大的不均匀位移荷载,现浇梁体内部... 为了掌握软基差异沉降对现浇梁体质量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龄期、不同差异沉降条件下,早龄期混凝土梁构件的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早龄期阶段受到过大的不均匀位移荷载,现浇梁体内部将出现塑性区,这将对预制梁的质量造成重大的危害。采用极限压应变作为判据时,结构物在1 d龄期能够承担的最大差异沉降为12 mm,在2 d龄期能够承担的最大差异沉降为14 mm,在3 d龄期时能够承担的最大差异沉降为14 mm,在7 d龄期能够承担的最大差异沉降为15 mm,在2 8d龄期能够承担的最大差异沉降为1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沉降 预制梁场 现浇梁 早龄期混凝土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矿山法隧道联合支护监测及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14
作者 赵磊 王媛 牛玉龙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19-24,共6页
以某地铁工程区间隧道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三维开挖模拟,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获得在软弱破碎岩体中的隧道沉降及变形随开挖过程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计算与实际情况下的结果对比,发现引入渗流应力耦合的三维模型... 以某地铁工程区间隧道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三维开挖模拟,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获得在软弱破碎岩体中的隧道沉降及变形随开挖过程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计算与实际情况下的结果对比,发现引入渗流应力耦合的三维模型计算结果接近实测结果,结合实际情况的数值模拟,可以确定较好的联合支护方案,有效预估并且控制隧道开挖造成的位移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围岩 稳定性分析 渗流应力耦合 变形监测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桩与袋装砂井组合型复合地基特性研究
15
作者 朱贤宇 姚云龙 +1 位作者 尹建兵 刘鑫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2年第19期23-28,共6页
管桩与袋装砂井组合型处理方法已应用于软土复合地基,以解决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工后沉降等问题,但其固结、沉降与稳定性仍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依托广东某标段工程,基于有限元建立了复合地基模型,通过改变处理方法分析了4种模型的固结... 管桩与袋装砂井组合型处理方法已应用于软土复合地基,以解决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工后沉降等问题,但其固结、沉降与稳定性仍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依托广东某标段工程,基于有限元建立了复合地基模型,通过改变处理方法分析了4种模型的固结、沉降、稳定性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仅打设袋装砂井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会反弹,打设管桩会使反弹现象消失,两者组合处理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小且消散很快,均先增大至12kPa后减小,而先打设管桩的消散更快。组合方法处理后的地基沉降小且避免了沉降产生的危害,先施工管桩的沉降要小于先施工袋装砂井,两者沉降差随着与路堤中心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加载施工期的稳定性差别较大,打设管桩后的安全系数增幅要大于仅用袋装砂井,施工顺序对路堤稳定性影响很小。桩侧摩阻力与桩顶荷载呈正相关,中性点位置随路堤填筑先下降后向上移动,在100d后再下降;当路基填筑完成后,此时土体固结是影响桩侧摩阻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袋装砂井 管桩 有限元分析 超静孔隙水压力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墩承台施工对营业线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谭程龙 龚天昊 +1 位作者 刘鑫 白朋朋 《中外公路》 2023年第6期153-158,共6页
临近营业线的施工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墩承台施工势必引起周围地基中地下水位和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最终将引起临近运营线产生附加变形。针对上述问题,该文依托某深基坑工程,为探究墩承台施工步骤对营业线... 临近营业线的施工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墩承台施工势必引起周围地基中地下水位和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最终将引起临近运营线产生附加变形。针对上述问题,该文依托某深基坑工程,为探究墩承台施工步骤对营业线桥台位移变形的影响,建立Plaxis 3D有限元模型,模拟实际工况,并且对比分析实际监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墩承台施工对营业线桥台位移影响不大;在最不利组合情况下位移为3~6 mm,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其中基坑最下层土体开挖对营业线位移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营业线 墩承台 有限元 Plaxis 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筑期温度对泡沫混凝土性能和微孔结构的影响
17
作者 刘鑫 姚云龙 +2 位作者 张思卿 史云强 洪宝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3-1131,共9页
泡沫混凝土在浇筑至固化成型这段时期内,易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利环境因素会导致固化成型后泡沫混凝土的性能退化和劣化.为研究泡沫混凝土在浇筑期受温度(-15~70℃)影响后的性能和微孔结构,设计单因素室内试验方案,以干密度作为泡... 泡沫混凝土在浇筑至固化成型这段时期内,易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利环境因素会导致固化成型后泡沫混凝土的性能退化和劣化.为研究泡沫混凝土在浇筑期受温度(-15~70℃)影响后的性能和微孔结构,设计单因素室内试验方案,以干密度作为泡沫混凝土物理性质评价指标,抗压强度作为施工质量评价指标,吸水率用以评价泡沫混凝土的运营耐久性,并利用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及Image J软件分析泡沫混凝土微孔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上升,泡沫混凝土干密度总体呈阶梯式下降,抗压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吸水率以0℃为分界点,温度降低或升高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等效孔径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孔隙圆度值先增大后减小,孔隙分布分维先减小后变大;从混凝土宏观性能和微孔结构的演变规律建议泡沫混凝土浇筑期施工的温度范围为-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浇筑期 温度 宏观性能 微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CE方法的气泡混合轻质土耐久性评估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鑫 李之隆 +2 位作者 甘亮琴 盛柯 洪宝宁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2-339,共8页
为提高气泡混合轻质土的耐久性能,将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相结合,对气泡混合轻质土耐久性进行综合全面评估。基于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从初步设计、施工工艺和运行管理角度出发,选择相应的影响因子,建立了影... 为提高气泡混合轻质土的耐久性能,将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相结合,对气泡混合轻质土耐久性进行综合全面评估。基于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从初步设计、施工工艺和运行管理角度出发,选择相应的影响因子,建立了影响因子等级标准;建立了基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气泡混合轻质土耐久性综合评估模型,通过AHP法确定下一层次相对于上一层次的影响权重,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证明了影响因子权值分配的合理性;构建了适用于各影响因子的隶属函数,计算相应的隶属度,并给出模糊综合评价的具体方法;以广东某高速公路S03标段收费岛范围的轻质土路基为实例,对该项目进行耐久性综合评估,证明了AHP-FCE方法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混合轻质土 轻质土耐久性 层次分析法(AHP)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 轻质土路基 高速公路收费岛范围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路基的填筑质量测试与评估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鑫 孙东宁 +2 位作者 许欣 杜磊 洪宝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6-533,共8页
为了评价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路基的填筑质量,基于声波透射测试原理,依托实际工程开展了现场试验,选取波速、波幅和主频为评估指标,建立了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路基的填筑质量测试与评估新方法.评估方法分两级:第1级根据评估指标判断现场路基... 为了评价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路基的填筑质量,基于声波透射测试原理,依托实际工程开展了现场试验,选取波速、波幅和主频为评估指标,建立了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路基的填筑质量测试与评估新方法.评估方法分两级:第1级根据评估指标判断现场路基填筑质量是否合格;第2级在路基填筑质量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以熵权法为基础的路基填筑质量均匀性评估模型,进一步评估路基填筑质量是否优良.研究结果表明:声测管布设间距为0.8 m时,气泡混合轻质填料路基的超声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代表性;评估路基填筑质量是否合格时应采用波速最小值的95%作为波速低限值、波幅平均值的80%作为波幅低限值、主频平均值的86%作为主频低限值;根据路基填筑质量评估结果,试验段路基的填筑质量合格,填筑质量等级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混合轻质填料 路基 声波透射法 超声检测 质量评估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气压对浇筑期泡沫混凝土性能和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鑫 姚云龙 +3 位作者 姚梓芮 钱申春 程涛 洪宝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80,共9页
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性、强度可调节性,固化后自立性好,隔热性及耐久性佳,已成功应用在软基换填、地下空洞与溶洞填筑、保温隔热等工程中,尤其是高速公路路堤填筑工程,如道路改扩建、桥背填土、地铁空间上覆减荷等。泡沫混凝土在浇筑至... 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性、强度可调节性,固化后自立性好,隔热性及耐久性佳,已成功应用在软基换填、地下空洞与溶洞填筑、保温隔热等工程中,尤其是高速公路路堤填筑工程,如道路改扩建、桥背填土、地铁空间上覆减荷等。泡沫混凝土在浇筑至固化成型这段时期内,若受低气压这一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固化成型后泡沫混凝土的性能退化和劣化。然而,目前尚缺少关于泡沫混凝土在浇筑期受低气压影响后的宏观性能和孔结构的研究。为了研究浇筑期泡沫混凝土受低气压影响后的服役性能,文中设计低气压环境模拟箱对比研究了低气压(50、60和80 kPa)下泡沫混凝土的宏观性能和孔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浇筑期气压的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抗压强度不断减小,吸水率不断增大,其中50 kPa下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为常压(101 kPa)下的63.9%,抗压强度为常压下的15.8%;60 kPa时泡沫混凝土的体积吸水率达到最大值,为38.7%;随着气压降低,泡沫混凝土的等效孔径、孔隙分布分维不断增大,50 kPa下的大孔(直径>500μm)数量比常压下的增加了24%,不规则大孔和连通孔增多,小孔分布愈加不均匀;在1.0~1.1的孔隙圆度范围内,气孔数量占比随着气压降低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浇筑期 低气压 宏观性能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